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器自动提取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7021发布日期:2020-05-12 20:4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保护器自动提取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气产品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专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器自动提取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保护器是指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的功用是对制冷压缩机电机的温度超温过载提供有效保护,其结构可参见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356652c推荐的“单相交流电机的过载保护器”,这种结构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与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进行合理组合而可构成“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保护器”,如cn2606490y(电机起动保护器)、cn2606491y(一体式电机起、保护器)、cn102386815b(结构改进的一体式电机起动保护器)和cn100581043c(节能型一体式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等等。典型的如cn204425126u提供的“节能型一体式单相交流电机保护装置”,该专利方案中包括了前述cn100356652c的结构。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特别是对cn100356652c和cn204425126u的说明书的阅读尤其是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734569a推荐的“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的说明书第0039至0045段以及结合该cn104734569a的图4的阅读可知: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主要由基座、固定座、动触片(也称动插脚)、静触片(也称静插脚)和插片(也称插脚)、双金属片、顶杆和电热丝组成,需要说明的是,也有将基座称为固定座并且相应地称固定座为基座。前述的动触片、静触片以及插片均以基座为载体设置(这里所称的基座即为cn100356652c所称的“固定座”),也就是说前述部件均安装于基座上。

正如上述cn104734569a的说明书第0045段所述,当双金属片感受到电热丝或外界环境的辐射热时,双金属片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的表现形式为:四周边缘部位向下翻转,而中央部位则向上拱起(隆起),从而由双金属片的中央部位隆起而推动顶杆向上位移,使先前处于闭合状态的两插脚的动、静触点分离,断开电路,以起到保护压缩机电机的作用。

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的结构体系的电热丝与双金属片的整体贴触效果愈好,那么双金属片的变形效果也相应越好,前述断开电路的可靠性愈高。但是,由于电热丝是以手工方式容纳于预设在基座朝向双金属片的一侧的电热丝容纳腔(也可称“容纳槽”)内的,又由于电热丝的结构形式与弹簧相似,因而由于装配工人的经验、责任心乃至情绪之类的因素都会使电热丝安装到前述电热丝容纳腔内的平整性产生差异,该差异造成的结果是:难以甚至根本无法保证电热丝与双金属片的全面接触。还有一种情形是:在初始装配时,即使电热丝未能充分嵌置于前述电热丝容纳腔,电热丝与双金属片之间基本上能满足业界期望的接触状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复的热胀冷缩变化,电热丝与双金属片之间的整体接触效果便愈发难以保障。因此如何使电热丝能持久地与双金属片可靠地整体接触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业界并且期望得到解决。毫无疑问,如果在由前道工位上的工人完成了电热丝的安装后,以增加整形工位的方式对电热丝整形而使其平整化,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前述技术问题,但是该措施会浪费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并且如果没有结构合理的自动整形装置而由工人手工整形,那么整形效率和整形效果仍然是无法得到保证的。进而,如果能实现机械化自动整形,那么由于整形时需要先将保护器可靠地插嵌于保护器夹具上,再由电热丝整平机构进行平整化整形,最后将完成了平整化整形的保护器从保护器夹具上取离。于是,如果由在线作业人员即电热丝自动整形装置的值机人员以手工方式将完成了整形的保护器从保护器夹具上取离,那么一方面同样会浪费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增加工人的工作强度并且还会影响电热丝自动整形装置的整体作业效率。因此设计结构合理且无需人为参与的保护器自动提取释放装置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由前一工位完成了对电热丝平整化整形的保护器自动地取离于保护器夹具并且自动地释放到保护器导出槽导出、有利于体现结构的简洁性而得以方便制作、有便于保障理想的自动化效果而得以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显著减轻值机人员的作业强度的保护器自动提取释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保护器自动提取释放装置,包括一保护器取离机构,该保护器取离机构包括支撑架、水平位移作用缸、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夹爪作用缸固定座和一组夹爪作用缸,支撑架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固定在工作台上,水平位移作用缸以水平状态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朝向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的一侧,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通过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垫块与水平位移作用缸的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固定,夹爪作用缸固定座以水平悬臂状态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的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固定,一组夹爪作用缸间隔固定在夹爪作用缸固定座朝向下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水平位移作用缸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而在水平位移作用缸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在所述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的位置固定有一滑动块撞头,该滑动块撞头与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相配合;在所述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的顶部固定有一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上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并且在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的侧面还固定有一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而在所述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的侧部并且在对应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的上方的位置固定有一信号采集器撞块,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的上表面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上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相配合,信号采集器撞块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上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和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平位移作用缸、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和一组夹爪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一组夹爪作用缸的两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对保护器导出槽立柱,在该对保护器导出槽立柱之间固定有一保护器导出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水平位移作用缸带动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水平往复位移,由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带动夹爪作用缸固定座连同夹爪作用缸上下位移,由夹爪作用缸的一对夹爪将由前一工位完成的电热丝平整化整形的保护器自动地夹住并取离于保护器夹具并且自动地释放到保护器导出槽;之二,由于结构较为简洁,因而能方便制作;之三,由于能保障理想的自动化效果,因而得以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显著减轻值机人员的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器自动提取释放装置设置于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的电热丝自动整形装置上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组保护器夹具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热丝整平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器取离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例如图1中示意的工件缺失检知机构5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位于工作台1的右侧,又如图1示意的保护器取离机构7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位于工作台1的左侧,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示出了保护器取离机构7,该保护器取离机构7包括支撑架71、水平位移作用缸72、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夹爪作用缸固定座74和一组夹爪作用缸75,支撑架71的下端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支撑架固定螺钉711固定在工作台1上,水平位移作用缸72以水平状态固定在支撑架71的上端朝向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的一侧,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通过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垫块731与水平位移作用缸72的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721固定,夹爪作用缸固定座74以水平悬臂状态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的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固定,一组夹爪作用缸75间隔固定在夹爪作用缸固定座74朝向下的一侧。

