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拉线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02741发布日期:2021-03-26 15:3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拉线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拉线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线路施工时,拉线终端的制作方法是将钢绞线弯折成u形回弯后,再穿入楔型线夹槽内固定,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现场作业人员手工进行,但是钢绞线较硬,手工制作回弯时弯度大小不易掌折,比较费力气,u形回弯的大小不易与楔型线夹的舌板紧密贴合,需用锤敲打且敲打时易损伤线夹上的防腐层,影响线夹的安装质量,为了改善上述情况,为此设计一种电动拉线制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拉线制作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拉线制作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电动升降结构、固定结构、下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中心飞盘、高飞盘、侧飞盘、低飞盘,所述固定底座设在电动升降结构的底端,所述固定结构设在电动升降结构的顶端外侧,所述固定结构前侧和后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下支撑结构设在固定结构的前侧,且下支撑结构后侧穿过固定结构的滑槽,通过长轴连接电动升降结构的内侧,所述中心飞盘通过固定杆设在固定结构的前侧,所述上支撑结构呈对称的连接在固定杆的两侧,所述侧飞盘设有两组,两组侧飞盘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上支撑结构的前侧,所述上支撑结构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下支撑结构的顶端,所述高飞盘设有两组,两组高飞盘与中心飞盘上下等间距设立,且高飞盘均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固定结构的前侧面,所述低飞盘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电动升降结构的前侧面,所述高飞盘、低飞盘、中心飞盘以固定杆为轴心可以转动。
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长轴设在电动升降结构的顶端,所述下支撑结构由两组下支撑臂组成,所述长轴的前端连接两组下支撑臂的底端,所述上支撑结构由两组对称的上支撑臂组成,所述两组上支撑臂的顶端均连接在中心飞盘后侧的固定杆外侧,所述两组下支撑臂的顶端呈对称设置的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上支撑臂的中段,且上支撑臂、下支撑臂以连接轴为中心可以转动,所述两组上支撑臂以中心飞盘后侧的固定杆为轴心可以转动,所述两组下支撑臂以长轴为轴心心可以转动,所述两组侧飞盘均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上支撑臂的外侧端。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固定结构的后侧设有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设在固定结构的后底侧,所述固定夹板设在固定结构的后顶侧,所述固定夹板、固定杆、固定结构一体成型,所述活动夹板设在长轴的后端,且活动夹板与长轴一体成型,所述长轴的两端穿过滑槽,所述长轴、活动夹板、下支撑臂可以在电动升降结构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固定底座、固定结构、下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中心
飞盘、高飞盘、侧飞盘、低飞盘、长轴、固定杆、连接轴、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均由铸铁材料制成。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优化了电力拉线制作的设置,改变传统制作所采用的人工制作的方式,改进为一种电动拉线制作的方式,本设备采用多组飞轮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和不同需求来制作不同规格和弯曲度的u形钢绞线,适用范围广泛,而且多组飞盘的设计可以不用反复更换不同规格的飞盘,节省操作步骤,制作过程比较规范,工作过程简单,工作安全性较高,宜推广使用。
8.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发明总体外观状态图。
10.图2为本发明正视平面示意图。
11.图3为本发明侧视平面示意图。
12.图中:固定底座1、电动升降结构2、固定结构3、下支撑结构4、上支撑结构5、中心飞盘6、高飞盘7、侧飞盘8、低飞盘9、滑槽10、长轴11、固定杆12、连接轴13、下支撑臂14、上支撑臂15、固定夹板16、活动夹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4.一种电动拉线制作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电动升降结构2、固定结构3、下支撑结构4、上支撑结构5、中心飞盘6、高飞盘7、侧飞盘8、低飞盘9,所述固定底座1设在电动升降结构2的底端,所述固定结构3设在电动升降结构2的顶端外侧,所述固定结构3前侧和后侧开设有滑槽10,所述下支撑结构4设在固定结构3的前侧,且下支撑结构4后侧穿过固定结构3的滑槽10,通过长轴11连接电动升降结构2的内侧,所述中心飞盘6通过固定杆12设在固定结构3的前侧,所述上支撑结构5呈对称的连接在固定杆12的两侧,所述侧飞盘8设有两组,两组侧飞盘8通过连接轴13连接在上支撑结构5的前侧,所述上支撑结构5通过连接轴13连接在下支撑结构4的顶端,所述高飞盘7设有两组,两组高飞盘7与中心飞盘6上下等间距设立,且高飞盘7均通过固定杆12固定在固定结构3的前侧面,所述低飞盘9通过固定杆12固定在电动升降结构2的前侧面,所述高飞盘7、低飞盘9、中心飞盘6以固定杆为轴心可以转动。
15.所述长轴11设在电动升降结构2的顶端,所述下支撑结构4由两组下支撑臂14组成,所述长轴11的前端连接两组下支撑臂14的底端,所述上支撑结构5由两组对称的上支撑臂15组成,所述两组上支撑臂15的顶端均连接在中心飞盘6后侧的固定杆12外侧,所述两组下支撑臂14的顶端呈对称设置的通过连接轴13连接在上支撑臂15的中段,且上支撑臂15、下支撑臂14以连接轴13为中心可以转动,所述两组上支撑臂15以中心飞盘6后侧的固定杆12为轴心可以转动,所述两组下支撑臂14以长轴11为轴心心可以转动,所述两组侧飞盘8均通过连接轴13连接在上支撑臂15的外侧端。
16.所述固定结构3的后侧设有固定夹板16和活动夹板17,所述活动夹板17设在固定结构3的后底侧,所述固定夹板16设在固定结构3的后顶侧,所述固定夹板16、固定杆12、固定结构3一体成型,所述活动夹板17设在长轴11的后端,且活动夹板17与长轴11一体成型,
所述长轴11的两端穿过滑槽10,所述长轴11、活动夹板17、下支撑臂14可以在电动升降结构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17.所述固定底座1、固定结构3、下支撑结构4、上支撑结构5、中心飞盘6、高飞盘7、侧飞盘8、低飞盘9、长轴11、固定杆12、连接轴13、固定夹板16、活动夹板17均由铸铁材料制成。
18.本发明工作原理:设备的使用方式简单,具体分为内弯和外弯两种状态,一为外弯过程,将需要弯曲的钢绞线中心侧缠绕在中心飞盘或者高飞盘的外侧,然后使得钢绞线放置在两个侧飞盘的两侧,然后使得电动升降结构进行升降调整,并向上运动,在下支撑臂的作用下,两个上支撑臂向上侧运动,电动升降结构进行升降调整,并向上运动,在下支撑臂的作用下,两个上支撑臂向上侧运动,推动两侧的侧飞盘,将钢绞线向外侧弯曲,当需要不同规格的时候,只需要将钢绞线缠绕在更高位置的飞盘的外侧。二为内弯过程,将钢绞线缠绕在低飞盘的外侧,然后使得电动升降结构进行升降调整,并向下运动,在下支撑臂的作用下,两个上支撑臂向下侧运动,推动两侧的侧飞盘,将钢绞线向内侧弯曲,实现内弯过程,用固定结构后侧的固定夹板紧贴在固定夹板的上端,驱动电动升降结构向上运动,活动夹板将u形钢绞线连同活动夹板一起向上挤压,让钢绞线、活动夹板紧密贴合,最终完成拉线的制作过程。
19.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