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滤芯端盖生产的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2044发布日期:2020-06-30 19:5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用于滤芯端盖生产的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芯端盖的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的用于滤芯端盖生产的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顾名思义,滤芯端盖是一种和滤芯配合使用且设置在滤芯端部的盖板,滤芯的中心一般为中空结构,且这种中空是无任何防护的中空,在过滤时,如果不加以防范则会导致待过滤的液体直接进入滤芯中部,影响过滤的效果,而滤芯端盖正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滤芯端盖的一般结构是有凸部或凹部的金属板或塑料板,如果滤芯端盖上同时具有凸部和凹部时,则需要先加工其中一个,再换设备加工另外一个,工序繁琐,效率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针对滤芯端盖同时具有凸部和凹部时,分开加工效率低、工序繁琐的问题,旨在发明一种用于滤芯端盖生产的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滤芯端盖生产的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滤芯端盖生产的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包括模具组件和冲压组件,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在所述冲压组件下方,且所述冲压组件能将待压合的板材在模具组件上进行压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模具平台,所述模具平台上设置有模具安装位,所述模具安装位设置在所述模具平台的中心轴位置,且所述模具安装位为凹槽,在所述模具平台上还设置有反向压合块,所述反向压合块在初始位置时,与所述模具安装位平齐,且同时所述反向压合块能在外力作用下在垂直方向做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压支架、冲压气缸和冲压块,所述冲压支架是冲压组件的支撑固定部分,所述冲压气缸设置在所述冲压支架上,且所述冲压气缸的伸缩杆的端部与冲压块连接,同时所述冲压块处于所述模具安装位的正上方。保证第一次冲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必须保证冲压块和产品模具的适配。

优选地,所述冲压块上还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滑轨上,所述滑轨设置在冲压支架上,且所述滑轨与冲压气缸的伸缩杆方向平行。保证冲压时与产品模具处于同一竖直方向,提高冲压的成功率。

优选地,设置为凹槽的所述模具安装位内设置产品模具,所述产品模具的基础高度与模具平台平齐,且所述产品模具的凸台应高于模具平台表面。保证模具冲压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模具平台上设置有圆柱型凸台,所述圆柱型凸台上设置凹槽型的模具安装位,所述圆柱型凸台的周围设置反向压合块,同时所述反向压合块为圆环型。通过两者的配合,实现二次且反向的压合,进而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反向压合块通过伸缩组件与模具平台连接,所述伸缩组件设置至少两组,且分别在所述压合块的底部对称设置,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丝杆电机、滚珠丝杆和螺母,所述丝杆电机倒立设置在所述反向压合块上,且所述丝杆电机与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上套设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模具平台上,且在所述丝杆电机的作用下,所述滚珠丝杆能穿过所述模具平台。通过伸缩组件,实现反向的冲压,进而实现本发明的双向冲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用于滤芯端盖生产的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的有益效果是,冲压组件先进行第一次压合,其次反向压合块进行第二次反向压合,进而实现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二次反向压合的问题,同时第一次压合为中心压合,第二次压合为边缘压合,这也是充分考虑到压合过程对材质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2为冲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具平台的剖视图。

图4为模具平台的俯视图。

图5为产品模具的主视图。

图6为反向压合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冲压之后得到的滤芯端盖示意图。

图中:

1-模具组件;2-冲压组件;3-产品模具;4-伸缩组件;

11-模具平台;12-反向压合块;111-模具安装位;112-圆柱型凸台;

21-冲压支架;22-冲压气缸;23-冲压块;24-滑块;25-滑轨;

41-丝杆电机;42-滚珠丝杆;4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对二次压合的技术问题的解释,一般的二次压合或多次压合均是从中心向边缘逐步扩散,如果先进行边缘压合再进行中心压合,很容易中心压合时对边缘部分有拉伸力,造成边缘的损坏,如果是先中心压合,再边缘压合则不会有这种问题,所以本装置也是参考这种从中心触发逐步向边缘扩散的方式进行二次或多次压合的。

参见附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滤芯端盖生产的双向自动化冲压设备,包括模具组件1和冲压组件2,模具组件1设置在冲压组件2下方,且冲压组件2能将待压合的板材在模具组件1上进行压制。

第一次压合:冲压组件2包括冲压支架21、冲压气缸22和冲压块23,冲压支架21是冲压组件2的支撑固定部分,冲压气缸22设置在冲压支架21上,且冲压气缸22的伸缩杆的端部与冲压块23连接,同时冲压块23处于模具安装位111的正上方。保证第一次冲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必须保证冲压块23和产品模具3的适配。冲压块23上还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套设在滑轨25上,滑轨25设置在冲压支架21上,且滑轨25与冲压气缸22的伸缩杆方向平行。保证冲压时与产品模具3处于同一竖直方向,提高冲压的成功率。

第二次反向压合:模具组件1包括模具平台11,模具平台11上设置有模具安装位111,模具安装位111设置在模具平台11的中心轴位置,且模具安装位111为凹槽,在模具平台11上还设置有反向压合块12,反向压合块12在初始位置时,与模具安装位111平齐,且同时反向压合块12能在外力作用下在垂直方向做往复运动。设置为凹槽的模具安装位111内设置产品模具3,产品模具3的基础高度与模具平台11平齐,且产品模具3的凸台应高于模具平台11表面。保证模具冲压的稳定性。模具平台11上设置有圆柱型凸台112,圆柱型凸台112上设置凹槽型的模具安装位111,圆柱型凸台112的周围设置反向压合块12,同时反向压合块12为圆环型。通过两者的配合,实现二次且反向的压合,进而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反向压合块12通过伸缩组件4与模具平台11连接,伸缩组件4设置至少两组,且分别在压合块的底部对称设置,伸缩组件4包括丝杆电机41、滚珠丝杆42和螺母43,丝杆电机41倒立设置在反向压合块12上,且丝杆电机41与滚珠丝杆42连接,滚珠丝杆42上套设螺母43,螺母43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11上,且在丝杆电机41的作用下,滚珠丝杆42能穿过模具平台11。通过伸缩组件4,实现反向的冲压,进而实现本发明的双向冲压的目的。

参见附图7所示,冲压得到的滤芯端盖如图所示,但是却仅仅是配合产品模具3生产出的产品,如果将产品模具3上也设置凹槽,则得到的产品与图7中的有所差异。

冲压组件2先进行第一次压合,其次反向压合块12进行第二次反向压合,进而实现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二次反向压合的问题,同时第一次压合为中心压合,第二次压合为边缘压合,这也是充分考虑到压合过程对材质的损耗。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