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减震器的弹簧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3884发布日期:2021-06-22 17:1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减震器的弹簧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减震器的弹簧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阻尼杆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弹簧减震器寿命较短,常需对弹簧进行更换或拆除保养,但是由于弹簧减震器的尺寸不一,种类繁多,现有的对弹簧进行回收工作中,基本是在小型工具辅助下由人工进行处理的,往往存在因弹簧回弹而伤害工人的风险,另外在对弹簧进行压缩的处理过程中,即使操作员借助工具也需耗费大量体力,工作时间长后将严重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急需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多种类型的弹簧减震器的自动化弹簧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因弹簧减震器的尺寸、种类繁多,现有的弹簧减震器中弹簧的回收工作基本由人工处理,存在弹簧回弹而伤害工人的风险,且操作步骤困难,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弹簧减震器的弹簧回收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弹簧减震器的弹簧回收装置,包括有旋转组件、动力组件、弹簧压缩组件、传动组件、辅助组件、支架台、控制台和收集箱;旋转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旋转组件与支架台相连接;动力组件与弹簧压缩组件相连接;动力组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动力组件与支架台相连接;弹簧压缩组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传动组件与支架台相连接;辅助组件与支架台相连接;控制台与支架台相连接;收集箱与支架台相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旋转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旋转单元和第二旋转单元;在动力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旋转单元和一组第二旋转单元;第一旋转单元和第二旋转单元水平高度平齐。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一旋转单元包括有第一滑块、第一转轴、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二转轴、固定转盘、第一弹簧伸缩杆、无螺纹接头、外螺纹插销、第二弹簧伸缩杆和内螺纹接头;第一滑块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与第二转轴进行固接;第二转轴与支架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当第一直齿轮与动力组件相接时,第一直齿轮转动;当第一直齿轮不与动力组件接触时,第一直齿轮不转动;第二转轴与固定转盘的底端进行固接;固定转盘顶端的两端各设有第一弹簧伸缩杆和第二弹簧伸缩杆;第一弹簧伸缩杆的顶端与无螺纹接头进行固接;外螺纹插销与无螺纹接头进行插接;第二弹簧伸缩杆的顶端与内螺纹接头进行固接;外螺纹插销可以旋接方式进入内螺纹接头内部。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动力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三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第四转轴、第二滑块、第五直齿轮、第一丝杆、第一滑动固定架、第二滑动固定架、第二锥齿轮、第五转轴、第六直齿轮、第七直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六转轴、第八直齿轮、第九直齿轮、第七转轴、第三滑块、第十直齿轮和第二丝杆;第一电机与支架台进行固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进行固接;第三转轴与支架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转轴与第三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第四直齿轮与第四转轴进行固接;第四转轴与第二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在第四转轴的斜前方设有第五直齿轮;第五直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支架台进行转动连接;当第四直齿轮与第五直齿轮啮合时,第五直齿轮转动;当第四直齿轮不与第五直齿轮啮合时,第五直齿轮不能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五转轴进行固接;第五转轴与支架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转轴与第六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五转轴与第七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五转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当第六直齿轮与第二旋转单元相连接时,第二旋转单元开始进行工作;当第七直齿轮与第一旋转单元相连接时,第一旋转单元开始进行工作;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六转轴进行固接;第六转轴与支架台进行转动连接;第六转轴与支架台进行转动连接;第六转轴与第八直齿轮进行固接;第八直齿轮与第九直齿轮相啮合;第九直齿轮与第七转轴进行固接;第七转轴与第三滑块进行固接;第三滑块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当第九直齿轮与第十直齿轮啮合时,第十直齿轮转动;当第九直齿轮不与第十直齿轮啮合时,第十直齿轮不能转动;第十直齿轮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一滑动固定架和第二滑动固定架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丝杆的上下两端进行旋接;第一滑动固定架和第二滑动固定架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分别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固定架和第二滑动固定架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丝杆的上下两端进行旋接;第一滑动固定架和第二滑动固定架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分别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固定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第二滑动固定