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5885发布日期:2020-07-10 15:5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齿轮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齿轮是柴油发动机内至关重要的传动部件,目前,柴油发动机齿轮去除毛刺的方法通常采用人工手持磨光机对齿轮的轮齿各端面进行打磨去毛刺,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慢,去毛刺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的上端通过滚珠转动设置有转盘,在所述机座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伸出机座与转盘的下端中部相连接,在所述机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齿轮定位轴,在所述齿轮定位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的结构包括:均匀设置在齿轮定位轴外侧的若干外支撑板收纳槽,在所述外支撑板收纳槽内分别设置有外支撑板,所述外支撑板的上端通过第一90度铰链转动在齿轮定位轴上,所述外支撑板的下端与齿轮定位轴相分离,在所述第一90度铰链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滑动穿设在齿轮定位轴内,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与外支撑板的内侧相抵,在所述外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内支撑板收纳槽,在所述内支撑板收纳槽内设置有内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板的下端通过第二90度铰链与外支撑板相抵,所述内支撑板的上端与外支撑板分离,在所述第二90度铰链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滑动穿设在外支撑板内,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与内支撑板的靠近外支撑板的一侧相抵,在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上端的齿轮定位轴一侧分别设置有平键,在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上端的齿轮定位轴上分别套设有齿轮,在所述齿轮上分别设置有与平键相互配合的平键槽,在所述齿轮定位轴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压盖,在所述转盘一侧的机座上设置有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气缸,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齿轮一一对应的u型轮齿磨轮,在所述u型轮齿磨轮内设置有与齿轮的轮齿相互配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能够同时对多个柴油发动机齿轮进行自动打磨,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快,去毛刺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内可折叠支撑装置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滚珠,3、转盘,4、驱动电机,5、电机轴,6、齿轮定位轴,7、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1、外支撑板收纳槽,72、外支撑板,73、第一90度铰链,74、第一扭簧,75、内支撑板收纳槽,76、内支撑板,77、第二90度铰链,78、第二扭簧,8、平键,9、齿轮,91、平键槽,92、轮齿,10、压盖,11、支架,12、气缸,13、活塞杆,14、安装板,15、u型轮齿磨轮,1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所示,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包括:机座1,在所述机座1的上端通过滚珠2转动设置有转盘3,在所述机座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5的上端伸出机座1与转盘3的下端中部相连接,在所述机座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齿轮定位轴6,在所述齿轮定位轴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的结构包括:均匀设置在齿轮定位轴6外侧的若干外支撑板收纳槽71,在所述外支撑板收纳槽71内分别设置有外支撑板72,所述外支撑板72的上端通过第一90度铰链73转动在齿轮定位轴6上,所述外支撑板72的下端与齿轮定位轴6相分离,在所述第一90度铰链73上套设有第一扭簧74,所述第一扭簧74的一端滑动穿设在齿轮定位轴6内,所述第一扭簧74的另一端与外支撑板72的内侧相抵,在所述外支撑板72的内侧设置有内支撑板收纳槽75,在所述内支撑板收纳槽75内设置有内支撑板76,所述内支撑板76的下端通过第二90度铰链77与外支撑板72相抵,所述内支撑板76的上端与外支撑板72分离,在所述第二90度铰链77上套设有第二扭簧78,所述第二扭簧78的一端滑动穿设在外支撑板72内,所述第二扭簧78的另一端与内支撑板76的靠近外支撑板72的一侧相抵,在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上端的齿轮定位轴6一侧分别设置有平键8,在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上端的齿轮定位轴6上分别套设有齿轮9,在所述齿轮9上分别设置有与平键8相互配合的平键槽91,在所述齿轮定位轴6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压盖10,在所述转盘3一侧的机座1上设置有支架11,在所述支架11的上端设置有气缸12,在所述气缸12的活塞杆13上设置有安装板14,在所述安装板1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齿轮9一一对应的u型轮齿磨轮15,在所述u型轮齿磨轮15内设置有与齿轮9的轮齿92相互配合的卡槽16。

