金属板整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30122发布日期:2021-06-18 20:2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金属板整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板无切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板整平机。



背景技术:

整平机是用于对不平整的金属板材进行整平的加工设备,其通过上下轧辊对一定厚度的金属板材进行挤压,以消除初加工过程中,在金属板材表面形成的凸起部位或凹陷部位,使得金属板材表面变得平整,从而达到整平金属板材的目的。

然而,由于金属板材在初加工过程中易沾染颗粒杂质,对金属板材进行整平作业时,这些颗粒杂质附着在整平机的轧辊上,并在轧辊对金属板材的带动下压紧金属板材,在金属板材上产生划痕,造成金属板材损伤,从而影响产品质量。此外,传统的整平机的上下两排轧辊之间的距离不易调节,整平机可整平作业的金属板材的厚度范围较小,整平机的适用范围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金属板材表面容易受颗粒杂质划损及上下轧辊距离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金属板整平机。

一种金属板整平机,该金属板整平机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轧辊组、下轧辊组、承置板、驱动电机及风机,底座设置于外部操作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对称设置于底座,上轧辊组的驱动端与第一固定板活动连接,上轧辊组的从动端与第二固定板活动连接,下轧辊组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下轧辊组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连接,下轧辊组与上轧辊组平行设置,且下轧辊组设置于上轧辊组的下部,承置板垂直设置于第一固定板,承置板的一侧面与上轧辊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承置板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固定板活动连接,驱动电机设置于承置板并与上轧辊组的驱动端连接,风机设置于上轧辊组的上方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轧辊组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一插接板,上轧辊组的从动端设置有第二插接板,第一固定板设置有对应第一插接板的第一通槽,第二固定板设置有对应第二插接板的第二通槽,第一插接板穿过第一通槽与承置板连接,第二插接板穿过第二通槽与第二固定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轧辊组具有若干上轧辊,上轧辊的驱动端及从动端分别贯穿第一插接板及第二插接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轧辊组的驱动端设置有齿轮组,齿轮组具有若干圆柱齿轮,各圆柱齿轮分别与上轧辊的驱动端连接,各圆柱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上轧辊之间通过各圆柱齿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距离第一固定板的侧边最近的上轧辊的驱动端还设置有第一圆锥齿轮,第一圆锥齿轮与上轧辊上的圆柱齿轮同心设置,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圆锥齿轮的第二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垂直于第一圆锥齿轮,且第二圆锥齿轮与第一圆锥齿轮相互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耳板及蝶形螺栓,固定耳板垂直设置于第一固定板,蝶形螺栓贯穿固定耳板并与承置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还包括两块固定块,两块固定块分别设置于第二通槽的两端,固定块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第二插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对应固定块的定位条及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贯穿定位条并插入限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轧辊组包括若干下轧辊,下轧辊与上轧辊交错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轧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的内壁设有第一导向凹槽,第二固定板的内壁设有第二导向凹槽,第一导向凹槽与第二导向凹槽构成的平面与下轧辊组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

上述金属板整平机,通过在上轧辊组的上方设置风机,风机工作工程中产生连续风流,风流作用于上轧辊组及下轧辊组表面的颗粒杂质,使得颗粒杂质获得动能而离开上轧辊组及下轧辊组的表面,减少了整平作业中颗粒杂质在上轧辊组与下轧辊组的挤压下对金属板的刮损,有利于提高金属板的表面质量;同时,通过上轧辊组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的活动连接,可对上轧辊组的高度进行调节,上轧辊组与下轧辊组之间可置入的金属板的厚度范围较大,提高了金属板整平机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金属板整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金属板整平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板整平机10,该金属板整平机10包括底座100、第一固定板200、第二固定板300、上轧辊组400、下轧辊组500、承置板600、驱动电机700及风机800。底座100设置于外部操作台,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对称设置于底座100,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与第一固定板200活动连接,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与第二固定板300活动连接,下轧辊组50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200连接,下轧辊组500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300连接,下轧辊组500与上轧辊组400平行设置,且下轧辊组500设置于上轧辊组400的下部,承置板600垂直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00,承置板600的一侧面与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承置板600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固定板200活动连接,也就是说,上轧辊组400与第一固定板200分别设置于承置板600的两侧。驱动电机700设置于承置板600并与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连接。风机800设置于上轧辊组400的上方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上述金属板整平机10,通过在上轧辊组400的上方设置风机800,风机800工作工程中产生连续风流,风流作用于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表面的颗粒杂质,使得颗粒杂质获得动能而离开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的表面,减少了整平作业中颗粒杂质在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的挤压下对金属板的刮损,有利于提高金属板的表面质量;通过上轧辊组400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的活动连接,可对上轧辊组400的高度进行调节,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可置入的金属板的厚度范围较大,提高了金属板整平机10的适用范围。

