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料连接卡降低冲裁力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0912发布日期:2020-03-13 06:5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厚料连接卡降低冲裁力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厚料连接卡降低冲裁力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流通于市场的五金配件样式多种,结构多样。其中有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悬吊系统配件连接卡,与常见的管卡配套使用,需求量较大。目前用于制件的模具一般使用大冲床,人工水电成本比较高,噪音大,机床损耗大;冲孔过程中,冲头易被拉断或崩口;落料凹模磨损快,出来的板料制件不平,易出现大毛刺;打字工序与落料冲孔不在一起,需要两套冲模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厚料连接卡降低冲裁力复合模具,能够降低冲裁力,以及降低冲压作业产生的噪音分贝,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能够降低人工、材料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能一次性快速出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厚料连接卡降低冲裁力复合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位于所述下模部分的正上方,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导柱过孔,所述上模部分内还设有第一弹簧组件;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设置的卸料板、下模固定板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导柱过孔相匹配的导柱,所述卸料板内嵌有凸凹模,所述下模部分内还设有第二弹簧组件;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凹模板内设有退料组合件,所述凹模板上设有若干与导柱相匹配的导套孔,所述上模固定板、退料组合件贯穿有冲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厚料连接卡降低冲裁力复合模具设置有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通过导柱、导柱过孔、导套孔相互导正以及弹簧组件的辅助,上模部分与下模部分配合工作;凹模板下表面凸起部的设置,能够降低冲裁力,以及降低冲压作业产生的噪音分贝;退料组合件的设置使打字工序与落料冲孔同时进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冲头结构的设置用于冲孔,完成开孔作业。

为了使冲孔、在板料上打字能够同时进行,所述退料组合件包括内垫板、字码块和上退料板,所述字码块嵌于所述上退料板内,所述上退料板固定于所述内垫板下方。

为了能够安全方便的推出制件,所述上退料板的下表面超出凹模板的下表面。

为了能够降低冲裁力,所述冲头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第一冲头与第二冲头的高度相差4mm,第一冲头位于所述退料组合件的角部。

为了防止冲头结构被拉断,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的顶部均设有冲头挂台,冲头挂台与所述上模固定板连接;所述冲头挂台的厚度在6~12mm之间。

为了能够定位放置于卸料板上的板料,所述卸料板、下模固定板下模座三者之间从上至下贯穿有浮升销和第三弹簧组件。

为了便于将连接卡从凹模板内打出,所述上模座的上表面装有模柄,所述模柄、上模部分贯穿有打杆。

为了能够导正上模部分上下活动的方向,所述卸料板上设有若干与导柱相匹配的导套孔,导柱伸入所述导套孔内。

为了提高模具的退料效果,所述第一弹簧组件贯穿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第二弹簧组件贯穿所述下模固定板和下模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凹模板下表面的凸起部的设置,能够降低冲裁力,以及降低冲压作业产生的噪音分贝,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2)内垫板、字码块和上退料板的设置,使打字工序与落料冲孔同时进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板料制件的整平效果。

(3)第一冲头与第二冲头的高度差的设置,能够降低冲裁力;冲头挂台的厚度设置能够提高冲头拉应力,防止冲头被拉断。

(4)第一弹簧组件与打杆组合共同卸料的设置,能够平衡上退料板、防止单边推打力导致冲头的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厚料连接卡降低冲裁力复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4为凹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打杆,2-模柄,3-第一螺塞,4-上模座,5-第一弹簧,6-上垫板,7-冲头结构,71-第一冲头,72-第二冲头,8-上模固定板,9-内垫板,10-字码块,11-上退料板,12-凹模板,121-凸起部,13-卸料板,14-凸凹模,15-导柱,16-下模固定板,17-浮升销,18-第二弹簧,19-下模座,20-第二螺塞,21-第三弹簧,22-第三螺塞,23-板料,24-连接卡,25-导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厚料连接卡降低冲裁力复合模具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位于下模部分的正上方,上模部分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设置的上模座4、上垫板6和上模固定板8,上模固定板8上设有若干导柱过孔,上模部分内还设有第一弹簧组件;下模部分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设置的卸料板13、下模固定板16和下模座19,下模固定板16上表面设有若干与导柱过孔相匹配的导柱15,卸料板13内嵌有凸凹模14,下模部分内还设有第二弹簧组件;上模固定板8的下表面设有凹模板12,凹模板1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凸起部121,凹模板12内设有退料组合件,凹模板上设有若干与导柱15相匹配的导套孔25,上模固定板8、退料组合件贯穿有冲头结构7。

