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6770发布日期:2022-02-09 11:5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关于直槽形弹性圆柱销的成型工艺涉及到三个步骤,包括冷拉成管工序、矫直工序以及倒角切断工序,但是上述工艺仍然存在问题如下:
3.在冷拉成管工序中,通过采用冷拉使材料在拉管模具中逐渐收缩成相应的管径要求,材料两侧的利边会与拉管模具的内壁接触摩擦,进而在拉管模具的内壁形成凹坑缺口,使得后续材料再进行冷拉时在成型管的外侧留下拉痕,并造成外观不良品。
4.冷拉成管的速度若太快会造成材料断裂或管径不稳定的后果,但若材料冷拉成管的速度慢,那又容易影响生产效率。
5.冷拉成管的半成品成型管的长度会在3~4m,成型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弯曲,而为了后续倒角工序的正常进行,必须将成型管矫直,而矫直的话会增加成本以及费时费力。
6.在切断倒角的工序中,倒角刀在切断倒角的同时会对成型管施加作用力,容易导致最终成型的弹性销的外径因受力而变大或变小,并且容易导致槽口被挤压变形,易产生不良品。
7.倒角刀易磨损,会导致产品切断面不平整或形成台阶,造成不良品,同时还增加了倒角刀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10.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所述冲压模结构包括送料模组、落料模组、第一成型模组、第二成型模组以及脱料机构,其中
11.所述送料模组与所述落料模组相邻设置,所述落料模组用于将料带的部分切断并形成待加工料件;
12.所述第一成型模组靠近所述落料模组,所述第一成型模组用于将所述待加工料件施压形成预成型件;
13.所述第二成型模组靠近所述第一成型模组,所述第二成型模组用于将所述预成型件制成卷制件;
14.所述脱料机构靠近所述第二成型机构设置,所述脱料机构用于将所述卷制件从所述冲压模结构中脱离。
15.进一步的,所述落料模组包括落料上模以及落料下模,其中
16.所述落料上模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与所述第一上模座连接的第一上刀模;
17.所述落料下模包括具有固定座的第一底座,在靠近所述固定座处,于所述第一底
座上开设孔,弹顶通过弹性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孔中。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模组包括第一成型上模及第一成型下模,其中
19.所述第一成型上模包括第二上模座及与所述第二上模座连接的第二上刀模;
20.所述第一成型下模包括第二底座,一对定位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在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可供第二上刀模插入的预成型槽。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成型模组包括第二成型上模及第二成型下模;其中
22.所述第二成型上模包括第三上模座以及与所述第三上模座连接的刀模座,所述刀模座的一部分与第三上刀模连接,所述第三上刀模远离刀模座的一端具有第一成型槽;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成型下模包括第三底座以及与所述第三底座连接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远离第三底座的一端具有第二成型槽。
24.进一步的,所述脱料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脱料块,所述脱料块上开设贯通孔,杆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贯通孔,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气动装置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设置延伸部。
25.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底座的表面还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具有用于限制弹顶移动的限位槽,在所述弹顶的一侧具有可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凸起。
26.进一步的,在所述弹顶上还具有开口槽。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成型槽的槽底具有弧形面,所述第三底座的凸出部分具有一对斜面,所述斜面以所述第二成型槽为中心对称设置。
2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杆体的外径。
29.进一步的,所述冲压模结构还包括滑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的活动端连接。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31.(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材料落料模组、第一成型模组、第二成型模组以及脱料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产品由原材料至预成型件至销件的自动化作业,其有效避免传统结构需要冷拉成管、矫直等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作业人员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
