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4930发布日期:2021-03-02 19:2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是用于裁剪板材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包括多组第一支腿、壳体、两组气缸、上剪刀固定座、上剪刀、多组第二支腿、安装板、下剪刀固定座和下剪刀,多组第一支腿固定在壳体的底端,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并且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开口,两组气缸对称固定在壳体腔室的顶端,并且气缸的输出端与上剪刀固定座的顶端连接,上剪刀固定在上剪刀固定座上,并且第二支腿与安装板的底端连接,下剪刀固定座固定在安装板上,下剪刀固定在下剪刀固定座上,并且上剪刀、下剪刀和壳体底部的开口位于同一直线上;现有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板材放置在下剪刀上,之后通过气缸带动上剪刀固定座和上剪刀向下移动,然后通过上剪刀与下剪刀之间的配合完成板材的切割即可;现有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使用中发现,由于装置中上剪刀频繁的进行切割,导致上剪刀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导致上剪刀受热老化,降低了上剪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上剪刀的温度,避免上剪刀受热老化,提高使用寿命的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包括多组第一支腿、壳体、两组气缸、上剪刀固定座、上剪刀、多组第二支腿、安装板、下剪刀固定座和下剪刀,多组第一支腿固定在壳体的底端,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并且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开口,两组气缸对称固定在壳体腔室的顶端,并且气缸的输出端与上剪刀固定座的顶端连接,上剪刀固定在上剪刀固定座上,并且第二支腿与安装板的底端连接,下剪刀固定座固定在安装板上,下剪刀固定在下剪刀固定座上,并且上剪刀、下剪刀和壳体底部的开口位于同一直线上;还包括两组固定板、两组水箱、两组进水口、两组第一连接管、两组水泵和两组喷淋头,两组固定板对称固定在壳体的前后两端,水箱固定在固定板上,并且进水口与水箱的顶端连通,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位于水箱内,另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水泵固定在水箱距离壳体较近的一侧,并且水泵的输出端与位于壳体腔室内的喷淋头连接。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plc控制系统和两组红外感应头,plc控制系统固定在壳体的顶端右侧,两组红外感应头对称固定在壳体腔室的左右内侧壁上,并且红外感应头与水泵均匀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两组电机架、两组电机和多组扇叶,两组电机分别通过两组电机架斜对称固定在壳体腔室顶部的左右两侧,并且电机的输出端与多组扇叶转动连接。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多组散热管和两组防尘网,多
组散热管均匀固定在壳体的左右两端,并且两组防尘网分别固定在壳体腔室内的左右两侧,并将多组散热管覆盖住。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两组小孔径过滤网,小孔径过滤网纵向固定在水箱内,位于进水口与第一连接管之间。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多组橡胶垫,多组橡胶垫分别固定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底端。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电机为消音电机。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壳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连接管、水泵和喷淋头的配合使用,将水箱内的水喷淋到上剪刀上,降低上剪刀的温度,避免上剪刀受热老化,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中标记:1、第一支腿;2、壳体;3、气缸;4、上剪刀固定座;5、上剪刀;6、第二支腿;7、安装板;8、下剪刀固定座;9、下剪刀;10、固定板;11、水箱;12、进水口;13、第一连接管;14、水泵;15、喷淋头;16、plc控制系统;17、红外感应头;18、电机架;19、电机;20、扇叶;21、散热管;22、防尘网;23、小孔径过滤网;2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包括多组第一支腿1、壳体2、两组气缸3、上剪刀固定座4、上剪刀5、多组第二支腿6、安装板7、下剪刀固定座8和下剪刀9,多组第一支腿1固定在壳体2的底端,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并且壳体2的底端设置有开口,两组气缸3对称固定在壳体2腔室的顶端,并且气缸3的输出端与上剪刀固定座4的顶端连接,上剪刀5固定在上剪刀固定座4上,并且第二支腿6与安装板7的底端连接,下剪刀固定座8固定在安装板7上,下剪刀9固定在下剪刀固定座8上,并且上剪刀5、下剪刀9和壳体2底部的开口位于同一直线上;还包括两组固定板10、两组水箱11、两组进水口12、两组第一连接管13、两组水泵14和两组喷淋头15,两组固定板10对称固定在壳体2的前后两端,水箱11固定在固定板10上,并且进水口12与水箱11的顶端连通,第一连接管13的一端位于水箱11内,另一端与水泵14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水泵14固定在水箱11距离壳体2较近的一侧,并且水泵14的输出端与位于壳体2腔室内的喷淋头15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管13、水泵14和喷淋头15的配合使用,将水箱11内的水喷淋到上剪刀5上,降低上剪刀5的温度,避免上剪刀5受热老化,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plc控制系统16和两组红外感
应头17,plc控制系统16固定在壳体2的顶端右侧,两组红外感应头17对称固定在壳体2腔室的左右内侧壁上,并且红外感应头17与水泵14均匀plc控制系统16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头17感应上剪刀5的位置,当红外感应头17未扫描到上剪刀5时,plc控制系统16控制水泵14工作,将水喷淋到上剪刀5上,当红外感应头17感应到上剪刀5时,plc控制系统16控制水泵14停止工作,避免装置对上剪刀5持续喷淋,节约用水,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两组电机架18、两组电机19和多组扇叶20,两组电机19分别通过两组电机架18斜对称固定在壳体2腔室顶部的左右两侧,并且电机19的输出端与多组扇叶20转动连接;通过电机19带动扇叶20转动,加快壳体2内空气的流动速度,既提高了上剪刀5上热量的散失,又使上剪刀5上残留的水渍加快蒸发,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多组散热管21和两组防尘网22,多组散热管21均匀固定在壳体2的左右两端,并且两组防尘网22分别固定在壳体2腔室内的左右两侧,并将多组散热管21覆盖住;通过设置散热管21和防尘网22,提高壳体2内的散热速度,同时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壳体2内。避免灰尘覆盖在上剪刀5上影响散热,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两组小孔径过滤网23,小孔径过滤网23纵向固定在水箱11内,位于进水口12与第一连接管13之间;通过设置小孔径过滤网23,对水箱11内的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中生物小颗粒通过喷淋头15喷淋到上剪刀5上,避免对上剪刀5进行撞击,避免损坏上剪刀5,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还包括多组橡胶垫24,多组橡胶垫24分别固定在第一支腿1与第二支腿6的底端;通过设置橡胶垫24,提高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偏移或倾斜,提高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电机19为消音电机;通过设置消音电机,降低噪音污染,避免造成操作人员的听力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002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壳体2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设置不锈钢材质,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同时不锈钢不易被水腐蚀,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将板材放置在下剪刀9上,之后通过气缸3带动上剪刀固定座4和上剪刀5向下移动,通过上剪刀5与下剪刀9之间的配合完成板材的切割,然后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头17感应上剪刀5的位置,当红外感应头17未扫描到上剪刀5时,plc控制系统16控制水泵14工作,通过第一连接管13、水泵14和喷淋头15的配合使用,将水箱11内的水喷淋到上剪刀5上,降低上剪刀5的温度,避免上剪刀5受热老化,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当红外感应头17感应到上剪刀5时,plc控制系统16控制水泵14停止工作,避免装置对上剪刀5持续喷淋,节约用水,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之后通过电机19带动扇叶20转动,加快壳体2内空气的流动速度,既提高了上剪刀5上热量的散失,又使上剪刀5上残留的水渍加快蒸发,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002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板架生产用剪板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