继续见图4,在前述水平位移作用缸72的一端即背离下面将要提及的回转盘2的端面上固定有一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722,而在水平位移作用缸72的另一端即朝向下面将要提及的回转盘2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723,在前述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72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723的位置固定有一滑动块撞头7211,该滑动块撞头7211与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723相配合,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721朝向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722的一侧与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722相配合;在前述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的顶部固定有一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上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3,并且在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的侧面还固定有一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4,而在前述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的侧部并且在对应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4的上方的位置固定有一信号采集器撞块7321,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的上表面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上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3相配合,信号采集器撞块7321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4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722、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723、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上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3和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4为行程开关,但也可以是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水平位移作用缸72、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和一组夹爪作用缸75为气缸。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上面已提及的一工作台1,该工作台1的几何形状优选为矩形体,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本实施例选择正方体的形状),依据专业常识,该工作台1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支承腿支承于整形作业场所的地坪上;示出了一回转盘2(上面已提及)和一回转盘驱动机构3,回转盘2为圆盘体的形状,该回转盘2对应于工作台1的上方,回转盘驱动机构3与工作台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与回转盘2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示出了一组保护器夹具4,该组保护器夹具4以间隔状态设置在回转盘2朝向上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示出了一工件缺失检知机构5以及一电热丝整平机构6,并且还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保护器取离机构7,该工件缺失检知机构5、电热丝整平机构6和保护器取离机构7围绕前述回转盘2的圆周方向依次以逆时针间隔分布的状态固定在前述工作台1上并且还同时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回转盘2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上方。

由图1所示,在工作台1的左侧前方的台面上通过控制器立柱81固定有一控制器8,该控制器8为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缩写为:plc),前述回转盘驱动机构3、工件缺失检知机构5、电热丝整平机构6以及保护器取离机构7与控制器8电气控制连接,即由控制器8对这些机构实施控制,以保障这些机构按照工艺要求动作。此外,示意于图中的前述一组保护器夹具4的数量不受图中的数量(八个)的限制,只要能满足前述机构的接力式动作要求即可。

继续见图1,在前述回转盘2朝向上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组保护器夹具4的位置构成有凹陷于回转盘2的表面的并且数量与一组保护器夹具4的数量相等的夹具底座定位腔21(具体由图3详细示意),一组保护器夹具4在对应于夹具底座定位腔21的位置与前述回转盘2固定;固定在前述工作台1上的前述工件缺失检知机构5、电热丝整平机构6以及保护器取离机构7以腾空状态对应于一组保护器夹具4的上方。