32.(二)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提到了传统结构中的拉管模具以及倒角刀具,减少了模具数量,利于存储以及维护保养。
33.(三)进一步的,在弹顶上设置一开口槽可有效防止待冲压材料被切除之后粘料。
34.(四)进一步的,脱料机构中设置杆体以及延伸部可以有效避免脱料前销件从该杆体上脱离掉出,提高了销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落料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落料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第一成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第一成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第二成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第二成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41.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脱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2.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冲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43.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材料从落料、一次成形、二次成型的变化示意图。
44.附图中标记: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00、送料气缸;301、送料活塞;400、落料上模;4001、第一定位块;4002、第一上模座;4003、第一上刀模;401、落料下模;4010、限位槽;4011、限位块;4012、凸起;4013、开口槽;4014、弹顶;4015、弹性件;4016、第一底座;4017、固定座;4018、孔; 500、第一成型上模;5001、第二上模座;5002、第二上刀模;501、第一成型下模;5010、第二定位块;5011、第二底座;5012、预成型槽;5013、止口; 600、第二成型上模;6001、第三上模座;6002、刀模座;6003、第三上刀模; 6004、第一成型槽;601、第二成型下模;6011、第二成型槽;6012、凸出部分; 6013、第三底座;6014、斜面;7、脱料机构;701、脱料活塞;702、杆体;703、安装座;704、脱料块;705、贯通孔;706、延伸部;707、脱料气缸;708、滑块;709、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冲压模结构包括送料模组、落料模组、第一成型模组、第二成型模组以及脱料机构7,其中
47.送料模组与落料模组相邻设置,落料模组用于将料带的部分切断并形成待加工料件;
48.第一成型模组靠近落料模组,第一成型模组用于将待加工料件施压形成预成型件;
49.第二成型模组靠近第一成型模组,第二成型模组用于将预成型件制成卷制件;
50.脱料机构7靠近第二成型机构设置,脱料机构7用于将卷制件从所述冲压模结构中
脱离。
51.进一步的,请参考图8,所述冲压模结构还包括送料气缸300,所述送料气缸300具有送料活塞301,其靠近落料模组设置。
52.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8,所述送料气缸300、送料模组、第一成型模组和第二成形模组均设置于第二底板2上,该第二底板2固接于第一底板1的表面。
53.请参考图1和图2,下面详细描述落料模组的具体结构如下:
54.所述落料模组包括落料上模400以及落料下模401,其中
55.请参考图1,落料上模400包括第一上模座4002以及与所述第一上模座 4002连接的第一上刀模4003,其中所述第一上刀模4003用于将料带切断。
5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模座4002还与压机的输出部分连接,以通过压机控制第一上模座4002上下运动。
57.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上模座4002上还连接第一定位块4001,所述第一定位块4001用于防止第一上模座4002相对于落料下模401移动时超出行程,进而保证了落料上模400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保证了落料上模400的使用寿命。
58.请参考图2,所述落料下模401包括具有固定座4017的第一底座4016,在靠近固定座4017处,于第一底座4016上开设孔4018,弹顶4014通过弹性件 4015可活动地设置于孔4018中,在本实施例所述用于直槽销的冲压模结构中,该弹性件4015优选为弹簧,该弹簧可在所述弹顶4014不再受压时复位。其中该弹顶4014的一侧紧贴固定座4017的内侧活动。
59.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2,在所述第一底座4016的上表面还连接限位块 4011,限位块4011的一侧具有用于限制弹顶4014移动的限位槽4010,在弹顶 4014的一侧具有可与限位槽4010配合的凸起4012,该限位槽4010用于防止弹顶4014进一步上行,以保证弹顶4014在复位后始终与所述限位槽4010接触。
60.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2,在弹顶4014上还具有开口槽4013,该开口槽 4013用于待冲压材料被落料上模400的第一上刀模4003切断形成料带后粘在弹顶4014上。
61.下面描述第一成型模组的具体结构如下:
