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2626发布日期:2021-12-11 10:0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


背景技术:

2.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3.设备维修是指为保持、恢复以及提升设备技术状态进行的技术活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人工进行设备维修操作,在维护过程中一般由人员进行拆卸,例如遇到生锈锁死的螺栓时,这个过程过于漫长,或许仅仅靠人工手动无法拆卸,还需要借助外界其他设备辅助,大大的增加了人员的劳动量,拖长了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效率,增加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顶部开口的箱式底座,所述箱式底座顶部盖合有可分离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可转动的壳体,所述支撑柱通过固定嵌入壳体内的轴承与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顶部外圆周固定套设有处于壳体内的第一齿轮盘;所述壳体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且通过固定嵌入壳体内的轴承与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中部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盘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盘;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水平方向的维修手臂,所述维修手臂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螺丝批头。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箱式底座顶面两侧设有限位柱,所述基板内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箱式底座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组左右对称的连杆单元以及双向气缸,所述连杆单元包括上连杆、下连杆以及连接块,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铰接连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基板的底面铰接连接,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与箱式底座的底壁顶面铰接连接,所述双向气缸的两端分别与两组连接块的内侧铰接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设有主控器。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箱式底座底面各拐角处设有测刹万向轮。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工业机器人结构简单,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齿轮盘转动从而使得壳体以支撑柱为轴心转动,带动壳体两侧的维修手臂运转,在维护过程中通过维修手臂末端的螺丝批头代替人员进行拆卸,并通过箱式底座内的升降机构调节工作高
度,整体上降低了拆卸难度,减少了人员的劳动量,缩减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1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箱式底座;2、基板;3、支撑柱;4、壳体;5、第一齿轮盘;6、第一电机;7、第二齿轮盘;8、维修手臂;9、安装槽;10、第二电机;11、联轴器;12、螺丝批头;13、限位柱;14、限位槽;15、双向气缸;16、上连杆;17、下连杆;18、连接块;19、主控器;20、测刹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顶部开口的箱式底座1,所述箱式底座1顶部盖合有可分离的基板2;所述基板2上表面固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顶部设有可转动的壳体4,所述支撑柱3通过固定嵌入壳体4内的轴承与壳体4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3顶部外圆周固定套设有处于壳体4内的第一齿轮盘5;所述壳体4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壳体4且通过固定嵌入壳体4内的轴承与壳体4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中部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盘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盘7;所述壳体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水平方向的维修手臂8,不限于左右对称设置,还可以等角度分配多个维修手臂8;所述维修手臂8远离壳体4的一端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内安装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末端固接有联轴器11,所述联轴器11远离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螺丝批头12,所述螺丝批头12可以是各种型号的,包括十字花的,扁头的,多边形的等等。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箱式底座1顶面两侧设有限位柱13,所述基板2内设有与所述限位柱13相适配的限位槽14;所述箱式底座1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组左右对称的连杆单元以及双向气缸15,所述连杆单元包括上连杆16、下连杆17以及连接块18,所述上连杆16和下连杆1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8铰接连接,所述上连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基板2的底面铰接连接,所述下连杆17的另一端与箱式底座1的底壁顶面铰接连接,所述双向气缸15的两端分别与两组连接块18的内侧铰接连接,便于调节工业机器人的工作高度。
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基板2上设有主控器19,所述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10和双向气缸15等电器元件均与主控器19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19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便于更好的控制运行。
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箱式底座1底面各拐角处设有测刹万向轮20,便于移动,增大工作范围。
17.工作原理:将本工业机器人通过箱式底座1底面的测刹万向轮20转运至需要维修的设备面前,将主控器19与外界的主控器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19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便可控制各部件运转;通过第一电机6的驱动使得第一齿轮盘5和第二齿轮盘7的啮合转动,可使得壳体4相对于支撑柱3为轴心转动,从而带动维修手臂8自由
端安装的第二电机10前端的螺丝批头12代替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拆卸,并通过箱式底座1内的升降机构调节工作高度,整体上降低了拆卸难度,减少了人员的劳动量,缩减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工业机器人结构简单,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齿轮盘转动从而使得壳体以支撑柱为轴心转动,带动壳体两侧的维修手臂运转,在维护过程中通过维修手臂末端的螺丝批头代替人员进行拆卸,并通过箱式底座内的升降机构调节工作高度,整体上降低了拆卸难度,减少了人员的劳动量,缩减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箱式底座(1),所述箱式底座(1)顶部盖合有可分离的基板(2);所述基板(2)上表面固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顶部设有可转动的壳体(4),所述支撑柱(3)通过固定嵌入壳体(4)内的轴承与壳体(4)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3)顶部外圆周固定套设有处于壳体(4)内的第一齿轮盘(5);所述壳体(4)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壳体(4)且通过固定嵌入壳体(4)内的轴承与壳体(4)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中部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盘(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盘(7);所述壳体(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水平方向的维修手臂(8),所述维修手臂(8)远离壳体(4)的一端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内安装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末端固接有联轴器(11),所述联轴器(11)远离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螺丝批头(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底座(1)顶面两侧设有限位柱(13),所述基板(2)内设有与所述限位柱(13)相适配的限位槽(14);所述箱式底座(1)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组左右对称的连杆单元以及双向气缸(15),所述连杆单元包括上连杆(16)、下连杆(17)以及连接块(18),所述上连杆(16)和下连杆(1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8)铰接连接,所述上连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基板(2)的底面铰接连接,所述下连杆(17)的另一端与箱式底座(1)的底壁顶面铰接连接,所述双向气缸(15)的两端分别与两组连接块(18)的内侧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上设有主控器(1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底座(1)底面各拐角处设有测刹万向轮(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设备维修的工业机器人,包括箱式底座和可分离的基板;基板上固接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可转动的壳体;支撑柱顶部套设有处于壳体内的第一齿轮盘;壳体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的输出与壳体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盘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盘;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水平方向的维修手臂,维修手臂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接有联轴器,联轴器远离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螺丝批头。本工业机器人结构简单,在维护过程中代替人员进行拆卸,整体上降低了拆卸难度,减少了人员的劳动量,缩减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降低了劳动成本。降低了劳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霖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