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弹簧压缩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电机固定架、第一弹簧压缩单元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在第一旋转单元和第二旋转单元的中间上方,第一弹簧压缩单元与第一滑动固定架的下端进行固接;在第一旋转单元和第二旋转单元的中间下方,第二弹簧压缩单元与第二滑动固定架的上端进行固接;第二电机与第一弹簧压缩单元相连接;电机固定架与第一弹簧压缩单元相连接;第二电机与电机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一弹簧压缩单元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分别与传动组件相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一弹簧压缩单元包括有第三丝杆、第五锥齿轮、第一电动伸缩臂、第一滑动支架、第一抓钩、第二电动伸缩臂、第二滑动支架、第二抓钩、第三电动伸缩臂、第三抓钩、第三滑动支架、第四电动伸缩臂、第四抓钩、第四滑动支架、电动伸缩挡板、单元固定架、第三滑动固定架和第四滑动固定架;第二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与单元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与传动组件相连接;第三滑动固定架和第四滑动固定架分别与第三丝杆的两端进行旋接;第一电动伸缩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动固定架和第一滑动支架进行固接;第一滑动支架的一侧与第三滑动固定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支架的另一侧与第一抓钩进行固接;第二电动伸缩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动固定架和第二滑动支架进行固接;第二滑动支架的一侧与第三滑动固定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支架的另一侧与第二抓钩进行固接;第三电动伸缩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动固定架和第三抓钩进行固接;第三抓钩的一侧与第三滑动支架进行固接;第三滑动支架与第三滑动固定架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伸缩臂的两端分别与单元固定架和第四抓钩进行固接;第四抓钩的一侧与第四滑动支架进行固接;第四滑动支架与第四滑动固定架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三丝杆的中间下方,电动伸缩挡板与单元固定架进行固接,单元固定架上方与第一滑动固定架相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传动组件包括有第六锥齿轮、第八转轴、第一下挡板、第一上挡板、上固定架、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九转轴、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十转轴、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十一转轴、第二下挡板、第二上挡板、下固定架、第十一锥齿轮、第十二转轴、第四滑块和第三弹簧伸缩杆;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八转轴进行固接;第八转轴与第一滑动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下挡板和第一上挡板分别与第八转轴靠近第六锥齿轮的一端进行固接;在第一下挡板和第一上挡板中间,上固定架与第八转轴进行转动连接;上固定架与单元固定架一侧进行固接;第八转轴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第八锥齿轮与第九转轴进行固接;第九转轴与第一滑动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九转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在第九转轴的下方,第十转轴与第一滑动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与第十转轴进行固接;第十转轴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与第十锥齿轮相啮合;第十锥齿轮与第十一转轴进行固接;第十一转轴与第一滑动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转轴与第十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下挡板和第二上挡板分别与第十一转轴靠近第十一锥齿轮的一端进行固接;在第二下挡板和第二上挡板中间,下固定架与第二弹簧压缩单元相连接;第十一锥齿轮与第二弹簧压缩单元相连接;在第一传动轮的下方,第四滑块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在第十转轴上方侧边,第三弹簧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滑块和支架台进行固接;第四滑块与第十二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二转轴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通过同一根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辅助组件包括有红外测距仪、电动伸缩杆、小滑轨、第一滑动夹块、第二滑动夹块、电动伸缩支架、锯齿电机、锯齿盘、第五滑块、第六滑块、电动转轴、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第五滑块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且第五滑块与第一旋转单元水平高度平齐;在第五滑块的侧面依次设有红外测距仪、电动伸缩杆和电动伸缩支架;电动伸缩杆与小滑轨的一侧进行固接;小滑轨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夹块和第二滑动夹块进行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支架与锯齿电机进行固接;电动伸缩支架与锯齿盘进行转动连接;锯齿电机与锯齿盘进行固接;在第五滑块的一侧,第六滑块与支架台进行滑动连接,且第六滑块与第二旋转单元水平高度平齐;电动转轴与第六滑块的侧面进行转动连接;在电动转轴的两端,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分别与电动转轴进行固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电动伸缩挡板的下端中间设有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为克服因弹簧减震器的尺寸、种类繁多,现有的弹簧减震器中弹簧的回收工作基本由人工处理,存在弹簧回弹而伤害工人的风险,且操作步骤困难,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二、本发明装置通过旋转组件将废弃的减震器两端固定,之后辅助组件上的红外测距仪测出减震器的结构尺寸,接着控制台自动控制动力组件开始工作,动力组件带动弹簧压缩组件将减震器外圈的弹簧向中间压缩,接着动力组件和辅助组件将减震器的阻尼杆和下接头旋开并带离,便能完成弹簧的取出工作。

