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导轨钻孔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1862发布日期:2021-04-30 13:1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直线导轨钻孔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直线导轨钻孔机床。



背景技术:

钻孔机床用于给试件进行钻孔加工,传统的钻孔机床需要人工将试件搬运至机床的工作台上,测量好要加工的位置后,用夹具将试件锁紧,然后选取钻孔用的刀具进行钻孔加工,加工完后人工将试件取下,搬运到指定位置,整个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并且在加工大型试件时,通过人工搬运上料和下料不太便利,并且容易受伤,也影响生产的效率。因此,有必要提出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直线导轨钻孔机床,包括:上料机构、上料输送辊道、加工中心、下料输送辊道、下料机构,所述加工中心的一侧设有所述上料输送辊道,另一侧设有所述下料输送辊道,所述上料机构设于所述上料输送辊道的一侧,且用于给所述上料输送辊道上料,所述下料机构设于所述下料输送辊道的一侧,且用于接收所述下料输送辊道上的料。

优选的是,所述加工中心包括:工作台、加工装置、底座,所述上料输送辊道和所述下料输送辊道均与所述工作台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工作台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所述加工装置,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加工装置均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左三坐标单元、右三坐标单元,所述左三坐标单元和所述右三坐标单元均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左三坐标单元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左主轴,所述右三坐标单元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右主轴。

优选的是,所述工作台上靠近所述上料输送辊道的一侧设有推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靠近所述下料输送辊道的一侧设有拉料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设于所述推料装置和所述拉料装置之间,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设于所述夹具组件和所述拉料装置之间,且所述清洁装置靠近所述拉料装置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上料机构下方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设于地面上,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升降台、上料输送装置,所述上料升降台和所述上料输送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且所述上料输送装置的一侧设有所述上料升降台,另一侧设有所述上料输送辊道,所述上料输送装置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一底板滑动连接;

所述下料机构下方设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设于底面上,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升降台、下料输送装置,所述下料升降台和所述下料输送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且所述下料输送装置的一侧设有所述下料升降台,另一侧设有所述下料输送辊道,所述下料输送装置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二底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上料输送辊道靠近所述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上料机械手,所述下料输送辊道靠近所述下料机构的一侧设有下料机械手。

优选的是,所述上料输送辊道包括:上料支架、多个活动辊、多个固定辊、多个输送辊,所述上料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上料支架的上方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固定辊,所述上料支架相对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多个所述固定辊相对应的多个所述活动辊,所述上料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设有多个所述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轴线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固定辊的轴线和所述活动辊的轴线均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活动辊与所述上料支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踏板、操作台、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套设于所述加工中心的外侧,所述踏板设于所述加工中心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防护罩外,所述操作台设于所述防护罩的外侧,且所述操作台用于控制所述加工中心。

优选的是,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加速器、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中间,所述调节装置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加速器,所述加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所述加速器与所述调节装置连通,所述调节装置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出气口;

所述加速器包括:储气装置、弹性件,所述储气装置可膨胀压缩空气,所述弹性件受所述储气装置压缩产生弹力,所述储气装置轴向两端均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储气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储气部远离所述调节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储气部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支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支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用于气流流通的开孔,所述储气部的中间部位设有限位环。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充气装置、两个调节组件,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加速器连通,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进气口均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且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进气口与所述充气装置的连通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外壳、出气管、挡圈、弹簧,所述外壳内沿其轴向依次设有所述出气管、所述挡圈、所述弹簧,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弹簧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的所述进气口,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储气部连通的输气口,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挡圈的一端为进气端,所述进气端沿所述出气管的轴向向所述进气口的方向延伸,并超过所述输气口,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出气管远离所述挡圈的一端均伸出所述外壳且连通,所述出气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出气管的连通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圈连接,所述挡圈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内径相对应的凸台,所述挡圈可随气流压力变化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所述挡圈上设有进气孔。

优选的是,所述上料输送辊道上设有用于测量试件长度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采用光栅测量方法对所述试件的长度进行测量,具体测量的算法如下:

