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07598发布日期:2020-07-07 14:41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铣复合等复合加工设备的出现给结构件的加工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能够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缩短了工序间周转时间,减少了基准转换的次数,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都有明显提升。然而现阶段的车铣加工方法还保留大量传统工艺,加工效率、加工质量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例如,申请号为201210290622.3的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喷嘴壳体工件的数控加工方法。该发明采用的工艺为:打磨分模面—车杆部基准—夹持杆部基准完成其余加工内容,保留了大量辅助工序,如预先加工粗基准、打磨分模面等,持部位选择夹持粗基准,未选择刚性装夹,这些都将影响加工效率、加工质量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改善传统结构件加工过程中多次装夹、频繁转换基准带来的质量稳定性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采用双主轴带下刀塔车铣加工中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零件的毛坯外形进行定位,并将毛坯硬装夹固定在主轴上;

步骤2,车铣加工零件全部特征;

步骤3,去毛刺,检验入库。

优选的,步骤2中,部分工步采用上下刀塔并行加工的方式进行。

优选的,步骤2中,副主轴对接时,副主轴保持固定角向进行对接,以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上。

优选的,所述零件为喷嘴壳体,步骤1中,以毛坯外圆为主定位,将毛坯夹紧固定在主轴上。

进一步的,步骤2中具体包括:

步骤2.1,采用上下刀塔并行加工的方式加工零件的细长杆及端面;

步骤2.2,使用上刀塔完成钻安装孔及铣加工斜角和平台的加工;

步骤2.3,副主轴保持固定角向进行对接,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上,上刀塔按设定角向完成鼻梁孔和安装孔背后沉台的加工。

再进一步的,步骤2.1具体包括:

步骤2.11,采用下刀塔加工细长杆的顶尖孔处端面,然后,副主轴顶尖顶紧顶尖孔处;

步骤2.12,采用上下刀塔并行加工的方式加工零件的细长杆。

步骤2.13,副主轴顶尖撤回,卸顶尖。

在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2.14,下刀塔精密顶尖顶紧顶尖孔处,上刀塔精加工细长杆及端面,下刀塔精密顶尖撤回。

进一步的,步骤2.2具体包括:

步骤2.21,使用上刀塔完成钻安装孔及铣加工斜角和平台的加工;

步骤2.22,采用下刀塔的中心架支撑零件,上刀塔切掉顶尖孔,中心架撤回。

优选的,步骤2.3中,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上时,以零件的细长杆进行定位,将零件夹持在副主轴上。

优选的,步骤2.3中,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上后,可以通过主副轴同步控制角向,不必采取以安装孔来控制角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主设备选择双主轴带下刀塔车铣加工中心,改变传统定位和加工模式,由“毛坯---加工粗基准---车铣加工”的模式更改为直接使用毛坯定位,工艺路线改为:毛坯—车铣加工全部—其余辅助工序—入库。本发明方法毛坯定位,不用预先加工粗基准,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且采用刚性装夹,有效保证质量稳定性。

进一步的,车铣加工改变传统串行加工模式,通过数控程序控制机床上下刀塔协同加工,将部分工步改为并行加工,充分发挥车铣复合机床的优势,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主副轴同步控制角向,依靠副主轴对接精度保证零件角向正确,不必采取以安装孔来控制角向,降低夹具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述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主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并行加工刀轨编排示意图。

其中:1为顶尖孔,2为细长杆,3为安装孔,4为外圆,5为鼻梁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所述的结构件车铣复合加工方法,采用如图2所示双主轴带下刀塔车铣加工中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零件毛坯进行定位,并将零件毛坯夹紧固定在主轴上;

步骤2,车铣加工零件全部特征,在该加工过程中,部分工步采用上下刀塔并行加工的方式进行;副主轴对接时,副主轴保持固定角向进行对接,将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依靠副主轴对接精度保证零件角向正确。

步骤3,去毛刺,检验入库。

实施例

以如图1所示的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壳体的加工为例,说明具体的加工步骤:

步骤1,选用双主轴带下刀塔车铣加工中心,以外圆4为主定位,使用夹具硬装夹零件的毛坯于主轴上,控制细长杆2跳动在一定范围内;

步骤2,编制并行加工程序,采用双通道并行加工(协同加工)的方式加工零件细长杆2等回转特征;具体是:

(1)采用下刀塔加工细长杆2的顶尖孔1处端面,然后,副主轴顶尖顶紧顶尖孔1处;

(2)采用上下刀塔并行加工的方式加工零件的细长杆2,如图3所示;

(3)副主轴顶尖撤回,卸顶尖。

(4)下刀塔精密顶尖顶紧顶尖孔1处,上刀塔精加工细长杆2及端面,下刀塔精密顶尖撤回。

步骤3,使用车铣复合机床上刀塔完成钻安装孔3及铣加工斜角、平台等细节部分的加工;具体是:

(1)使用上刀塔完成钻安装孔3及铣加工斜角和平台的加工;

(2)采用下刀塔的中心架支撑零件,上刀塔切掉顶尖孔1,中心架撤回。

步骤4,副主轴保持固定角向进行对接,此时零件由主轴移动至副主轴,以零件的细长杆2进行定位,装夹在副主轴上,以安装孔3定控制角向,防止转动,按设定角向完成鼻梁孔5和安装孔3背后沉台的加工。至此所有机加特征均完成加工,按要求进行去毛刺等辅助工序后,检验入库。

按照本发明的加工方法,该实施例的车铣加工工步安排如表1所示:

表1车铣加工工步明细表

本发明主设备选择双主轴带下刀塔车铣加工中心,可广泛应用于含车削特征、铣削特征的结构件、回转体等零件的加工。

本发明改变传统定位和加工模式,由“毛坯---加工粗基准---车铣加工”的模式更改为直接使用毛坯定位。如图1结构件,在加工细长杆时采用刚性装夹,以毛料外形做主定位并夹紧,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副主轴角向同步进行对接,完成全部加工内容。工艺路线为:毛坯—车铣加工全部—其余辅助工序—入库。

本发明依靠主轴对接精度保证零件角向,如图1结构件,传统方式加工鼻梁孔5等特征时,必须采用安装孔进行定位确定角向,本发明依靠副主轴对接精度保证零件角向正确,直接使用细长杆做主定位,采用软三爪夹紧,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工装)。

本发明车铣加工改变传统串行加工模式,通过数控程序控制机床上下刀塔协同加工,将部分工步改为并行加工,充分发挥车铣复合机床的优势,提高加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