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床模具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6620发布日期:2020-01-17 19:59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床模具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床模具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冲压机床冲压产品时,产品容易粘合在冲床模具上,需要操作者慢慢敲打,将产品取出,取出产品较为费劲,而且也容易损坏产品的形状结构,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冲床模具顶出装置,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敲打顶出块将产品顶出,不会损坏产品的结构形状,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基座、冲床模具、支撑柱、模型凹槽、顶出装置、顶出凹槽、通孔、弹性弹簧、顶出块,基座的上端与冲床模具相连接,基座与冲床模具之间设有四根支撑柱,冲床模具的上端表面设有模型凹槽,模型凹槽的底部设有顶出装置,并且顶出装置设置在冲床模具的内侧,顶出装置的上端与模型凹槽的底部齐平,顶出装置的前端设有顶出凹槽,顶出凹槽为梯形顶出凹槽,顶出凹槽与设置在冲床模具前端的通孔相通,顶出块设置在通孔的内侧,顶出块通过弹性弹簧与冲床模具相连接,顶出块的后端表面为倾斜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出块为“t”形顶出块。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和冲床模具的边缘设有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四根支撑柱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出装置为半框形顶出装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敲打顶出块将产品顶出,不会损坏产品的结构形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对应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冲床模具2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顶出块9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冲床模具2、支撑柱3、模型凹槽4、顶出装置5、顶出凹槽6、通孔7、弹性弹簧8、顶出块9、倒圆角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基座1、冲床模具2、支撑柱3、模型凹槽4、顶出装置5、顶出凹槽6、通孔7、弹性弹簧8、顶出块9,基座1的上端与冲床模具2相连接,基座1与冲床模具2之间设有四根支撑柱3,四根支撑柱3分别设置在冲床模具2的四个边角,冲床模具2的上端表面设有模型凹槽4,模型凹槽4的底部设有顶出装置5,并且顶出装置5设置在冲床模具2的内侧,顶出装置5的上端与模型凹槽4的底部齐平,顶出装置5的前端设有顶出凹槽6,顶出凹槽6为梯形顶出凹槽,顶出凹槽6与设置在冲床模具2前端的通孔7相通,顶出块9设置在通孔7的内侧,顶出块9通过弹性弹簧8与冲床模具2相连接,顶出块9的后端表面为倾斜斜面。

所述的顶出块9为“t”形顶出块。

所述基座1和冲床模具2的边缘设有倒圆角10。

所述四根支撑柱3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顶出装置5为半框形顶出装置。

所述顶出凹槽6与顶出块9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然后将装置安装在冲压模具2的上端表面设有模型凹槽4,将原材料放到模型凹槽4上,冲压机床的冲头对着模型凹槽4压下,铸成所需的产品结构,此时,产品与冲床模具粘合在一起,操作者可以敲打冲床模具2前端的顶出块9,顶出块9为“t”形顶出块,顶出块9与冲床模具2之间设有弹性弹簧8,弹性弹簧8套在顶出块9的外侧,并且弹性弹簧8的一端与顶出块9固定连接,敲击顶出块9,顶出块9沿着通孔7与顶出凹槽4接触,而顶出凹槽4为梯形顶出凹槽,而顶出凹槽4设置在顶出装置5的前端位置处,顶出凹槽的侧壁表面为倾斜表面,敲击顶出块9,将顶出块9推进与顶出装置5接触,顶出块9沿着倾斜表面将顶出装置5顶起,顶出装置5为半框形顶出装置,顶出装置5的上端与模型凹槽4的底部相贴合,因此,将顶出块9推进冲床模具2内侧时,顶出块9将产品顶出;其中弹性弹簧8具有弹性,将顶出块9沿着顶出凹槽6推进时,同时弹性弹簧8将顶出块9往外推,方便顶出块9取出,不会卡在顶出凹槽6内,而且弹性弹簧8的一端与顶出块9固定连接,避免因弹性过大将顶出块9弹出而砸伤操作者,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