其中,l为所述试件的测量长度,w为所述测量装置在测量时光栅的栅距,s为光栅栅线数,d为不足一个栅距的距离,arctan为反三角函数的正切值,sin为三角函数的正弦值,cos为三角函数的余弦值,π为常数。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采用上料机构和上料输送辊道,无需人工将待加工试件搬运到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并且下料机构和下料输送辊道将加工好的试件从加工中心中撤出,也无需人工搬运,形成上料、加工、下料一体自动化控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使对试件的钻孔更加高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中上料机构和上料输送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中上料机构和上料输送辊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中下料机构和下料输送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中下料机构和下料输送辊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中加工中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中上料输送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中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直线导轨钻孔机床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为上料机构、1-1为上料升降台、1-2为上料输送装置、2为上料输送辊道、2-1为上料支架、2-2为活动辊、2-3为固定辊、2-4为输送辊、3为加工中心、3-1为工作台、3-2为加工装置、3-2-1为左三坐标单元、3-2-2为右三坐标单元、3-3为底座、4为下料输送辊道、5为下料机构、5-1为下料升降台、5-2为下料输送装置、6为推料装置、7为拉料装置、8为夹具组件、9为清洁装置、9-1为固定支架、9-2为加速器、9-2-1为储气装置、9-2-1-1为储气部、9-2-1-2为第一连接板、9-2-1-3为第二连接板、9-2-1-4为限位环、9-2-2为弹性件、9-3为调节装置、9-3-1为充气装置、9-3-2为调节组件、9-3-2-1为进气口、9-3-2-2为外壳、9-3-2-3为出气管、9-3-2-4为挡圈、9-3-2-5为弹簧、9-3-2-6为输气口、9-3-2-7为出气口、9-3-2-8为凸台、9-3-2-9为进气孔、9-3-3为控制阀、10为第一底板、11为第二底板、12为上料机械手、13为下料机械手、14为踏板、15为操作台、16为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直线导轨钻孔机床,包括:上料机构1、上料输送辊道2、加工中心3、下料输送辊道4、下料机构5,所述加工中心3的一侧设有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另一侧设有所述下料输送辊道4,所述上料机构1设于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的一侧,且用于给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上料,所述下料机构5设于所述下料输送辊道4的一侧,且用于接收所述下料输送辊道4上的料。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直线导轨钻孔机床循环工作时,agv小车运送试件至上料机构1,上料机构1将试件传递给上料输送辊道2,上料输送辊道2将试件运送到加工中心3,加工中心3对试件进行加工钻孔,加工完后下料输送辊道4将试件输送至下料机构5,agv小车来接试件,agv小车将试件运送到指定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采用上料机构1和上料输送辊道2,无需人工将待加工试件搬运到加工中心3进行加工,并且下料机构5和下料输送辊道4将加工好的试件从加工中心3中撤出,也无需人工搬运,形成上料、加工、下料一体自动化控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使对试件的钻孔更加高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中心3包括:工作台3-1、加工装置3-2、底座3-3,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和所述下料输送辊道4均与所述工作台3-1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工作台3-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所述加工装置3-2,所述工作台3-1和所述加工装置3-2均设于所述底座3-3上;

