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9360发布日期:2020-07-04 01:1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显示屏组装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lcd模组,是指将玻璃和lcd驱动器集成到一起的lcd显示产品。

对于一些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它们的显示屏通常都包括lcd模组及边框,边框为胶框。

现有的电子设备生产线上,大多还是采用人工贴屏的作业方式,将lcd模组与边框进行组装固定,组装时,先将lcd模组通过夹具固定在工位上,再将边框粘贴在lcd模组上。

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时:人工的作业方式,一方面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无法保证每一个显示屏的贴屏质量,造成成品合格率的下降,故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包括:

架体;

lcd模组吸附台,所述lcd模组吸附台设于所述架体纵向的一端,用以承载并固定lcd模组;

边框吸附台,所述边框吸附台在所述架体纵向的所述一端,并与所述lcd模组吸附台在横向上相对设置,用以承载并固定边框;

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翻转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边框吸附台相连,用以驱动所述边框吸附台翻转至所述lcd模组吸附台;

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lcd模组吸附台相连,用以驱动所述lcd模组吸附台上升,使得所述lcd模组与所述边框粘合形成组装件;

保压吸附台,所述保压吸附台在所述架体纵向的另一端并与所述lcd模组吸附台在纵向上相对设置,用以承载并固定组装件;

保压装置,所述保压装置架设于所述架体纵向的所述另一端并与所述保压吸附台在横向上相对设置,用以对组装件保压;

纵向机械手,所述纵向机械手沿纵向可移动地架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以将所述组装件由所述lcd模组吸附台移动至所述保压吸附台;

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以驱动所述保压吸附台移动至所述保压装置正下方;

横向机械手,所述横向机械手沿横向可移动地架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以将保压后的组装件由所述保压吸附台上取走。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保压装置包括:

保压固定架,所述保压固定架设于所述架体纵向的所述另一端并与所述保压吸附台在横向上相对设置;

保压板组,所述保压板组设于保压固定架与架体之间,并用以对组装件保压;

竖向移动机构a,所述竖向移动机构a设于保压固定架上,并用以驱动保压板组升降。

优选地,所述翻转驱动装置包括:

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在架体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边框吸附台处于两安装板之间;

转轴,所述转轴沿纵向水平布置且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安装板上;

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于一安装板背向另一安装板的一侧,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所述转轴靠近翻转组件的端部穿过安装板与翻转组件相连;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转轴下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于边框吸附台下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具有两水平段及一竖直段;一所述水平段沿纵向设于转轴下端,另一所述水平段沿纵向设于边框吸附台下端面;所述竖直段的上端设于转轴右侧,所述竖直段的下端向下延伸并依次与转轴下方水平段及边框吸附台下方水平段相连。

优选地,所述架体纵向的所述一端开设有安装腔;升降装置包括:

纵向滑块,所述纵向滑块沿纵向滑动连接于安装腔底壁上,所述纵向滑块上端设有第一引导面;

竖向滑块,所述竖向滑块沿竖向滑动连接于安装腔前端内壁上,所述竖向滑块下端设有与第一引导面平行相对的第二引导面;

连接台,所述连接台设于竖向滑块与lcd模组吸附台之间;

纵向驱动机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设于安装腔内,并用以驱动纵向滑块沿纵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面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其平行的滑轨;多个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多个与第一引导面平行的滑移块;多个滑移块背向滑轨的一侧分别固设于第二引导面上。

优选地,纵向机械手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纵向设于架体横向的一端;

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设于安装架上;

竖向移动机构b,所述竖向移动机构设于纵向移动机构上,并位于安装架右侧,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竖向移动机构沿纵向移动;

吸板,所述吸板设于竖向移动机构b上,并用以吸持组装件,所述竖向移动机构b用以驱动所述吸板升降。

优选地,所述横向机械手包括:

架框,所述架框设于所述架体纵向的所述另一端,并超出所述架体边缘处;

左右移动机构,所述左右移动机构沿横向设于所述架框上;

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沿横向移动;

