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快捷的压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5510发布日期:2020-01-03 11:0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单快捷的压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压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单快捷的压筋治具。



背景技术:

在转子轴加工时,为了保证转子轴与转子过盈配合,需要通过压筋工艺在转子轴的表面加工出多条凸筋。现有的凸筋是通过压筋装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配合压制的,但在加工时转子轴易发生移动,导致凸筋位置偏移,影响后道入轴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筋治具,能够实现对转子轴的限位,防止转子轴移动,而且能快速高效地压制出凸筋,操作简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单快捷的压筋治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上模板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并可沿着所述导向柱上下移动。所述下模板的上端设有一号定位组件,所述一号定位组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下模芯。所述一号定位组件包括沿转子轴轴向设置的下定位脱模块,所述下定位脱模块的上端设有用于放置转子轴的一号圆弧面,下端与固接在所述下模板上的一号弹簧连接。所述上模板的下端设有二号定位组件,所述二号定位组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下模芯配合的上模芯。所述二号定位组件包括上定位脱模块,所述上定位脱模块的上端与固接在所述上模板上的二号弹簧连接,下端设有与所述一号圆弧面配合压紧转子轴的二号圆弧面,所述二号圆弧面的下端面低于所述上模芯的下端面。

将转子轴放置到一号圆弧面上,下压下模板,使下模板沿着导向柱向下移动,此时二号定位组件、上模芯随之向下移动,直至转子轴的上端面抵靠到二号圆弧面上;继续下压下模板,上定位脱模块下压到转子轴上,转子轴下压到下定位脱模块上,此时一号弹簧、二号弹簧被压缩,在一号弹簧、二号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转子轴被限位压紧在一号圆弧面、二号圆弧面之间;下模芯、上模芯分别抵靠到转子轴的外圆周上,继续下压下模板,上模芯、下模芯配合在转子轴的外圆周上压制出凸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向柱的设置限制了下模板的移动范围及方向;通过下端面低于上模芯的二号圆弧面使得下模板在下压时二号圆弧面先接触到转子轴,进而与一号圆弧面配合限定了转子轴的放置位置,在通过一号弹簧、二号弹簧的配合在下模板下移的过程中使得一号圆弧面、二号圆弧面能够始终夹紧转子轴,避免了转子轴加工时的移动;通过对称设置的上模芯和对称设置的下模芯能够压制出呈对称排列的凸筋。本实用新型的压筋治具能够实现对转子轴的限位,防止转子轴的移动,而且能快速高效地压制出对称的凸筋,操作简单。

进一步来说,所述下模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一号弹簧的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弹簧的下端固接在所述一号凹槽内,上端凸出所述一号凹槽并与所述下定位脱模块固接;所述下定位脱模块呈倒“t”型结构,当所述一号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值时,所述下定位脱模块的下端面盖合在所述一号凹槽上。通过倒“t”型结构的下定位脱模块限制了下定位脱模块的下移位置,进而限制了下模芯压制凸筋的最大加工深度。

进一步来说,所述下模板的上端还设有下模芯固定板,所述下模芯固定板的上端设有下模芯限位槽,所述下模芯限位槽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过所述一号定位组件的一号通孔,所述下模芯限位固接在所述下模芯限位槽内;一对所述下模芯之间限定形成可供所述下定位脱模块移动的限位通道。通过下模芯限位槽限制了下模芯的位置,通过限位通道限制了下定位脱模块的移动方向,限制了下定位脱模块的横向移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下模板的一侧还设有用于限制转子轴轴向位置的轴向定位座,所述轴向定位座上设有与转子轴同轴设置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可沿着转子轴的轴向移动,其一端抵靠在转子轴上。通过调节螺钉的移动可实现转子轴轴向上的移动,便于调节凸筋的轴向加工位置。

进一步来说,所述上模板的上端设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模板固接;所述按压头的上端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液压气缸连接。通过液压气缸实现了按压头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上模板沿着导向柱上下移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位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大弹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纵向剖切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5为图4的纵向剖切图。

图中:

1-上模板;11-按压头;2-下模板;3-导向柱;31-大弹簧;4-下模板固定板;41-下模芯限位槽;42-下模芯;5-一号定位组件;51-下定位脱模块;511一号圆弧面;52-一号弹簧;6-上模板固定板;61-上模芯;7-二号定位组件;71-上定位脱模块;711-二号圆弧面;72-二号弹簧;8-转子轴;9-轴向定位座;91-调节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快捷的压筋治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柱3,所述上模板2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导向柱3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导套。所述导向柱3上还套设有位于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之间的大弹簧31。所述上模板1的上端设有按压头11,所述按压头11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模板1固接。所述按压头11的上端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液压气缸连接。

参见附图1-2所示,所述下模板2的上端设有下模芯固定板4,所述下模芯固定板4的上端设有下模芯限位槽41,所述下模芯限位槽41的中部设有一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内设有与所述下模板2固接的一号定位组件5,所述一号定位组件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接在所述下模芯限位槽31内的下模芯42。

参见附图3、5所示,所述一号定位组件5包括沿转子轴8轴向设置的下定位脱模块51,所述下定位脱模块51呈倒“t”型结构。所述下定位脱模块51的上端设有用于放置转子轴的一号圆弧面511,下端与固接在所述下模板2上的一对一号弹簧52连接。所述下模板2的上端设有一对与所述一号弹簧52一一对应的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弹簧52的一端固接在与之对应的所述一号凹槽内,另一端凸出所述一号凹槽并与所述下定位脱模块51固接。当下定位脱模块51向下移动时,一号弹簧52被压缩,当下定位脱模块51下移至盖合在所述一号凹槽上时,所述一号弹簧52被压缩到最大值。

所述下模芯32靠近所述下定位脱模块51的一侧设有用于压制凸筋的刀刃口,一对所述下模芯32之间限定形成可供所述下定位脱模块51上下移动的限位通道。当下定位脱模块51沿着限位通道向下移动时,转子轴8随之向下移动,直至刀刃口抵靠到转子轴8上并压制出凸筋。

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下模芯固定板4对称设置的上模芯固定板6,所述上模芯固定板6的下端设有上模芯限位槽,所述上模芯限位槽的中部设有二号通孔,所述二号通孔内设有与所述上模板1固接的二号定位组件7,所述二号定位组件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接在所述上模芯限位槽内的上模芯61。

所述二号定位组件7包括呈“t”型结构的上定位脱模块71,所述上定位脱模块71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一号圆弧面511配合压紧转子轴8的二号圆弧面711,上端与固接在所述上模板1上的一对二号弹簧72连接。所述二号圆弧面711的下端面低于所述上模芯61的下端面,所述上模芯61靠近所述上定位脱模块71的一侧设有用于压制凸筋的刀刃口,一对所述上模芯61之间限定形成可供所述上定位脱模块71上下移动的限位通道。

参见附图4-5所示,所述下模板2的一侧还设有用于限制转子轴8轴向位置的轴向定位座9,所述轴向定位座9上设有与转子轴8同轴设置的调节螺钉91,所述调节螺钉91可沿着转子轴8的轴向移动,其一端抵靠在转子轴8上。通过调节螺钉91的移动可实现转子轴8轴向上的移动,便于调节凸筋的轴向加工位置。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