三、本发明实现了对多种类型、不同尺寸的弹簧减震器进行弹簧回收工作,减少人工回收处理的难度并降低工作时工人受伤的风险,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旋转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旋转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动力组件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弹簧压缩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弹簧压缩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传动组件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传动组件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辅助组件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辅助组件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旋转组件,2、动力组件,3、弹簧压缩组件,4、传动组件,5、辅助组件,6、支架台,7、控制台,8、收集箱,101、第一旋转单元,102、第二旋转单元,10101、第一滑块,10102、第一转轴,10103、第一直齿轮,10104、第二直齿轮,10105、第二转轴,10106、固定转盘,10107、第一弹簧伸缩杆,10108、无螺纹接头,10109、外螺纹插销,10110、第二弹簧伸缩杆,10111、内螺纹接头,201、第一电机,202、第三转轴,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三直齿轮,205、第四直齿轮,206、第四转轴,207、第二滑块,208、第五直齿轮,209、第一丝杆,210、第一滑动固定架,211、第二滑动固定架,212、第二锥齿轮,213、第五转轴,214、第六直齿轮,215、第七直齿轮,216、第三锥齿轮,217、第四锥齿轮,218、第六转轴,219、第八直齿轮,220、第九直齿轮,221、第七转轴,222、第三滑块,223、第十直齿轮,224、第二丝杆,301、第二电机,302、电机固定架,303、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4、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301、第三丝杆,30302、第五锥齿轮,30303、第一电动伸缩臂,30304、第一滑动支架,30305、第一抓钩,30306、第二电动伸缩臂,30307、第二滑动支架,30308、第二抓钩,30309、第三电动伸缩臂,30310、第三抓钩,30311、第三滑动支架,30312、第四电动伸缩臂,30313、第四抓钩,30314、第四滑动支架,30315、电动伸缩挡板,30316、单元固定架,30317、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8、第四滑动固定架,401、第六锥齿轮,402、第八转轴,403、第一下挡板,404、第一上挡板,405、上固定架,406、第七锥齿轮,407、第八锥齿轮,408、第九转轴,409、第一传动轮,410、第二传动轮,411、第三传动轮,412、第十转轴,413、第九锥齿轮,414、第十锥齿轮,415、第十一转轴,416、第二下挡板,417、第二上挡板,418、下固定架,419、第十一锥齿轮,420、第十二转轴,421、第四滑块,422、第三弹簧伸缩杆,501、红外测距仪,502、电动伸缩杆,503、小滑轨,504、第一滑动夹块,505、第二滑动夹块,506、电动伸缩支架,507、锯齿电机,508、锯齿盘,509、第五滑块,510、第六滑块,511、电动转轴,512、第一撑杆,513、第二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弹簧减震器的弹簧回收装置,如图1-13所示,包括有旋转组件1、动力组件2、弹簧压缩组件3、传动组件4、辅助组件5、支架台6、控制台7和收集箱8;旋转组件1与动力组件2相连接;旋转组件1与支架台6相连接;动力组件2与弹簧压缩组件3相连接;动力组件2与传动组件4相连接;动力组件2与支架台6相连接;弹簧压缩组件3与传动组件4相连接;传动组件4与支架台6相连接;辅助组件5与支架台6相连接;控制台7与支架台6相连接;收集箱8与支架台6相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装置放置且保持支架台6稳定,外接电源,控制控制台7调节装置,调试完后,通过旋转组件1将废弃的减震器两端固定,之后辅助组件5上的红外测距仪501测出减震器的结构尺寸,接着控制台7自动控制动力组件2开始工作,动力组件2带动弹簧压缩组件3将减震器外圈的弹簧向中间压缩,接着动力组件2和辅助组件5将减震器的阻尼杆和下接头旋开并带离,便能完成弹簧的取出工作;本发明实现了对多种类型、不同尺寸的弹簧减震器进行弹簧回收工作,减少人工回收处理的难度并降低工作时工人受伤的风险,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旋转组件1还包括有第一旋转单元101和第二旋转单元102;在动力组件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一旋转单元101和一组第二旋转单元102;第一旋转单元101和第二旋转单元102水平高度平齐。