继续见图1,前述的回转盘驱动机构3包括回转盘驱动电机固定座31、回转盘驱动电机32、回转盘驱动减速箱33、主动轮34、从动轮35和传动带36,回转盘驱动电机固定座31与前述工作台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回转盘驱动电机32与前述的控制器8电气控制连接,该回转盘驱动电机32支承在前述工作台1上并且与回转盘驱动电机固定座31固定,该回转盘驱动电机32的回转盘驱动电机轴321伸展到回转盘驱动电机固定座31的前侧,回转盘驱动减速箱33在对应于回转盘驱动电机32的左侧的位置支承在工作台1上并且同样与回转盘驱动电机固定座31固定,该回转盘驱动减速箱33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入轴331伸展到回转盘驱动电机固定座31的前侧,而回转盘驱动减速箱33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332与前述回转盘2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主动轮34固定在前述回转盘驱动电机轴321上,从动轮35固定在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入轴331上,传动带36的一端套置在主动轮34上,另一端套置在从动轮35上。

由图1所示,在前述回转盘2的中央位置并且在围绕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入轴331的四周的位置间隔开设有回转盘螺钉孔22,在回转盘螺钉孔22上配设有回转盘固定连接螺钉221,前述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332具有一轴台3321,在轴台3321上并且在对应于回转盘螺钉孔22的位置开设有轴台螺钉孔33211,前述的回转盘固定连接螺钉221旋入该轴台螺钉孔33211内。通过图1的示意,实质上前述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332构成于轴台3321的中央部位并且探入开设在回转盘2的中央位置的输入轴探入孔23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33采用的是蜗轮蜗杆减速箱,因而前述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入轴331实质上为蜗杆轴,同例前述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332实质上为蜗轮轴。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主动轮34以及从动轮35为皮带轮,前述的传动带36为传动皮带。

当回转盘驱动电机32工作时,由回转盘驱动电机轴321带动主动轮34,经传动带36带动从动轮35,由从动轮35带动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入轴331,经减速后,由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332带动回转盘2转动,间隔设置在回转盘2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上方的一组保护器夹具4随回转盘2转动,即由回转盘2载着其转动。回转盘2的转动方向是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的。

请参见图2,在前述夹具底座定位腔21的腔底壁上并且位于腔底壁的两端各开设有一对夹具底座固定螺钉孔211(图3示),前述的一组保护器夹具4各包括夹具底座41、保护器插座42、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和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夹具底座41在对应于前述夹具底座定位腔21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回转盘2上,并且通过夹具底座固定螺钉(图中未示出)在对应于前述一对夹具底座固定螺钉孔211的位置将夹具底座41的底部与夹具底座定位腔21固定,在夹具底座41的上表面并且沿着夹具底座41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导电片槽411,该导电片槽411延伸到夹具底座41朝向前述回转盘2的边缘部位的一侧而形成为l字形槽,在夹具底座41的上表面并且同样沿着夹具底座41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夹片腔412,该夹片腔412通过开设在夹具底座41朝向回转盘2的边缘部位的一侧的l字形导电片插槽413与外界相通,其中,导电片槽411与夹片腔412的数量相等并且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的下端定位在前述导电片槽411内并且与嵌置在导电片槽411内的第一l字形导电片ⅰ4111电气连接,而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的上端穿过保护器插座42并且探出保护器插座42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插嵌在夹片腔412内,在该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的底部连接有一第二l字形导电片ⅱ441,该第二l字形导电片ⅱ441插嵌在前述l字形导电片插槽413内,保护器插座42在对应于夹具底座41的上方的位置与夹具底座41固定,在该保护器插座4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沿着保护器插座4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保护器定位腔421,在该保护器定位腔42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的位置开设有一贯穿保护器定位腔421的腔底壁的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让位腔4211,在保护器定位腔421的侧部延伸有第一保护插脚容纳腔4212,在该第一保护插脚容纳腔4212的腔底壁上开设有一贯穿第一保护插脚容纳腔4212的腔底壁的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杆让位孔42121,该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杆让位孔42121的位置与前述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相对应并且该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的上端经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杆让位孔42121伸展到第一保护插脚容纳腔4212内,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连同第一l字形导电片ⅰ4111与前述夹具底座41朝向回转盘2的边缘部位的一侧固定,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连同第二l字形导电片ⅱ441与夹具底座41朝向回转盘2的边缘部位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前述工作台1上的前述工件缺失检知机构5、电热丝整平机构6和保护器取离机构7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前述保护器插座42的上方。

