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4084发布日期:2021-10-16 0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用于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冲压的冲压设备本体(2),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有冲压区(3),所述冲压区(3)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顶板(4),两个所述顶板(4)的下方均设有顶模设备本体,所述基座(1)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装置槽(17),两个所述装置槽(1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杆(5),两个所述压杆(5)的一侧均设有与冲压设备本体(2)配合的推料机构,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有矩形腔(31),所述矩形腔(31)的底部设有与压杆(5)配合的用于防止冲压设备本体(2)冲压过快的警报机构,所述矩形腔(31)的两侧均设有筒体(25),两个所述筒体(25)的内部均设有与压杆(5)配合的用于向冲压区(3)的内部喷入润滑油的泵油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压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压板(6),两个所述压杆(5)的外部分别套设有弹簧(18),两个所述压板(6)的底部分别通过两个弹簧(18)与两个装置槽(17)的底部弹性连接,两个所述压杆(5)的下端分别贯穿两个装置槽(17)的底壁并延伸至矩形腔(31)的内部,两个所述压杆(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7),两个所述压板(6)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13),所述基座(1)的两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柱齿轮(14),两个所述柱齿轮(14)分别与两个第二齿条(13)啮合,所述基座(1)的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台(15),两个所述滑台(15)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三齿条(16),两个所述第三齿条(16)分别与两个柱齿轮(14)啮合,两个所述第三齿条(16)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外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导杆(20),两个所述第一导杆(20)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21),两个所述第二导杆(21)的前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推板(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矩形腔(31)底部的两个固定板(10),两个所述固定板(10)的内部分别设有蜂鸣器(11),两个所述固定板(10)的内部还分别设有与蜂鸣器(11)电性连接的发电设备本体,所述矩形腔(31)的前后两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9),两个所述转轴(9)的外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8),两个所述传动齿轮(8)分别与两个第一齿条(7)啮合,两个所述转轴(9)还分别通过两个同步带(12)与两个发电设备本体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筒体(25)内部的滑腔(26),两个所述滑腔(2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塞(27),两个所述滑塞(2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9),两个所述滑杆(29)的下端分别贯穿两个滑腔(26)的底壁并延伸至矩形腔(31)的内部,两个所述压杆(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两个所述滑杆(29)的下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筒体(25)的内部均对称设有两个单向阀(28),所述基座(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喷管(23),两个所述喷管(23)的一侧分别设有喷头,一侧所述单向阀(28)仅允许润滑油从外部进入滑腔(26),另一侧所述单向阀(28)仅允许润滑油从滑腔(26)进入喷管(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杆(5)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矩形的限位块(24),两个所述压杆(5)的后端还分别设有条形块,所述基座(1)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对条形块进行限位的条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部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罐,一侧所述单向阀(28)通过导管与储罐相连通,所述储罐的内部预装有润滑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用于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冲压的冲压设备本体,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冲压区,所述冲压区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的下方均设有顶模设备本体,所述基座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装置槽,两个所述装置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压杆,两个所述压杆的一侧均设有与冲压设备本体配合的推料机构。本发明可以在冲压完成后,通过推板推动冲压后的零部件移动,使其移出基座,进而完成自动出料,避免在冲压的过程中原料的拉伸变形程度过大,从而减少冲压件开裂的情况,并将将储罐内部的润滑油抽出,然后通过喷头喷向冲压区处的零件表面,减少零件收到损伤的概率。到损伤的概率。到损伤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祥 杨双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玉祥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