在装置启动前,需要人工通过第一旋转单元101和第二旋转单元102将减震器的上下两端接头固定,使减震器呈水平横置状态;在动力组件2、弹簧压缩组件3、传动组件4和辅助组件5的共同处理下,减震器的弹簧被压缩并离开阻尼杆的上下接头表面,之后辅助组件5将锁紧螺母固定,同时第二旋转单元102带动阻尼杆转动使锁紧螺母被拧松,接着第二旋转单元102带动阻尼杆反方向转动,同时第一旋转单元101带动下接头以与第二旋转单元102转动相反的方向转动,实现阻尼杆和下接头以相反方向转动并向装置两端移动,使下接头被拧开并与阻尼杆分开。该单元完成了阻尼杆的旋开和分离工作,使内部的弹簧可被拿出。

第一旋转单元101包括有第一滑块10101、第一转轴10102、第一直齿轮10103、第二直齿轮10104、第二转轴10105、固定转盘10106、第一弹簧伸缩杆10107、无螺纹接头10108、外螺纹插销10109、第二弹簧伸缩杆10110和内螺纹接头10111;第一滑块10101与支架台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0101与第一转轴101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0102与第一直齿轮10103进行固接;第二直齿轮10104与第二转轴10105进行固接;第二转轴10105与支架台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10103与第二直齿轮10104相啮合;当第一直齿轮10103与动力组件2相接时,第一直齿轮10103转动;当第一直齿轮10103不与动力组件2接触时,第一直齿轮10103不转动;第二转轴10105与固定转盘10106的底端进行固接;固定转盘10106顶端的两端各设有第一弹簧伸缩杆10107和第二弹簧伸缩杆10110;第一弹簧伸缩杆10107的顶端与无螺纹接头10108进行固接;外螺纹插销10109与无螺纹接头10108进行插接;第二弹簧伸缩杆10110的顶端与内螺纹接头10111进行固接;外螺纹插销10109可以旋接方式进入内螺纹接头10111内部。

在固定减震器时,首先人工拉动外螺纹插销10109带动第一弹簧伸缩杆10107和第二弹簧伸缩杆10110被拉伸,并通过第一旋转单元101的外螺纹插销10109将减震器的阻尼杆的下接头拴住,接着将无螺纹接头10108外的外螺纹插销10109拧入内螺纹接头10111中,再以同样方式用第二旋转单元102将阻尼杆的上接头拴住,之后第一旋转单元101和第二旋转单元102以同样的工作原理进行工作;首先第一滑块10101通过第一转轴10102带动第一直齿轮10103移动,使第一直齿轮10103与动力组件2相连接,动力组件2带动第一直齿轮10103转动,第一直齿轮10103啮合第二直齿轮10104带动第二转轴10105转动,第二转轴10105带动固定转盘10106转动,固定转盘10106带动第一弹簧伸缩杆10107和第二弹簧伸缩杆10110及其连接的部件转动,当下接头与阻尼杆的栓接处被拧松时,第一弹簧伸缩杆10107和第二弹簧伸缩杆10110带动其连接的部件沿着下接头的螺纹往回旋转缩回,同时第二旋转单元102带动阻尼杆向反方向缩回,实现下接头和阻尼杆被拆离。