所述加工装置3-2包括:左三坐标单元3-2-1、右三坐标单元3-2-2,所述左三坐标单元3-2-1和所述右三坐标单元3-2-2均设于所述底座3-3上,所述左三坐标单元3-2-1靠近所述工作台3-1的一侧设有左主轴,所述右三坐标单元3-2-2靠近所述工作台3-1的一侧设有右主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上料输送辊道2、工作台3-1、下料输送辊道4位于同一直线上,试件在上料输送辊道2上直线运动至工作台3-1上,工作台3-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加工装置3-2,并且加工装置3-2为左、右三坐标单元3-2-2共同工作,且互不影响,也就是四个主轴可同时对试件的前后两侧进行钻孔,并且每个主轴均可以在三个方向自由调节,加工完后,试件仍直线运动至下料输送辊道4上,下料机构5来接料,将试件取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试件从上料、加工、下料被直线传送,完成钻孔加工,并且加工过程中同时有四个主轴同时对试件进行钻孔,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并且直线传送的过程中,耗能小,不需要较大的空间便可实现试件从上料开始的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3-1上靠近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的一侧设有推料装置6,所述工作台3-1上靠近所述下料输送辊道4的一侧设有拉料装置7,所述工作台3-1上设有夹具组件8,所述夹具组件8设于所述推料装置6和所述拉料装置7之间,所述工作台3-1上还设有清洁装置9,所述清洁装置9设于所述夹具组件8和所述拉料装置7之间,且所述清洁装置9靠近所述拉料装置7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上料输送辊道2和工作台3-1之间还设有上料虎钳,上料虎钳将试件送给推料装置6,推料装置6将试件送至夹具组件8,夹具组件8将试件固定后对试件的某一个位置进行加工,加工完后推料装置6向拉料装置7的方向推送,清洁装置9对加工后的位置进行清洁处理,加工到相应位置后,推料装置6切换为拉料装置7工作,继续对试件进行加工,推料装置6和拉料装置7不能同时工作,直至对试件所有待加工的部位全部钻孔完成,下料输送辊道4和工作台3-1之间还设有下料虎钳,拉料装置7将试件送至下料虎钳,下料虎钳将试件送至下料输送辊道4上,进行下料;其中,上料输送辊道2在输送方向上设有可测出试件长度的装置,上料虎钳可根据试件长度重新选择夹持点,再将试件送给推料装置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上料过程中,上料虎钳和推料装置6将试件稳定的输送到工作台3-1上,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推料装置6或拉料装置7向下料输送辊道4的方向移动试件,以方便对试件不同位置进行加工,并且加工后可自动对试件进行清洁处理,下料时,拉料装置7将试件稳定的输送给下料虎钳,下料虎钳将试件送至下料输送辊道4,进行下料,整个加工过程中,每个装置配合完全自动化完成试件的加工和清洁,工作效率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1下方设有第一底板10,所述第一底板10设于地面上,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上料升降台1-1、上料输送装置1-2,所述上料升降台1-1和所述上料输送装置1-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10上,且所述上料输送装置1-2的一侧设有所述上料升降台1-1,另一侧设有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所述上料输送装置1-2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一底板10滑动连接;

所述下料机构5下方设有第二底板11,所述第二底板11设于底面上,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下料升降台5-1、下料输送装置5-2,所述下料升降台5-1和所述下料输送装置5-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11上,且所述下料输送装置5-2的一侧设有所述下料升降台5-1,另一侧设有所述下料输送辊道4,所述下料输送装置5-2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二底板11滑动连接。

