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5371发布日期:2020-07-04 04:4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装配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不断有新技术产生,汽车空调压缩机行业也不例外。建立压缩机装配线时,需要充分考虑压缩机的零件组成。其中,压缩机的零件组成可以细分成:

一、壳体总成:由壳体、定子、排针、接线柱、密封垫、转子、支撑盘总成、防磨板、偏心平衡块、副轴承、圆环、动盘、静盘总成、密封圈、金属垫片、端盖、排气管以及端盖螺丝组成;

二、静盘总成:由静盘、钢珠、弹簧、堵头、下销柱、下滤网、上销柱以及上滤网组成;

三、转子总成:由铆钉、下配重块、下防损片、铁芯、磁铁、上配重块、上防损片、曲轴以及曲轴销组成;

四、支撑盘总成:由支撑盘、主轴承、轴承座油封、轴承座卡簧、轴承座销钉组成;

五、其他配件,其中,a类压缩机的其他配件包括电控盒、电控盒螺丝、包塑件、高压线束、高压线束螺丝、密封塞、密封垫片、支架、盖板、盖板螺丝、低压线束、铭牌以及警示标签;而c类压缩机的其他配件包括电控盒、电控盒螺丝、高压线束、高压线束螺丝、密封塞、垫片、盖板、盖板螺丝、铭牌以及警示标签,即与a类压缩机相比,不具有包塑件、支架以及低压线束。

装配a类压缩机和c类压缩机时,壳体总成装配、静盘总成装配、转子总成装配以及支撑盘总成装配的工序步骤和工序内容都是相同的,而其他配件装配的工序数量及工序内容则不尽相同,目前所用的压缩机装配线多只能满足a类或c类压缩机的生产,柔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包括静盘动盘供应支线、静盘总成装配支线、转子及支撑盘总成装配支线、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以及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所述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包括仅供a类产品装配的装配子线一、仅供c类产品装配的装配子线二,以及a类产品和c类产品共同使用的装配子线三;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静盘动盘供应支线分别向静盘总成装配支线、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供应静盘、动盘;

静盘总成装配支线向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供应静盘总成;

转子及支撑盘总成装配支线向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供应转子及支撑盘总成;

壳体总成装配主线向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供应壳体总成;

根据系统中预存的生产任务,确定当前所组装压缩机的类别;类别包括a类和c类;若流入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的为a类产品,则装配子线一和装配子线三进入启用装配状态,装配子线二进入闲置状态;若流入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的为c类产品,装配子线二和装配子线三进入启用装配状态,装配子线一进入闲置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柔性好、物流通畅、大幅降低不良品的流出以及信息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中步骤s1的具体内容;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中步骤s2的具体内容;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中步骤s3的具体内容;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中步骤s4的具体内容;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中步骤s5的具体内容(所加工压缩机为a类压缩机,虚线框是与c类压缩机组装的不同之处);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中步骤s5的具体内容(所加工压缩机为c类压缩机,虚线框是与c类压缩机组装的不同之处);

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适应产品更换的空调压缩机装配线生产方法,如图1-图8所示,包括静盘动盘供应支线60、静盘总成装配支线61、转子及支撑盘总成装配支线62、壳体总成装配主线63,以及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64;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64包括仅供a类产品装配的装配子线一640、仅供c类产品装配的装配子线二641,以及a类产品和c类产品共同使用的装配子线三642;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静盘动盘供应支线分别向静盘总成装配支线、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供应静盘、动盘。

其中,如图2所示,步骤s1包括:

步骤s10:辨认静盘良品及动盘良品

对批量的静盘物料进行检测,若所测静盘的盘体总高度在预设的第一范围内且盘体型线深度在预设的第二范围内,则为静盘良品;

对批量的动盘物料进行检测,若所测动盘的盘体总高度在预设的第三范围内且盘体型线深度在预设的第四范围内,则为动盘良品。

步骤s11:获取并存储良品id

对批量的静盘良品进行扫描,读取与静盘良品对应的id号;对批量的动盘良品进行扫描,读取与动盘良品对应的id号;将读取到的id号均上传到系统中。

步骤s12:将静盘良品及动盘良品分别装箱

扫描后,用第一机械手将静盘良品移入第一料箱,用第一输送带将扫描处的静盘良品传送进第一机械手的工作区域;

扫描后,用第二机械手将动盘良品移入第二料箱,用第二输送带将扫描处的动盘良品传送进第二机械手的工作区域。

步骤s13:料箱出库

用第三输送带将立体仓库内未装料的料箱送入第一机械手的工作区域;

用第四输送带连接第三输送带出料端以及立体仓库入库处;

第三输送带上装有料的料箱转入第四输送带后,工人从第四传输带取走装有静盘良品的第一料箱、装有动盘良品的第二料箱分别送往静盘总成装配支线、壳体总成装配主线。

步骤s14:料箱入库

将装有静盘良品的料箱、装有动盘良品的料箱分别送往静盘总成装配支线、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余下的装有料的料箱,送回立体仓库内。

