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5666发布日期:2022-01-19 19:4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用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2.出线盒由线盒壁和方板焊接而成,传统加工方法是人工定位焊接,由于人工存在个体技术差异,所以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人工焊接还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焊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快捷。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专用焊接工装,包括:
5.框架、平台;
6.框架和平台转动连接,平台包括中间镂空的平板,平板上设有多块挡板,多块挡板围设成一空腔,其中至少有两块挡板能够前后移动的设置在平台上;平台设有悬臂和驱动机构,悬臂一端转动连接在平台上,悬臂另一端固定有支撑平台,驱动机构与悬臂连接并驱动悬臂摆动,使支撑平台位于空腔中或从空腔中摆出。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框架和平台转动连接,实现焊接件在平台上的正反向的多方位焊接,多块挡板围设成一空腔,其中至少有两块挡板能够前后移动的设置在平台上,其中焊接件位于空腔中,可以保证对焊接件的夹紧,方便焊接的稳固性,悬臂上的支撑平台可用于放置另一焊接件,结合驱动机构,支撑平台位于空腔中或从空腔中摆出,可以使得两焊接件内部的完美焊接,整个装置能保证产品装夹快速,通过工装定位尺寸准确;同时工装可以实现正反面自动翻转,一次装夹即可完成产品加工,节省了人力,并大大提高了工装效率。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平台上可转动的设有摆动轴,悬臂一端固定在摆动轴上,驱动机构与摆动轴连接并驱动摆动轴转动。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的运动,带动摆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悬臂摆动,从而使得支撑平台从空腔中进入或摆出。
11.进一步,摆动轴上设有连接杆,驱动机构与连接杆连接并驱动摆动轴转动。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杆可以传动驱动机构的输出位移,进而更好的实现摆动轴的转动。
13.进一步,悬臂呈u型结构或圆弧形结构,悬臂另一端从平板下方穿入平板中间的镂空内。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u型结构或圆弧形结构可以使得悬臂能深入至空腔中,而不受平台平板的约束。
15.进一步,多块挡板围设成一方形空腔,其中相邻的两块挡板固定在平台上,另两块相邻的挡板分别通过驱动装置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平台上。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块挡板可以帮助固定待焊机工装,同时两块挡板固定,另两块可通过驱动装置可前后移动,可以方便焊接件的取放,整个过程,方便、快捷。
17.进一步,挡板有四块,其中相邻的两块挡板分别为固定在平台上的靠板一和靠板二,另两块相邻的挡板分别为夹紧板一和夹紧板二,夹紧板一和夹紧板二靠近方形空腔的一侧连接有可移动的压力块,压力块通过驱动装置可前后移动。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待焊接件为几块,能刚好贴近于靠板一和靠板二以及夹紧板一和夹紧板二,在夹紧板一和夹紧板二的压力块前移下,待焊接件被夹紧。
19.进一步,还包括电机,电机固定连接在框架上,平台两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框架上,其中一端与电机连接并在电机带动下实现翻转。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机转动下,可以带动平台翻转,进而把焊接件的另一面露出,方便焊接。
21.进一步,还包括自动焊机,自动焊机位于平台的一侧。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自动焊机协助本装置进行工装的焊接。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焊接件装夹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焊接件装夹翻转180
°
示意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框架、2.平台、3.靠板一、4.靠板二、5.支撑平台、6.气缸、7.夹紧板一、8.夹紧板二、9.电机、10.线盒壁、11.方板、12.悬臂、13.摆动轴、14.连接杆、15.压力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专用焊接工装的实施例,包括:
30.框架1、平台2;
31.所述框架1和所述平台2转动连接,所述平台2包括中间镂空的平板,所述平板上设有多块挡板,多块所述挡板围设成一空腔,其中至少有两块所述挡板能够前后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2设有悬臂12和驱动机构6,所述悬臂12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平台2上,所述悬臂另一端固定有支撑平台5,所述驱动机构6与所述悬臂12连接并驱动所述悬臂12摆动,使所述支撑平台5位于所述空腔中或从所述空腔中摆出。