由图2所示,在前述的第一l字形导电片ⅰ4111上开设有一第一电气接触头让位孔41111,在夹具底座41上开设有第一电气接触头固定螺孔47a,当第一l字形导电片ⅰ4111嵌置于导电片槽411内后,第一电气接触头让位孔41111与第一电气接触头固定螺孔47a相对应;在前述的第二l字形导电片ⅱ441上开设有一第二电气接触头让位孔4411,在夹具底座41上开设有第二电气接触头固定螺孔47b,当第二l字形导电片ⅱ441插嵌于前述l字形导电片插槽413内后,第二电气接触头让位孔4411与第二电气接触头固定螺孔47b相对应,前述的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朝向夹具底座41的一端构成有螺纹,并且在该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朝向夹具底座41的一端穿过前述第一电气接触头让位孔41111后与前述第一电气接触头固定螺孔47a螺纹配合,由于前述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与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相同,因而不再重复说明。在图2中还示出了将第二l字形导电片ⅱ441与前述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电气连接片连接螺钉4412,该电气连接片连接螺钉4412的位置位于开设于夹具底座41的底部的螺钉让位腔414内。

由图2所示,在前述夹具底座41的上部开设有保护器插座固定螺钉孔415,而在前述保护器插座42上并且在对应于保护器插座固定螺钉孔415的位置配设有保护器固定螺钉422,该保护器固定螺钉422与保护器插座固定螺钉孔415螺纹配合固定。

为了便于公众解读本实用新型,在图2中申请人示出了三个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并且还示出了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的结构体系的保护器固定座91、第一保护插脚92、第二保护插脚93以及嵌置在保护器固定座91的前述电热丝容纳腔911内的电热丝94。由于例举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的数量有三个(但并非限于三个),因而前述保护器插座42上的保护器定位腔421的数量也相应为三个,由于每一个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有一个第一保护插脚92和一个第二保护插脚93,因此在前述保护器插座42上共有三个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夹片让位腔4211、三个第一保护插脚容纳腔4212以及三个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杆让位孔42121。同样的道理,前述的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以及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也各有三个,并且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也各有三个。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未对前述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作充分清楚的描述,这是因为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属于公知技术并且按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所述,可以参见cn104734569a的说明书第0039至0045段(特别是0045段)。

当由机械手(图中未示出)或者由在线作业人员在对应于工作台1的前侧的位置将有待于对电热丝94平整化整形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的保护器固定座91嵌置于保护器定位腔421内时,前述第一保护插脚92的下部恰好与第一保护器插脚容纳腔4212嵌配,并且第一保护插脚92的插脚孔921恰好与前述保护器插脚电气连接杆让位孔42121相对应,而前述第二保护插脚93则插入前述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内,前述的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插入前述的插脚孔921。由此可知,相对于一个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便配备有一个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一个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一个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一个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

前述由图4所示的保护器取离机构7的结构体系的夹爪作用缸75的数量与前述保护器定位腔421的数量相等并且各具有一对前述的夹爪751,一对夹爪对应于保护器定位腔421的两侧。前述的水平位移作用缸72、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以及一组夹爪作用缸75与前述的控制器8电气控制连接,即受控于控制器8。

仍见图1,前述的工件缺失检知机构5包括检知探测器支架固定立柱51、检知探测器支架52和检知探测器53,检知探测器支架固定立柱51以纵向状态设置并且该检知探测器支架固定立柱51的下端在对应于前述回转盘2的圆周方向的边缘部位与前述工作台1固定,即固定在工作台1的右侧偏后部,检知探测器支架52朝向检知探测器支架固定立柱51的一端与检知探测器支架固定立柱51的上端固定,而检知探测器支架52朝向回转盘2的一端构成为水平悬臂端并且延伸有一扩展板521,检知探测器53固定在扩展板521朝向下的一侧并且与前述的控制器8电气控制连接。

