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网组件缩口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7470发布日期:2020-10-02 08:4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网组件缩口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网组件时加工缩口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滤网组件缩口的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滤网组件,如图1所示,该类滤网组件通常由支架1、挡圈2和滤网30组合构成,组合后需要进行缩口,其作用是使液压油在正、反两个方向产生节流功能。

该类滤网组件的缩口难点在于难以保证支架、挡圈中多处异形小孔上下对正。由于滤网组件,种类繁多且批量小,若设计专用缩口模具,不仅增大研制成本且模具制造周期长;若单纯依赖钳工靠眼睛进行定位、手工缩口,则支架、挡圈的相对位置难以保证、尺寸精度易超差且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滤网组件缩口工装,保证滤网组件的支架、挡圈的相对位置,对滤网进行缩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滤网组件的缩口工装,滤网组件的支架1的截面呈u型,支架1的底部和挡圈2均开设有多个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工装包括第一下模3、第一上模5、第一垫块4、定位滑杆6;

第一上模5上依次设置有与定位滑杆6配合的安装孔50、与安装孔相邻且呈规定角度的第一缩口孔51,以及用于套设第一下模3上端的第一装配孔52;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第一上模5轴线呈规定角度;

第一垫块4位于第一下模3的台阶孔中,第一下模3的台阶孔与第一垫块4下端的安装凸台40配合,以固定第一垫块4;第一垫块4上端的多个与支架1的孔对应的异形凸台41穿入支架1上的孔中,对支架1进行定位;支架1上部依次放置有滤网30、挡圈2;定位滑杆6下端的定位凸台穿过挡圈2的孔,定位滑杆6用于调整挡圈2上的孔与支架1上的孔对正;第一下模3的上端穿设于第一上模5的第一装配孔52内,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支架1的边缘接触,用于向内压缩支架1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第一上模5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20°;所述缩口工装还包括第二上模8,第二上模8包括第二缩口孔80和用于套设第一下模3上端的第二装配孔81;第二缩口孔80的孔壁与第一上模5轴线的夹角大于20°小于90°;

第二上模8套设于所述第一下模3上端,第二缩口孔80与支架1的边缘接触,用于向内压缩支架1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缩口工装还包括第二下模9、第三上模11和第二垫块10;第二下模9设置有用于装配第二垫块10的台阶孔;第二垫块10上端设置有与多个穿过支架上的孔的异形凸台,用于定位支架1;第三上模11与支架的边缘接触,用于压缩支架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模5上开设有销钉孔,通过插销7使第一上模5与定位滑杆6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模3、第一上模5上均开设有定位孔,利用定位件将第一下模3、第一上模5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支架、挡圈中需要对正的多处异形小孔进行定位,在缩口过程中能很好的保证支架、挡圈的相对位置要求及尺寸精度的一致性,避免了产品研制阶段复杂缩口模具的投入及手工缩口的尺寸误差,保证了组件的互换性。采用本缩口工装,能缩短产品加工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特别适合小批量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滤网组件俯视图;

图2滤网组件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一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二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三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一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一垫块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滤网组件通常由支架1、挡圈2、滤网30等组合后进行缩口形成,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滤网组件俯视图,图2为滤网组件剖视图。滤网组件的支架1的底部和挡圈2均开设有多个孔;本实施例,支架1的底部和挡圈2均开设有3个扇形小孔。滤网组件的支架1的截面呈u型,类似于碗状结构。在对支架1进行缩口后,支架上部边缘和底部夹持挡圈2、滤网30,支架缩口后如图2所示。同时在进行缩口时,挡圈2的孔和支架1底部的孔需一一对正。

图3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一上模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滤网组件的缩口工装,包括第一下模3、第一上模5、第一垫块4、定位滑杆6。

图6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一垫块结构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一垫块俯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垫块4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凸台40,上端设置有多个与支架1的孔对应的异形凸台41。

所述第一下模3设置有台阶孔;第一上模5上依次设置有与定位滑杆6配合的安装孔50、与安装孔相邻且呈规定角度的第一缩口孔51,以及用于套设第一下模3上端的第一装配孔52。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第一上模5的轴线呈规定角度,本实施例,可以为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呈规定角度,也可以为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第一上模5轴线的夹角呈规定角度。定位滑杆6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凸台;第一装配孔52在第一上模5向下移动时,进行导向。