32.具体的,框架1立于地面,平台2和框架1转动连接,平台2上有中间镂空的平板,镂空处设有多块挡板,其中至少有两块可以前后移动,平台2上还存在驱动机构6和悬臂12,悬臂12一端转动连接在平台2上,另一端固定有支撑平台5,通过驱动机构6与悬臂12的连接并驱动悬臂12摆动,使得支撑平台5从空腔中摆出或进入。
33.应理解的,通过平台2转动,实现焊接件在平台上的正反向的多方位焊接,其中焊接件位于空腔中,至少有两块挡板能够前后移动,可以保证对焊接件的夹紧,方便焊接的稳固性,悬臂12上的支撑平台5可用于放置另一焊接件,在驱动机构6驱动下,支撑平台5可以进入空腔中或从空腔中摆出,可以保证两焊接件内部的焊接。
34.优选的,驱动机构6可为气缸驱动。
3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所述平台上可转动的设有摆动轴13,所述悬臂12一端固定在所述摆动轴13上,所述驱动机构6与所述摆动轴13连接并驱动所述摆动轴13转动。
36.具体的,驱动机构6连接摆动轴13,摆动轴13固定连接悬臂12,驱动机构6带动摆动轴13摆动,进而带动了悬臂12摆动,从而使得支撑平台5可以进入于空腔中或从空腔中摆出。
37.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3:如图1-3所示,所述摆动轴13上设有连接杆14,所述驱动机构6与所述连接杆14连接并驱动所述摆动轴13转动。
38.具体的,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杆14沿摆动轴13的轴心摆动,进而带动摆动轴13转动,也即带动了悬臂12摆动,使得支撑平台5可以进入于空腔中或从空腔中摆出。
39.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实施例4:如图1-3所示,所述悬臂12呈u型结构或圆弧形结构,所述悬臂12另一端从所述平板下方穿入平板中间的镂空内。
40.具体的,悬臂12呈u型结构或圆弧形结构可以使得悬臂12能深入至空腔中,不受空腔外边的影响,使得支撑平台5能立于空腔中。
41.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实施例5:如图1-3所示,多块所述挡板围设成一方形空腔,其中相邻的两块挡板固定在所述平台上,另两块相邻的挡板分别通过驱动装置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平台上。
42.具体的,多块挡板可以帮助固定待焊机工装,同时两块挡板固定,另两块可通过驱动装置可前后移动,可以方便焊接件的取放,整个过程,方便、快捷。
43.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6:如图1-3所示,所述挡板有四块,其中相邻的两块挡板分别为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的靠板一3和靠板二4,另两块相邻的挡板分别为夹紧板一7和夹紧板二8,所述夹紧板一7和所述夹紧板二8靠近所述方形空腔的一侧连接有可移动的压力块15,所述压力块15通过驱动装置可前后移动。
44.具体的,挡板为四块,其中靠板一3和靠板二4是相邻固定在平台空腔的边上,夹紧板一7和夹紧板二8底端固定在空腔的的另外两边,同时紧板一7和夹紧板二8含有可前移的压力块15,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压力块15可前后移懂;因此在放入焊接件后,可通过移动压力块15,进行焊接件的夹紧。
45.具体的,待焊接件包括为线盒壁10和方板11,线盒壁10为四块分别放置于靠板一3、靠板二4、夹紧板一7和夹紧板二8靠近空腔的一侧,在夹紧板一7和夹紧板二8)的压力块15前移下,线盒壁10被卡紧,方板11放置在支撑平台5上,并和线盒壁10内部连接。
46.优选的,驱动装置为气泵驱动或者为液压带动。
47.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实施例7:如图1-3所示,还包括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平台2两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框架1上,其中一端与所述电机9连接并在所述电机9带动下实现翻转。
48.具体的,电机9固定在框架1上,平台2两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框架1上,电机9连接平台2的一端进而能带动平台2翻转,帮助实现焊接件的反面焊接。
49.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实施例8:还包括自动焊机,所述自动焊机位于所述平台2的一侧。
50.具体的,整个工装的焊机,通过自动焊机来进行。
51.优选的,自动焊机在设定好的程序下,可以实现自动焊接。
52.实施例9,如图1-3所示,本专用焊接工装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53.(1)、依托靠板一3和靠板二4把线盒壁10的四块分别放入空腔边上,同时通过驱动装置气泵的作用下夹紧板一7和夹紧板二8的压力块15实现固定,进而再通过自动焊机焊接好线盒壁10的四块连接处。
54.(2)、把支撑平台5置于空腔中和线盒壁10内,再把方板11放置在支撑平台5上并和线盒壁10的四边相互对应连接,再通过自动焊机焊接好方板11和线盒壁10的接触位置。
55.(3)、电机9转动,带动平台2实现180
°
翻转。
56.(4)、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杆14沿摆动轴13的轴心摆动,进而带动摆动轴13转动,也即带动了悬臂12摆动,使得支撑平台5从空腔中摆出;此时方板11和线盒壁10的内部被呈于面上,再通过自动焊机焊接好内部的几个接触位置。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