由于前述扩展板521对应于回转盘2的边缘部位的上方,即对应于前述一组保护器夹具4的保护器插座42的上方,还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例举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有三个,因而前述的检知探测器53也有三个,分别对应于三个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当在三个保护器定位腔421中的其中一个或几个保护器定位腔内缺少一个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时,那么由检知探测器53检知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由控制器8发出指令而使前述回转盘驱动机构3的回转盘驱动电机32停止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检知探测器53采用光电传感器,但也可以采用其它类似的器件。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电热丝整平机构6包括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固定柱61、导电杆致动作用缸62、导电杆导座63、导电杆64、整平作用缸固定柱65、整平作用缸66、电源线盒67、整平压杆夹座68和电热丝整平压杆69,在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固定柱61的下端构成有一致动作用缸固定柱固定座611,该致动作用缸固定柱固定座611通过固定座螺钉6111在对应于前述回转盘2的圆周方向的边缘部位与前述工作台1固定,在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固定柱61的上端固定有一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安装平台612,导电杆致动作用缸62以卧置状态设置在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安装平台612上,导电杆导座63固定在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安装平台612上,在导电杆导座63上间隔开设有导电杆绝缘导滑套嵌孔631,该导电杆绝缘导滑套嵌孔631的数量为前述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与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的数量之和,在导电杆绝缘导滑套嵌孔631内嵌设有导电杆绝缘导滑套6311,导电杆64的数量与导电杆绝缘导滑套嵌孔631的数量相等并且以水平卧置状态与导电杆绝缘导滑套6311滑动配合,导电杆64朝向导电杆致动作用缸62的一端与导电杆固定座641固定,而导电杆固定座641与导电杆致动作用缸62的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动块621固定,在导电杆64朝向回转盘2的一端构成有一直径大于导电杆64的导电杆回位弹簧支承座643,并且在导电杆64上套置有一导电杆回位弹簧642,该导电杆回位弹簧642的一端支承在导电杆绝缘导滑套6311上,而导电杆回位弹簧642的另一端支承在导电杆回位弹簧支承座643上,其中,前述导电杆64以一隔一的状态通过前述导电杆回位弹簧支承座643朝向前述夹具底座41的一端端面与前述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背对前述夹具底座41的一侧的端面电气接触或解除电气接触,整平作用缸固定柱65的下端固定在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安装平台612上,在整平作用缸固定柱65的上端固定有一整平作用缸安装平台651,整平作用缸66固定在整平作用缸安装平台651上,该整平作用缸66的整平作用缸柱661朝向下并且穿过整平作用缸安装平台651(即伸展到整平作用缸安装平台651的下方),电源线盒67与整平作用缸安装平台65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电源线盒67由引出电源线671与前述导电杆64的一端电气连接,整平压杆夹座68与整平作用缸柱661固定,在该整平压杆68的上部并且背对整平作用缸柱661的一侧固定有一整平压杆夹座滑块681,该整平压杆夹座滑块681与导轨6811滑动配合,该导轨6811固定在导轨座68111上,而导轨座68111与前述整平作用缸安装平台65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并且整平压杆夹座68具有数量与前述保护器定位腔421的数量相等的电热丝整平压杆水平夹臂682,电热丝整平压杆69的数量同样与保护器定位腔421的数量相等即在本实施例中有三个并且对应于保护器定位腔421的上方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固定在电热丝整平压杆水平夹臂682上。

前述的电源线盒67的引入电源线(图中未示出)与前述控制器8电气连接,前述导电杆致动作用缸62以及整平作用缸66与控制器8电气控制连接。如前述,由于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各有三个,即共有六个,因此由图1和图3示意的导电杆64有六根,每两根即每一对导电杆64对应于一个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一个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而该一个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一个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对应于一个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由于导电杆64共有六根,因而前述的导电杆回位弹簧642共有六根,由于六根导电杆64以一隔一的状态对应于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从而印证了申请人在上面所讲的导电杆64通过导电杆回位弹簧支承座643以一隔一的状态与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背对夹具底座41的一侧的端面接触或解除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固定柱61以及前述整平作用缸固定柱65的数量各有一对;在前述导电杆致动作用缸安装平台612上固定有一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6121,而在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动块621上并且在对应于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6121的位置固定有一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触发器6211,该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触发器6211是与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6121相配合的;前述导电杆致动作用缸62以及整平作用缸66为气缸;前述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6121为行程开关,但也可以使用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

