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架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9357发布日期:2020-06-30 20:0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架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架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衣架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钩体为金属材质而架体为塑料材质的衣架,其钩体和架体一般是分开生产,然后再集中进行装配,该类衣架的传统装配工作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而人工装配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且装配精度低的问题。

为此,现有技术也出现了该类衣架的自动化装配设备,以分别对衣架的架体和钩体自动进行整理(一般整理朝向和位置)后,抓取并移至装配工位进行装配。对于此类衣架来讲,其架体和钩体均为不规则结构,架体的上部在其长方向上为向上逐渐缩小的弧形拱状,上部的顶端有向上伸出的类梯形凸台,且凸台的顶面开设有装配孔,钩体则包括弯曲的钩状钩部以及从钩部的下端延伸的直杆状连接部,直杆状连接部的径向尺寸略大于装配孔。装配过程中,通过装配机构,驱使架体相对钩体垂向移动,以使架体的装配孔套于钩体的杆状连接部,并完成衣架的装配,应当说明的是,在装配工位进行装配之前,一般需对钩体的直杆状连接部进行加热,以使直杆状连接部能够被动地挤入装配孔并将装配孔孔壁软化,孔壁硬化后,则将直杆状连接部的侧壁紧密包覆,以保证钩体和架体的连接强度。

在装配过程中,如何保证装配孔能准确正对直杆状连接部的方式套入直杆状连接部是影响衣架是否可以完成装配工作以及保证装配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由于架体为不规则形状且制造过程中,尺寸可能存在误差,导致待装配的架体的装配孔与直杆状连接部之间出现偏差(即无法完全正对),而现有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在装配过程中很难对该偏差进行纠正,容易在装配过程中,出现装配孔与直杆状连接部出现错位(即无法完全正对的)的情况,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衣架装配失败或者影响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衣架装配机构,以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衣架装配机构,包括:

机架;

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可垂向移动安装于机架上;

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使升降架沿机架升降;

第一移动架,所述第一移动架可纵向移动装于升降架,第一移动架朝向衣架的一端设有限位支撑件,限位支撑件可随第一移动架沿升降架在插入并支撑衣架架体上部内壁和退出衣架架体的位置之间移动;

纵向驱动机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架做所述移动;以及

二次定位件,所述二次定位件可垂向移动装于机架位于限位支撑件上方的位置,二次定位件与所述限位支撑件相对的位置设有与衣架架体的上部相适并可供衣架架体的上部和凸台插入的定位槽孔,升降驱动装置驱使升降架带动第一移动架上行至预定高度后,限位支撑件驱使衣架架体的上部和凸台插入二次定位件的定位槽孔并驱使二次定位件上行,上行的同时,二次定位件通过其定位孔槽对衣架进行纠编和定位,直至限位支撑件驱使衣架上行至其装配孔套入衣架钩体的直杆状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机架位于限位支撑件上方的位置可垂向移动安装有二次定位件,且二次定位件与所述限位支撑件相对的位置设有与衣架架体的上部相适并可供衣架架体的上部和凸台插入的定位槽孔,工作过程中,纵向驱动机构先驱使限位支撑件伸入待装配的衣架架体内并支撑衣架架体上部的内壁;接着,升降驱动装置驱使升降架带动第一移动架、限位支撑件和衣架架体上行,且上行至预定高度后,限位支撑件插入二次定位件的定位槽孔并驱使二次定位件上行,上行的同时,二次定位通过其孔槽对衣架进行纠编和定位,以使衣架架体能保持或者调整至与衣架钩体的直杆状连接部完全正对;然后,衣架架体保持其装配孔与直杆状连接部完全正对的状态继续上行,直至限位支撑件驱使衣架上行至其装配孔套入衣架钩体的直杆状连接部为止,顺利完成一次衣架装配工作,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而后,限位支撑件、二次定位件等部件复位移动,以等待下一次衣架的装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为紧压件立体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00为衣架架体,101为凸台,102为装配孔,200为衣架钩体,201为直杆状连接部,300为定位块,1为机架,11为垂向支撑杆,12为支座,13为加强板,131为引导槽,14为第一导套,2为升降驱动装置,3为升降架,31为基座,32为第一导杆,4为第一移动架,41为限位支撑件,42为第二导套,5为纵向驱动机构,6为二次定位件,61定位孔槽,62为第三导杆,7为第二移动架,71为第二导杆,72为第三导套,73为限位杆,8为紧压件,81为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衣架装配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5所示,该衣架装配机构包括机架1、升降驱动装置2、升降架3、第一移动架4、纵向驱动机构5以及二次定位件6,所述升降架3可垂向移动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2用于驱使升降架3沿机架1升降,所述第一移动架4可纵向移动装于升降架3,第一移动架4朝向衣架的一端设有限位支撑件41,限位支撑件41可随第一移动架4沿升降架3在插入并支撑衣架架体100上部内壁和退出衣架架体100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纵向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架4做所述移动,即驱使第一移动架4带动限位支撑件41沿升降架3在插入并支撑衣架架体100上部内壁和退出衣架架体100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二次定位件6可垂向移动装于机架1位于限位支撑件41上方的位置,二次定位件6与所述限位支撑件41相对的位置设有与衣架架体100的上部相适并可供衣架架体100的上部和凸台101插入的定位槽孔61(可以理解地,为使衣架钩体200的直杆状连接部201能挤入装配孔102,定位槽孔61供凸台101插入的部分应当贯穿二次定位件6的顶面),升降驱动装置2驱使升降架带动第一移动架4上行至预定高度后,限位支撑件41驱使衣架架体100的上部和凸台101插入二次定位件6的定位槽孔61并驱使二次定位件6上行,上行的同时,二次定位件6通过其定位孔槽61对衣架进行纠编和定位,直至限位支撑件41驱使衣架上行至其装配孔102套入衣架钩体200的直杆状连接部201。