其中,系统为mes系统,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均为多层式输送带。

步骤s2:静盘总成装配支线向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供应静盘总成。

其中,如图3所示,步骤s2包括:

步骤s20:安装气压控制元件

将排气阀片、螺丝依次安装到静盘上;

将单向阀的钢珠、弹簧、堵头依次安装到静盘上。

步骤s21:气压控制元件气密性检测

检测排气阀片和单向阀的气密性,若所测得的气压差值在预设的第五范围内,则为良品,执行下一步骤;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静盘及所带配件剔除。

步骤s22:在静盘两面安装滤网

将下销柱和下滤网依次安装到在静盘上;

完成下滤网的组装后,翻转静盘;

将上滤网和上销柱依次安装到静盘上,至此得到静盘总成。

步骤s23:销柱外露段高度检测

对上销柱外露段和下销柱外露段分别进行高度检测,若所测得的上销柱外露段高度以及下销柱外露段高度均在预设的第六范围内,则为良品,执行下一步骤;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静盘及其所带配件剔除。

步骤s3:转子及支撑盘总成装配支线向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供应转子及支撑盘总成。

如图4所示,步骤s3包括转子的装配以及支撑盘总成的装配,其中,

转子的装配,包括:

步骤s30:铁芯组件装配

将铆钉、下配重块、下防损片、铁芯良品、磁铁、上配重块、上防损片依次安装到转子载具上;其中,重量不小于预设的第七范围的铁芯,即为铁芯良品。

步骤s31:铁芯组件铆压

铆压转子载具上的铆钉,至此得到铁芯组件。

步骤s32:铁芯组件良品辨认

铆压后,采用视觉检测方式检测铁芯组件的铆压效果,若所测得的铁芯组件的变形幅度在预设范围内,则为良品,执行下一步骤;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铁芯组件剔除。

步骤s33:曲轴及曲轴销装配

将曲轴、曲轴销钉依次安装到铁芯组件上,铆压铁芯组件上的曲轴销钉,至此得到转子。

步骤s34:转子良品辨认

铆压后,采用视觉检测方式检测转子的铆压效果,若所测得的转子的变形幅度在预设范围内,则为良品,等待与支撑盘总成装配;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转子剔除。

支撑盘总成的装配,包括:

步骤s35:支撑盘总成装配

将轴承座油封、轴承座卡簧、主轴承、轴承座销钉依次压装到支撑盘内,至此形成支撑盘总成。

步骤s36:支撑盘总成良品辨认

每压装一个零件,即进行一次视觉检测,若压装效果与预设合格图像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为良品,执行下一步骤;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支撑盘及所带配件剔除。

步骤s37:转子及支撑盘总成装配

将转子压装到支撑盘总成上。

步骤s38:转子及支撑盘总成良品辨认

压装后进行视觉检测,若压装效果与预设合格图像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为良品,移入壳体总成装配支线;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转子和支撑盘总成剔除。

步骤s4:壳体总成装配主线向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供应壳体总成。

其中,如图5所示,步骤s4包括:

步骤s40:壳体打标

步骤s41:热压定子

将壳体放入隧道炉加热,加热后向壳体上热压定子。

步骤s42:热压效果检测

热压后,采用视觉检测方式检测壳体与定子的装配效果,若热压效果与预设合格图像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为良品,流入下一步骤;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壳体及所带配件剔除。

步骤s43:接插件组装

将壳体进行冷却,冷却后将排针、接线柱、密封垫安装到壳体内,定子与接线柱电连接。

步骤s44:绝缘耐压测试

对壳体进行绝缘耐压检测,若为良品则执行下一步骤;若为不良品,则将该壳体及所带配件剔除。

步骤s45:将转子和支撑盘总成压装到壳体内;

步骤s46:将防磨板、偏心平衡块、副轴承、圆环、动盘装到壳体内;

步骤s47:将静盘总成装到壳体内;

步骤s48:漏装检测

采用视觉检测方式检测壳体内有无密封垫,若检测到密封垫,为良品,执行下一步骤;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壳体及所带配件剔除。

步骤s49:密封件组装

将密封圈和金属垫片装到壳体内。

步骤s410:端盖及排气管组装

将端盖、排气管、端盖螺丝装到壳体内,至此形成壳体总成。

步骤s411:组装紧固性检测

检测组装端盖螺丝时所用扭力,若扭力在预设的范围内,则为良品,流入下一步骤;反之为不良品,则将该壳体总成剔除。

步骤s412:对壳体总成进行氦检,氦检后移入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

步骤s5:根据系统中预存的生产任务,确定当前所组装压缩机的类别;类别包括a类和c类;若流入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的为a类产品,则装配子线一和装配子线三进入启用装配状态,装配子线二进入闲置状态;若流入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的为c类产品,装配子线二和装配子线三进入启用装配状态,装配子线一进入闲置状态。

其中,当产品为a类时,如图6所示,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s50:电控盒功能测试

