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四面加工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5934发布日期:2020-08-14 19:2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四面加工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四面加工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需要进行多面加工的工件,例如工件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例如为四边形(如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者为轴类零件,会对工件进行多次拆装,而每次装夹工件都需要对工件进行重新定位,影响工件加工精度。此外,对于不同大小和不同长度的工件,一般需要专门设计夹持装置,从而导致夹持装置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提供一种便于四面加工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经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对工件的四面加工,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同时能够适配于多种尺寸和大小的工件,节约生产成本和人工工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由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共同组成夹持装置的夹持部,其中,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包括支撑板、夹持盘、销轴和轴承。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两长边上设置有凸耳,在凸耳上设置有u型槽。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部上的支撑板为固定于基座上的第一支撑板,并且夹持盘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第二夹持部上的支撑板为第二支撑板,并且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为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夹持部可通过调节t型螺栓和螺母的松紧,实现在基座1上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通过t型螺栓和螺母固定于基座上,夹持盘通过轴承固定于第一支撑板,可实现与第一支撑板的相对旋转运动;第二夹持部也安装在基座上,并且可在基座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基座上设有t型槽,可通过穿过t型槽的t型螺栓和螺母将第一夹持部固定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在夹持盘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其与待加工的工件的端面上设置的定位孔相对应,加工时,工件安装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定位孔与定位凸起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夹持盘上设置有四个分别成90°角的第二限位孔,第二支撑板设置有第三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大小、不同截面形状和不同长度的工件,有较高的适配性,节省生产成本。

2)操作简单,通过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对工件的四面加工,避免工件的多次装夹,节省工时和人工成本;

3)避免重复定位,提高工件加工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安装工件后的夹持装置的右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安装工件后的夹持装置的a-a剖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撑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夹持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101-凸耳,102-t型槽,

2-第一夹持部,201-第一支撑板,2011-第一限位孔,202-夹持盘,2021-第二限位孔,2022-定位凸起,203-销轴,204-轴承,

3-第二夹持部,301-第二支撑板,3011-第三限位孔,

4-t型螺栓,

5-螺母,

6-工件,60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四面加工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夹持部2、第二夹持部3,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待加工的工件的某一截面形状如果是多边形,例如为四边形(如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者工件为轴类零件时,为了进行夹持,为此需要将整个夹持装置固定于机床上,故而本实用新型设置基座1。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座1的两长边上设置有凸耳101,在所述凸耳101上设置有u型槽,螺钉可穿过u型槽将基座1固定于机床工作台上,该基座1还对整个工装(即夹持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地夹持工件,并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由所述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共同组成夹持装置的夹持部,以进一步的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定向。所述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结构相似,而又有所区别,具体如下详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2固定于基座1的一端,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基座1上开设有t型槽102,通过穿过t型槽102的t型螺栓4和螺母5可将第一夹持部2固定在基座1上,如图2和3所示,

所述第二夹持部3也安装在基座1上,并且第二夹持部3可通过调节t型螺栓4和螺母5的松紧,实现在基座1上的移动,使得夹持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尺寸的工件,提高夹持装置的适配性,避免每加工一个工件均需要配备一个夹持装置,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部2包括第一支撑板201、夹持盘202、销轴203和轴承204。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01通过t型螺栓4和螺母5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夹持盘202通过轴承204固定于第一支撑板201上,从而可实现与第一支撑板201的相对旋转运动。

所述第二夹持部3的结构主体和连接关系与第一夹持部2基本相同,包括:第二支撑板301、夹持盘202、销轴203、轴承204;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301与第一支撑板201,结构形式设置为对称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的安装工件6后的夹持装置剖视图中,当需要进行加工时,工件6安装在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之间,工件6的两个端面设有多个预制的定位孔601;对应的,所述夹持盘202上设有相同数量的定位凸起2022,如图5所示。

当工件6定位在第一夹持部2上后,可将第二夹持部3向工件6所在的位置靠拢,并将定位凸起2022,插入工件6另一端的定位孔601中,之后旋紧t型螺栓4和螺母5,实现对工件6的定位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采用的工件6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如为四边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为长方形,或者为轴类零件;

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定位孔601和定位凸起2022的数量和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工件6的大小设置多个,进一步地,可针对不同形状工件6设置不同的夹持盘202,而夹持盘202上仅保留与支撑板201或301相匹配的特征即可。该夹持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截面形状的工件6,进一步提高夹持装置的可适配性。根据本实用新型,如图4,所述第一支撑板201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孔2011;所述夹持盘202上设置有四个分别成90°角的第二限位孔2021,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板301设置有第三限位孔3011。

在加工工件6的其中一面时,所述第一支撑板201和夹持盘202通过销轴203穿过第一限位孔2011、第二限位孔2021进行限位,所述第二支撑板301和夹持盘202通过销轴203穿过第三限位孔3011、第二限位孔2021进行限位防止加工时工件6的转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工件6加工完一面后,分别拔出第一支撑板201、夹持盘202之间的销轴203和第二支撑板301、夹持盘202之间的销轴203,转动工件6,将销轴203再分别插回第一支撑板201、夹持盘202之间和第二支撑板301、夹持盘202之间,实现对工件6的再次限位。

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一次装夹,完成对工件的四面加工,避免工件的多次装夹,节省工时和人工成本,同时还避免重复定位,提高工件加工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普通;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