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通过导柱、导柱过孔、导套孔相互导正以及弹簧组件的辅助,上模部分与下模部分配合工作;凹模板下表面凸起部的设置,能够降低冲裁力,以及降低冲压作业产生的噪音分贝;退料组合件的设置使打字工序与落料冲孔同时进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冲头结构的设置用于冲孔,完成开孔作业。如图4所示为凹模板12下表面朝上的结构示意图,凸起部121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凹模板12下表面的每个边的中间位置,如图4所示,最高面为c面,最低面为b面,斜面为a面,使方形刃口处出现高低顺接的落料剪切线。b面与c面的落差为4.5mm。冲压过程中,先是c面及a面的高点线起剪切作用,撕开板料23后,a面的低点线及b面开始起剪切作用,此种设计能够将冲裁力降低。

另外,退料组合件包括内垫板9、字码块10和上退料板11,字码块10嵌于上退料板11内,上退料板11固定于内垫板9下方。内垫板9、字码块10和上退料板11的设置使冲孔、在板料上凹字能够同时进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内垫板9的上表面与上模固定板8固定连接。

其中,上退料板11的下表面超出凹模板12的下表面。上退料板11的下表面超出的设置能够安全方便的推出制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退料板11的下表面超出凹模板12的下表面2~3mm,能够防止卸料不顺畅、损坏模具现象的发生。

另外,冲结构头7包括若干第一冲头71和第二冲头72,第一冲头71与第二冲头72的高度相差4mm,第一冲头71位于退料组合件的角部。第一冲头71和第二冲头72的高度差的设置能够降低冲裁力。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内垫板9和上退料板11上设置有与第一冲头71、第二冲头72相匹配的通孔;上退料板11与凹模板12、第一冲头71、第二冲头72小间隙滑配,双边间隙在0.06~0.08mm之间,能够保护冲头结构。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第一冲头71和四个第二冲头72,四个第一冲头71分别贯穿于内垫板9和上退料板11的角部位置。

其中,第一冲头71、第二冲头72的顶部均设有冲头挂台,冲头挂台与上模固定板8连接;冲头挂台的厚度在6~12mm之间。冲头挂台的设置能够防止冲头被轻易拉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冲头挂台的厚度设置为12mm,此厚度设置能够增加挂力,减少更换冲头,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另外,卸料板13、下模固定板16和下模座19三者之间从上至下贯穿有浮升销17和第三弹簧组件。浮升销17和第三弹簧组件的设置能够定位放置于卸料板13上的板料。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中第三弹簧组件包括第三弹簧21和第三螺塞22,第三弹簧21的一端与浮升销17相抵,另一端通过第三螺塞22从下模座19下表面贯穿锁紧。

另外,上模座4的上表面装有模柄2,模柄2、上模部分贯穿有打杆1。打杆1和模柄2的设置能够便于将连接卡从凹模板12内打出。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打杆1贯穿模柄2、上模座4、上垫板6和上模固定板8,打杆1的底部作用在内垫板9上。

另外,卸料板13上设有若干与导柱15相匹配的导套孔25,导柱15伸入导套孔25内,导套孔25的设置能够导正上模部分上下活动的方向。

另外,第一弹簧组件贯穿上模座4、上垫板6和上模固定板8;第二弹簧组件贯穿下模固定板16和下模座19。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的贯穿设置能够提高模具的退料效果。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5和第一螺塞3,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内垫板9相抵,另一端通过第一螺塞3从上模座4的上表面贯穿锁紧。第二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18和第二螺塞20,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卸料板13的下表面相抵,另一端通过第二螺塞20从下模座19下表面贯穿锁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1至图5所示,将开好的板料23料头放置在卸料板13上,靠浮升销17定位。上模部分向下运动,上退料板11接触板料23,第一弹簧5开始压缩;上退料板11退入凹模板12内,凹模板12将浮升销17压至与板料23平齐,紧接着凹模板12开始接触板料23,使得板料23与卸料板13同步下压,第二弹簧18压缩;上模部分持续下行,凸凹模14开始接触板料23,与凹模板12形成剪口,将板料23撕开,冲出的连接卡24压入凹模板12内,第一冲头71、第二冲头72将连接卡24穿开,冲孔完成;上模部分持续下行压至模具死点,内垫板9顶面接触上模固定板8底面,此时字码块10也将打标工作完成,同时上退料板11整平连接卡24。然后,上模部分向上运动,第二弹簧18复位,凹模板12、板料23、卸料板13、浮升销17同步向上运动,直至卸料板13停在最高点,凹模板12离开板料23,紧接着浮升销17上到最高点,下模卸料完成;上模部分持续上行,第一弹簧5复位,开始压下凹模板12内的上退料板11,上模部分上行至冲床最高点时,通过冲床横杆打击打杆1,作用在内垫板9上,将连接卡24打出凹模板12,完成上模卸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21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设置有八个,分别位于凹模板12下表面的每个边的两端,即如图4中的b面变为最高面,c面变为最低面,也能够降低冲裁力。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