工作过程中,纵向驱动机构5先驱使限位支撑件41伸入待装配的衣架架体100内并支撑衣架架体100上部的内壁(应当说明的是,衣架架体100由衣架架体100上料机构整理后,沿垂向的输送道输送至与限位支撑件41相对的位置以供限位支撑件41插入并支撑,由于衣架架体100上料机构为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这里不对衣架架体100上料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赘述。)接着,升降驱动装置2驱使升降架带动第一移动架4、限位支撑件41和衣架架体100上行,且上行至预定高度后,限位支撑件41插入二次定位件6的定位槽孔61并驱使二次定位件6上行,上行的同时,二次定位通过其定位孔槽61对衣架进行纠编和定位,以使衣架架体100能保持或者调整至与衣架钩体200的直杆状连接部201完全正对;然后,衣架架体100保持其装配孔102与直杆状连接部201完全正对的状态继续上行,直至限位支撑件41驱使衣架上行至其装配孔102套入衣架钩体200的直杆状连接部201为止,顺利完成一次衣架装配工作,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而后,限位支撑件41、二次定位件6等部件复位移动,以等待下一次衣架的装配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3包括基座31以及设于基座31的至少一根(优选两根)垂向的第一导杆32,机架1设有与第一导杆32相配合的第一导套14,所述升降架3通过第一导杆32和第一导套14的配合可垂向移动装于机架1,所述升降架3与升降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相连,第一移动架4可纵向移动装于所述基座31。当然,升降架3也可以通过导轨和滑块的配合可垂向移动装于机架1。

具体地,机架1包括至少两根水平间隔设置的垂向支撑杆11以及分别固设于至少两根所述垂向支撑杆11的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的加强板13和支座12,所述升降驱动装置2装于支座12,所述第一导套14设于所述支座12。

更具体地,所述加强板13可纵向移动安装有第二移动架7,所述二次定位件6可垂向移动装于第二移动架7,从而将间接地可垂向移动安装于机架1,第一称动架和第二移动架7之间通过第二导杆71和第二导套42的配合活动插装。使得第二移动架7可随第一移动架4在纵向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同步纵向移动,从而保证限位支撑件和二次定位件6的定位槽孔61始终保持上下相对,同时,保证第一移动架4可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第二移动架7垂向运动,从而使限位支撑件41可相对二次定位件6垂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定位件6设有至少两根向上延伸的第三导杆62,所述第二移动架7的相应位置装有活动插装第三导杆62的第三导套72,所述第三导杆62的上端伸出第三导套72并共同连接有限位杆73。从而将二次定位件6可垂向移动安装于第二移动架7,并由限位杆73限制二次定位件6的垂向移动范围。

具体地,所述所述第三导杆62位于第二移动架7和二次定位件6之间套装有复位顶簧(未图示)。以在限位支撑件41下行的过程中,辅助二次定位件6下行复位。

更具体地,所述加强板13对应第三导套72和/或第三导杆62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三导套72和/或第三导杆62沿其纵向移动的引导槽131,以对第二移动架7的纵向移动进行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以及纵向驱动机构5均为伸缩气缸、直线电机或者伸缩电机。伸缩气缸、直线电机或者伸缩电机如何分别与第一移动架4和升降架3连接以及具体如何驱动第一移动架4和升降架为现有技术,这时不再进行赘述。当然,升降驱动装置以及纵向驱动机构5也可以为伺服电机,为伺服电机时,升降驱动装置以及纵向驱动机构5可分别通过丝杠传动副驱动第一移动架4和升降架3连接作相应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移动架4和第二移动架7分别通过导轨和滑块的配合可纵向移动装于基座31的顶部和加强板13的底面。

应当说明的是,衣架钩体200是由衣架钩体上料机构抓取并输送至待装配的位置处,衣架钩体上料机构非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一般而言,衣架钩体上料机构有要抓取于衣架钩体200的钩部位置,而衣架钩体200的直杆状连接部201则处于下伸裸露状态,在一实施例中,衣架钩体200的钩部卡于衣架钩体上料机构的定位块300(衣架钩体上料机构的其余结构未图示)的水平朝向外开口的定位卡槽中,该定位块300设有磁铁或者由磁铁制成,以使衣架钩体200的钩部保持垂向紧贴于定位卡槽的内壁,为防止在装配过程中,衣架钩体200受衣架架体100的顶力过大而导致衣架钩体200从定位卡槽掉落,可在第二移动架7朝向待装配衣架的一端安装紧压件8,且紧压件8可随第二移动架7在与定位块300相抵并将定位卡槽封闭的位置和与定位块300分离的位置之间纵向移动。当紧压件8随第二移动架7移动至与定位块300相抵并将定位卡槽封闭后,可将衣架钩体200完全固定,防止衣架钩体200出现因受顶力过在而从定位卡槽掉落的情况。紧压件8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定位块300的定位卡槽的结构进行相应设计,以定位卡槽对衣架钩体200的顶部没有支撑为例,所述紧压件8对应衣架钩体200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向定位块300方向伸出的挡部81,以在紧压件8与定位块300相抵后,与衣架钩体200的顶部相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