动力组件2包括有第一电机201、第三转轴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三直齿轮204、第四直齿轮205、第四转轴206、第二滑块207、第五直齿轮208、第一丝杆209、第一滑动固定架210、第二滑动固定架211、第二锥齿轮212、第五转轴213、第六直齿轮214、第七直齿轮215、第三锥齿轮216、第四锥齿轮217、第六转轴218、第八直齿轮219、第九直齿轮220、第七转轴221、第三滑块222、第十直齿轮223和第二丝杆224;第一电机201与支架台6进行固接;第一电机201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202进行固接;第三转轴202与支架台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202与第一锥齿轮203进行固接;第三转轴202与第三直齿轮204进行固接;第三直齿轮204与第四直齿轮205相啮合;第四直齿轮205与第四转轴206进行固接;第四转轴206与第二滑块207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207与支架台6进行滑动连接;在第四转轴206的斜前方设有第五直齿轮208;第五直齿轮208与第一丝杆209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9与支架台6进行转动连接;当第四直齿轮205与第五直齿轮208啮合时,第五直齿轮208转动;当第四直齿轮205不与第五直齿轮208啮合时,第五直齿轮208不能转动;第一锥齿轮203与第二锥齿轮212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12与第五转轴213进行固接;第五转轴213与支架台6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转轴213与第六直齿轮214进行固接;第五转轴213与第七直齿轮215进行固接;第五转轴213与第三锥齿轮216进行固接;当第六直齿轮214与第二旋转单元102相连接时,第二旋转单元102开始进行工作;当第七直齿轮215与第一旋转单元101相连接时,第一旋转单元101开始进行工作;第三锥齿轮216与第四锥齿轮217相啮合;第四锥齿轮217与第六转轴218进行固接;第六转轴218与支架台6进行转动连接;第六转轴218与支架台6进行转动连接;第六转轴218与第八直齿轮219进行固接;第八直齿轮219与第九直齿轮220相啮合;第九直齿轮220与第七转轴221进行固接;第七转轴221与第三滑块222进行固接;第三滑块222支架台6进行滑动连接;当第九直齿轮220与第十直齿轮223啮合时,第十直齿轮223转动;当第九直齿轮220不与第十直齿轮223啮合时,第十直齿轮223不能转动;第十直齿轮223与第二丝杆224进行固接;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和第二滑动固定架211靠近第二锥齿轮2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丝杆209的上下两端进行旋接;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和第二滑动固定架211靠近第二锥齿轮212的一端,分别与支架台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和第二滑动固定架211靠近第二锥齿轮212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丝杆224的上下两端进行旋接;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和第二滑动固定架211靠近第二锥齿轮212的一端,分别与支架台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固定架210与传动组件4相连接;第二滑动固定架211与传动组件4相连接。

在第一旋转单元101和第二旋转单元102进行工作时,由动力组件2提供动力来源;首先第一电机201开始工作,并通过第三转轴202带动第一锥齿轮203和第三直齿轮204转动,第三直齿轮204啮合第四直齿轮205带动第四转轴206转动,同时第二滑块207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移动,使第四直齿轮205啮合第五直齿轮208而带动第一丝杆209转动,同时第一锥齿轮203啮合第二锥齿轮212带动第五转轴213转动,第五转轴213带动第六直齿轮214、第七直齿轮215和第三锥齿轮216转动,第六直齿轮214带动第一旋转单元101工作,第七直齿轮215带动第二旋转单元102工作,第三锥齿轮216啮合第四锥齿轮217带动第六转轴218转动,第六转轴218带动第八直齿轮219转动,第八直齿轮219啮合第九直齿轮220带动第七转轴221转动,同时第三滑块222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移动,使第九直齿轮220啮合第十直齿轮223而带动第二丝杆224转动,由于第一丝杆209和第二丝杆224两端齿纹方向相反,所以当第一丝杆209和第二丝杆224转动时,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和第二滑动固定架211将带动弹簧压缩组件3和传动组件4向中间移动。

