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榨汁机

文档序号:25964362发布日期:2021-07-23 14:09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甘蔗榨汁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甘蔗榨汁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的甘蔗榨汁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甘蔗榨汁机现状只要分为国内和国外,其中,甘蔗榨汁机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甘蔗榨汁机的设计起步比较晚,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落后,传统意义上的甘蔗除了制糖外一般均为直接出售。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也发明引进了形式各样的榨汁机构。目前使用形式较多的有:

(1)家用自动小型榨汁机,其特点为体积小、操作方便、便于使用,但使用前需将甘蔗削皮切成小段后方可榨汁,含杂率高、效率低只适合于家用。

(2)手摇式甘蔗榨汁机,此种机械结构简单,噪声小,但属于手动式操作需要耗费劳动力,用力不均匀易抱死卡机,且效率偏低适用于小型集市。

(3)螺旋推压式甘蔗榨汁机,此种机械结构原理利用螺旋挤压,挤压效果较好、效率颇高,但需提前将甘蔗切块儿,切挤压后的残渣不易退出导致含杂率高、噪声大,还会出现榨汁飞溅,因而现在不常使用。

(4)轧辊式甘蔗榨汁机,轧辊式甘蔗榨汁机国内普遍使用的有两轮、三轮及五轮压榨方式。此种机构是结合手摇式甘蔗榨汁机与螺旋式甘蔗榨汁机的特点,优化改造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榨汁机,集入料、压榨、收汁、排渣于一体,渣料入柜式设计保护了环境卫生,且效率高健康卫生,因而现在比较常用。

甘蔗榨汁机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甘蔗的生长,故全球甘蔗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随着社会食品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甘蔗榨汁机的研究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统计报道,国外普遍使用的是四辊、六辊压榨式甘蔗榨汁机。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甘蔗榨汁机的研发技术尤为先进,多采用压辊间距可调的榨汁机构以适应不同粗细的甘蔗。改变压辊间距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压辊与调隙螺栓相连接,通过调节螺栓改变压辊间距。

2)利用弹簧的压缩改变压辊间距。

中国作为甘蔗种植、食用大国,也从一些先进国家引进了各种新式甘蔗榨汁机。然而,国外甘蔗的平均直径一般为4~5.5cm,而国内甘蔗的平均直径则通常为3~4.4cm,这种差异导致从国外引进的甘蔗榨汁机在使用时存在一系列加工工艺问题。

国内外甘蔗榨汁机存在的问题:

以现有甘蔗榨汁机技术来看,设计方案并不十分如意技术也不是很成熟。

结合国内外榨汁机总体研究,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榨汁不充分,往往需要将压榨后的甘蔗渣重新压榨。

2)噪声大,不适合于室内、机场等环境的使用。

3)蔗渣处理不完善,占用大量面积且处理不及时。

4)体积大,重量大,占用空间,不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效率高,体积小的甘蔗榨汁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甘蔗榨汁机,包括进料口,设于所述进料口两侧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设于所述第一压辊远离所述第二压辊一侧的第三压辊,设于所述第一压辊远离所述进料口一侧的第四压辊,以及设于所述第四压辊远离所述第二压辊一侧的第五压辊,所述第二压辊通过链条与所述第四压辊传动,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三压辊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四压辊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三压辊与所述第五压辊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三压辊与所述第五压辊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四压辊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四压辊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导流管,以及与所述导流管连接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五压辊远离所述第四压辊的一侧,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第五压辊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排料口,以及与所述排料口连接的排料板,所述排料板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水盘上方设有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电机,与所述第一压辊同轴连接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电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甘蔗榨汁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甘蔗榨汁机,通过将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第四压辊和第五压辊以相应的位置排布,并通过齿轮或链条的连接方式传动,使得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逆向旋转,将甘蔗进行第一次压榨,并将甘蔗移动到第一压辊和第四压辊之间进行第二次压榨,随后进入第三压辊和第五压辊之间进行第三次压榨,而间隙的逐步减小有效的保证了甘蔗的压榨程度,且上述结构紧凑,体积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甘蔗榨汁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甘蔗榨汁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甘蔗榨汁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以上各图中,1、进料口;2、第一压辊;3、第二压辊;4、第三压辊;5、第四压辊;6、第五压辊;7、导流管;8、接水盘;9、排料口;10、排料板;11、滤网;12、第一转动件;13、同步带;14、电机;15、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图1-图3,本发明提出一种甘蔗榨汁机,包括进料口1,设于所述进料口1两侧的第一压辊2和第二压辊3,设于所述第一压辊2远离所述第二压辊3一侧的第三压辊4,设于所述第一压辊2远离所述进料口1一侧的第四压辊5,以及设于所述第四压辊5远离所述第二压辊3一侧的第五压辊6,所述第二压辊3通过链条15与所述第四压辊5传动,所述第一压辊2与所述第三压辊4通过链条15传动,所述第一压辊2与所述第四压5辊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三压辊4与所述第五压辊6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三压辊4与所述第五压辊6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压辊2与所述第四压辊5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压辊2与所述第四压辊5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压辊2与所述第二压辊3之间的距离。

上述方案中的甘蔗榨汁机,通过将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第四压辊5和第五压辊6以相应的位置排布,并通过齿轮或链条15的连接方式传动,使得第一压辊2和第二压辊3逆向旋转,将甘蔗进行第一次压榨,并将甘蔗移动到第一压辊2和第四压辊5之间进行第二次压榨,随后进入第三压辊4和第五压辊6之间进行第三次压榨,而间隙的逐步减小有效的保证了甘蔗的压榨程度,且上述结构紧凑,体积小。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管7,以及与所述导流管7连接的接水盘8,所述接水盘8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五压辊6远离所述第四压辊5的一侧,所述接水盘8设于所述第五压辊6下方,从而可以将经过三次压榨的甘蔗汁收集并引导至所述导流管7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7处设有开关,可以根据需要接相应的甘蔗汁直接饮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8上方设有滤网11,防止压榨过程中的碎渣掉落到所述接水盘8上,防止引用者接到甘蔗渣影响口感。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料口9,以及与所述排料口9连接的排料板10,所述排料板10的一端与所述接水盘8的一端连接,使得经过三次压榨的甘蔗掉落在所述排料板10上,从而沿着所述排料口9排出。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14,与所述第一压辊2同轴连接的第一转动件12,所述第一转动件12通过同步带13与所述电机14连接,从而电机14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12,所述第一转动件12带动所述第一压辊2转动,完成压榨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