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料斗用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1854发布日期:2021-09-08 00:2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料斗用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料斗用机械手。


背景技术:

2.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3.现有的焊接料斗用机械手在使用过程中,在焊接时会产生强光,施工人员长时间受强光影响,会对施工人员的眼睛造成伤害,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幅度,不仅产生较大的噪音,还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焊接料斗用机械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料斗用机械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焊接料斗用机械手在使用过程中,在焊接时会产生强光,施工人员长时间受强光影响,会对施工人员的眼睛造成伤害,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幅度,不仅产生较大的噪音,还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料斗用机械手,包括机体、卡块、焊接柱,所述机体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焊接柱,所述焊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贯穿于连接块的内部,所述卡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形孔洞,所述卡块的两端通过孔洞活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卡块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卡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
6.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开孔,所述第一固定环通过圆形开孔活动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一固定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槽。
7.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剖面形状为“t”形,所述滑动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通过卡块与限位块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剖面形状为环形,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与压缩弹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的两侧与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滑槽的内部一侧与第三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位于滑槽内部,所述滑动块的另一侧与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动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连杆的顶端活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与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计的压缩弹簧、防护板、滑动杆、卡块便于对钻头底端进行遮盖,解决了在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长期接触强光对眼睛造成损害,同时有效的防止焊接火花飞溅,有效的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健康以及防止了意外伤害的问题,大大的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4.2、通过设计的第二支撑块、第二弹簧、滑槽、第一弹簧便于将机电设备固定住,解决了机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杆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杆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机体;2、焊接柱;3、压缩弹簧;4、防护板;5、连接座;6、第一支撑块;7、支撑板;8、底座;9、连接块;10、滑动杆;11、卡块;12、限位块;13、固定块;14、限位孔;15、活动杆;16、连杆;17、第二支撑块; 18、第二弹簧;19、第一固定环;20、固定螺丝;21、支撑杆;22、滑槽;23、移动杆;24、第二固定环;25、第一弹簧;26、第三弹簧;27、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焊接料斗用机械手,包括机体1、卡块11、焊接柱2,机体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焊接柱2,焊接柱 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连接块9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0,滑动杆10贯穿于连接块9的内部,卡块11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形孔洞,卡块11的两端通过孔洞活动连接有滑动杆10,卡块1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12,滑动杆10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一侧固定连
接有防护板4,卡块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3,压缩弹簧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
23.本实施方案中,当要对焊接柱2的顶端进行遮挡时,由于焊接柱2位置不同,所以防护板4的位置也不同,通过拉动限位块12进入滑动杆10上不同的限位孔14,卡块11根据限位块12进行移动,从而控制滑动杆10在卡块11内侧移动,固定块13在滑动杆10的移动下作用,从而带动防护板4移动,防护板4挤压压缩弹簧3,压缩弹簧3被压缩,通过控制防护板4对焊接柱2进行遮盖。
24.具体的,机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连接座5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5,活动杆15活动连接有连杆16,活动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底座8,连接座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7,第二支撑块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 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槽22,连接座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6,第一支撑块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5,第一弹簧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第一支撑块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9,第一固定环19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开孔,第一固定环19通过圆形开孔活动连接有固定螺丝20,固定螺丝20活动连接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通过固定螺丝20与第一固定环19活动连接,支撑杆21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24,第二固定环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3,移动杆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27,滑动块2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弹簧26,第三弹簧2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槽22。
25.本实施方案中,当该设备开始工作状态且产生较为剧烈的震动时,震动通过连接座5向下传递,通过第一支撑块6和第一弹簧25的作用下,震动会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再由于第二支撑块17下的第二弹簧18,会继续对震动进行部分衰减,再由于活动杆15底端活动连接连杆16,会对连杆16进行压缩,从而减轻震动,此时机体1产生的力会使第一支撑块6向下,同时带动第一固定环 19和固定螺丝20向下,支撑杆21通过固定螺丝20的活动连接向下,移动杆 23和第二固定环24受到向一侧挤压的力,从而推动滑动块27对滑槽22里的第三弹簧26进行压缩,同时进行减缓震动。
26.具体的,滑动杆10的剖面形状为“t”形,滑动杆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 14,限位孔14通过卡块11与限位块12活动连接。
2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控制限位块12选择滑动杆10上不同的限位孔14,从而对卡块11的位置进行控制。
28.具体的,防护板4的剖面形状为环形,防护板4的上表面与压缩弹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护板4的两侧与固定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
29.本实施方案中,由于滑动杆10位置不同,通过连接的固定块13可对防护板4进行控制,进而对压缩弹簧3进行压缩。
30.具体的,滑槽22内部为中空结构,滑槽22的内部一侧与第三弹簧26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动块27位于滑槽22内部,滑动块27的另一侧与移动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
31.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备受到震动向下的力,可对移动杆23产生向一侧移动的力,从而使得在滑槽22中滑动块27向一侧推动第三弹簧26,从而将部分震动转化为弹性势能。
32.具体的,活动杆1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活动杆15的底端与连杆16的顶端活动连接。
33.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在设备工作中,受到震动转化为弹性势能的作用,可使得连接座5向下压缩活动杆15,从而活动杆15在连杆16内部移动,减缓压力。
34.具体的,连接座5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6的下表
面与第一弹簧25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5的底端与支撑板7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备受到震动向下的力,通过连接座5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一支撑块6向下移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25,使得对震动进行部分衰减。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