吸料架,所述吸料架设于上下移动机构上,并用于吸持保压后的组装件,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用以驱动吸料架升降。

优选地,所述边框吸附台上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上设有用以卡接边框的卡扣槽;所述lcd模组吸附台上端面设有用以卡接lcd模组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的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还包括用以检测边框吸附台上的边框是否与lcd模组吸附台上的lcd模组水平位置一致的ccd拍照定位装置;所述ccd拍照定位装置沿横向设于边框吸附台及lcd模组吸附台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lcd模组与边框进行组装时:第一步:将边框及lcd模组分别固定在边框吸附台及lcd模组吸附台上;第二步:翻转驱动装置作业,驱动边框吸附台转动至lcd模组吸附台上方并与lcd模组吸附台相平行,以使边框与lcd模组平行相对;第三步:升降驱动装置作业,驱动lcd模组吸附台上升,以带动lcd模组上升,使得lcd模组和边框粘合成组装件;组装件形成后,翻转驱动装置驱动边框转动至初始位置;第四步:纵向机械手作业,将组装件由lcd模组吸附台移动至保压吸附台;第五步:移动驱动装置作业,驱动保压吸附台及组装件移动至保压装置正下方;第六步:保压装置工作,对组装件保压;保压完成后,移动驱动装置驱动保压吸附台及组装件移动至保压吸附台的初始位置;第七步:横向机械手作业,将保压后的组装件由保压吸附台上取走;通过上述的组装流程,不仅提升了组装效率,而且能够保证每个显示屏的贴屏质量,使得成品合格率上升,实现了对lcd模组及边框的智能化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除去横向机械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a是翻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b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升降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其中,10、架体;101、安装腔;102、支撑架;103、ccd拍照定位装置;20、lcd模组吸附台;201、卡槽;30、边框吸附台;301、卡扣件;3011、卡扣槽;40、翻转驱动装置;401、安装板;402、转轴;403、翻转组件;404、连接件;4041、水平段;4042;竖直段;50、升降驱动装置;501、纵向滑块;5011、第一引导面;5012、滑轨;502、竖向滑块;5021、第二引导面;5022、滑移块;503、连接台;504、纵向驱动机构;60、保压吸附台;70、保压装置;701、保压固定架;702、保压板组;7021、上板;7022、下板;703、竖向移动机构a;80、纵向机械手;801、安装架;802、纵向移动机构;803、竖向移动机构b;804、吸板;90、移动驱动装置;100、横向机械手;1001、架框;1002、左右移动机构;1003、上下移动机构;1004、吸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降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包括:架体10、lcd模组吸附台20、边框吸附台30、翻转驱动装置40、升降驱动装置50、保压吸附台60、保压装置70、纵向机械手80、移动驱动装置90及横向机械手100。

lcd模组吸附台20安装在架体10上表面纵向的一端,lcd模组吸附台20用以承载并固定lcd模组;边框吸附台30安装在架体10上表面纵向的一端,边框吸附台30与lcd模组吸附台20在横向上相对安装,边框吸附台30用以承载并固定边框;翻转驱动装置40安装在架体10上表面并处于lcd模组吸附台20与边框吸附台30之间,翻转驱动装置40与边框吸附台30相连,翻转驱动装置40用以驱动边框吸附台30翻转至lcd模组吸附台20上方;升降驱动装置50安装架801体10上,升降驱动装置50与lcd模组吸附台20下端面相连,升降驱动装置50用以驱动lcd模组吸附台20上升,使得lcd模组与边框贴合形成组装件;保压吸附台60安装在架体10上表面纵向的另一端,保压吸附台60与lcd模组吸附台20在纵向上相对安装,保压吸附台60用以承载并固定组装件;保压装置70安装在架体10上表面纵向的另一端,保压装置70与保压吸附台60在横向上相对安装,保压装置70用以对组装件保压;纵向机械手80沿纵向可移动的架设在架体10上端面左侧边缘处,纵向机械手80用以将组装件由lcd模组吸附台20移动至保压吸附台60;移动驱动装置90沿横向安装在架体10上端面纵向的另一端,用以驱动保压吸附台60移动至保压装置70正下方;横向机械手100沿横向可移动的架设在架体10上端面纵向另一端的边沿处,横向机械手100用以将保压后的组装件由所述保压吸附台60上取走。

lcd模组吸附台20、边框吸附台30及保压吸附台60均开设有多个负压吸孔,通过负压吸孔可分别将lcd模组、边框及组装件吸紧。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驱动装置90为丝杆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丝杆传动直线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且其也,可为皮带传动原理来实现。