第一垫块4位于第一下模3的台阶孔中,第一下模3的台阶孔与第一垫块4的安装凸台40配合,以固定第一垫块4;第一垫块4的异形凸台41穿入支架1上的孔,对支架1进行定位;支架1上部依次放置有滤网30、挡圈2;定位滑杆6下端的定位凸台穿过挡圈2的孔,定位滑杆6用于调整挡圈2上的孔与支架1上的孔对正;第一下模3的上端穿设于第一上模5的第一装配孔52内,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支架1的边缘接触,用于向内压缩支架1的边缘。

缩口时,首先,第一下模3的台阶孔与第一垫块4的安装凸台40配合,以固定第一垫块4;第一垫块4的异形凸台41与支架1上的孔配合,对支架1进行定位。然后,支架1上部依次放置滤网30、挡圈2;定位滑杆6下端的定位凸台与挡圈2的孔接触,定位滑杆6的上端限位于第一上模5的安装孔内,转动定位滑杆6以调整挡圈2上的孔与支架1上的孔对正。再然后,第一下模3的上端穿设于第一上模5的第一装配孔52内,第一上模5向下移动,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支架1的边缘接触以将支架1边缘向内压缩,以使支架1的边缘和底部夹持所述滤网30和挡圈2。调整第一缩口孔51的角度,以改变支架的缩口程度。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第一上模5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20°时,即第一缩口孔51的孔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20°。图4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二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缩口工装还包括第二上模8,第二上模8包括第二缩口孔80和用于套设第一下模3上端的第二装配孔81;第二缩口孔80的孔壁与第一上模5轴线的夹角大于20°小于90°。本实施例,第二缩口孔80的孔壁与第一上模5轴线的夹角为α,α大于20°小于90°,具体可以为45°、60°、75°、90°。

在第一上模5向下移动对支架1边缘向内压缩后,移除第一上模5、定位滑杆6,第二上模8套设于所述第一下模3上端,第二缩口孔80与支架1的边缘接触以将支架1边缘向内压缩。

图5本实用新型缩口工装第三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缩口工装还包括第二下模9、第三上模11和第二垫块10;第二下模9设置有用于装配第二垫块10的台阶孔;第二垫块10上端设置有与多个与支架的孔对应的异形凸台,第二垫块10上端设置的多个异形凸台穿过支架上的孔,以定位支架1。第二垫块10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一垫块,第三上模11与支架接触的端面为平面。

在第二上模8对支架1边缘向内压缩后,第二垫块10对支架1进行定位;第三上模11与支架的边缘接触,向下移动以压缩支架的边缘。利用第二垫块10、第三上模11对支架进行尺寸校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模5上开设有销钉孔,通过插销7使第一上模5与定位滑杆6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模3、第一上模5上均开设有定位孔,利用定位件将第一下模3、第一上模5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12。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该缩口工装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垫块4靠安装凸台与第一下模3固定、确定方向后,通过第一垫块4中与支架零件相配合的三处异形小凸台定位支架相对位置。然后,在支架中依次放入滤网、挡圈,并逐次装入定位滑杆6、第一上模5,插入插销7使定位滑杆6、第一上模5固定,小范围转动第一上模5使其定位销孔与第一下模3对正,然后插入定位销10。在第一上模5转动过程中,通过定位滑杆6带动挡圈移动,使该工装保证支架、挡圈的孔对正。同时,为保证在缩口后,定位滑杆6能顺利取出,通过计算,第一上模首次缩口20°,后期为避免滤网组件在缩口过程中起皱,采用第二上模的缩口孔分45°、60°、75°、90°逐步完成缩口。

根据支架、挡圈中小孔数量、形状的不同,可通过更改第一垫块、定位滑杆的定位凸台来实现,因此该缩口工装易实现系列化。该工装结构简单,对操作者没有技能要求,且小巧灵活,便于保管携带,同时避免了设计专用缩口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适合单件小批量研制加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