弹簧压缩组件3包括有第二电机301、电机固定架302、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在第一旋转单元101和第二旋转单元102的中间上方,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与第一滑动固定架210的下端进行固接;在第一旋转单元101和第二旋转单元102的中间下方,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与第二滑动固定架211的上端进行固接;第二电机301与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相连接;电机固定架302与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相连接;第二电机301与电机固定架302进行固接;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分别与传动组件4相连接。

在开始拆离下接头和阻尼杆工作前,需要通过弹簧压缩组件3将减震器外包裹的弹簧向中间压缩,才能将下接头上靠近阻尼杆处的锁紧螺母暴露而进行下一步处理;首先,通过辅助组件5对整个减震器外形进行横向扫描,可计算得出弹簧减震器的弹簧数量、尺寸和位置,以及锁紧螺母的尺寸和位置,接着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和第二滑动固定架211分别带动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向中间靠拢,使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分别与减震器的外弹簧表面相接触,之后第二电机301通过转轴带动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对弹簧的一侧开始工作,同时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通过传动组件4联动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对弹簧的另一侧同步工作。

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包括有第三丝杆30301、第五锥齿轮30302、第一电动伸缩臂30303、第一滑动支架30304、第一抓钩30305、第二电动伸缩臂30306、第二滑动支架30307、第二抓钩30308、第三电动伸缩臂30309、第三抓钩30310、第三滑动支架30311、第四电动伸缩臂30312、第四抓钩30313、第四滑动支架30314、电动伸缩挡板30315、单元固定架30316、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第二电机301通过转轴与第三丝杆30301进行固接;第三丝杆30301与单元固定架303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30301与第五锥齿轮30302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30302与传动组件4相连接;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分别与第三丝杆30301的两端进行旋接;第一电动伸缩臂303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一滑动支架30304进行固接;第一滑动支架30304的一侧与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支架30304的另一侧与第一抓钩30305进行固接;第二电动伸缩臂30306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二滑动支架30307进行固接;第二滑动支架30307的一侧与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支架30307的另一侧与第二抓钩30308进行固接;第三电动伸缩臂30309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三抓钩30310进行固接;第三抓钩30310的一侧与第三滑动支架30311进行固接;第三滑动支架30311与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伸缩臂30312的两端分别与单元固定架30316和第四抓钩30313进行固接;第四抓钩30313的一侧与第四滑动支架30314进行固接;第四滑动支架30314与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进行滑动连接;在第三丝杆30301的中间下方,电动伸缩挡板30315与单元固定架30316进行固接,单元固定架30316上方与第一滑动固定架210相连接。

对弹簧进行压缩时,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以相同的工作原理进行的;首先当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带动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与弹簧相接触时,第二电机301通过转轴带动第三丝杆30301旋转,由于第三丝杆30301的两端齿纹方向相反,所以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分别向第三丝杆30301中间移动,实现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分别与弹簧两端对齐,接着第一电动伸缩臂30303和第二电动伸缩臂30306分别带动第一滑动支架30304和第二滑动支架30307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弹簧内部移动,使第一抓钩30305和第二抓钩30308的凹槽与弹簧外圈水平高度平齐,之后第二电机301通过转轴继续带动第三丝杆30301旋转,使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分别向第三丝杆30301中间移动,实现第一抓钩30305和第二抓钩30308将弹簧向中间压缩,使锁紧螺母露出而方便处理;另外,当辅助组件5识别到弹簧是上紧下松的不规则螺纹时,需要另外处理,首先第二电机301通过转轴带动第三丝杆30301旋转,使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分别与弹簧两端对齐,接着第一电动伸缩臂30303带动第一滑动支架30304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弹簧内部移动,使第一抓钩30305的凹槽与弹簧外圈水平高度平齐,接着电动伸缩挡板30315向弹簧内部伸出,使挡板插入弹簧内部,之后第二电机301通过转轴继续带动第三丝杆30301旋转,使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分别向第三丝杆30301中间移动,实现第一抓钩30305和电动伸缩挡板30315将弹簧向中间压缩,露出锁紧螺母;另外,当辅助组件5识别到减震器具有内外双弹簧时,需要另外处理,首先按上述步骤使第一抓钩30305和第二抓钩30308将外弹簧向中间压缩,直到第三抓钩30310和第四抓钩30313与内弹簧两端对齐,接着第三电动伸缩臂30309和第四电动伸缩臂30312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向弹簧内部移动,使第三抓钩30310和第四抓钩30313的凹槽与弹簧外圈水平高度平齐,之后第二电机301通过转轴继续带动第三丝杆30301旋转,使第三滑动固定架30317和第四滑动固定架30318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分别向第三丝杆30301中间移动,实现第一抓钩30305和第二抓钩30308将外弹簧向中间压缩,同时第三抓钩30310和第四抓钩30313将内弹簧向中间压缩,使锁紧螺母露出而方便处理;最后在取下弹簧时,第二电机301通过转轴继续带动第三丝杆30301反向转动,使第一抓钩30305和第二抓钩30308将弹簧松开,便能通过人工将弹簧轻松取下;另外,第三丝杆30301带动第五锥齿轮30302转动;该单元可完成对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弹簧的压缩工作,还能对双弹簧减震器进行处理。

