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动平衡机构的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3728发布日期:2020-04-24 18:5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动平衡机构的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力机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消除压力机惯性力的动平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企业对压力机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冲速压力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压力机在高速运转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惯性力,速度越高,惯性力越大,如果不能很好的平衡惯性力,则会使压力机滑块下死点动态性能非常差,轻则影响压力机的精度和模具的寿命,重则可能会使压力机和模具损坏,无法使用。所以对高速压力机惯性力的平衡非常必要。现有压力机中采用动平衡机构中,最理想的就是反滑块机构,基本可以平衡压力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但由于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装配麻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此外,现有的压力机,其滑块通常采用二点受力驱动,其平衡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带动平衡机构的压力机,使其结构简单、受压均匀、惯性力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动平衡机构的压力机,其包括滑块、上横梁、动平衡机构,所述动平衡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平衡块组、施力轴承和支撑轴承,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连接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连接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按压力机滑块水平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以滑块垂直中心为中心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二侧分别对称安装施力轴承,所述施力轴承偏心设置,每个施力轴承的两侧对称安装支撑轴承,支撑轴承支撑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所述平衡块组包括第一平衡块、第二平衡块、第三平衡块,第一平衡块以滑块垂直中心为中心二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第二平衡块分别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另一侧,并以压力机滑块水平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平衡块分别设置在主动齿轮、被动齿轮按齿轮厚度为对称中心的二侧面上,并且第一平衡块、第二平衡块、第三平衡块与施力轴承的偏心方向相反;所述动平衡机构通过其支撑轴承安装在上横梁上,施力轴承通过连杆连接在滑块上。

更好地,所述第一平衡块、第二平衡块与第三平衡块为扇形,这样可以让平衡块的质心外移,增大平衡惯性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压力机结构简单,动平衡效果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动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带有动平衡机构的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方便叙述,根据所附图的方向,确定图中的a-a中心线和b-b中心线分别为压力机的前后中心线和左右中心线,但确定a-a中心线和b-b中心线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压力机,其包括底座6、滑块7、立柱8、上横梁10和动平衡机构。

所述立柱8有四根,分别安装在底座6的四角,上横梁10由立柱8支撑,形成压力机的框架。

所述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由上横梁10滚动支撑,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在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上的支撑轴承5滚动支撑。

所述滑块7通过连杆71与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分别安装偏心柱41,偏心柱41外安装施力轴承4,连杆71的上端安装在施力轴承4外,下端与滑块7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杆71下端通过安装在滑块7上的销轴72与滑块7连接。

图3为滑块7在下死点的位置。

如图1和2所示,所述动平衡机构包括: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1'、第一传动轴2、第二传动轴2'、平衡块组3、施力轴承4和支撑轴承5。

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平行设置,且相对a-a中心线对称,其一端分别安装有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1',所述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1'相互啮合传动,使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同时转动。

所述第一传动轴2上相对b-b中心线对称安装有两个施力轴承4,所述施力轴承4偏心设置,即和所述第一传动轴2不同心,每个施力轴承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轴承5,相同的,所述第二传动轴2'也相对b-b中心线对称安装有两个施力轴承4,所述施力轴承4偏心设置,即和所述第二传动轴2'不同心,每个施力轴承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轴承5,所述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上安装的所述施力轴承4和支撑轴承5也相对中心线a-a轴对称。

所述支撑轴承5通过轴承压盖51与图1中虚线所示的上横梁10连接,将所述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滚动地支撑在上横梁10上,所述施力轴承4分别通过连杆与压力机的滑块连接,这样就构成了压力机的双轴四点施力机构,第一传动轴2转动,通过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1'带动第二传动轴2'同时转动,由于施力轴承4的偏心设置,所以带动压力机滑块上下运动进行冲压动作。

所述平衡块组3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上以及相对中心线a-a轴对称的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2'上的第一平衡块31和31'、第二平衡块32和32'与第三平衡块33和33'。

所述平衡块33和33'分别安装在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1'上,所述第一平衡块31和31'、第二平衡块32和32'和第三平衡块33和33'相对第一传动轴2和第二传动轴2'偏心设置,且偏心方向始终与施力轴承4的偏心方向相反。

更好地,以b-b中心线为参照,其左侧为所述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分别位于施力轴承4的两侧,其右侧为所述第一平衡块和第三平衡块分别位于施力轴承4的两侧,这样更有利惯性力的平衡。

更好地,所述第三平衡块33为两块,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1厚度方向上的两侧,相同的,所述平衡块33'为两块,对称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1'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更好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平衡块31和31'、第二平衡块32和32'与第三平衡块33和33'为扇形,其与施力轴承4的偏心相反。

由于是双轴四点施力机构,所以压力机水平方向的惯性力基本被平衡,通过设置平衡块组件,可以更好地平衡竖直方向上的惯性力,使压力机在高速冲压次数下平稳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和

本技术:
文件所说的指明方向的前、后、左、右等方位字和包含该方位字的词语,只是为方便说明起见而采用,其只是针对描述时根据所画图的方向确定的特定方位而言,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内容和保护范围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动平衡机构的压力机,其包括滑块、上横梁、动平衡机构,所述动平衡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平衡块组、施力轴承和支撑轴承,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连接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连接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按压力机滑块水平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以滑块垂直中心为中心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二侧分别对称安装施力轴承,所述施力轴承偏心设置,每个施力轴承的两侧对称安装支撑轴承,支撑轴承支撑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所述平衡块组包括第一平衡块、第二平衡块、第三平衡块,第一平衡块以滑块垂直中心为中心二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第二平衡块分别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另一侧,并以压力机滑块水平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平衡块分别设置在主动齿轮、被动齿轮按齿轮厚度为对称中心的二侧面上,并且第一平衡块、第二平衡块、第三平衡块与施力轴承的偏心方向相反;所述动平衡机构通过其支撑轴承安装在上横梁上,施力轴承通过连杆连接在滑块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动平衡机构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块、第二平衡块与第三平衡块为扇形,扇形中心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


技术总结
带动平衡机构的压力机,其包括滑块、上横梁、动平衡机构,动平衡机构的第一传动轴一端连接主动齿轮,第二传动轴一端连接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第一、第二传动轴按滑块水平中心对称设置,以滑块垂直中心为中心在第一、第二传动轴二侧分别对称安装施力轴承,施力轴承偏心设置,每个施力轴承的两侧对称安装支撑轴承,支撑轴承支撑第一、第二传动轴,第一平衡块以滑块垂直中心为中心二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第二传动轴上,第二平衡块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传动轴的另一侧,并以滑块水平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三平衡块分别设置在主动、被动齿轮按齿轮厚度为对称中心的二侧面上,且第一、第二、第三平衡块与施力轴承的偏心方向相反。

技术研发人员:陈泉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