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底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1267发布日期:2021-08-10 14:3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气瓶底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便携式气瓶由顶盖、罐身、瓶底盖三部分组成,其中底盖通常采用冲压的方式进行加工,但现有冲压设备多为半自动操作,导致生产效率较低,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台、动力装置、冲压装置、上料装置、下料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台上;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冲头、模具,所述冲头通过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模具通过模具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台上,所述模具底座上开有出料口;所述上料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台上,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斜平台、吸料吸盘、推板、上料气缸,所述斜平台的上侧设有所述吸料吸盘,所述推板与所述上料气缸连接;所述下料装置上装有三轴运动机构,所述三轴运动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台上,所述下料装置用于抓取物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瓶底盖生产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加工时,将物料板放置到上料装置上,通过下料装置将物料送入冲压装置内,动力装置驱动冲压装置,通过冲压装置对物料板进行冲压加工,完成瓶底盖的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轴联动,所述主动齿轮轴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上装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装入所述冲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长导轨,所述长导轨下方设有斜向支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斜平台上分别设有前侧板、后侧板,所述前侧板上装有吸盘气缸,所述吸盘气缸的活塞杆贯穿过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吸料吸盘连接;所述后侧板中央固定安装所述上料气缸,所述后侧板上装有推料导杆,所述推料导杆位于所述上料气缸左右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旋转减速电机、旋转板、爪夹,所述旋转减速电机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所述三轴运动机构上,所述旋转减速电机的主轴上安装所述旋转板,所述爪夹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旋转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料装置侧视示意图。

底座台100;动力装置200、减速电机210、主动齿轮轴220、从动齿轮230、齿轮轴240、偏心轮250;冲压装置300、冲头310、模具320、模具底座330、出料口340;上料装置400、斜平台410、前侧板411、后侧板412、吸料吸盘420、推板430、上料气缸440、吸盘气缸450、推料导杆460;下料装置500、旋转减速电机510、旋转板520、爪夹530、三轴运动机构540;长导轨600、斜向支撑块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至2所示,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台100、动力装置200、冲压装置300、上料装置400、下料装置500;动力装置200固定于底座台100上;冲压装置300包括冲头310、模具320,冲头310通过动力装置200驱动,模具320通过模具底座330固定于底座台100上,模具底座330上开有出料口340;上料装置400固定于底座台100上,上料装置400包括斜平台410、吸料吸盘420、推板430、上料气缸440,斜平台410的上侧设有所述吸料吸盘420,推板430与上料气缸440连接,在斜平台410上放置物料堆,通过上料气缸440推动推板430,将物料推向吸料吸盘420,通过吸料吸盘420从物料堆中吸取物料;下料装置500通过三轴运动机构510改变位置,下料装置500用于抓取物料,将物料放置到冲压装置300上。

参照图2所示,动力装置200包括减速电机210、主动齿轮轴220、从动齿轮230,减速电机210与主动齿轮轴220联动,主动齿轮轴220与从动齿轮230啮合,从动齿轮230上装有齿轮轴240,齿轮轴240上装有偏心轮250,偏心轮250上装入冲头310;减速电机210驱动主动齿轮轴220转动,使与主动齿轮轴220啮合的从动齿轮230转动,从动齿轮230通过齿轮轴240使偏心轮250转动,偏心轮250通过偏心转动将冲头310推向模具320,完成对物料的加工。

为方便对成品进行运输,在出料口340下方设有长导轨600,长导轨600下方设有斜向支撑块610。

参照图3所示,斜平台410上分别设有前侧板411、后侧板412,前侧板411上装有吸盘气缸450,吸盘气缸450的活塞杆贯穿过前侧板411与吸料吸盘420连接;后侧板412中央固定安装上料气缸440,后侧板412上装有推料导杆460,推料导杆460位于上料气缸440左右两侧;在斜平台410上放置物料,吸盘气缸450推动吸料吸盘420吸取物料,当物料逐渐减少时,通过上料气缸440推动推板430,使物料被推向吸料吸盘420,同时通过推料导杆460保持推板430被推动过程中的稳定。

参照图4所述,下料装置500包括旋转减速电机510、旋转板520、爪夹530,旋转减速电机510通过支撑架固定于三轴运动机构510上,旋转减速电机510的主轴上安装旋转板520,爪夹530通过连接板与旋转板520连接;通过三轴运动机构510使爪夹530运动至斜平台410上方并下移抓取物料,同时三轴运动机构510将夹爪运动至冲压装置300上方,同时通过旋转减速电机510使旋转板520旋转,使物料由水平转至垂直,并将物料逐步下放,通过冲头310将物料在模具320上冲压成形,完成气瓶底盖生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台(100);

动力装置(200),所述动力装置(200)固定于所述底座台(100)上,

冲压装置(300),所述冲压装置(300)包括冲头(310)、模具(320),所述冲头(310)通过所述动力装置(200)驱动,所述模具(320)通过模具底座(330)固定于所述底座台(100)上,所述模具底座(330)上开有出料口(340);

上料装置(400),所述上料装置(400)固定于所述底座台(100)上,所述上料装置(400)包括斜平台(410)、吸料吸盘(420)、推板(430)、上料气缸(440),所述斜平台(410)的上侧设有所述吸料吸盘(420),所述推板(430)与所述上料气缸(440)连接;

下料装置(500),所述下料装置(500)上装有三轴运动机构(540),所述三轴运动机构(540)固定于所述底座台(100)上,所述下料装置(500)用于抓取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200)包括减速电机(210)、主动齿轮轴(220)、从动齿轮(230),所述减速电机(210)与所述主动齿轮轴(220)联动,所述主动齿轮轴(220)与所述从动齿轮(230)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30)上装有齿轮轴(240),所述齿轮轴(240)上装有偏心轮(250),所述偏心轮(250)上装入所述冲头(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40)下方设有长导轨(600),所述长导轨(600)下方设有斜向支撑块(6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平台(410)上分别设有前侧板(411)、后侧板(412),所述前侧板(411)上装有吸盘气缸(450),所述吸盘气缸(450)的活塞杆贯穿过所述前侧板(411)与所述吸料吸盘(420)连接;所述后侧板(412)中央固定安装所述上料气缸(440),所述后侧板(412)上装有推料导杆(460),所述推料导杆(460)位于所述上料气缸(440)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500)包括旋转减速电机(510)、旋转板(520)、爪夹(530),所述旋转减速电机(510)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所述三轴运动机构(540)上,所述旋转减速电机(510)的主轴上安装所述旋转板(520),所述爪夹(530)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旋转板(520)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瓶底盖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台、动力装置、冲压装置、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动力装置固定于底座台上;冲压装置包括冲头、模具,冲头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模具通过模具底座固定于底座台上,模具底座上开有出料口;上料装置固定于底座台上,上料装置包括斜平台、吸料吸盘、推板、上料气缸,斜平台的上侧设有吸料吸盘,推板与上料气缸连接;下料装置上装有三轴运动机构,三轴运动机构固定于底座台上,下料装置用于抓取物料;在加工时,将物料板放置到上料装置上,通过下料装置将物料送入冲压装置内,动力装置驱动冲压装置,通过冲压装置对物料板进行冲压加工,完成瓶底盖的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沖野省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岩谷气具(珠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8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