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5434发布日期:2020-08-25 19:2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直管加工成型在现有技术中,仍采用传统的模具与人工放置相配合的模式进行模压成型,这种成型加工模式不仅效率低、可靠性差、产品良品率低,而且容易发生事故,安全系数低,经常发生在放料和进行模压操作时压伤操作工的手,故此,一种安全且能有效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自动化设备成为当前直管加工厂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市场上仍未发现有类似生产设备出现。

传统的直管加工机速度慢,效率低,每分钟只能加工出23个涨孔后的直管,传统的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能耗高,需要采用4.6kw的发动机才能制作出合格的涨孔直管;传统的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导入管是一个整体,不能对其进行拆卸分离,当直管卡入导入管之后,不能快速将直管从导入管之中取出,给直管的涨孔加工带来不便,影响加工效率。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其提出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该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具备多个直管进料、加工、出料工装设备,进料同步、两端车平面同步、直管扩孔涨型或收缩收口同步,出料同步,各个工序循环往复,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直管的加工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设有转盘2,在所述转盘2上设有第一工装夹具31,在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输送直管的送料装置4,在所述转盘2上与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相邻的位置设有用于对直管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5,在所述转盘2上与所述加工装置5相邻的位置设有用于对加工好的直管进行脱料的脱料装置6。

在如上所述转盘2上与所述脱料装置6相邻的位置设有用于对加工好的直管进行收集的收料装置7。

在如上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下方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定位装置8。

在如上所述定位装置8和所述加工装置5之间设有用于对直管两端进行车削加工的车平面装置9。

如上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圆周阵列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2上,与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配套的所述送料装置4为多个,多个所述送料装置4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2外侧。

如上所述送料装置4包括振动筛41以及与所述振动筛41连接用于将直管输送至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上的导入管42。

如上所述加工装置5包括可用于对直管进行涨孔或者收缩口的工装头51,驱动所述工装头51在直管长度方向上伸缩的伺服电缸52,设在所述转盘2上方用于对直管进行涨孔或者收缩口时对直管一端进行抵压的抵靠板53。

如上所述脱料装置6包括脱料支架61,设在所述脱料支架61上的脱料板62,设在所述脱料板62上的脱料孔63。

在如上所述转盘2下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转动的凸轮分割器101,在所述凸轮分割器101上设有驱动所述凸轮分割器101工作的电机102,所述电机102通过皮带轮103带动所述凸轮分割器101转动。

在如上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对加工机进行操作控制的触摸屏11,在所述触摸屏11上设有用于将触摸屏11支撑至人体适宜操作高度位置的支撑杆12。

一种用于直管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人工将下料好的直管倒入振动筛中,设备启动后,直管通过导入管自动送料到转盘上的第一工装夹具中;

第二步:设在第一工装夹具下方的定位装置将直管托住,第一工装夹具将直管夹住;

第三步:转盘转动,第一工装夹具将直管带到下一工序,车平面装置对直管两端进行车平面;

第四步:转盘转动,第一工装夹具将经过车平面后的直管带到下一工序,加工装置的工装头升起对直管的端部进行扩孔或者收缩孔;

第五步:加工装置的工装头收缩复位,经过涨孔或者收缩孔的直管被退料板挡住,使得经过涨孔或者收缩孔的直管位于退料板上方;

第六步:转盘转动,第一工装夹具将经过涨孔或者收缩孔的直管带到下一工序,第一工装夹具松开,经过涨孔或者收缩孔的直管落入收料装置之中;

第七步:转盘转动,第一工装夹具进入下一个接收直管及加工收集的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备多个直管进料、加工、出料工装设备,进料同步、两端车平面同步、直管扩孔涨型或收缩收口同步,出料同步,各个工序循环往复,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直管的加工精度。

2、本实用新型之中的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加工效率高,速度快,保质保量,每分钟可以加工出138个优质的涨孔直管。

3、本实用新型之中的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能耗低,只需要采用3.0kw的发动机,传统的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需要采用4.6kw的发动机,大大节约电力能源的消耗,节约成本,节能环保。

4、本实用新型之中的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确保产品不夹伤,不印伤,不碰伤,确保加工总长精度,提升质量要求,提升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之中的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导入管包含左右两半,左导入管和右导入管通过夹持装置可拆卸地拼接在一起,当有毛刺卡料、或者有不良品卡入导入管时,可快速将导入管打开,取出毛刺或者不良品,方便对其进行拆卸分离,当直管卡入导入管之后,可以快速将直管从导入管之中取出,给直管的涨孔加工带来便利,提升加工效率。

