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锁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9461发布日期:2019-10-08 22:5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锁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附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工位锁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锁附设备只能对整行或者整列的孔位进行同时锁紧,不能对无规律或不在同一水平面的孔位进行同时锁紧,适用范围小,部分的锁附设备依次锁紧每个不在同一水平面或无规律的孔位,这样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锁附设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大且效率高的多工位锁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工位锁附装置,包括机体和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机体上的工位调节机构和锁附机构,工位调节机构包括X轴平移机构、Y轴平移机构和Z轴升降机构,X轴平移机构包括第一平移驱动电机和与第一平移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齿轮,第一平移驱动电机下方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咬合连接,Z轴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导轨和固定于第二导轨上端的第二气缸,Y轴平移机构包括第三导轨、丝杠、滑块和第二平移驱动电机,第二平移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丝杠固定连接,底部与第三导轨固定连接,第三导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滑块与丝杠螺纹连接,滑块与锁附机构固定连接;

第一平移驱动电机与第二导轨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动力输出端与第三导轨固定连接,锁附机构和工位调节机构对应设有若干个,底座上设有调整工件位置的工件转动机构。

作为优选,机体包括支撑座、托板和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固定连接于支撑座上部,第三气缸动力输出端与托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工件转动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第一气缸和插销,底板设有通孔,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由上至下设于通孔内,第二旋转驱动电机对称设于第二旋转板两侧,第二旋转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旋转板固定连接,底部与第一旋转驱动电机固定连接,第一旋转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旋转板固定连接,第一气缸对称设于第二旋转驱动电机两侧,第一气缸动力输出端与插销固定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与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锁附机构包括电批和起子,电批和起子之间设有传动杆,传动杆上设有轴套,轴套与Y轴平移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起子与传动杆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起子两侧分别设有孔位识别组件和光谱共焦传感器,孔位识别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摄像头,中央处理器包括图像处理器和传感处理器,光谱共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传感处理器电性连接,摄像头与图像处理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多工位锁附装置通过X轴平移机构、Y轴平移机构和Z轴升降机构,能对无规律或不在同一水平面的孔位进行同时锁紧,产品适用范围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件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锁附装置,包括机体1和底座2,还包括设置于机体1上的工位调节机构3和锁附机构4,工位调节机构3包括X轴平移机构301、Y轴平移机构302和Z轴升降机构303,X轴平移机构301包括第一平移驱动电机3011和与第一平移驱动电机3011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齿轮3012,第一平移驱动电机3011下方设有第一导轨5,第一导轨5上设有齿条6,齿条6与齿轮3012咬合连接,Z轴升降机构303包括第二导轨3031和固定于第二导轨3031上端的第二气缸3032,Y轴平移机构302包括第三导轨3021、丝杠3022、滑块3023和第二平移驱动电机3024,第二平移驱动电机3024输出端与丝杠3022固定连接,底部与第三导轨3021固定连接,第三导轨3021与滑块3023滑动连接,滑块3023与丝杠3022螺纹连接,滑块3023与锁附机构4固定连接;

第一平移驱动电机3011与第二导轨3031固定连接,第二气缸3032动力输出端与第三导轨3021固定连接,锁附机构4和工位调节机构3对应设有若干个,底座2上设有调整工件位置的工件转动机构7。

为了方便快速调节锁附设备对工件的整体纵向距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机体1包括支撑座101、托板102和第三气缸103,第三气缸103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01上部,第三气缸103动力输出端与托板102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锁紧产品各个侧面的孔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工件转动机构7包括底板701、第一旋转板702、第二旋转板703、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04、第二旋转驱动电机705、第一气缸706和插销707,底板701设有通孔8,第一旋转板702和第二旋转板703由上至下设于通孔8内,第二旋转驱动电机705对称设于第二旋转板703两侧,第二旋转驱动电机705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旋转板703固定连接,底部与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04固定连接,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04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旋转板702固定连接,第一气缸706对称设于第二旋转驱动电机705两侧,第一气缸706动力输出端与插销707固定连接,第一气缸706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705与底板701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自动锁附工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锁附机构4包括电批401和起子402,电批401和起子402之间设有传动杆9,传动杆9上设有轴套10,轴套10与Y轴平移机构302连接。

为了方便自动对准孔位且锁紧后自动退刀,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起子402与传动杆9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11,起子402两侧分别设有孔位识别组件12和光谱共焦传感器13,孔位识别组件12包括中央处理器1201和摄像头1202,中央处理器1201包括图像处理器和传感处理器,光谱共焦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1与传感处理器电性连接,摄像头1202与图像处理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件通过夹具固定于第一旋转板702上,首先将工件上表面的孔位锁附完毕,再通过第二旋转驱动电机705驱动第二旋转板703将工件侧面转动到工作面,再将其侧面的孔位进行锁附,第一气缸706驱动插销707伸缩运动,伸出时对第二旋转板703进行支撑,当第二旋转板703需要转动时回缩,通过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04转动第一旋转板702,可以将工件另外两个侧面转动为工作面,X轴平移机构301通过第一平移驱动电机3011带动齿轮3012沿带有齿条6的第一导轨5移动,Z轴升降机构303通过第二气缸3032带动Y轴平移机构302沿第二导轨3031升降,Y轴平移机构302通过第二平移驱动电机3024驱动滑块3023沿丝杠3022于第三导轨3021上平移,使其滑块3023带动锁附机构4沿Y轴方向移动,所以锁附机构4能完成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调节,第三气缸103驱动支撑座101带动托板102升降,可快速使锁附机构4和位调节机构3进行整体升降,当工件转动机构7转动时,第三气缸103驱动支撑座101带动托板102上升,当工件转动机构7完成转动时,第三气缸103驱动支撑座101带动托板102下降,摄像头1202对工件进行拍摄,将信息传输到图像处理器,快速识别孔位,通过工位调节机构3快速移动到工件孔位上方,通过光谱共焦传感器13发射一束白光经过棱镜,生成沿Z轴连续的单色光,其中一个特定波长的单色光聚焦在物体表面,这束单色光通过针孔滤波光谱仪发射回光学系统,通过传感处理器分析其单色光的颜色便可精确确定与工件孔位的距离,通过工位调节机构3快速移动并对准孔位,锁附机构4对工件进行锁紧,达到一定压力后,压力传感器11将信息传输到传感处理器,摄像头1202拍摄工位的照片并将信息传输到图像处理器,通过系统分析判断是否已经锁紧并且没有移位,判断锁紧后锁附机构4自动退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