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0670发布日期:2020-04-07 21:1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先进制造技术中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能够根据已编好的程序,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综合了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测量、微电子等最新技术,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主体和其他辅助装置。

原有超高速管件数控机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外漏冷却液的情况,之前的处理方法大多是等到地面累计的冷却液较多之后再进行擦拭清理,这样做一是会造成工作环境变差,同时也会造成冷却液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具有自动收集外漏冷却液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包括数控机床本体,所述数控机床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伸缩装置,且四个伸缩装置分别位于数控机床本体下表面的四角处,且伸缩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数控机床本体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数控机床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上表面与数控机床本体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储油箱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背面与数控机床本体的正面搭接,所述定位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数控机床本体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滑套,且第一滑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卡杆,且卡杆的底端穿过通孔位于第一固定板下表面的下方,且卡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且卡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的下表面,且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套的上表面。

为了使得便于控制第三固定板和卡杆的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形状为圆形。

为了使得对电动推杆提供电能并对其进行控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控机床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关,且数控机床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且电源位于开关的下方。

为了使得对电动推杆提供电能并对其进行控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且开关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

为了使得便于对储油箱内的冷却液进行收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箱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轮子,且四个轮子分别位于储油箱下表面的四角处。

为了使得在电动推杆提高数控机床本体的高度且保证其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数控机床本体的下表面,且套筒的内壁卡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腿的顶端,且滑杆的顶端与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套筒内壁的上表面。

为了使得卡杆能够顺利的在滑套的内部上下滑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套和卡杆的水平截面均为圆形结构,且卡杆的外径小于第一滑套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数控机床本体的下表面设置一个储油箱,并通过设置凹槽、轴承、转轴、定位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滑套、卡杆、第一弹簧、第三固定板、伸缩装置和电动推杆,从而使得对数控机床本体外漏的冷却液的收集更加方便,在节省了冷却液资源的同时也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装置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板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数控机床本体;2、伸缩装置;21、套筒;22、第二弹簧;23、第二滑套;24、滑杆;3、支撑腿;4、轮子;5、凹槽;6、轴承;7、转轴;8、定位板;9、第一固定板;10、通孔;11、卡杆;12、第二固定板;13、第一滑套;14、第三固定板;15、第一弹簧;16、把手;17、开关;18、电源;19、储油箱;20、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档高效率超高速管道自动化数控装备,包括数控机床本体1,数控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伸缩装置2,且四个伸缩装置2分别位于数控机床本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且伸缩装置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且数控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0,且数控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储油箱19,储油箱19的上表面与数控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搭接,储油箱19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轴承6,且轴承6的内表面套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表面卡接有定位板8,且定位板8的背面与数控机床本体1的正面搭接,定位板8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9,且第一固定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0,数控机床本体1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滑套13,且第一滑套1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卡杆11,且卡杆11的底端穿过通孔10位于第一固定板9下表面的下方,且卡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14,且卡杆1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14的下表面,且第一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套13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20在开关17的控制下会带动数控机床本体1的上下移动,电动推杆20的型号为dt2500。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数控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一个储油箱19,并通过设置凹槽5、轴承6、转轴7、定位板8、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2、第一滑套13、卡杆11、第一弹簧15、第三固定板14、伸缩装置2和电动推杆20,从而使得对数控机床本体1外漏的冷却液的收集更加方便,在节省了冷却液资源的同时也改善了工作环境。

具体的,第三固定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6,且把手16的形状为圆形。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把手16,从而便于控制第三固定板14和卡杆11上下移动,以便于达到将储油箱19和数控机床本体1进行固定的目的。

具体的,数控机床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关17,且数控机床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18,且电源18位于开关17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源18,从而达到了为电动推杆20提供电能的目的,通过设置开关17,从而方便控制电动推杆20进行工作。

具体的,电源18的输出端与开关1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且开关17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2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源18、开关17和电动推杆20进行电连接,从而便于达到电动推杆20带动数控机床本体1上下移动的目的。

具体的,储油箱19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轮子4,且四个轮子4分别位于储油箱19下表面的四角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四个轮子4分别设置在储油箱19下表面的四角处,从而使得储油箱19更加平稳,且对储油箱19的拖动更加便捷。

具体的,伸缩装置2包括套筒21,套筒2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数控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且套筒21的内壁卡接有第二滑套23,第二滑套2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杆24,滑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腿3的顶端,且滑杆24的顶端与第二弹簧2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2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套筒21内壁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伸缩装置2,从而在电动推杆20带动数控机床本体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达到了提高数控机床本体1平稳性的目的。

具体的,第一滑套13和卡杆11的水平截面均为圆形结构,且卡杆11的外径小于第一滑套13的内径。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滑套13和卡杆11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结构,且卡杆11的外径小于第一滑套13的内径,从而使得对控制卡杆11上下移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储油箱19即可对数控机床本体1外漏的冷却液进行收集,避免了冷却液直接滴落在地面上,在储油箱19内的冷却液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首先通过控制把手16带动第三固定板14和卡杆11向上移动,直至卡杆11的底端与通孔10脱离,即可解除数控机床本体1与储油箱19的固定连接,再通过控制开关17使电动推杆20带动数控机床本体1向上移动,使数控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与储油箱19的上表面分离,然后便可以轻松拖动并取出储油箱19,并对其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处理,待对储油箱19清理完毕后,将其重新置于数控机床本体1的正下方,通过控制开关17使电动推杆20带动数控机床本体1向下移动至与储油箱19的上表面搭接,再旋转定位板8分别使其与数控机床本体1的前后两侧面搭接,最后再通过控制把手16使卡杆11插接在通孔10的内部,即可完成对数控机床本体1和储油箱19的固定连接,可再次对数控机床本体1外漏的冷却液进行收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