6、本实用新型在转盘的中间位置竖起有报警器,直管卡料或无料报警器自动报警,工作人员看到报警之后对机器进行解除故障后机器再次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组直管加工装置的爆炸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组直管加工装置的爆炸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凸轮分割器及电机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示,一种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设有转盘2,在所述转盘2上设有第一工装夹具31,在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输送直管的送料装置4,在所述转盘2上与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相邻的位置设有用于对直管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5,在所述转盘2上与所述加工装置5相邻的位置设有用于对加工好的直管进行脱料的脱料装置6,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优选为由气缸驱动的二合一夹模,当直管从振动筛41之中沿着导入管42落入到转盘2上的孔位上,第一工装夹具31将直管夹紧,此后转盘2转动,第一工装夹具31将直管带到加工装置5,加工装置5对直管进行涨孔或者收缩口,对直管涨孔或者收缩口完成后,工装头51收缩,脱料装置6将涨孔或者收缩口后的直管抵靠在脱料板62上进行脱料,转盘2进一步转动,第一工装夹具31带着涨孔或者收缩口后的直管随转盘2转动,涨孔或者收缩口后的直管转到收料装置7上方,第一工装夹具31感应到收料装置7的位置信号,将涨孔或者收缩口后的直管松开,涨孔或者收缩口后的直管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进收料装置7的收料箱内,之后从出料槽滑出,本实用新型包含3组或多组直管加工装置,可循环对直管进行加工,设计巧妙,能大大提升直管的加工效率,直管可以是铜管、铝管等受到一定冲击力后变形的管材。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盘2上与所述脱料装置6相邻的位置设有用于对加工好的直管进行收集的收料装置7,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箱和与收料箱相连的出料槽,加工后的直管先掉落进收料箱中,之后从出料槽滑出,便于对加工后的直管进行整理收集。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下方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定位装置8,该定位装置8可根据直管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得整机加工顺利,将不符合长度要求的直管淘汰出来,提升直管的加工合格率。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定位装置8和所述加工装置5之间设有用于对直管两端进行车削加工的车平面装置9,可以对直管端部的毛刺或者不规则的开口边沿进行车削加工,去除毛刺,保证后续直管涨孔或者收缩口的加工精度,提升产品合格率。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圆周阵列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2上,与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配套的所述送料装置4为多个,多个所述送料装置4均匀设置在所述转盘2外侧,多个加工装置圆周阵列分布,可同时循环加工,大大提升直管的加工效率。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4包括振动筛41以及与所述振动筛41连接用于将直管输送至所述第一工装夹具31上的导入管42,本实用新型之中的多功能直管自动化加工设备导入管包含左右两半,左导入管和右导入管通过夹持装置可拆卸地拼接在一起,当有毛刺卡料、或者有不良品卡入导入管时,可快速将导入管打开,取出毛刺或者不良品,方便对其进行拆卸分离,当直管卡入导入管之后,可以快速将直管从导入管之中取出,给直管的涨孔加工带来便利,提升加工效率。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工装置5包括可用于对直管进行涨孔或者收缩口的工装头51,驱动所述工装头51在直管长度方向上伸缩的伺服电缸52,设在所述转盘2上方用于对直管进行涨孔或者收缩口时对直管一端进行抵压的抵靠板53,抵靠板53下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该加工装置可有效实现对直管的涨孔或者收缩口,保证加工精度。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料装置6包括脱料支架61,设在所述脱料支架61上的脱料板62,设在所述脱料板62上的脱料孔63,工装头51在伺服电缸52的带动下收缩,工装头51从直管中退出,此时直管端部抵靠在脱料孔63上端,直管端部并不能穿过脱料孔63,直管被挡在脱料板62上方,从而实现直管的脱料。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盘2下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盘2转动的凸轮分割器101,在所述凸轮分割器101上设有驱动所述凸轮分割器101工作的电机102,所述电机102通过皮带轮103带动所述凸轮分割器101转动,凸轮分割器101带动转盘2转动,电机102优选为步进电机,分割器较之其他构件之优点:凸轮分割器是依靠凸轮与滚针之间的无间隙配合(其啮合传动方式类似于蜗轮蜗杆传动),并沿着既定的凸轮曲线进行重复传递运作的装置。它输入连续旋转驱动,输出间歇旋转、或摆动、或提升等动作。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对加工机进行操作控制的触摸屏11,在所述触摸屏11上设有用于将触摸屏11支撑至人体适宜操作高度位置的支撑杆1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触摸屏11实现转盘2转速的调节,实现定位装置8的高度调节,实现机器的开关等其他程序的调节。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盘2的中间位置竖起有报警器,直管卡料或无料报警器自动报警,工作人员看到或听到报警之后对机器进行解除故障,接触故障后机器再次正常运行。

一种用于直管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人工将下料好的直管倒入振动筛中,设备启动后,直管通过导入管自动送料到转盘上的第一工装夹具中;

第二步:设在第一工装夹具下方的定位装置将直管托住,第一工装夹具将直管夹住;

第三步:转盘转动,第一工装夹具将直管带到下一工序,车平面装置对直管两端进行车平面;

第四步:转盘转动,第一工装夹具将经过车平面后的直管带到下一工序,加工装置的工装头升起对直管的端部进行扩孔或者收缩孔;

第五步:加工装置的工装头收缩复位,经过涨孔或者收缩孔的直管被退料板挡住,使得经过涨孔或者收缩孔的直管位于退料板上方;

第六步:转盘转动,第一工装夹具将经过涨孔或者收缩孔的直管带到下一工序,第一工装夹具松开,经过涨孔或者收缩孔的直管落入收料装置之中;

第七步:转盘转动,第一工装夹具进入下一个接收直管及加工收集的工序。

本实用新型包含3组或多组直管加工装置,可循环对直管进行加工,设计巧妙,能大大提升直管的加工效率,直管可以是铜管、铝管等受到一定冲击力后变形的管材。

将本实用新型之中的直管涨孔装置更换为直管缩口装置,可以实现直管的缩口。

将本实用新型之中的直管涨孔装置更换为直管冲喇叭口装置,可以实现直管的冲喇叭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