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1414发布日期:2022-05-17 14:5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2.铜线加工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线生产国和消费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铜线加工产业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保持了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铜线产业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应看到,全行业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3.在一些极细的铜线在绞线过程中需要将绞线前的铜线进行矫直,现有的铜线矫直装置矫直难度较高,不能对铜线张力拉伸后进行校正,后续绞线难度较高,容易出现断线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放料组件用于铜线放料,后经过第一张力组件和第二张力组件配合将铜线拉伸,第二张力组件导入至矫直组件将铜线矫直,矫直后再通过导出组件将铜线导出,对铜线矫直效果好,方便后续绞线等工序,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好的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包括放料组件,所述放料组件设有放料辊,所述放料组件位于放料辊的上方设有第一张力组件;机架,所述机架远离放料组件一侧;第二张力组件,所述第二张力组件安装于机架;矫直组件,所述矫直组件安装于机架、并位于第二张力组件下方;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机架、并连接且用于调节矫直组件;导出组件,所述导出组件安装于机架一侧,所述导出组件用于将矫直组件所矫直后的铜线导出。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放料组件包括放料架、安装于放料架的放料电机、及安装于放料架并位于放料辊一侧的放料导向辊,所述放料电机与放料辊驱动连接。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放料辊用于套入放料线筒,所述放料线筒将铜线放料经过放料导向辊后导入至第一张力组件。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张力组件包括连接于放料架的放料支撑柱、及安装于放料支撑柱的第一张力器,所述第一张力器设有第一张力轮,所述第一张力轮将铜线导向至第二张力组件。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张力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第二张力器,所述第二张力器设有第二张力轮,所述第二张力轮将第一张力轮所导入的铜线导入至矫直组件。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矫直组件包括矫直面板、安装于矫直面板两端
的矫直导入轮和矫直导出轮、及安装于矫直面板的矫直轮组,所述第二张力轮将铜线导入矫直导入轮,矫直导入轮将铜线导入至矫直轮组,所述矫直轮组将铜线矫直后通过矫直导出轮导出。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矫直轮组包括上轮组和下轮组,所述上轮组与下轮组之间形成用于铜线通过的矫直槽。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轮组与下轮组均设置多个的导轮,多个的导轮为相互交错设置。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架及安装于调节架并与矫直面板连接的调节手轮,所述矫直面板安装于所述调节架。
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出组件包括导出连接架、及安装于导出连接架的多个导出辊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相比现有的极细铜线矫直工艺,本实用新型通过放料组件用于铜线放料,后经过第一张力组件和第二张力组件配合将铜线拉伸,第二张力组件导入至矫直组件将铜线矫直,矫直后再通过导出组件将铜线导出,对铜线矫直效果好,方便后续绞线等工序,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好。具体是,设置了放料组件,所述放料组件设有放料辊,所述放料组件位于放料辊的上方设有第一张力组件;机架,所述机架远离放料组件一侧;第二张力组件,所述第二张力组件安装于机架;矫直组件,所述矫直组件安装于机架、并位于第二张力组件下方;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机架、并连接且用于调节矫直组件;导出组件,所述导出组件安装于机架一侧,所述导出组件用于将矫直组件所矫直后的铜线导出。在机架上设置了调节组件来调节矫直组件的高度和位置,能够在铜线矫直时进行适应调节,进而提升矫直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放料组件1、放料辊11、放料架12、放料电机13、放料导向辊14、第一张力组件2、放料支撑柱21、第一张力器22、第一张力轮23、机架3、第二张力组件4、第二张力器41、第二张力轮42、矫直组件5、矫直面板51、矫直导入轮52、矫直导出轮53、矫直轮组54、上轮组541、下轮组542、调节组件6、调节架61、调节手轮62、导出组件7、导出连接架71、导出辊轮7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图3所示,一种极细铜线生产矫直装置,包括放料组件1,所述放料组件1设有放料辊11,所述放料组件1位于放料辊11的上方设有第一张力组件2;机架,所述机架3远离放料组件1一侧;第二张力组件4,所述第二张力组件4安装于机架3;矫直组件5,所述矫直组件5安装于机架3、并位于第二张力组件4下方;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安装于机架3、并连接且用于调节矫直组件5;导出组件7,所述导出组件7安装于机架3一侧,所述导出组件7用于将矫直组件5所矫直后的铜线导出。
25.放料组件1包括放料架12、安装于放料架12的放料电机13、及安装于放料架12并位于放料辊11一侧的放料导向辊14,所述放料电机13与放料辊11驱动连接,放料辊11用于套入放料线筒,所述放料线筒将铜线放料经过放料导向辊14后导入至第一张力组件2;通过放料电机13驱动放料辊11用于铜线放料,放料效果好,结构导料稳定。
26.第一张力组件2包括连接于放料架12的放料支撑柱21、及安装于放料支撑柱21的第一张力器22,所述第一张力器22设有第一张力轮23,所述第一张力轮23将铜线导向至第二张力组件4,通过放料支撑柱21用于第一张力器22支撑安装,同时设置了第一张力轮23用于铜线导向放料。
27.第二张力组件4包括安装于机架3的第二张力器41,所述第二张力器41设有第二张力轮42,所述第二张力轮42将第一张力轮23所导入的铜线导入至矫直组件5,通过第二张力器41配合第二张力轮42配合用于将第一张力轮23所导入的铜线导向,方便后续矫直。
28.矫直组件5包括矫直面板51、安装于矫直面板51两端的矫直导入轮52和矫直导出轮53、及安装于矫直面板51的矫直轮组54,所述第二张力轮42将铜线导入矫直导入轮52,矫直导入轮52将铜线导入至矫直轮组54,所述矫直轮组54将铜线矫直后通过矫直导出轮53导出,整体结构简单,设置矫直导入轮52将铜线导入,后通过矫直轮组54将铜线矫直后通过矫直导出轮53将铜线导出,整体结构稳定可靠,矫直效果好。
29.矫直轮组54包括上轮组541和下轮组542,所述上轮组541与下轮组542之间形成用于铜线通过的矫直槽,进一步改进为,上轮组541与下轮组542均设置多个的导轮,多个的导轮为相互交错设置,采用上轮组541和下轮组542的配合用于铜线矫直走向,矫直效果好。
30.调节组件6包括调节架61及安装于调节架61并与矫直面板51连接的调节手轮62,所述矫直面板51安装于所述调节架61,通过调节手轮62用于调节矫直面板51在调节架61上活动,调节方便。
31.导出组件7包括导出连接架71、及安装于导出连接架71的多个导出辊轮72,通过导出辊轮72用于矫直后的铜线导出,方便后续加工。
32.本实用新型通过放料组件1用于铜线放料,后经过第一张力组件2和第二张力组件4配合将铜线拉伸,第二张力组件4导入至矫直组件5将铜线矫直,矫直后再通过导出组件7将铜线导出,对铜线矫直效果好,方便后续绞线等工序,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好。具体是,设置了放料组件1,所述放料组件1设有放料辊11,所述放料组件1位于放料辊11的上方设有第
一张力组件2;机架3,所述机架3远离放料组件1一侧;第二张力组件4,所述第二张力组件4安装于机架3;矫直组件5,所述矫直组件5安装于机架3、并位于第二张力组件4下方;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安装于机架3、并连接且用于调节矫直组件5;导出组件7,所述导出组件7安装于机架3一侧,所述导出组件7用于将矫直组件5所矫直后的铜线导出。在机架3上设置了调节组件6来调节矫直组件5的高度和位置,能够在铜线矫直时进行适应调节,进而提升矫直效果,实用性强。
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