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2913发布日期:2020-05-12 15:5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出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顶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模具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如果没有设置顶料组件,很容易导致产品在成型之后难以取出,现有模具均设置有顶料机构,一般的顶料机构分为连杆机构、弹顶机构或气动提升机构,目前使用过多的就是气动提升机构,然而气动提升机构的在面对大型模具顶出时,其稳定性较弱,面对较重的模具工件,工人无论是采用手动还是机动取模时,容易造成气动提升机构较大的内部压力,使得气动提升机构的维护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气动提升机构的稳定性,特别设计了模具顶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模具顶料机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件,所述气缸件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气缸件包括顶杆,所述气缸件内充气顶杆达到极限距离后,所述限位机构限位顶杆,所述气缸件内抽气时,所述限位机构解除限定后顶杆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缸件包括气缸壳体,所述顶杆插入于气缸壳体内,且沿气缸壳体的内腔上下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缸壳体的外表面密封连接有输气管与排气管,所述气缸壳体的内腔包括气腔,所述输气管与排气管均与气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辅助外壳,所述辅助外壳包裹气缸壳体,所述辅助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卡杆,所述顶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卡合腔,所述卡杆插入于卡合腔内限定顶杆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辅助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一端与气腔之间设置有内气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卡杆设置于移动槽内移动,且卡杆靠近内气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紧密贴合移动槽腔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移动槽的槽壁靠近内气管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限定卡杆堵塞内气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卡杆远离顶杆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顶杆的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有顶杆以及卡杆,在顶杆到达一定位置后,可以通过卡杆卡住顶杆,从而确保顶杆的稳定性,同时卡杆的移动槽与气腔连通,通气即可弹出卡杆,抽气即可吸回卡杆,解除顶杆的锁定,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顶杆顶起后的稳定型,同时可以减少气动式顶起机构后期的维护费用,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气缸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板;2、气缸壳体;3、辅助外壳;4、顶杆;5、连接件;6、顶板;7、输气管;8、排气管;9、卡合腔;10、移动槽;11、压缩弹簧;12、卡杆;13、内气管;14、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包括底座板1,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件,所述气缸件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气缸件包括顶杆4,所述气缸件内充气顶杆4达到极限距离后,所述限位机构限位顶杆4,所述气缸件内抽气时,所述限位机构解除限定后顶杆4复位。

所述气缸件包括气缸壳体2,所述顶杆4插入于气缸壳体2内,且沿气缸壳体2的内腔上下运动;所述气缸壳体2的外表面密封连接有输气管7与排气管8,所述气缸壳体2的内腔包括气腔14,所述输气管7与排气管8均与气腔14连通;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辅助外壳3,所述辅助外壳3包裹气缸壳体2,所述辅助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卡杆12,所述顶杆4的外表面开设有卡合腔9,所述卡杆12插入于卡合腔9内限定顶杆4上下移动;

所述辅助外壳3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10,所述移动槽10的一端与气腔14之间设置有内气管13连接;所述卡杆12设置于移动槽10内移动,且卡杆12靠近内气管1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紧密贴合移动槽10槽壁,密封圈为弹性橡胶圈,移动槽10的槽壁为光滑壁面;移动槽10可以设置限位块或压缩弹簧11,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槽10的腔壁靠近内气管13的位置,所述限位块限定卡杆12堵塞内气管13;压缩弹簧11设置于所述卡杆12远离顶杆4的一端外表面,压缩弹簧11可以启到很好的限位以及辅助卡杆12弹出的作用;所述顶杆4的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6,一般模具设置于顶板6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该模具顶料机构,在使用时,将输气管7外接气体输入机构,将排气管8外接抽气机构,通过气体输入机构向输气管7内输入气体,顶起顶杆4,顶杆4通过连接件5带动顶板6上移,从而顶起模具,当顶杆4到达指定距离时,卡杆12由压缩弹簧11挤入卡合腔9内,使得该顶杆4被固定,在不采用压缩弹簧11的情况下,卡杆12同样会因为内气管13输入过来的气体将卡杆12推出,在不采用压缩弹簧11的情况下,应当在移动槽10的腔壁靠近内气管13的位置设置限位块,限位块限定卡杆12堵塞内气管13,在需要顶杆4复位的情况下,停止输气管7的输气,启用排气管8将气腔14内的气体排出,在负压状态下,卡杆12同样被抽离出卡合腔9,压缩弹簧11或限位块可以防止卡杆12阻塞内气管13,从而影响下一次卡杆12弹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1),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件,所述气缸件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气缸件包括顶杆(4),所述气缸件内充气顶杆(4)达到极限距离后,所述限位机构限位顶杆(4),所述气缸件内抽气时,所述限位机构解除限定后顶杆(4)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件包括气缸壳体(2),所述顶杆(4)插入于气缸壳体(2)内,且沿气缸壳体(2)的内腔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壳体(2)的外表面密封连接有输气管(7)与排气管(8),所述气缸壳体(2)的内腔包括气腔(14),所述输气管(7)与排气管(8)均与气腔(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辅助外壳(3),所述辅助外壳(3)包裹气缸壳体(2),所述辅助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卡杆(12),所述顶杆(4)的外表面开设有卡合腔(9),所述卡杆(12)插入于卡合腔(9)内限定顶杆(4)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外壳(3)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10),所述移动槽(10)的一端与气腔(14)之间设置有内气管(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2)设置于移动槽(10)内移动,且卡杆(12)靠近内气管(1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紧密贴合移动槽(10)腔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10)的槽壁靠近内气管(13)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限定卡杆(12)堵塞内气管(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2)远离顶杆(4)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压缩弹簧(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的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顶料机构。该模具顶料机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件,所述气缸件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气缸件包括顶杆,所述气缸件内充气顶杆达到极限距离后,所述限位机构限位顶杆,所述气缸件内抽气时,所述限位机构解除限定后顶杆复位;所述气缸件包括气缸壳体,所述顶杆插入于气缸壳体内,且沿气缸壳体的内腔上下运动;所述气缸壳体的外表面密封连接有输气管与排气管,所述气缸壳体的内腔包括气腔,所述输气管与排气管均与气腔连通;该模具顶料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提高顶杆顶起后的稳定型,同时可以减少气动式顶起机构后期的维护费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珺;刘成龙;黄敬宇;方卫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科正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