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0978发布日期:2022-02-08 11:0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


背景技术:

2.机械行业齿轮加工的发展趋势加工精度越来越高,高精度的齿轮件必须滚齿或铣齿粗加工,最后经过磨齿才能达到设计要求。留磨量齿轮粗加工在整个齿轮加工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现在齿轮加工行业,传统大模数齿轮外齿加工一般采用滚齿加工方案,留磨量滚刀设计技术成熟,但滚齿的加工时间比较长。齿轮箱中的齿轮件模数增加,齿轮粗开齿加工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采用滚齿粗加工齿轮,加工时间长,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采用滚齿进行齿轮粗加工导致加工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组刀片单元,所述刀片单元包括第一顶齿刀片和若干个侧齿刀片,所述第一顶齿刀片沿所述本体的圆周设置,所述侧齿刀片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顶齿刀片和所述侧齿刀片错位设置,若干所述侧齿刀片螺旋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顶齿刀片的顶部具有倒圆角。
7.优选的,所述侧齿刀片为直线型刀片,若干所述侧齿刀片错位形成渐开线,每组刀片单元内的所述第一顶齿刀片与所述侧齿刀片形成螺旋错位设置,形成挖根结构。侧齿刀片形成渐开线,使得齿轮粗加工的轮廓与成品齿形的轮廓相同,从而保证齿轮侧边的每个部位的留磨量是相同的,方便后续磨齿。第一顶齿刀片与侧齿刀片螺旋错位设置,形成挖根机构,挖根量为a。
8.优选的,所述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刀片单元,两侧的刀片单元也是错位设置的。为了使得加工速度更快,因此在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刀片单元,从而可以同时对齿轮的两侧进行加工,为了方便安装刀片单元,特别是方便安装第一顶齿刀片,因此两侧的刀片单元是错位设置的,而不是在本体的同一个位置安装两个第一顶齿刀片。
9.优选的,每个所述刀片单元还包括第二顶齿刀片,所述第二顶齿刀片与所述第一顶齿刀片间隔设置。由于齿根的位置需要铣的量比较大,因此每个刀片单元还设有第二顶齿刀片,本体一面的刀片组合内的第一顶齿刀片、第二顶齿刀片与本体另一面的刀片组合内的第一顶齿刀片、第二顶齿刀片时错位设置的。
10.优选的,每个所述侧齿刀片的旁边均设有容屑槽。每个容屑槽都是独立的,不想通的,因此可以利用铣刀盘旋转进入不切削位置时进行排屑,充分利用铣刀盘侧齿刀片面积空间,可减少不同侧齿刀片的切屑相互堆积挤压,损伤零件表面粗糙度。
11.优选的,所述本体的中心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铣刀盘安装在加工工具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铣刀替代滚齿,从而提高了效率,但是由于采用铣刀进行加工时需要解决留磨量齿轮的挖根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刀片单元,刀片单元中的第一顶齿刀片和侧齿刀片呈螺旋错位设置,从而使得齿轮的两侧与齿根圆过渡部位具有一定量的挖根。第一顶齿刀片与侧刀片的起点处错位搭接,构成可实现具有留磨量的齿形图,从而在解决了速度的问题上也解决了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加工时侧面的加工示意图。
15.图中标记:1-本体,2-侧齿刀片,3-安装孔,4-第一顶齿刀片,5-第二顶齿刀片,6-容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两侧均锥面环形,在本体1两个侧面均安装有若干组刀片单元,每个刀片单元包括第一顶齿刀片4、第二顶齿刀片5和若干个侧齿刀片2。第一顶齿刀片4、第二顶齿刀片5均是沿着本体1的圆周安装的,第一顶齿刀片4和第二顶齿刀片5的结构相同,第一顶齿刀片4的顶部设有半径为r的倒角,侧齿刀片2是为直线型结构的。侧齿刀片2是安装在本体1的环形锥面上。