在前述回转盘驱动机构3带动回转盘2转动到使装有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的保护器夹具4处于即对应于前述电热丝整平机构6所在的工位而需对电热丝94平整化整形时,由于导电杆回位弹簧642的作用而使导电杆64以一隔一的状态通过前述导电杆回位弹簧支承座643朝向夹具底座41的一端端面处于与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的端面相接触(电气接触)的状态,因而在控制器8的控制下,由电源线盒67通过引出电源线671使导电杆64通电,在通电下将电热丝加热至通红状态,紧接着整平作用缸66工作,整平作用缸柱661向缸体外即向下伸展,带动整平压杆夹座68下行,由于一组电热丝整平压杆69(本实施例为三根)是通过夹紧螺钉691固定在电热丝整平压杆水平夹臂682上的,因而在整平压杆夹座68下行时带动一组电热丝整平压杆69同步下行,由电热丝整平压杆69的底面对加热至红状态的电热丝94施压,使电热丝94的平整度趋于一致。在完成了整平后,按前述相反过程动作,整平作用缸66反向工作而使整平压杆夹座68连同一组电热丝整平压杆69上行,一组电热丝整平压杆69的底面离开电热丝94,也就是说一组电热丝整平压杆69上行而退离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与此同时,切断引出电源线671的电源,并且在控制器8的作用下,导电杆致动作用缸62工作,使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621朝着背离导电杆座63的方向滑动(移动),由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621带动导电杆固定座641也相应滑动,从而由导电杆固定座641带动一组导电杆64背离夹具底座41的方向移动,在克服导电杆回位弹簧642的反作用力下,前述的导电杆回位弹簧支承座643离开第一电气接触头ⅰ45以及第二电气接触头ⅱ46,此时因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触发器6211触及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6121,因而由该导电杆致动作用缸滑块位置信号采集器6121获取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使导电杆致动作用缸62停止工作,导电杆回位弹簧642处于压缩而储能的状态。接着在回转盘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使回转盘2转过一个工位,使完成了对电热丝94整形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在保护器夹具4随回转盘2转动到保护器取离机构7所在的工位,而先前处于工件缺失检知机构5的工位处的保护器夹具4载着有待于对电热丝94平整化整形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转动到电热丝整平机构6的工位,如此接力工作(动作)。

当要对由前述电热丝整平机构6完成了对电热丝94的平整化整形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在保护器取离机构7所在的工位取离于保护器插座42时,由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工作,带动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向下位移,当向下位移到信号采集器撞块7321得以激发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4采集到信号的程度时,由该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4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使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停止工作。接着一组夹爪作用缸75工作,每个夹爪作用缸75的一对夹爪751夹住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的保护器固定座91。再接着,前述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反向工作,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向上位移,当向上位移到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的上端端面得以激发前述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上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3采集到信号的程度时,由该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上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3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停止工作。在前述过程中,由于夹爪作用缸固定座74与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固定,又由于一组夹爪作用缸75与夹爪作用缸固定座74固定,并且此时的一组夹爪作用缸75的各一对夹爪751处于对保护器固定座91的夹住状态,因而在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向上位移即向上滑动时,由其带动夹爪作用缸固定座74、一组夹爪作用缸75以及处于夹住状态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也相应向上位移,此时的保护器固定座91离开保护器插座42,具体地讲,前述第一保护插脚92与保护插脚电气连接杆43分离,与此同时,前述第二保护插脚93与保护插脚电气连接夹片44分离。接着水平位移作用缸72工作,使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721朝着前述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722的方向滑动,直至滑动到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721的端面得以激发或称触及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722采集到信号的程度时,由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一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ⅰ722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使水平位移作用缸72停止工作。在前述过程中,由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721带动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夹爪作用缸固定座74、一组夹爪作用缸75以及处于夹住状态的三个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随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721朝着下面将要描述的保护器导出槽111的方向即朝着保护器导出槽111所在的位置位移,当位移到对应于保护器导出槽111的上方的位置时,一组夹爪作用缸75反向动作,各个夹爪作用缸75的一对夹爪751彼此斥开,将先前处于夹住状态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释放到保护器导出槽111,由保护器导出槽111引出。再接着水平位移作用缸72反向动作,使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块721向与前述相反的方向滑动,直至其滑动块撞头7211得以激发即得以触及前述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723,由该水平位移作用缸滑动块第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ⅱ723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使水平位移作用缸72停止工作,由于此时的一组夹爪作用缸75恰好再次对应在了保护器插座42的上方,因而按前述由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使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732下行到其上的信号采集器撞块7321得以激发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4程度时,由该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滑块下行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734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8,夹爪固定座升降作用缸73停止工作,按前述说明再次由一组夹爪作用缸75的一对夹爪751夹住保护器固定座91,如此重复。

继续见图4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工作台1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前述一组夹爪作用缸75的两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对保护器导出槽立柱11,在该对保护器导出槽立柱11之间固定有一保护器导出槽111,该保护器导出槽111对应于前述夹爪751并且自前述回转盘2的方向朝着远离回转盘2的方向向下倾斜,前述由一对夹爪751释放的完成了对电热丝94平整化整形的制冷压缩机电机保护器9由该倾斜设置的保护器导向槽11导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