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零件焊接后的校形与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3501发布日期:2022-03-09 12:5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钣金零件焊接后的校形与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2.曲面钣金零件在经过手工或者模具成形后,后续加工工序为氩弧焊、电阻焊、钻孔。
3.传统的加工方法在氩弧焊和电阻焊之后需要进行手工校形,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校形与打磨,曲面零件修形比较困难,修形不到位,校形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较高孔位置度要求,对后续零件孔位加工和装配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使零件难以满足图纸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零件焊接后的校形与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弧形凹槽的下模、与所述下模匹配且具有弧形凹槽的上模、以及用于固定零件的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形成的腔体内;所述下模设有钻孔,所述钻孔内设有钻套。
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圆柱销进行定位。
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连接下模和压板。
8.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现有技术的生产成本,提高零件焊接变形修整后的质量和后续孔位加工的精度,本实用新型确保了零件在焊接变形后的简单校形,并且本实用新型拆卸简单、易于操作,同时提高了零件的孔位置度。
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12.图2为图1中a-a部分的剖视图。
13.图3为图1中b-b部分的剖视图。
14.图4为图1中c-c部分的剖视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品零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
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钣金零件焊接后的校形与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弧形凹槽的下模2、与所述下模2匹配且具有弧形凹槽的上模1、以及用于固定零件3的压板7;所述压板7设置在所述上模1和下模2形成的腔体内;所述下模2设有钻孔,所述钻孔内设有钻套4。
1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模1和下模2通过圆柱销6进行定位。
1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包括螺栓,所述螺栓5连接下模2和压板7。
20.零件选用为铝合金,壁厚薄,在手工成形后,先钨极氩弧焊,然后电阻焊焊点为φ6,钨极氩弧焊时零件会变形,同时电阻焊点为φ6,会使零件表面不平整;
21.若先将钻孔后再进行焊接,则孔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所以在焊接和校形完成之后,再进行孔位加工,能够保证孔位置度,满足图纸要求,达到零件的交付状态。
22.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及使用过程如下:
23.第一步,将零件3通过氩弧焊和电阻焊焊接成形后,放置在下模2上,然后通过螺栓5将压板7压在零件3上,并压紧零件3,起到固定零件的作用。
24.第二步,将上模1放置在下模2上并通过圆柱销6进行定位,到保证下模2和上模1精确定位,然后对零件3进行校形。
25.第三步,校形完成后,通过下模2钻孔内的钻套4,引导手工钻孔,保证钻孔的精确性,钻套的使用能提高下模使用寿命。
26.如图5所示,为最终的成品零件8。
27.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钣金零件焊接后的校形与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弧形凹槽的下模、与所述下模匹配且具有弧形凹槽的上模、以及用于固定零件的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形成的腔体内;所述下模设有钻孔,所述钻孔内设有钻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零件焊接后的校形与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圆柱销进行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零件焊接后的校形与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连接下模和压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钣金零件焊接后的校形与钻孔装置,包括具有弧形凹槽的下模、与所述下模匹配且具有弧形凹槽的上模、以及用于固定零件的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和下模形成的腔体内;所述下模设有钻孔,所述钻孔内设有钻套。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现有技术的生产成本,提高零件焊接变形修整后的质量和后续孔位加工的精度,本实用新型确保了零件在焊接变形后的简单校形,并且本实用新型拆卸简单、易于操作,同时提高了零件的孔位置度。同时提高了零件的孔位置度。同时提高了零件的孔位置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 李永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宏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