21.每组刀片单元内的侧齿刀片2螺旋错位搭接形成渐开线齿线折线,每组刀片单元的刃口形成切屑面互补,形成带挖根的形状的渐开线齿形。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安装,本体1两侧的刀片单元是间隔设置的,即沿着本体1圆周方向是按照正面的第一顶齿刀片4、背面的第一顶齿刀片4、正面的第二顶齿刀片5、背面的第二顶齿刀片5这样布置的。本体1正面和背面的侧齿刀片2的螺旋方向是对称的,这样在加工的时候才能使得两侧是对称的渐开线,加工的齿形才正确。
22.如图2所示,为铣刀盘运转时加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本体1正面和背面的第一顶
齿刀片4旋转加工时是对称的。铣刀盘加工时,每组刀片单元内的所述第一顶齿刀片4与所述侧齿刀片2形成螺旋错位设置,形成挖根结构,如图2所示,挖根量为a。本体1的两侧均为锥形设计。
23.每个侧齿刀片2单独连接一个容屑槽6,容屑槽6互不相通,利用铣刀盘旋转进入不切削位置时进行排屑,充分利用铣刀盘侧齿单片面积空间,可减少不同刀片的切屑相互堆积挤压,损伤零件表面粗糙度。
24.本实施例提供的齿轮铣刀盘在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了六组刀片单元,每组刀片单元包括五个侧齿刀片。
25.工作过程:将待加工的零件沿x轴方向放置,将铣刀盘沿y轴方向设置,旋转铣刀盘,本体1两侧的刀片单元旋转后侧面看上去形成对称的曲线,如图2所示,通过刀片单元对代加工零件进行铣齿,由于第一顶齿刀片4和侧齿刀片2形成的曲线是渐开线的,从而使得每个地方的粗加工轮廓与成品齿形的轮廓之间形成的挖根量是相同的,方便后续磨齿。每个侧齿刀片2切削下的金属都会装进容屑槽6内,当铣刀盘转动到不需要加工的位置时,容屑槽6内的切削就会掉出,从而不会导致切斜堆积将零件表面损伤,影响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若干组刀片单元,所述刀片单元包括第一顶齿刀片(4)和若干个侧齿刀片(2),所述第一顶齿刀片(4)沿所述本体(1)的圆周设置,所述侧齿刀片(2)安装于所述本体(1)上,所述第一顶齿刀片(4)和所述侧齿刀片(2)错位设置,若干所述侧齿刀片(2)螺旋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顶齿刀片(4)的顶部具有倒圆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齿刀片(2)为直线型刀片,若干所述侧齿刀片(2)错位形成渐开线,每组刀片单元内的所述第一顶齿刀片(4)与所述侧齿刀片(2)形成螺旋错位设置,形成挖根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刀片单元,两侧的刀片单元均是错位设置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刀片单元还包括第二顶齿刀片(5),所述第二顶齿刀片(5)与所述第一顶齿刀片(4)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齿刀片(2)的旁边均设有容屑槽(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中心设有安装孔(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留磨量的齿轮铣刀盘,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若干组刀片单元,刀片单元包括第一顶齿刀片和若干个侧齿刀片,第一顶齿刀片沿本体的圆周设置,侧齿刀片安装于本体上,第一顶齿刀片和侧齿刀片错位设置,若干侧齿刀片螺旋错位设置,第一顶齿刀片的顶部具有倒圆角。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铣刀进行加工时需要解决留磨量齿轮的挖根问题,采用铣刀进行铣齿提高了效率。在本体上设置刀片单元,刀片单元中的第一顶齿刀片和侧齿刀片呈螺旋错位设置,从而使得齿轮的两侧与齿根圆过渡部位具有一定量的挖根。第一顶齿刀片与侧刀片的起点处错位搭接,构成可实现具有留磨量的齿形图,从而在解决了速度的问题上也解决了质量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施洋洋 郑捷 王冬冬 王冬琼 黄光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