62.所述第一成型模组包括第一成型上模500及第一成型下模501,该第一成型上模500也通过压机控制实现上下运动,其中
63.请参考图3,所述第一成型上模500包括第二上模座5001及与第二上模座 5001连接的第二上刀模5002,所述第二上刀模5002用于将材料冲压形成u形的预成型结构。
64.请参考图4,所述第一成型下模501包括第二底座5011,一对第二定位块 501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底座5011,在第二底座5011上开设可供第二上刀模 5002插入的预成型槽5012。
65.具体的,请参考图4和图8,所述第二定位块5010分别以所述预成型槽5012 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5011上也分别开设可供第二定位块5010滑动的开孔,所述第二定位块5010可沿该开孔相对于预成型槽5012滑进滑出。在每块所述第二定位块5010的内侧均具有止口5013,所述止口5013用于放入被切断的料带。
66.下面描述第二成形模组的具体结构如下;
67.请参考图5、图6,第二成型模组包括第二成型上模600及第二成型下模 601,该第二成型上模600通过压机控制上下运动,其中
68.第二成型上模600包括第三上模座6001以及与第三上模座6001连接的刀模座6002,刀模座6002的一部分与第三上刀模6003连接,第三上刀模6003 远离刀模座6002的一端具有第一成型槽6004,第一成型槽6004的槽底具有弧形面。
69.第二成型下模601包括第三底座6013以及与第三底座6013连接的凸出部分6012,凸出部分6012远离第三底座6013的一端具有第二成型槽6011,所述第二成型槽6011也优选为弧形面,使得所述第一成型槽6004与第二成型槽 6011对接时形成圆形成型腔,第三底座6013的凸出部分6012具有一对斜面 6014,斜面6014以第二成型槽6011为中心对称设置。
70.下面详细描述脱料机构7的具体结构如下:
71.请参考图7,所述脱料机构7包括安装座703以及与安装座703连接的脱料块704,脱料块704上开设贯通孔705,杆体702可活动地设置于贯通孔705,杆体702的一端与气动装置连接,杆体702的另一端设置延伸部706,所述延伸部706的外径大于所述杆体702的外径,进而可防止成型的直槽销可悬挂在杆体702上防止其从杆体702上脱离。同样的,上述杆体702的外径以及延伸部706的外径也均是小于贯通孔705的孔径。
72.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7和图8,所述气动装置包括脱料气缸707,所述脱料气缸707具有脱料活塞701。
73.进一步的,请参考图8,上述冲压模结构还包括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具体为滑块708以及与所述滑块708滑动连接的导轨709,进而可利用滑块708 改变脱料气缸707相对于安装座703的位置,以用于实现杆体702从上述贯通孔705中伸入和伸出。
74.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8,上述滑动装置安装在第一底板1的表面。
7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76.落料切除:请参考图1和图2,通过外接输送机构将材料输送至落料下模 401,直至材料接触限位块4011后停止输送,此时材料沿水平状置放。压机控制第一上模座4002下行,直至第一定位块4001接触限位块4011之后,第一上模座4002停止下行,在该下行过程中第一上刀模4003进一步接触材料并将材料切除,切除的材料被第一上刀模4003接触并进一步被第一上刀模4003冲压于弹顶4014的表面,弹顶4014被第一上刀模4003按压并向下移动,弹性件 4015此时处于压缩状态。
77.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当压机控制第一上模座4002上行之后,弹性件4015 恢复弹性并带动弹顶4014向上移动,直至该弹顶4014的凸起4012接触限位槽4010后停止移动,此时被切除的材料位于弹顶4014上,所述被切除的材料的形态如图9中a图所示。
78.一次送料:请参考图8,送料气缸300启动并驱动送料活塞301伸出,送料活塞301伸出后接触上述被切除的材料并将该被切除的材料推送至第一成型下模501,直至被切除的材料被推送进相邻两块第二定位块5010的止口5013 之间,然后送料活塞301回缩至原位。
79.一次成型:请参考图3和图4,当被切除的材料被推送于第一成型下模501 之后,第二上模座5001通过压机控制进一步下行,第二上刀模5002随第二上模座5001下行并接触待切除材料,待切除材料受第二上刀模5002施压后由平直状态逐渐弯曲并伸入预成型槽5012中并形成如图9中b图所示的预成型件。
80.二次送料:送料气缸300启动并再次驱动送料活塞301,该送料活塞301 伸出后推动上述预成型件进入第二成型下模601的第二成型槽6011中。
81.在二次成型之前首先通过脱料气缸707控制脱料活塞701从脱料块704处伸出,使
杆体702位于上述预成型件的内侧。
82.二次成型:请参考图5和图6,压机控制第三上模座6001下行,第三上刀模6003随第三上模座6001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逐渐接触预成型件,该预成型件的左右两端沿第一成型槽6004的两侧逐渐翻卷,当该第一成型槽6004 的两侧与凸出部分6012的斜面6014对接,使得预成型件均匀收力并最终卷制成销件。
83.脱料:请参考图7,卷制成销件之后,脱料气缸707控制脱料活塞701回缩,脱料活塞701在回缩过程中也带动杆体702进一步回撤,由于销件的外径是大于脱料块704中贯通孔705的孔径的,在杆体702的回撤过程中销件与脱料块704接触,由于杆体702的外径以及延伸部706的外径也均是小于贯通孔 705的孔径的,因此当杆体702以及延伸部706均回车至贯通孔705中时,所述销件不在被杆体702套设,其受重力影响下落并落入料匣中。
8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