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3381发布日期:2021-02-03 13:0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大部分电子产品生产均需做波峰焊接工艺。对于设计复杂的pcb来讲,波峰焊接操作时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将会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电子厂家在对电路板进行波峰焊操作时,通常由操作工人将承载电路板的治具直接放到波峰焊机器中的输送线上,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难以把握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过近会导致电路板受热不均,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过远会导致电路板波峰焊效率降低。
[0003]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与波峰焊机器中的输送线进行对接的智能输送系统,使得其能够对过炉载具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能够精确测定载具的位置以及控制载具的传输速度;使得相邻两个过炉载具之间的距离合适,载具上电路板受热更均匀,波峰焊的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其能够对过炉载具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能够精确测定载具的位置以及控制载具的传输速度;使得相邻两个过炉载具之间的距离合适,载具上电路板受热更均匀,波峰焊的效率更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包括:用于输送载具的运载平台,所述运载平台上配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运载平台运行的控制模块,所述运载平台的顶部设置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路板的过炉载具;所述控制模块中包括微处理器单元、位置测定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所述位置测定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均与所述微处理器单元通信连接。
[0006]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送轨道内架设有用于输送过炉载具的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皮带运动的推轮,所述输送轨道的旁侧设置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推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机驱动单元相连接。
[0007]
作为优选的,所述过炉载具本体包括承载底板、滑槽板、滑杆以及夹具;所述滑槽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滑槽板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滑杆通过滑道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板上,所述滑杆上固定有连接杆体;多个所述夹具阵列在所述承载底板以及连接杆体上。
[0008]
作为优选的,位置测定单元包括用于监测过炉载具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信号修正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修正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信号修正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的数据端相连接。
[0009]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内设置有电机驱动芯片,所述电机驱动芯片与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相互组合形成驱动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器相连接。
[0010]
作为优选的,所述过炉载具本体上设置有低温加热系统。
[0011]
作为优选的,所述承载底板内开设有用于增加散热功能避免载具变形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为矩形。
[0012]
作为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固定螺柱、弹簧以及夹持板;所述弹簧和所述夹持板由上而下依次绕设在所述固定螺柱上,所述夹持板的端部固定有便于操作的手柄。
[0013]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配合设置在所述滑道内。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运载平台、控制模块、输送轨道和过炉载具,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上述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能够与波峰焊机器中的输送线进行对接,使得其能够对过炉载具进行输送,无需人工搬运。过炉载具的输送更加平稳。
[0016]
2、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单元、位置测定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系统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去除冗余接线,节省空间;在对某一模块进行单独的设计和修改时,能够大大降低维护难度。在输送过程中能够精确测定载具的位置以及控制载具的传输速度;使得相邻两个过炉载具之间的距离合适,载具上电路板受热更均匀,波峰焊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载具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过炉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0021]
其中,1-运载平台,2-过炉载具,3-位置传感器,4-控制键,5-显示触摸屏,6-显示控制装置,7-推轮,8-驱动电机,21-滑杆,22-定位销,23-承载底板,24
-ꢀ
滑道,25-滑槽板,26-手柄,27-夹持板,28-固定螺柱,29-弹簧,30-连接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实施例
[0024]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炉载具智能输送系统,包括:
[0025]
运载平台1、控制模块、输送轨道和过炉载具2。上述运载平台1能够对载具进行输送,上述运载平台1上配置有控制模块,上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运载平台1的运行;在上述运载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输送轨道,上述输送轨道上设置有能够放置电路板的过炉载具2。
[0026]
上述控制模块中包括微处理器单元、位置测定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上述位置测定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电机驱动单元均与微处理器单元通信连接。
[0027]
上述输送轨道内架设有输送皮带,上述输送皮带能够对过炉载具2进行传输;上述输送皮带的下方设置有推轮7,上述推轮7能够驱动输送皮带输送,输送皮带与过炉载具2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能够使得过炉载具2的输送更加平稳。
[0028]
上述输送皮带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皮带运动的推轮7,上述输送轨道的旁侧设置一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与推轮7连接,驱动电机8与电机驱动单元相连接。上述电机驱动单元内设置有电机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与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相互组合形成驱动器,驱动电机8与驱动器相连接。上述控制模块对上述驱动器以及驱动电机8进行控制,使得过炉载具2的输送速度精确可控,电路板进行波峰焊的效率更加高。
[0029]
上述位置测定单元包括用于监测过炉载具2位置的位置传感器3以及信号修正器,位置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信号修正器的入端相连接,信号修正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的数据端相连接。上述位置测定单元能够将检测到的过炉载具2的位置进行反馈到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并发出指示,提示操作工人调整过炉载具2的位置,使得相邻两个过炉载具2之间的距离合适,载具上电路板受热更均匀,波峰焊的效率更高。
[0030]
上述过炉载具2本体包括承载底板23、滑槽板25、滑杆21以及夹具。上述滑槽板5固定安装在承载底板23的左右两侧,在上述滑槽板25上开设有滑道24,上述滑杆21通过滑道24可移动的设置在滑槽板25上,滑杆21上固定有连接杆体30,多个夹具阵列在承载底板23以及连接杆体30上。通过在承载底板23上设置带有滑道24的滑槽板25,滑杆21可移动的设置在滑槽板25上;滑杆21能够移动,使得过炉载具2本体内的容置尺寸能够自由调节,适用于放置各种尺寸的电路板,过滤载具的使用频次增多,节省了成本。
[0031]
上述夹具包括固定螺柱28、弹簧29以及夹持板27。上述弹簧29和夹持板 27由上而下依次绕设在固定螺柱28上,夹持板27的端部固定有便于操作的手柄26。通过在夹具内设置夹持板27和弹簧29,当电路板的厚度不一时,夹具依旧能够稳固地固定电路板,夹持稳定;在对电子产品进行波峰焊接工艺时,不存在掉板或者卡板的隐患。
[0032]
上述滑杆2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销22,定位销2配合设置在滑道24内。能够使得滑杆21的移动更为便捷,实现过炉载具 2本体内的容置尺寸自由调节。
[0033]
上述过2炉载具中设置有低温加热系统。上述低温加热系统中设置有加热电路以及控制模组。
[0034]
上述加热电路能够用于进行加热启动,上述控制模组能够控制加热电路对电路板进行加热。上述控制模组与与加热电路电连接,加热电路与控制模组的数据端相连接。系统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去除冗余接线,节省空间;在对某一模块进行单独的设计和修改时,能够大大降低维护难度。
[0035]
上述加热电路贴近pcb设置,加热电路中设置有发热线路以及温度控制元件,发热线路与温度控制元件串联连接,发热线路印刷在陶瓷层上;温度控制元件为化学热敏开关。上述加热电路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均匀的加热,系统的工作稳定,进行波峰焊接工艺的效率更高。上述低温加热系统中设置有用于放置元器件的支架。承载底板23内开设有镂空部,能够增加散热功能避免载具变形,镂空部为矩形。采用合成石材质制作共用过炉载具2本体,
载具本体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0036]
在上述运载平台1上设置有显示控制装置6。在显示控制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3,上述指示灯3能够指示工作情况,显示控制装置6包括显示触摸屏5、以及控制键4,显示触摸屏5和控制键4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上述清理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运载平台1四处移动的滚轮。
[0037]
本实施例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由控制模块、加热电路以及控制模组等具体的硬件结构组成,部分硬件在运行过程中有软件程序的参与,辅助本机运行的软件程序均为现有可复制的软件程序,不构成本申请的创新点。
[003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