传动组件4包括有第六锥齿轮401、第八转轴402、第一下挡板403、第一上挡板404、上固定架405、第七锥齿轮406、第八锥齿轮407、第九转轴408、第一传动轮409、第二传动轮410、第三传动轮411、第十转轴412、第九锥齿轮413、第十锥齿轮414、第十一转轴415、第二下挡板416、第二上挡板417、下固定架418、第十一锥齿轮419、第十二转轴420、第四滑块421和第三弹簧伸缩杆422;第六锥齿轮401与第五锥齿轮30302相啮合;第六锥齿轮401与第八转轴402进行固接;第八转轴402与第一滑动固定架2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下挡板403和第一上挡板404分别与第八转轴402靠近第六锥齿轮401的一端进行固接;在第一下挡板403和第一上挡板404中间,上固定架405与第八转轴402进行转动连接;上固定架405与单元固定架30316一侧进行固接;第八转轴402与第七锥齿轮406进行固接;第七锥齿轮406与第八锥齿轮407相啮合;第八锥齿轮407与第九转轴408进行固接;第九转轴408与第一滑动固定架210进行转动连接;第九转轴408与第一传动轮409进行固接;在第九转轴408的下方,第十转轴412与第一滑动固定架2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11与第十转轴412进行固接;第十转轴412与第九锥齿轮413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413与第十锥齿轮414相啮合;第十锥齿轮414与第十一转轴415进行固接;第十一转轴415与第一滑动固定架210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转轴415与第十一锥齿轮419进行固接;第二下挡板416和第二上挡板417分别与第十一转轴415靠近第十一锥齿轮419的一端进行固接;在第二下挡板416和第二上挡板417中间,下固定架418与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相连接;第十一锥齿轮419与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相连接;在第一传动轮409的下方,第四滑块421与支架台6进行滑动连接;在第十转轴412上方侧边,第三弹簧伸缩杆422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滑块421和支架台6进行固接;第四滑块421与第十二转轴420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二转轴420与第二传动轮410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409与第二传动轮410和第三传动轮411通过同一根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对弹簧进行处理时,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依靠传动组件4使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进行同步工作;首先,第五锥齿轮30302啮合第六锥齿轮401带动第八转轴402转动,第八转轴402带动第七锥齿轮406转动,第七锥齿轮406啮合第八锥齿轮407带动第九转轴408转动,第九转轴408带动第一传动轮409转动,第一传动轮409传动第二传动轮410和第三传动轮411分别带动第十二转轴420和第十转轴412转动,第十转轴412带动第九锥齿轮413转动,第九锥齿轮413啮合第十锥齿轮414带动第十一转轴415转动,第十一转轴415带动第十一锥齿轮419转动,第十一锥齿轮419带动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进行工作;另外,当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向弹簧方向移动时,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带动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向下移动时,第一滑动固定架210带动第八转轴402和第九转轴408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下移动,而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通过上固定架405带动第一下挡板403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下移动,同样的第二滑动固定架211带动第十转轴412和第十一转轴415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上移动,而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通过下固定架418带动第二上挡板417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上移动,同时第三弹簧伸缩杆422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往回缩,实现第一传动轮409与第二传动轮410和第三传动轮411相连的皮带保持紧绷状态,提高传动效率;该组件进行了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与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的联动,达到第一弹簧压缩单元303与第二弹簧压缩单元304对弹簧两侧同步工作的目的。