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靠近所述上料机构1的一侧设有上料机械手12,所述下料输送辊道4靠近所述下料机构5的一侧设有下料机械手1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进行上料时,agv小车进入设在第一底板10的上料升降台1-1上,上料升降台1-1上升,上料输送装置1-2通过滑轨向上料升降台1-1的方向移动来接料,其中,在机床循环工作时,上料输送装置1-2无料时,会提前通知agv小车上料,上料升降台1-1下料至上料输送装置1-2后,上料升降台1-1下降,agv小车返回,上料输送装置1-2向上料输送辊道2的方向移动返回,此时,上料输送辊道2上设有的上料机械手12处在接料状态,其中,当上料输送辊道2上无料时,上料机械手12即可执行接料的命令,上料机械手12夹紧试件的同时便可测出试件的型号,上料机械手12将试件输送至上料输送辊道2上,同时调用与该试件型号相关的程序以便为后续加工做准备;在进行下料时,与上料时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上料升降台1-1可将试件抬至与上料输送装置1-2相应的位置,以方便输送,并且上料输送装置1-2可在升降台与上料输送辊道2之间移动,以方便运输试件,上料机械手12可夹紧运送试件至上料输送辊道2上,并且即时测得试件型号,方便加工,下料过程与上料过程类似,节省了人工测量和手动操作,上料和下料过程通过全自动化完成,使得上料和下料过程更加智能化,更加方便,为试件的加工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包括:上料支架2-1、多个活动辊2-2、多个固定辊2-3、多个输送辊2-4,所述上料支架2-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上料支架2-1的上方远离所述上料机构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固定辊2-3,所述上料支架2-1相对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多个所述固定辊2-3相对应的多个所述活动辊2-2,所述上料支架2-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设有多个所述输送辊2-4,所述输送辊2-4的轴线平行于地面设置,所述固定辊2-3的轴线和所述活动辊2-2的轴线均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活动辊2-2与所述上料支架2-1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上料时,上料机械手12将试件首先放置在多个输送辊2-4上,并且将试件的侧面侧靠在多个固定辊2-3上,然后多个输送辊2-4向固定辊2-3的方向移动将夹紧试件,输送辊2-4通过滑轨与上料支架2-1连接,输送辊2-4、固定辊2-3、活动辊2-2均沿自身的轴线转动并且依靠与试件表面的摩擦力向工作台3-1的方向输送试件,下料输送辊道4的结构与上料输送辊道2的结构类似,原理类似,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下料。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输送辊2-4、固定辊2-3、活动辊2-2可稳定的将试件夹持并输送,防止试件偏离工作台3-1,以导致后续加工的失误,保证了试件沿直线进入工作台3-1,并且沿直线离开工作台3-1,进一步防止了不合格试件的产生,减少加工失误,提升了合格品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踏板14、操作台15、防护罩16,所述防护罩16套设于所述加工中心3的外侧,所述踏板14设于所述加工中心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防护罩16外,所述操作台15设于所述防护罩16的外侧,且所述操作台15用于控制所述加工中心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操作台15供操作人员操作控制加工中心3工作,操作台15设置在防护罩16的外侧,防护罩16上设有观察窗,操作人员可登上踏板14透过观察窗观察加工中心3加工的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防护罩16可防止加工中心3在加工时产生的废屑飞出伤到操作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踏板14起到支撑作用,方便操作人员站在高处观察加工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装置9包括:固定支架9-1、加速器9-2、调节装置9-3,所述固定支架9-1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3-1上,所述调节装置9-3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9-1的中间,所述调节装置9-3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加速器9-2,所述加速器9-2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9-1上,且所述加速器9-2与所述调节装置9-3连通,所述调节装置9-3靠近所述工作台3-1的一侧设有出气口9-3-2-7;