结合图1和图3中b所示,翻转驱动装置40包括:安装板401、转轴402、翻转组件403及连接件404。

两块竖直的安装板401在架体10上表面沿纵向间隔安装,前侧安装板401的后端面位于边框吸附台30的前端面的前方,后侧安装板401的前端面位于边框吸附台30后端面的后方;转轴402沿纵向水平布置在两安装板401之间,转轴40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安装板401上,转轴402高于架体10上端面;翻转组件403安装在后侧安装板401后端面上,转轴402后端穿过安装板401与翻转组件403相连,翻转组件403用于驱动转轴402转动;连接件404,连接件404的一端安装在转轴402下端,连接件404的另一端安装在边框吸附台30下端面左侧边沿处。

翻转驱动装置40作业时,翻转组件403驱动转轴402转动,转轴402通过连接件404带动边框吸附台30转动,从而带动边框吸附台30上的边框转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翻转组件403为皮带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皮带传动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

如图3中b所示,连接件404具有两水平段4041及一竖直段4042。转轴402的右侧沿竖向开设有一竖直面;一水平段4041沿纵向安装在转轴402下端,另一水平段4041沿纵向安装在边框吸附台30下端面左侧边缘处;竖直段4042的上端安装在转轴402右侧的竖直面上,竖直段4042的下端向下延伸并与转轴402下方水平段4041的右端面及边框吸附台30下方水平段4041的左端面相连,竖直段4042的下端与边框吸附台30下方水平段4041的下端相平齐。

结合图1和图4所示,架体10上表面纵向的前侧左端开设有安装腔101;升降装置包括:纵向滑块501、竖向滑块502、连接台503及纵向驱动机构504。

纵向滑块501沿纵向滑动连接在安装腔101底壁上,纵向滑块501上端设有第一引导面5011;竖向滑块502沿竖向滑动连接于安装腔101前端内壁上,竖向滑块502下端设有与第一引导面5011平行相对的第二引导面5021;连接台503的下端安装在纵向滑块501上端面上,连接台503的上端安装在lcd模组吸附台20下端面上;纵向驱动机构504沿纵向安装在安装腔101底壁上,纵向驱动机构504用以驱动纵向滑块501沿纵向滑动,以带动竖向滑块502上升或下降。

升降装置作业时,纵向驱动机构504驱动纵向滑块501沿纵向滑动,在第一引导面5011及第二引导面5021的作用下,带动竖向滑块502沿安装腔101前端内壁竖向升降。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纵向驱动机构504为丝杆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丝杆传动直线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且其也,可为皮带传动原理来实现。

如图4所示,优选地,第一引导面5011沿横向间隔安装有二个与其平行的滑轨5012;多个滑轨5012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多个与第一引导面5011平行的滑移块5022;多个滑移块5022背向滑轨5012的一侧分别安装在第二引导面5021上。以便于第一引导面5011沿第二引导面5022滑动。

结合图2和图5所示,纵向机械手80包括:安装架801、纵向移动机构802、竖向移动机构b803及吸板804。

安装架801沿纵向安装在架体10上端面左侧边缘处;纵向移动机构802沿纵向安装在安装架801右端面上;竖向移动机构b803上端安装在纵向移动机构802上,竖向移动机构b803位于安装架801右侧;纵向移动机构802用以驱动竖向移动机构b803沿纵向移动;吸板804,吸板804水平安装在竖向移动机构b803下端,吸板804的水平截面呈“h”状,吸板804用以吸持组装件;竖向移动机构b803用以驱动吸板804升降。吸板804下端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孔,通过负压吸孔可将组装件吸紧。