底座100设置于外部操作台,其用于支撑第一固定板200、第二固定板300、上轧辊组400、下轧辊组500及驱动电机700。在金属板整平作业过程中,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对金属板挤压时因震颤产生的机械能可经底座100传递至外部操作台,进而经由外部操作台传递至地面,只有较少量的机械能传递至第一固定板200、第二固定板300、上轧辊组400、下轧辊组500、驱动电机700及风机800。故而,第一固定板200、第二固定板300、上轧辊组400、下轧辊组500及驱动电机700之间连接处所受冲击较小,金属板整平机不易松散,有利于提高金属板整平机的稳定性。

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对称设置于底座100,具体地,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对称固定设置于底座100的同一侧面上,且第一固定板200与第二固定板300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用于支撑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并对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分别进行定位,如此,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便于将金属板设置于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使金属板在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的挤压下完成整平作业。

请参阅图2,第一固定板200上设置有对应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的第一通槽210,第二固定板300上设置有对应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的第二通槽310,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贯穿第一通槽210,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贯穿第二通槽310。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通槽210及第二通槽310,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可在第一通槽210内上下移动,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可在第二通槽310内上下移动,亦即,上轧辊组400的两端可分别在第一通槽210及第二通槽310内上下移动,实现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的距离可调,以扩大金属板整平机可加工的金属板的厚度范围,进而提高金属板整平机的适用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例中,下轧辊组5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且下轧辊组5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无相对位移产生,也就是说,下轧辊组500的位置高度保持恒定不变,如此,可通过调节上轧辊组400的高度,对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3,为了实现对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位置高度的调整,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200上设置有固定耳板220及蝶形螺栓230,固定耳板220垂直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00,蝶形螺栓230贯穿固定耳板220并与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连接。当需要在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设置不同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加工时,通过转动蝶形螺栓230,调整蝶形螺栓230穿出固定耳板220的长度,从而达到调整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高度的目的,便于为进一步调整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的位置高度提供参考,进而约束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的距离。

为了实现对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位置高度的调整,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300上设置有两块固定块320,两块固定块320分别设置于第二通槽310的两端,且固定块320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321。一实施例中,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块320,具体的,螺栓的一端连接于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螺栓的另一端插入限位孔321,即实现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与固定块320的连接。,如此,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通过转动螺栓即可实现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与第二固定板300的连接及拆卸,装卸作业较为简单。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习惯的不同还可通过卡扣、螺钉等方式实现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与第二固定板300的连接,于此不再赘述。具体的,在上轧辊组400高度调节过程中,螺栓穿过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通过调节螺栓与固定块320上不同位置高度的限位孔321配合,使上轧辊组400从动端的高度与上轧辊组400驱动端的高度一致,由此,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构成一容置空腔,且容置空腔内各处的高度一致,保证了金属板放置于容置空腔内进行整平作业过程中,金属板各处受力均匀,金属板不易变形,保证了金属板的整平效果。这样,通过分别调节上轧辊组400驱动端的高度及上轧辊组400从动端的高度,并保持上轧辊组400驱动端的高度与上轧辊组400从动端的高度一致,达到调节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距离的目的,也就是说,对容置空腔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便于金属板整平机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板进行整平作业,从而扩大金属板整平机的适用范围。

为了实现金属整平机对金属板的导向,防止金属板在整平作业过程中发生移位,保证整平作业的正常进行,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200的内壁设有第一导向凹槽240,第二固定板300的内壁设有第二导向凹槽330,第一导向凹槽240及第二导向凹槽330分别向水平方向延伸,并且,第一导向凹槽240与第二导向凹槽330构成的平面与下轧辊组50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具体的,在金属板整平作业过程中,金属板喂入容置空腔后,金属板的两侧边分别插入第一导向凹槽240及第二导向凹槽330,并且,金属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相抵接。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例中,金属板的宽度大于第一导向凹槽240至第二导向凹槽330之间的距离,这样,金属板插入第一导向凹槽240及第二导向凹槽330后不易从第一导向凹槽240及第二导向凹槽330中脱出,金属板始终在第一导向凹槽240及第二导向凹槽330的约束下沿着第一导向凹槽240及第二导向凹槽330的延伸方向移动,在此条件下,无需随时对金属板的位置进行校正,保证了整平作业的正常进行。