所述加速器9-2包括:储气装置9-2-1、弹性件9-2-2,所述储气装置9-2-1可膨胀压缩空气,所述弹性件9-2-2受所述储气装置9-2-1压缩产生弹力,所述储气装置9-2-1轴向两端均与所述固定支架9-1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件9-2-2;所述储气装置9-2-1包括储气部9-2-1-1、第一连接板9-2-1-2、第二连接板9-2-1-3,所述储气部9-2-1-1远离所述调节装置9-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9-2-1-2连接,所述储气部9-2-1-1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9-2-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9-2-1-2与所述固定支架9-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9-2-1-2的侧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9-2-2,所述第二连接板9-2-1-3与所述固定支架9-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9-2-1-3的侧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9-2-2,所述第二连接板9-2-1-3上设有用于气流流通的开孔,所述储气部9-2-1-1的中间部位设有限位环9-2-1-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气体通过调节装置9-3进入到加速器9-2中,加速器9-2中的储气装置9-2-1可膨胀压缩气体,储气装置9-2-1膨胀后会压缩与其连接的弹性件9-2-2,弹性件9-2-2储存弹性势能,储气装置9-2-1的储气部9-2-1-1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膨胀力,设置在储气部9-2-1-1中间部位的限位环9-2-1-4用于限制储气部9-2-1-1中间部位的膨胀范围,当储气部9-2-1-1充气结束后,在排气时,由于储气部9-2-1-1的弹性材料和弹性件9-2-2在充气时储存了一定的弹性势能,排气时会快速挤压储气部9-2-1-1内的气体,使气体加速排出,产生强大的冲击力,通过调节装置9-3的出气口9-3-2-7排出至工作台3-1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加速器9-2可使排出的气流速度加快,在试件加工完后,试件表面会留存废屑,调节装置9-3的出气口9-3-2-7对准试件表面喷气,在强大的气流和气压的作用下,废屑被吹干净,起到清洁的作用,在加速器9-2的作用下,使排出的气体速度加快,能够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能够将试件表面的顽固的废屑清除干净,并且能耗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9-3包括:充气装置9-3-1、两个调节组件9-3-2,两个所述调节组件9-3-2分别与两个所述加速器9-2连通,两个所述调节组件9-3-2的进气口9-3-2-1均与所述充气装置9-3-1连通,且两个所述调节组件9-3-2的进气口9-3-2-1与所述充气装置9-3-1的连通处均设有控制阀9-3-3;所述调节组件9-3-2包括:外壳9-3-2-2、出气管9-3-2-3、挡圈9-3-2-4、弹簧9-3-2-5,所述外壳9-3-2-2内沿其轴向依次设有所述出气管9-3-2-3、所述挡圈9-3-2-4、所述弹簧9-3-2-5,所述外壳9-3-2-2靠近所述弹簧9-3-2-5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充气装置9-3-1连通的所述进气口9-3-2-1,所述外壳9-3-2-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储气部9-2-1-1连通的输气口9-3-2-6,所述出气管9-3-2-3靠近所述挡圈9-3-2-4的一端为进气端,所述进气端沿所述出气管9-3-2-3的轴向向所述进气口9-3-2-1的方向延伸,并超过所述输气口9-3-2-6,两个所述调节组件9-3-2的出气管9-3-2-3远离所述挡圈9-3-2-4的一端均伸出所述外壳9-3-2-2且连通,所述出气口9-3-2-7设置在两个所述出气管9-3-2-3的连通处;所述弹簧9-3-2-5的一端与所述外壳9-3-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圈9-3-2-4连接,所述挡圈9-3-2-4靠近所述出气管9-3-2-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气管9-3-2-3的进气端内径相对应的凸台9-3-2-8,所述挡圈9-3-2-4可随气流压力变化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气管9-3-2-3的进气端,所述挡圈9-3-2-4上设有进气孔9-3-2-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充气装置9-3-1开始充气时,在弹簧9-3-2-5弹力的作用下,挡圈9-3-2-4一侧设有的凸台9-3-2-8将出气管9-3-2-3的进气端密封住,充入的气体通过挡圈9-3-2-4上的进气孔9-3-2-9,通过输气孔,进入至储气部9-2-1-1内,储气部9-2-1-1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慢慢变大,压缩空气,当加速器9-2内部气体快速释放时,由于此时排放出的气体压力过大,气流速度过快,而挡圈9-3-2-4的进气孔9-3-2-9较小,被压缩的气体会将挡圈9-3-2-4推向进气口9-3-2-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挡圈9-3-2-4上的凸台9-3-2-8与出气管9-3-2-3的进气端分离,打开出气管9-3-2-3的进气端,被压缩的气体经出气管9-3-2-3排出;在工作时,一个加速器9-2内的气体排出后,此时打开与该加速器9-2对应的控制阀9-3-3,保证充气装置9-3-1给此加速器9-2进行充气,同时,另一个控制阀9-3-3处于关闭状态,对应的另一个加速器9-2在排气,一个加速器9-2的充气和另一个加速器9-2的排气过程同时进行并完成后,两者切换状态,对应的控制阀9-3-3也切换状态,保证两个加速器9-2实现循环充气排气,排气时均由同一个出气口9-3-2-7排气,保证出气口9-3-2-7对准试件加工完后的部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调节装置9-3可给加速器9-2充气,同时充气结束后,还可通过调节装置9-3进行排气以清洁处理试件,并且调节装置9-3设有的两个调节组件9-3-2分别给两个加速器9-2进行充气,两个加速器9-2循环工作,保证调节装置9-3排气时的气流强度和速度,并且在节约能耗的同时又可使排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更好的给试件进行清洁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输送辊道2上设有用于测量试件长度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采用光栅测量方法对所述试件的长度进行测量,具体测量的算法如下:

其中,l为所述试件的测量长度,w为所述测量装置在测量时光栅的栅距,s为光栅栅线数,d为不足一个栅距的距离,arctan为反三角函数的正切值,sin为三角函数的正弦值,cos为三角函数的余弦值,π为常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测量装置采用光栅测量方法对上料输送辊道2上的试件进行长度的测量,sin(2π*l/w)和cos(2π*l/w)为测量装置在测量时产生的两路正交的信号,利用反正切函数对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测量值,并且在试件测量时,考虑到了试件的端部可能不足一个栅距的距离,将此距离加入公式中,使测得的试件长度更加准确,有利于上料虎钳根据试件长度重新选择夹持点,再将试件送给推料装置6,选择更好的夹持点可保证上料输送时的平稳性,防止试件偏移轴线,保证加工的精准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