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3000发布日期:2021-07-06 21:1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材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无论是保险杆等汽车配件或者是电动闸门,都需要用到管材,而为了获取相应的管材截面,通过放卷机以及送料机拉动板材经过多组模具组件,使板材逐渐成为管材并获得相应的截面。
3.现有技术中的板材需要经过多组间距逐渐缩小的模具组件,而且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调整同一组模具组件上的两个模具本体的间距,使板材在变成管材的过程中成型流畅。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管材模具组件调整装置大多采用丝一个丝杆滑块对应一个模具本体的模式,一次只能调整一个模具本体的位置,无法同时调整两个模具本体的位置,调整麻烦;同时,由于板材在经过模具组件时,会对同一组模具组件的两个模具本体有向外的作用力,使得两个模具本体的间距有变大趋势,这时就需要设置有自锁装置锁住丝杆,防止丝杆转动。这样设置,板材对模具本体的作用力传递到丝杆上,而丝杆的又被自锁装置锁定导致无法转动,容易顶坏丝杆的螺纹牙,缩短管材成型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成型模具,能够避免板材作用在模具组件的作用力而顶坏丝杆的螺纹牙。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成型模具,包括承托座、第一丝杆、第一滑块、模具组件以及压紧器,所述第一丝杆与承托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均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并与承托座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时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接近或相远离,两个所述模具组件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压紧器套在两个模具组件上并用于调整两个所述模具组件的最大间距。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丝杆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以及第二螺纹段,一个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的手轮。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的调整轴以及与调整轴转动连接的模具本体,所述压紧器设置在调整轴的上部。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整轴设有用于承托压紧器的凸台。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紧器包括套环以及调整螺栓,所述套环中部设有供两个调整轴穿过的长条通孔,所述套环一端设有连通长条通孔的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调整螺栓的一端与现在轴的上部相抵。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丝杆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调整轴与水平面垂直。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的管材成型模具还包括机架以及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并用于机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以及安装机架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杆平行,所述承托座安装在第二滑块上。
13.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管材成型模具通过承托座、第一丝杆、第一滑块、模具组件以及压紧器相互配合,能够将板材作用在模具组件的作用力作用在压紧器上,无需额外增加防止第一丝杆转动的自锁装置,避免因板材对模具组件的作用力而顶坏第一丝杆的螺纹牙,延长管材成型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材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材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18.图4为常用的单头钢丝绳拉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承托座;2、第一丝杆;3、第一滑块;4、模具组件;5、压紧器;21、第一螺纹段;22、第二螺纹段;23、手轮;41、调整轴;42、模具本体;43、凸台;51、套环;52、调整螺栓;53、长条通孔;54、螺纹孔;6、机架;7、调整机构;71、第二丝杆;72、第二滑块;73、伺服电机;8、单头钢丝绳拉紧器;81、拉框;82、圆环;83、拉钩。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21.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管材成型模具,包括承托座1、第一丝杆2、第一滑块3、模具组件4以及压紧器5,所述第一丝杆2与承托座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均与第一丝杆2螺纹连接并与承托座1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丝杆2转动时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相接近或相远离,两个所述模具组件4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3上,所述压紧器5套在两个模具组件4上并用于调整两个所述模具组件4的最大间距。
22.具体地,为了使所述第一丝杆2转动时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相接近或相远离,所述第一丝杆2优选设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21以及第二螺纹段22,一个所述第一滑块3与第一螺纹段21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滑块3与第二螺纹段22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杆2一端还优选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2转动的手轮23,方便操作人员转动丝杆。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紧器5可以是常用的单头钢丝绳拉紧器8,如图4所示,即包括成跑道型的拉框81、固定在拉框81一端处的圆环82以及螺纹连接在拉框81的拉钩83,调整拉钩83的螺纹连接深度即可调整圆环82与拉钩83的距离,实现钢丝绳的拉紧。而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则利用拉框81的内框以及拉钩83插入内框的一端,从而实现限制两
个模具组件4最大间距的功能。
24.本实用新型的管材成型模具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旋转第一丝杆2,使两个模具组件4相远离;板材从两个模具组件4之间穿过;将压紧器5套在两个模具组件4上,并使两个模具组件4缩小到设定距离;板材在穿过两个模具组件4时,对两个模具组件4有向外的作用力作用在压紧器5上,防止两个模具组件4的距离变大。
25.本实用新型的管材成型模具通过承托座1、第一丝杆2、第一滑块3、模具组件4以及压紧器5相互配合,能够将板材作用在模具组件4的作用力作用在压紧器5上,无需额外增加防止第一丝杆2转动的自锁装置,避免因板材对模具组件4的作用力而顶坏第一丝杆2的螺纹牙,延长管材成型模具的使用寿命。
26.实际上,所述模具组件4优选包括安装在第一滑块3上的调整轴41以及与调整轴41转动连接的模具本体42,所述模具本体42上设有用于对板材成型的凹槽,板材作用在凹槽上,在凹槽的作用下边成型边带动模具本体42旋转,所述压紧器5设置在调整轴41的上部,对应第一滑块3与调整轴41的下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整轴41优选设有用于承托压紧器5的凸台43,起到限制压紧器5的位置并防止所述压紧器5下滑并影响模具本体42旋转的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丝杆2优选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调整轴41优选与水平面垂直,使所述模具组件4对压紧器5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第一丝杆2的轴心平行。
27.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紧器5也可采用与常用的单头钢丝绳拉紧器8不同的结构,具体地,所述压紧器5优选包括套环51以及调整螺栓52,所述套环51中部设有供两个调整轴41穿过的长条通孔53,所述套环51一端设有连通长条通孔53的螺纹孔54,所述调整螺栓52与螺纹孔54螺纹连接,且调整螺栓52的一端与现在轴的上部相抵。使用时,长条孔套在两个模具组件4上,通过改变所述调整螺栓52的螺纹连接深度从而改变调整螺栓52的位置,使调整螺栓52一端压紧其中一个模具组件4,板材穿过两个模具组件4时,起到压紧两个模具组件4并防止两个模具组件4的间距变大的作用。
28.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板材要经过多对间距不同的模具组件4才能逐渐成型为管材,因此需要多组本实用新的管材成型模具共同配合。本实用新的管材成型模具还优选包括机架6以及调整机构7,所述调整机构7包括与机架6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71、与第二丝杆71螺纹连接并用于机架6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72以及安装机架6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丝杆71转动的伺服电机73,所述第二丝杆71与第一丝杆2平行,所述承托座1安装在第二滑块72上,实现承托座1的位置可调。通过调整承托座1的位置,使多对模具组件4的中心位置在一条直线上,确保板材逐渐成型为管材过程顺畅。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