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与第一固定板200及驱动电机700连接,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与第二固定板300连接,上轧辊组400用于在驱动电机700的控制下滚动,利用上轧辊组400的自重对金属板表面凹陷或凸起部位进行挤压,实现对金属板的整平。为了分别实现上轧辊组400与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的连接,一实施例中,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一插接板410,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设置有第二插接板420,第一插接板410对应第一通槽210,第二插接板420对应第二通槽310。第一插接板410穿过第一通槽210与承置板600连接,第二插接板420穿过第二通槽310与第二固定板300连接。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插接板410及第二插接板420,分别使第一插接板410依序穿过第一通槽210及承置板600、使第二插接板420依序穿过第二通槽310及第二固定板300,可实现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与第一固定板200的连接及上轧辊组400的从动端与第二固定板300的连接。如此,实现了上轧辊组400的定位,进而,在上轧辊组400水平高度确定的前提下,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便于进一步对金属板实施整平作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插接板420的两端设置有对应固定块320的定位条421及定位螺栓422,定位螺栓422贯穿定位条421并插入限位孔321内。在上轧辊组400的安装作业过程中,通过将定位螺栓422贯穿定位条421并插入限位孔321内,随后旋紧定位螺栓422,即实现上轧辊组400的安装固定,操作简单易行。

一实施例中,上轧辊组400具有若干上轧辊430,第一插接板410设置有对应上轧辊430的驱动端的若干第一插接孔,若干第一插接孔呈一排设置,且若干第一插接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二插接板420设置有对应上轧辊430从动端的若干第二插接孔,若干第二插接孔呈一排设置,且若干第二插接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轧辊430的驱动端贯穿第一插接孔并与第一插接孔的孔壁相抵接,从而实现上轧辊430与第一插接板410的连接,上轧辊430的从动端贯穿第二插接孔并与第二插接孔的孔壁相抵接,从而实现上轧辊430与第二插接板420的连接。如此,通过上轧辊430分别与第一插接板410及第二插接板420的连接,可使各上轧辊430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实现上轧辊430的一次定位;随后,通过调整第一插接板410与第二插接板420的水平高度,使得上轧辊组400在第一插接板410与第二插接板420的带动下移动,如此,可调节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及从动端的位置高度,使各上轧辊430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以保证金属板在整平作业过程中受力均匀,进而提高金属板的整平效果。

为了实现各上轧辊430的协同动作,一实施例中,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设置有齿轮组440,齿轮组440具有若干圆柱齿轮,各圆柱齿轮分别与上轧辊430的驱动端连接,各圆柱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上轧辊430之间通过各圆柱齿轮连接。在金属板整平作业过程中,当其中一根上轧辊430的两端在第一插接孔及第二插接孔内转动时,与该上轧辊430连接的圆柱齿轮在上轧辊430的带动下产生转动,并带动邻近的、与该圆柱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邻近的上轧辊430产生转动,如此,通过各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可使各上轧辊430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各上轧辊430的协同动作对金属板进行整平作业。

为实现驱动电机700与上轧辊组400之间能量的转换,一实施例中,距离第一固定板200的侧边最近的上轧辊430的驱动端还设置有第一圆锥齿轮450,第一圆锥齿轮450与该上轧辊430上的圆柱齿轮同心设置,驱动电机700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圆锥齿轮450的第二圆锥齿轮710,第二圆锥齿轮710垂直于第一圆锥齿轮450,且第二圆锥齿轮710与第一圆锥齿轮450相互啮合。具体的,驱动电机700接通电源后,驱动电机700的转子转动,并带动转动轴及设置于转动轴的第二圆锥齿轮710转动,在第二圆锥齿轮710转动过程中,第二圆锥齿轮710的轮齿对第一圆锥齿轮450的轮齿产生作用力,推动第一圆锥齿轮450转动,如此,与第一圆锥齿轮450连接的圆柱齿轮产生转动,进而带动其余各圆锥齿轮转动,便于上轧辊组400与下轧辊组500配合,对金属板进行整平作业。一实施例中,第一圆锥齿轮450与圆柱齿轮同心设置。通过第一圆锥齿轮450与圆柱齿轮的同心设置,可减小第一圆锥齿轮450与圆柱齿轮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偏转力,第一圆锥齿轮450与圆柱齿轮转动时震颤较小,提高了上轧辊组400与圆柱齿轮及第一圆锥齿轮450连接的稳定性。

