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6542发布日期:2019-11-01 21:4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刀具是数控车床中一种重要的部件。在普车、数控车床以及加工中心设备中经常需要对管类零件进行轴向剖槽,管类零件外周需要被均分成若干个弧形立柱,而在任意两弧形立柱之间的剖槽要具备较佳的表面光泽,同时又要求弧形立柱不发生形变,不外扩不内缩。另外在对管类零件的剖槽加工中,包括奇数等分和偶数等分,有些厂商对偶数等分直接采取经轴心对边同时剖槽的方式,剖槽效率高;而对奇数等分的剖槽加工不能保证等分准确性,效率低且剖槽表面不够光滑,立柱容易发生形变,良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是:鉴于现有数控机床刀具对管类零件进行轴向剖槽效率低,剖槽表面不够光滑,立柱容易发生形变,良品率不高的问题,提出设计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提高数控机床加工效率和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包括固定在组合架上的高速电机、剖槽刀和升降机构。

所述剖槽刀固定在高速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剖槽刀的刀口平整,所述高速电机与所述组合架之间还固连有剖槽刀架,与数控机床的X轴进给机构连接,而X轴进给机构又与Z轴进给机构配合进给,实现数控车削加工,所述剖槽刀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连的升降机构、上夹板、加厚板和下夹板,所述高速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和弹性件,所述升降台上表面固定所述高速电机,所述升降台与所述剖槽刀架之间夹持有弹性件,并且外周边均匀固连有调节螺栓,

当对管类零件进行轴向剖槽作业时,对刀完成后,所述剖槽刀的刀口下边缘与管类零件的内孔壁仅保留一定厚度,再进行数控剖槽,配合主轴等分转动,剖出等分的立柱结构,然后再调节升降台与所述剖槽刀架的距离,使所述剖槽刀的刀口下边缘超过管类零件的内孔壁,进行二次完全剖槽作业,剖槽作业完成后复位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剖槽刀的刀口下边缘与管类零件的内孔壁仅保留的厚度范围为管类零件壁厚的0.05-8%。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架与所述剖槽刀架之间通过可调燕尾槽滑移机构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通过数控机床的X和Z轴进给机构配合进给,将管类零件等分的剖槽,第一次加工成未分离式的等分立柱后,再调节升降台的高度,使第二次剖槽直接去除剩余边料,即可加工成表面光滑,立柱不易形变,良品率高的产品,同时提高了数控机床加工效率和产量,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的俯视图;

其中,1-剖槽刀,2-高速电机,3-升降台,31-调节螺栓,4-剖槽刀架,41-上夹板,42- 加厚板,43-下夹板,5-组合架,6-管类零件,61-剖槽,611-边料,62-立柱,7-主轴,8- 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剖槽组合刀具,包括固定在组合架5上的高速电机2、剖槽刀1和升降机构。

所述剖槽刀1固定在高速电机2的转轴上,所述剖槽刀1的刀口平整,所述高速电机2 与所述组合架5之间还固连有剖槽刀架4,与数控机床的X轴进给机构连接,而X轴进给机构又与Z轴进给机构配合进给,实现数控车削加工,所述剖槽刀架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连的升降机构、上夹板41、加厚板42和下夹板43,所述高速电机2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3和弹性件8,所述升降台3上表面固定所述高速电机2,所述升降台3与所述剖槽刀架4之间夹持有弹性件8,并且外周边均匀固连有调节螺栓31。

当对管类零件6进行轴向剖槽作业时,对刀完成后,所述剖槽刀1的刀口下边缘与管类零件6的内孔壁仅保留一定厚度,再进行数控剖槽,配合主轴7等分转动,剖出等分的立柱 62结构,然后再调节升降台3与所述剖槽刀架4的距离,使所述剖槽刀1的刀口下边缘超过管类零件6的内孔壁,进行二次完全剖槽作业,剖槽作业完成后复位即可。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剖槽刀1的刀口下边缘与管类零件6的内孔壁仅保留的厚度范围为管类零件壁厚的2%。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组合架5与所述剖槽刀架4之间通过可调燕尾槽滑移机构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