对电控盒进行短断路测试,若为良品则执行下一步骤;若为不良品,则将其剔除。

步骤s51:电控盒及包塑件组装

在电控盒的ipm上刷导热硅脂,后将电控盒通过螺丝锁到壳体总成上。

步骤s52:包塑件焊接

用中频逆变焊接方式将包塑件焊接到壳体总成上。

步骤s53:电控盒焊接

用中频逆变焊接方式焊接电控盒和壳体总成。

步骤s54:高压线束组装

通过螺丝将高压线束锁到壳体总成上;

步骤s55:灌胶及固化

向壳体总成内灌入两种ab胶水,灌胶后将壳体总成放入隧道炉进行烤胶,后放入另一隧道炉进行冷却。

步骤s56:注油与密封塞组装

注入定量的润滑油,进而盖上密封塞;

步骤s57:性能测试

绝缘耐压检测:对壳体总成进行绝缘耐压检测,若为良品则执行下一步骤;若为不良品,则将其剔除;

综合性能检测:对壳体总成进行工作电压检测、工作电流检测、最大转速检测、最小转速检测、最大吸气压力检测、最小吸气压力检测、最大排气压力检测、最小排气压力检测,若各项均达标,则为良品,执行下一步骤;若有任意一项不达标,则为不良品,将其剔除。

步骤s58:补油

取出密封塞,称重后进行补油,补油后将密封塞压装到壳体总成上。

步骤s59:密封

打胶后将密封垫片、支架、盖板依次安装到壳体总成上;

组装后进行氮封。

步骤s510:表面处理

在壳体总成上粘贴高压警示标志;

清除壳体总成表面的胶痕。

步骤s511:低压线束组装

通过螺丝将低压线束安装到壳体总成上;

步骤s512:铭牌打印及粘贴

根据综合性能检测所测得的参数生成铭牌,并将铭牌粘贴到压缩机上。

步骤s513:压缩机总成下线。

当产品为c类时,如图7所示,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s50’:电控盒组装

在电控盒的ipm上刷导热硅脂,后通过螺丝将电控盒锁到壳体总成上。

步骤s51’:灌胶及固化

向壳体总成内灌入一种ab胶水,灌胶后将壳体总成放入隧道炉进行烤胶,后放入另一隧道炉进行冷却。

步骤s52’:盖板及高低压线束组装

将高压线束、低压线束和垫片安装到盖板上,高压线束、低压线束和盖板均通过螺丝安装到壳体总成上。

步骤s53’:注油与密封塞组装

注入定量的润滑油,进而盖上密封塞。

步骤s54’:性能测试

绝缘耐压检测:对壳体总成进行绝缘耐压检测,若为良品则执行下一步骤;若为不良品,则将其剔除;

综合性能检测:对壳体总成进行工作电压检测、工作电流检测、最大转速检测、最小转速检测、最大吸气压力检测、最小吸气压力检测、最大排气压力检测、最小排气压力检测,若各项均达标,则为良品,执行下一步骤;若有任意一项不达标,则为不良品,将其剔除。

步骤s55’:补油

取出密封塞,称重后进行补油,补油后将密封塞压装到壳体总成上。

步骤s56’:密封

对壳体总成进行氮封。

步骤s57’:表面处理

在壳体总成上粘贴高压警示标志;

清除壳体总成表面的胶痕。

步骤s58’:铭牌打印及粘贴

根据综合性能检测所测得的参数生成铭牌,并将铭牌粘贴到压缩机上。

步骤s59’:压缩机总成下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线生产方法,具备以下优点:

柔性好。具体的,通过将a类压缩机和c类压缩机的装配线进行集中,使用时则可以有选择地启用需要用到的部分,无需用到的部分让产品直接流过,不作停留。从而,更换压缩机种类时,该装配线仍然适用,无须更换,兼容性好。

物流通畅。具体的,支线与支线、支线与主线、主线与主线之间都能进行物流传递,实现了从单一零件到小部件,再到压缩机总成的一系列组装工作,可以不间断地提供物料,在物料过多(如动盘和静盘)时,又可实现自动入库存储,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大幅降低了不良品的流出。支线和主线上都设置有质检工序,如静盘动盘供应支线上的步骤s10(即辨认静盘良品及动盘良品)、静盘总成装配支线上的步骤s21(即气压控制元件气密性检测)、转子及支撑盘总成装配支线上的步骤s32(即铁芯组件良品辨认)、壳体总成装配主线上的步骤s42(即热压效果检测)、压缩机总成装配主线上的步骤57(即性能测试)等,因此,实现了发现不良品后即刻剔除的效果,有效避免不良品流入下一工位做无用的装配工作,大幅提高了整条装配线所生产压缩机总成的合格率。

信息化程度高。通过mes系统,可以储存和查看生产信息,如产品的生产时间、产品的生产数量、批量产品的id号、产品所做质检的内容以及时间、产品所做装配及具体工序内容等。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