纵向机械手80作业时,竖向移动机构b803先驱动吸板804下降,以使吸板804吸持组装件;竖向移动机构b803再驱动吸板804上升至一定高度;之后,纵向移动机构802驱动竖向移动机构b803移动至保压吸附台60上方;最终,竖向移动机构b803驱动吸板804下降,直至组装件置于保压吸附台60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移动机构802为丝杆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丝杆传动直线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且其也,可为皮带传动原理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竖向移动机构b803为气缸加液压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气缸液压杆传动直线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且其也,可为丝杆传动原理来实现。

如图2所示,保压装置70包括:保压固定架701、保压板组702及竖向移动机构a703。

保压固定架701呈倒u字型,保压固定架701的两下端分别位于移动驱动装置90的前侧与后侧,保压固定架701架设在架体10上表面纵向的后端,保压固定架701与保压吸附台60在横向上相对安装;竖向移动机构a703安装在保压固定架701上,竖向移动机构a703用以驱动保压板组702升降;保压板组702水平并位于保压固定架701与架体10之间,保压板组702用以对组装件保压;保压板组702包括与竖向移动机构下端相连的上板7021及位于上板7021下方的下板7022,上板7021下端面与下板7022上端面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保压作业时,竖向移动机构a703驱动保压板组702下降对组装件进行保压。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竖向移动机构a703为气缸加液压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气缸液压杆传动直线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且其也,可为丝杆传动原理来实现。

如图1所示,横向机械手100包括:架框1001、左右移动机构1002、上下移动机构1003及吸料架1004。

架框1001沿横向架设在架体10纵向的后端,架框1001的左端超出架体10左端面;左右移动机构1002沿横向安装在架框1001前端面上;上下移动机构1003的上端安装在左右移动机构1002上,上下移动机构1003位于架框1001前端;左右移动机构1002用以驱动上下移动机构1003沿横向移动;吸料架1004水平安装在上下移动机构1003下端,吸料架1004用以吸持保压后的组装件;上下移动机构1003用以驱动吸料架1004升降。吸料架1004下端面设有多个负压吸孔,通过负压吸孔可将保压后的组装件吸紧,吸料架1004下端面安装有多个分别与多个负压吸孔连通的吸盘。

横向机械手100作业时,上下移动机构1003先驱动吸料架1004下降至保压吸附台60处,将保压后的组装件吸持,上下移动机构1003再驱动吸料架1004上升至高于保压吸附台60,之后,左右移动机构1002驱动上下移动机构1003向左移动至架体10的一侧,上下移动机构1003再驱动吸料架1004下降至适宜的高度,再将组装件从吸料架1004上取下即可。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左右移动机构1002为丝杆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丝杆传动直线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且其也,可为皮带传动原理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移动机构1003为气缸加液压传动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气缸液压杆传动直线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且其也,可为丝杆传动原理来实现。

如图3所示,为了对边框与lcd模组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卡扣件301及卡槽201。卡扣件301安装在边框吸附台30上端面上,卡扣件301上开设有用以卡接边框的卡扣槽3011;在边框吸附台30上端面的前后两侧沿横向安装有多个卡扣件301,在边框吸附台30上端面的右侧沿纵向安装有多个卡扣件301;卡槽201开设在lcd模组吸附台20上端面,卡槽201用以卡接lcd模组。卡槽201的前端与边框治具台前端的卡扣件301相齐平,卡槽201的后端与边框治具台后端的卡扣件301相平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ccd拍照定位装置103,ccd拍照定位装置103沿横向通过支撑架102固定在边框吸附台30及lcd模组吸附台20上方,ccd拍照定位装置103用以检测边框吸附台30上的边框是否与lcd模组吸附台20上的lcd模组水平位置一致。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ccd拍照定位装置103为ccd拍照定位的原理来实现,即优选为ccd拍照定位模组,其在显示屏组装设备中较为常见,属于现有常见及成熟技术,在此,则不做具体细节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