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2288发布日期:2020-04-07 15:2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螺母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螺母的使用非常普遍,配合螺栓组合使用,可以安装和固定各机械部件,保证设备和器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而再螺母加工时,现在多是使用模具进行冷镦成型,这样不仅对模具的强度要求较高,而且对成型设备的冲压力度要求也比较高,进而造成设备成本昂贵,增加了生产成本,而采用温镦工艺,可以有效降低从冲压强度要求。

但是现有的温镦成型工艺,多是一次成型方式,这样才温镦时,不能够保证内孔和外部六角结构质量,容易造成角度偏差较大,而且也不利于后续机加工螺纹和倒角位置,影响产品性能,有待提出一种新的成型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该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螺母规格,截取原料得到棒料a;

s2、将棒料a加热至温镦温度,采用温镦机进行温镦预处理,增加厚度,得到工件b,工件b的外表面位于圆弧形状;

s3、在工件b的两端面中心位置冲孔,形成中心孔c1,得到工件c;

s4、以中心孔c1为基准,对工件c进行冲孔处理,形成中间通孔d1,得到工件d;

s5、对工件d进行二次加热,然后使用模具对工件d进行温镦处理,形成六角表面e1和圆柱通孔e2,得到工件e;

s6、对工件e进行温镦冲压,形成外侧倒角f1,得到工件f;

s7、对工件f进行机加工,在圆柱通孔e2内部进行车削螺纹,形成螺纹孔g1,然后再两端头进行倒角,形成内侧倒角g2,得到工件g;

s8、对工件g进行后续处理,即可完成螺母的成型加工。

优选的,所述s2步骤的温镦温度为400摄氏度至550摄氏度,且温升速率为30摄氏度每分钟至45摄氏度每分钟。

优选的,所述s3步骤的两侧中心孔c1的轴线相重合,且位于工件c的中心处,偏差为±0.1毫米。

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间通孔d1的直径不大于螺母的内径规格,且内径差为0.1毫米至0.2毫米。

优选的,所述s5步骤的二次加热温度为40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温升速率为50摄氏度每分钟至60摄氏度每分钟。

优选的,所述s6步骤的外侧倒角f1规格为1.5毫米,三十度倒角。

优选的,所述s7步骤的内侧倒角g2规格为r1倒角。

优选的,所述s8步骤的后处理包括去除飞边毛刺和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通过采用温镦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冲压强度要求,利于操作,同时通过对棒料进行多次成型加工,并且分别加工外形和内孔结构,有效降低了冲压复杂性,进而降低难度,利于生产加工,并且方便后续机加工处螺纹和倒角,保证螺母的结构性能,利于安装使用,方便生产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棒料a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件b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件c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件d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件e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工件f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工件g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该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螺母规格,截取原料得到棒料a;

s2、将棒料a加热至温镦温度,采用温镦机进行温镦预处理,增加厚度,得到工件b,工件b的外表面位于圆弧形状;

s3、在工件b的两端面中心位置冲孔,形成中心孔c1,得到工件c;

s4、以中心孔c1为基准,对工件c进行冲孔处理,形成中间通孔d1,得到工件d;

s5、对工件d进行二次加热,然后使用模具对工件d进行温镦处理,形成六角表面e1和圆柱通孔e2,得到工件e;

s6、对工件e进行温镦冲压,形成外侧倒角f1,得到工件f;

s7、对工件f进行机加工,在圆柱通孔e2内部进行车削螺纹,形成螺纹孔g1,然后再两端头进行倒角,形成内侧倒角g2,得到工件g;

s8、对工件g进行后续处理,即可完成螺母的成型加工。

作为优选的,所述s2步骤的温镦温度为400摄氏度至550摄氏度,且温升速率为30摄氏度每分钟至45摄氏度每分钟。

作为优选的,所述s3步骤的两侧中心孔c1的轴线相重合,且位于工件c的中心处,偏差为±0.1毫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间通孔d1的直径不大于螺母的内径规格,且内径差为0.1毫米至0.2毫米。

作为优选的,所述s5步骤的二次加热温度为40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温升速率为50摄氏度每分钟至60摄氏度每分钟。

作为优选的,所述s6步骤的外侧倒角f1规格为1.5毫米,三十度倒角。

作为优选的,所述s7步骤的内侧倒角g2规格为r1倒角。

作为优选的,所述s8步骤的后处理包括去除飞边毛刺和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通过采用温镦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冲压强度要求,利于操作,同时通过对棒料进行多次成型加工,并且分别加工外形和内孔结构,有效降低了冲压复杂性,进而降低难度,利于生产加工,并且方便后续机加工处螺纹和倒角,保证螺母的结构性能,利于安装使用,方便生产使用和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螺母规格,截取原料得到棒料a;

s2、将棒料a加热至温镦温度,采用温镦机进行温镦预处理,增加厚度,得到工件b,工件b的外表面位于圆弧形状;

s3、在工件b的两端面中心位置冲孔,形成中心孔c1,得到工件c;

s4、以中心孔c1为基准,对工件c进行冲孔处理,形成中间通孔d1,得到工件d;

s5、对工件d进行二次加热,然后使用模具对工件d进行温镦处理,形成六角表面e1和圆柱通孔e2,得到工件e;

s6、对工件e进行温镦冲压,形成外侧倒角f1,得到工件f;

s7、对工件f进行机加工,在圆柱通孔e2内部进行车削螺纹,形成螺纹孔g1,然后再两端头进行倒角,形成内侧倒角g2,得到工件g;

s8、对工件g进行后续处理,即可完成螺母的成型加工。

2.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的温镦温度为400摄氏度至550摄氏度,且温升速率为30摄氏度每分钟至45摄氏度每分钟。

3.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的两侧中心孔c1的轴线相重合,且位于工件c的中心处,偏差为±0.1毫米。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间通孔d1的直径不大于螺母的内径规格,且内径差为0.1毫米至0.2毫米。

5.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的二次加热温度为40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温升速率为50摄氏度每分钟至60摄氏度每分钟。

6.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的外侧倒角f1规格为1.5毫米,三十度倒角。

7.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7步骤的内侧倒角g2规格为r1倒角。

8.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的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8步骤的后处理包括去除飞边毛刺和热处理工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母温镦复合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螺母规格,截取原料得到棒料A;S2、将棒料A加热至温镦温度,得到工件B,工件B的外表面位于圆弧形状;S3、在工件B的两端面中心位置冲孔,得到工件C;S4、以中心孔C1为基准,得到工件D;S5、对工件D进行二次加热,然后使用模具对工件D进行温镦处理,得到工件E;S6、对工件E进行温镦冲压,得到工件F;S7、对工件F进行机加工,在圆柱通孔E2内部进行车削螺纹,形成螺纹孔G1,得到工件G;S8、对工件G进行后续处理,即可完成螺母的成型加工,可以有效降低冲压强度要求,保证螺母的结构性能,方便生产使用和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沈永瑞;孔洪奎;涂权浩;戴星;汪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裕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