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2764发布日期:2020-07-29 02:4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挖掘机的生产量也迅速增长。

挖掘机前机架左侧的支架总成是挖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和图2所示,该支架总成主要包括折弯件201和第一侧板202,由于支架总成的结构较为复杂,形状不规则,且其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焊接力,若采用传统的手工固定支架总成200的方式进行焊接,容易造成折弯件201和第一侧板202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用于焊接支架总成的焊接工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焊接工装,该焊接工装能够定位并夹紧支架总成的各组成部分。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工装,用于焊接支架总成,所述支架总成包括折弯件和第一侧板,所述折弯件包括垂直连接的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焊接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侧板抵接在所述底板上表面,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定距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夹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夹紧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将所述定距组件夹住,以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呈预设距离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抵靠装置,抵靠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者中一个的外侧面;以及第一压紧装置,能压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者中另一个的外侧面,所述第一抵靠装置和所述第一压紧装置相配合将所述折弯件和所述第一侧板夹紧。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及第一快速压钳,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快速压钳的压头能抵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抵靠装置包括:第一抵靠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一抵靠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抵靠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抵靠板的侧面能抵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二抵靠装置,抵靠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第二压紧装置,能压紧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抵靠装置和所述第二压紧装置相配合将所述第一侧板夹紧。

优选地,所述第二抵靠装置包括:第二抵靠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二抵靠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抵靠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抵靠板的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二压紧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及第二快速压钳,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支撑座上,所述第二快速压钳的压头能抵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定位块,设置于所述底座,每个所述定位块的侧面与所述底板的侧面相抵接,多个所述定位块相配合共同对所述底板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定距组件为定距轴,所述定距轴的一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所述定距轴的另一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

优选地,所述定距轴能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相吸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支架总成的焊接工装,由于夹紧组件能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共同将定距组件夹住,因此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呈预设距离间隔设置,避免了第一侧板相对于折弯件发生移动,故在焊接过程中第一侧板和折弯件不会发生错位,提高了焊接工装的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总成安装在焊接工装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总成安装在焊接工装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200-支架总成;

201-折弯件;2011-底板;2012-第二侧板;202-第一侧板;

1-底座;2-定位块;21-第一定位块;22-第二定位块;3-定距轴;4-夹紧组件;41-第一压紧装置;411-第一压紧支撑座;412-第一快速压钳;42-第一抵靠装置;421-第一抵靠支撑座;422-第一抵靠板;43-第二压紧装置;431-第二压紧支撑座;432-第二快速压钳;44-第二抵靠装置;441-第二抵靠支撑座;442-第二抵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总成200包括折弯件201和第一侧板202,折弯件201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二侧板2012和底板2011。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上均有预先焊接在其上的焊接件。由于支架总成200结构较为复杂,形状不规则,因此在焊接该支架总成200的过程中,若使用传统手工固定的方式,该支架总成200容易受到焊接力的影响而发生移动,严重影响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支架总成200的焊接工装,该焊接工装包括底座1、定距组件和夹紧组件4。其中,底板2011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侧板202抵接在底板2011的上表面,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分别位于底板2011的两侧,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平行设置,定距组件设置在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之间,夹紧组件4也设置在底座1上。由于夹紧组件4能使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共同将定距组件夹住,从而使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呈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并固定在该位置,避免了第一侧板202相对于折弯件201发生移动,故该焊接工装能在焊接过程中使第一侧板202和折弯件201不会发生错位,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定距组件包括定距轴3,定距轴3一端面抵接于第一侧板202的内侧面,定距轴3另一端面抵接于第二侧板2012的内侧面。由于夹紧组件4能夹紧第一侧板202和折弯件201,使得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共同夹持定距轴3,实现了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之间的距离固定,保证了焊接过程中第一侧板202与折弯件201相对位置的固定。

优选地,定距轴3的材料为磁性材料,定距轴3可以吸附于第一侧板202,方便了定距轴3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定距轴3也可以吸附于第二侧板2012或者同时吸附于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12,定距轴3也可以为其他材料,只要能方便定距轴3的安装即可。