上述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使用时,打开压盖10,将齿轮9依次套入齿轮定位轴6内,不受外力作用时,在第一扭簧74的作用下推动外支撑板72展开90度,外支撑板72通过第一90度铰链73在齿轮定位轴6上向外转动90至水平位置,外支撑板72展开到位后,在第二扭簧78的作用下推动内支撑板76展开90度,内支撑板76通过第二90度铰链77在齿轮定位轴6上向外转动90至竖直位置,此时,在齿轮9经过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时,可以将内支撑板76通过第二90度铰链77折叠至外支撑板72内的内支撑板收纳槽75内,再将外支撑板72通过第一90度铰链73折叠至外支撑板收纳槽71内时,此时,整个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被折叠至齿轮定位轴6内,齿轮9可以从折叠后的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经过,每个齿轮9对应支撑在每个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7上,齿轮9的平键槽91分别插入到齿轮定位轴6上对应的平键8上,齿轮9全部安装完成后,最下端的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内的内支撑板76支撑在转盘3上,其他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内的内支撑板76分别支撑在齿轮9上端面上,将压盖10通过螺纹连接在齿轮定位轴6的上端直至与最上端的齿轮9上端面相抵进行压紧,启动气缸12,气缸12的活塞杆13推动安装板14往靠近齿轮定位轴6的方向移动,安装板14推动u型轮齿磨轮15通过卡槽16分别插入到齿轮9的轮齿92上,此时,齿轮9一侧的部分轮齿92被u型轮齿磨轮15包裹,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5带动转盘3转动,转盘3同时通过滚珠2在机座1上转动,转盘3带动齿轮定位轴6转动,齿轮定位轴6通过平键8带动多个齿轮9转动,多个齿轮9转动的过程中u型轮齿磨轮15对齿轮9的轮齿92进行相对旋转打磨,从而实现多个齿轮9去除毛刺的目的;毛刺去除完成后,气缸12复位,将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折叠后挨个取出齿轮9进行更换。



技术特征:

1.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在所述机座(1)的上端通过滚珠(2)转动设置有转盘(3),在所述机座(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5)的上端伸出机座(1)与转盘(3)的下端中部相连接,在所述机座(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齿轮定位轴(6),在所述齿轮定位轴(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的结构包括:均匀设置在齿轮定位轴(6)外侧的若干外支撑板收纳槽(71),在所述外支撑板收纳槽(71)内分别设置有外支撑板(72),所述外支撑板(72)的上端通过第一90度铰链(73)转动在齿轮定位轴(6)上,所述外支撑板(72)的下端与齿轮定位轴(6)相分离,在所述第一90度铰链(73)上套设有第一扭簧(74),所述第一扭簧(74)的一端滑动穿设在齿轮定位轴(6)内,所述第一扭簧(74)的另一端与外支撑板(72)的内侧相抵,在所述外支撑板(72)的内侧设置有内支撑板收纳槽(75),在所述内支撑板收纳槽(75)内设置有内支撑板(76),所述内支撑板(76)的下端通过第二90度铰链(77)与外支撑板(72)相抵,所述内支撑板(76)的上端与外支撑板(72)分离,在所述第二90度铰链(77)上套设有第二扭簧(78),所述第二扭簧(78)的一端滑动穿设在外支撑板(72)内,所述第二扭簧(78)的另一端与内支撑板(76)的靠近外支撑板(72)的一侧相抵,在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上端的齿轮定位轴(6)一侧分别设置有平键(8),在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7)上端的齿轮定位轴(6)上分别套设有齿轮(9),在所述齿轮(9)上分别设置有与平键(8)相互配合的平键槽(91),在所述齿轮定位轴(6)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压盖(10),在所述转盘(3)一侧的机座(1)上设置有支架(11),在所述支架(11)的上端设置有气缸(12),在所述气缸(12)的活塞杆(13)上设置有安装板(14),在所述安装板(1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齿轮(9)一一对应的u型轮齿磨轮(15),在所述u型轮齿磨轮(15)内设置有与齿轮(9)的轮齿(92)相互配合的卡槽(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齿轮除毛刺装置,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的上端通过滚珠转动设置有转盘,在所述机座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伸出机座与转盘的下端中部相连接,在所述机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齿轮定位轴,在所述齿轮定位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所述齿轮可折叠支撑装置的结构包括:均匀设置在齿轮定位轴外侧的若干外支撑板收纳槽,在所述外支撑板收纳槽内分别设置有外支撑板,所述外支撑板的上端通过第一90度铰链转动在齿轮定位轴上,所述外支撑板的下端与齿轮定位轴相分离,在所述第一90度铰链上套设有第一扭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商志俊;于瑞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凌驰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