下轧辊组50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200连接,下轧辊组500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300连接,下轧辊组500与上轧辊组400平行设置,且下轧辊组500设置于上轧辊组400的下部,下轧辊组500用于与上轧辊组400配合,对金属板进行约束。一实施例中,下轧辊组500包括若干下轧辊,下轧辊与上轧辊430交错设置。通过下轧辊与上轧辊430的交错设置,可增大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与金属板的接触面积,亦即,增大金属板的受力面积,金属板整平机单位时间内整平加工的金属板面积较大,有效提高了金属板整平机的作业效率。一实施例中,下轧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下轧辊与第一固定板200及第二固定板300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未改变,整平作业中仅需调节上轧辊组400,即可对容置空腔的高度进行调节,降低了容置空腔高度控制的操作难度。在金属板的整平作业前,对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之间的距离与金属板厚度一致,随后接通电源,驱动电机700的驱动上轧辊430滚动,将金属板喂入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之间的容置空腔内,通过上轧辊430与下轧辊对金属板的挤压,金属板上凸起部分将在上轧辊430与下轧辊的压力下向凹陷部位移动,以提高金属板表面的光滑度,达到整平金属板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例中,通过上轧辊430对金属板的滚动摩擦力为金属板的移动提供动力,并且,金属板移动过程中,金属板与下轧辊产生摩擦力,下轧辊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可进一步推动金属板运动,实现金属板的挤压及卸料。此外,由于上轧辊组400由若干上轧辊组400成,下轧辊组500由若干下轧辊组500成,金属板通过金属板整平机时,金属板上同一部位将经过多次挤压整平,可有效提升金属板整平机的整平效果。

承置板600垂直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00,承置板600的一侧面与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承置板600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固定板200活动连接,具体的,承置板600用于支撑驱动电机700,并连接上轧辊组400及第一活动板,通过调节承置板600的高度,间接对上轧辊组400的位置高度进行调整。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200上设置有固定耳板220及蝶形螺栓230,固定耳板220垂直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00,蝶形螺栓230贯穿固定耳板220并与承置板600连接,如此,通过转动蝶形螺栓230,调整蝶形螺栓230穿出固定耳板220的长度,蝶形螺栓230将带动承置板600上下移动,进而达到调整上轧辊组400高度的目的。一实施例中,蝶形螺栓230的螺柱上依序设置有若干个圆孔,该圆孔与固定块320上的限位孔321一一对应,且位置高度一致,在调节上轧辊组400高度的过程中,可通过比较圆孔的位置及限位孔321的位置,对上轧辊组400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保证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与从动端处于同一位置高度,进而保证金属板整平效果。

驱动电机700设置于承置板600并与上轧辊组400的驱动端连接,驱动电机700用于驱动上轧辊组400运动,使上轧辊430滚动运动并对金属板进行整平。一实施例中,驱动电机700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圆锥齿轮450的第二圆锥齿轮710,第二圆锥齿轮710垂直于第一圆锥齿轮450,且第二圆锥齿轮710与第一圆锥齿轮450相互啮合。具体的,驱动电机700通过第二圆锥齿轮710将转动轴的运动经第一圆锥齿轮450及齿轮组440传递至上轧辊组400,如此,实现对上轧辊组400的驱动。

为清除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表面的颗粒杂质,一实施例中,金属板整平机还包括风机800,风机800设置于上轧辊组400的上方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具体的,风机800接通外部电源后,风机800的的电机转子高速旋转,风机800的转轴在转子的带动下转动,同时带动风机800的风叶快速转动,快速转动的风叶搅动风叶周围的空气快速流动,使得风叶周围的气压降低,距离风叶较远处的空气涌向风叶,金属板整平机内形成风流,如此,风流运动过程中吹动上轧辊组400及下轧辊组500表面的颗粒杂质,使得颗粒杂质获得动能而离开上轧辊430及下轧辊的表面,提高了上轧辊430与下轧辊的表面光滑度,同时减少了整平作业中颗粒杂质在上轧辊430与下轧辊的挤压下对金属板的刮损,有利于提高金属板的表面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