辅助组件5包括有红外测距仪501、电动伸缩杆502、小滑轨503、第一滑动夹块504、第二滑动夹块505、电动伸缩支架506、锯齿电机507、锯齿盘508、第五滑块509、第六滑块510、电动转轴511、第一撑杆512和第二撑杆513;第五滑块509与支架台6进行滑动连接,且第五滑块509与第一旋转单元101水平高度平齐;在第五滑块509的侧面依次设有红外测距仪501、电动伸缩杆502和电动伸缩支架506;电动伸缩杆502与小滑轨503的一侧进行固接;小滑轨503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夹块504和第二滑动夹块505进行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支架506与锯齿电机507进行固接;电动伸缩支架506与锯齿盘508进行转动连接;锯齿电机507与锯齿盘508进行固接;在第五滑块509的一侧,第六滑块510与支架台6进行滑动连接,且第六滑块510与第二旋转单元102水平高度平齐;电动转轴511与第六滑块510的侧面进行转动连接;在电动转轴511的两端,第一撑杆512和第二撑杆513分别与电动转轴511进行固接。

在减震器处理工作开始前,需要辅助组件5对整个减震器进行横向扫描,首先第五滑块509带动红外测距仪501从减震器下接头处向上接头处水平移动,同时红外测距仪501测量并记录移动过程中到减震器的距离变化,自动计算得到弹簧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及锁紧螺母尺寸和位置,并判断是否是双弹簧结构;之后在进行对下接头和阻尼杆的拆除工作前,需要辅助组件5将锁紧螺母固定,首先第五滑块509得到电动伸缩杆502及其所连接的部件移动,使小滑轨503与锁紧螺母的位置平齐,接着电动伸缩杆502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向锁紧螺母方向伸出,使小滑轨503与锁紧螺母相接触,之后第一滑动夹块504和第二滑动夹块505分别向小滑轨503中间移动,使第一滑动夹块504和第二滑动夹块505将锁紧螺母加紧,在第二旋转单元102带动阻尼杆旋转而使锁紧螺母被拧松后,第一滑动夹块504和第二滑动夹块505分别向外移动松开锁紧螺母,同时电动伸缩杆502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复位,便可开始进行之后的下接头和阻尼杆的拆除工作;另外,当控制台7识别到第二旋转单元102上的弹簧伸缩杆回缩速度过快时,说明在阻尼杆在被拉动旋转时上接头被拉断,阻尼杆无法继续被拉动而需要进一步处理,首先第六滑块510带动电动转轴511及其所连接的部件向阻尼杆上端移动,接着电动转轴511带动第一撑杆512和第二撑杆513绕电动转轴511中心向上转动,使第一撑杆512和第二撑杆513将阻尼杆勾住并托起,实现减震器保持水平横置状态,接着电动伸缩支架506带动其所连接的部件向阻尼杆的下端方向移动,同时锯齿电机507通过转轴带动锯齿盘508转动,实现锯齿盘508将阻尼杆的下端切断,便能将剩下的阻尼杆轻松的从弹簧内部取下;该组件完成了减震器整体的结构扫描,并能将锁紧螺母进行固定,辅助完成阻尼杆的取出工作。

电动伸缩挡板30315的下端中间设有凹槽。

在对小尺寸弹簧减震器处理时,可以避免挡板被阻尼杆限制继续向弹簧内部移动。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