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内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5031发布日期:2021-12-08 13:3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内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内焊装置。


背景技术:

2.焊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想要将钢管焊接牢固,不仅要焊接外侧,钢管内侧也需要焊接。现有的内焊装置结构庞大,只能左右移动,要前后上下移动则需停车,人工去移动装置调节焊点,影响工作效率,并且目前的内焊装置长度有限,如果遇到过长的钢管,则焊接的精准度会受到限制,焊接效果较差。
3.申请号为cn20092001246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焊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装有纵向跟踪箱,纵向跟踪电机装在纵向跟踪箱上,纵向跟踪箱内装有丝杠,丝杠与纵向跟踪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滑块装在丝杠上并与丝杠螺纹连接,滑块上方固定有横向跟踪箱,横向跟踪箱上有横向跟踪电机,横向跟踪箱内有丝杠与横向跟踪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该丝杠上有滑块,该滑块上面与焊枪连接,焊枪的后部与连接丝杠连接,焊枪后端与送丝机连接,焊枪的前端是焊头。该装置的优点是体积小并能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适用于小口径钢管内焊焊接。
4.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内焊装置只适用与小口径且较短的钢管,而且需要安装在基座上,如果焊接完一个钢管,再对另外一个钢管焊接时,就需要挪动基座,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对于较长的钢管,上述装置无法进行内焊操作,光是挪动基座就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内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装置对于较长的钢管无法进行内焊操作,移动装置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焊接位置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钢管内焊装置,包括焊管,所述焊管左侧设有焊接头,所述焊接头左侧端部设有焊接尖,所述焊接头下方设有摄像头延伸管,所述摄像头延伸管左侧端部设有摄像头,所述焊管右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显示屏。
8.进一步地,所述焊管包括若干管径依次递减的金属管件,每一所述金属管件的表面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弧形定位引导槽,每两个相邻所述金属管件之间通过所述弧形定位引导槽过渡配合连接。
9.若干管径依次递减的金属管件是为了让焊管具有伸缩的功能,在对较长的钢管进行焊接时,可将金属管件伸长,让焊接头能够到达焊接位置,并且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多个金属管件收缩到一个金属管件中,减少焊管占用的空间。
10.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延伸管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11.使用者可以通过显示屏观察摄像头拍摄到的焊接点位置,以确保焊接的准确性,焊接完成后检测焊接是否完整。
12.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外周套设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上设有防滑凸起。
13.把手上设有硅胶套和防滑凸起,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能够紧紧握住把手,不会打滑。
14.进一步地,所述焊管右侧下方设有外接线,所述外接线与外界电源连接。
15.外接线给整个装置传输能源,让整个装置能够运转。
16.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左侧端部设有隔热圈,所述隔热圈将焊管与显示屏分隔开。
17.隔热圈可以隔绝焊管的温度,保护显示屏不被高温损坏。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流程方便快捷;
20.2.本实用新型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收缩折叠,不占用额外的储存空间,对较长的钢管进行焊接时,拉出管件即可使用,不用担心距离太远焊接头无法焊接位置的问题,方便轻松;
21.3.本实用新型小巧轻便,单手握住把手就可以进行焊接,还可通过显示屏观察钢管内部的情况,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内焊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内焊装置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内焊装置实施例中焊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27.焊管1、金属管件101、弧形定位引导槽102、焊接头2、焊接尖201、摄像头延伸管3、摄像头301、显示屏4、把手5、硅胶套501、防滑凸起502、外接线6、隔热圈7。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9.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一:
33.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内焊装置,包括焊管1,焊管1左侧设有焊接头2,焊接头2左侧端部设有焊接尖201,焊接头2下方设有摄像头延伸管3,摄像头延伸管3左侧端部设有摄像头301,焊管1右侧设有把手5,把手5上设有显示屏4。具体来说,摄像头延伸管3可以让摄像头301对准焊接尖201的位置,以便拍摄焊接过程,把手5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抓握的地方,显示屏4可以让使用者直观的看到摄像头拍摄到的内容。
34.焊管1包括若干管径依次递减的金属管件101,每一金属管件101的表面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弧形定位引导槽102,每两个相邻金属管件101之间通过弧形定位引导槽102过渡配合连接。具体来说,若干管径依次递减的金属管件101是为了让焊管1具有伸缩的功能,在对较长的钢管进行焊接时,可将金属管件101伸长,让焊接头2能够到达焊接位置,并且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多个金属管件101收缩到一个金属管件101中,减少焊管1占用的空间。
35.实施例二:
36.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内焊装置,包括焊管1,焊管1左侧设有焊接头2,焊接头2左侧端部设有焊接尖201,焊接头2下方设有摄像头延伸管3,摄像头延伸管3左侧端部设有摄像头301,焊管1右侧设有把手5,把手5上设有显示屏4。具体来说,摄像头延伸管3可以让摄像头301对准焊接尖201的位置,以便拍摄焊接过程,把手5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抓握的地方,显示屏4可以让使用者直观的看到摄像头拍摄到的内容。
37.焊管1包括若干管径依次递减的金属管件101,每一金属管件101的表面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弧形定位引导槽102,每两个相邻金属管件101之间通过弧形定位引导槽102过渡配合连接。具体来说,若干管径依次递减的金属管件101是为了让焊管1具有伸缩的功能,在对较长的钢管进行焊接时,可将金属管件101伸长,让焊接头2能够到达焊接位置,并且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多个金属管件101收缩到一个金属管件101中,减少焊管1占用的空间。
38.摄像头301通过摄像头延伸管3与显示屏4电性连接。具体来说,使用者可以通过显示屏4观察摄像头301拍摄到的焊接点位置,以确保焊接的准确性,焊接完成后检测焊接是否完整。
39.把手5外周套设有硅胶套501,硅胶套501上设有防滑凸起502。具体来说,把手5上设有硅胶套501和防滑凸起502,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能够紧紧握住把手5,不会打滑。
40.焊管1右侧下方设有外接线6,外接线6与外界电源连接。具体来说,外接线6给整个装置传输能源,让整个装置能够运转。
41.把手5左侧端部设有隔热圈7,隔热圈7将焊管1与显示屏4分隔开。具体来说,隔热圈7可以隔绝焊管1的温度,保护显示屏4不被高温损坏。
42.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显示屏4观察摄像头301拍摄到的焊接点位置,以确保焊接的准确性,焊接完成后检测焊接是否完整,把手5上设有硅胶套501和防滑凸起502,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能够紧紧握住把手5,不会打滑,隔热圈7可以隔绝焊管1的温度,保护显示屏4不被高温损坏。
43.该装置使用方法:先断开电源,将收缩状态的金属管件101伸长,单手握住把手5,将焊管1伸入钢管内部,连接电源,观察显示屏4上的图像,找到需要焊接的具体位置,将焊接尖201靠近焊接点,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观察显示屏4上的图像,检查焊接完整性,无缺陷之后,关闭电源,将焊管1从钢管内部拿出,等待焊接头2冷却,冷却后,将金属管件101收起。
44.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