如图3和图4所示,夹紧组件4包括第一抵靠装置42和第一压紧装置41,第一抵靠装置42抵靠第一侧板202的外侧面,第一压紧装置41能抵接在在第二侧板2012的外侧面。具体而言,第一侧板202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抵靠装置42,第二侧板2012外侧设置有三个第一压紧装置41,所有第一抵靠装置42和所有第一压紧装置41均相对应设置。第一抵靠装置42包括第一抵靠支撑座421和第一抵靠板422,第一压紧装置41包括第一压紧支撑座411和第一快速压钳412。第一抵靠支撑座421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抵靠板422安装在第一抵靠支撑座421上,第一抵靠板422的外侧面能抵靠于第一侧板202的外侧面。第一压紧支撑座411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快速压钳412安装在第一压紧支撑座411上,第一快速压钳412的压头能抵接在第二侧板2012的外侧面上。当使用焊接工装时,第一快速压钳412的压头抵压第二侧板2012,第二侧板2012抵压焊接在第二侧板2012和第一侧板202上的焊接件以及定距组件,进而实现抵压第一侧板202,第一侧板202外侧面受到第一抵靠板422的支撑,从而实现了折弯件201和第一侧板202的压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抵靠装置42也可以抵靠在第二侧板2012的外侧面,第一压紧装置41也可以抵靠在第一侧板202的外侧面,此时,第一抵靠板422能抵接在第二侧板2012的外侧面,第一快速压钳412的压头能抵接在第一侧板202的外侧面,同样能实现折弯件201和第一侧板202的压紧。

由于第一侧板202形状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固定第一侧板202,夹紧组件4还包括第二抵靠装置44和第二压紧装置43。第二抵靠装置44设置在第一侧板202的外侧,第二压紧装置43设置在第一侧板202的内侧,第二抵靠装置44和第二压紧装置43相对应设置。第二抵靠装置44包括第二抵靠支撑座441和第二抵靠板442,第二抵靠支撑座44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第二抵靠板442安装在第二抵靠支撑座441上,第二抵靠板442外侧面能与第一侧板202相抵接。第二压紧装置43包括第二压紧支撑座431和第二快速压钳432,第二压紧支撑座431通过螺纹方式固定于底座1,第二快速压钳432安装在第二压紧支撑座431上,第二快速压钳432的压头能抵压第一侧板202的内侧面。在焊接工装使用时,第二快速压钳432的压头压紧第一侧板202内侧面,第二抵靠板442支撑第一侧板202的外侧面,从而实现了第一侧板202的夹紧,抑制了焊接过程中因焊接力造成的第一侧板202的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抵靠装置44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202内侧,第二压紧装置43设置在第一侧板202外侧,同样能实现第二抵靠装置44和第二压紧装置43对第一侧板202的夹紧,抑制焊接过程中因焊接力造成的第一侧板202的移动。

为了实现折弯件201的快速定位,本实施例提供的焊接工装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块2,每个定位块2的侧面与底板2011的侧面相抵接,由于多个定位块2对底板2011的限位作用,故多个定位块2相配合共同对底板2011进行定位。具体而言,多个定位块2分布在底板2011的外周,定位块2通过螺钉与底座1相连接。定位块2数量为五个,其中两个定位块2设置在底板2011沿其长度方向的侧面,该两个定位块2的侧面能同时与底板2011的侧面相抵接。另外三个定位块2沿设置在底板2011沿其宽度方向的侧面,这三个定位块2的侧面能同时与底板2011的侧面相抵接。当底板2011需要定位时,只需将底板2011沿其长度方向的侧面抵接在前述两个定位块2的侧面上,将底板2011沿其长度方向的侧面抵接在前述三个定位块2的侧面上,即可实现底板2011的精确定位,节约了定位的时间,方便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块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数量,只要能实现对底板2011的定位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实现对第一侧板202的定位,定位块2分为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定位块21为长方体结构,第二定位块22的结构与第一定位块2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定位块22包括长方体本体,长方体本体的上表面凸设有凸起。第二定位块22设置在底板2011沿其宽度方向的侧面的一侧,且第二定位块22的凸起的端部侧面与第一侧板202的端部的侧面相抵接,第二定位块22不但能够实现对折弯件201的定位效果,还能实现对第一侧板202的定位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