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0106发布日期:2022-04-30 20:4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


背景技术:

2.二极管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和硅二极管,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等,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
3.由于二极管的用量十分巨大,因而在二极管加工中需要一种能够稳定运行的上料夹具,但是目前的一些二极管上料夹具还存在有不足之处,即夹具机构不便自由组合或者组合机构庞杂,不便适应不同的生产任务,且夹爪普遍采用金属等硬质材料,易发生二极管受力过大而损害的情况,此外二极管种类繁多,对于其引脚的焊接点位也有不同的需求,因而也需要转向机制的配合辅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包括安装板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板底端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条,所述安装板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底部设置有尺寸一致的矩形凹槽,所述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位于各矩形凹槽的侧壁中部处均设置有矩形开槽口,所述第一安装条底部凹槽内卡合有第一方柱,所述第一方柱中部通孔内设置有螺栓,该螺栓贯穿第一安装条左右两侧的矩形开槽口并在右侧矩形开槽口外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安装条底部凹槽内卡合有第二方柱,所述第二安装条中部通孔内设置有螺栓,该螺栓贯穿第二安装条左右两侧的矩形开槽口并在左侧矩形开槽口外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方柱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短杆,所述第二方柱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短杆,所述第一短杆中部转动连接在第二短杆中部,所述第一短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二短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底端固定连接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动子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顶端。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之间相互平行。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安装板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条左端中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一安装条右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径分别滑动
连接在第二安装条前后两侧孔槽内。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一夹爪的材质为硅橡胶。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第二夹爪的材质为硅橡胶。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外壳前端固定连接在支架右端。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杠杆原理使得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二极管的夹取或释放,通过调整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的位置,进而改变夹爪机构的作用位置,同时根据夹取任务的不同,可通过螺栓螺母在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中安装不同数量的夹爪机构,提高了本上料夹具的适用性。
20.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底部设置有尺寸一致的矩形凹槽,以此可以使得第一方柱与第二方柱在生产使用时保持尺寸一致,便于简化生产模具,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当夹爪机构运动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可以改变二极管引脚的朝向,利用直线电机可以改变二极管的位置,利用第二伺服电机可以改变二极管的各引脚的相对身位,以便适应不同的装载或焊接位点的需求。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多夹爪状态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直线电机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第一安装条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第二安装条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第一安装条剖面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的第一夹爪示意图。
28.图例说明:
29.1、支架;2、第一伺服电机;3、转动座;4、直线电机;5、第二伺服电机;6、安装板;7、气缸;8、第一安装条;9、导向杆;10、第二安装条;11、第一方柱;12、第一短杆;13、第一夹爪;14、第二方柱;15、第二短杆;16、第二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二极管加工上料夹具,包括安装板6和第一伺服电机2,安装板6底端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条8,安装板6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条10,第一安装条8与第二安装条10底部设置有尺寸一致的矩形凹槽,以此可以使得第一方柱11与第二方柱14在生产使用时保持尺寸一致,便于简化生产模具,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第一安装条8与第二安装条10位于各矩形凹槽的侧壁中部处均设置有矩形开槽口,开槽口用于容纳加固螺栓的穿插,第一安装条8底部凹槽内卡合有第一方柱11,第一方柱11中部通孔内设置有螺栓,该螺栓贯穿第一安装条8左右两侧的矩形开槽口并在右侧矩形开槽口外螺纹连接有螺母,第二安装条10底部凹槽内卡合有第二方柱14,第二安装条10中部通孔内设置有螺栓,该螺栓贯穿第二安装条10左右两侧的矩形开槽口并在左侧矩形开槽口外螺纹连接有螺母,第一方柱11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短杆12,第二方柱14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短杆15,第一短杆12中部转动连接在第二短杆15中部,第一短杆1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爪16,第二短杆15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爪13,当第一方柱11运动时,将使得第一方柱11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一短杆12与第二方柱14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二短杆15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利用杠杆原理使得第一短杆12底部连接的第二夹爪16与第二短杆15底部连接的第一夹爪13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二极管的夹取或释放,通过在第一安装条8与第二安装条10底部的凹槽内调整第一方柱11与第二方柱14的位置,进而可以改变夹爪端的作用位置,同时根据夹取任务的不同,可以通过螺栓螺母便捷地在第一安装条8与第二安装条10中安装不同数量的夹爪机构,提高了本上料夹具的适用性,第一伺服电机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座3,转动座3底端固定连接有直线电机4,直线电机4动子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5,第二伺服电机5驱动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6顶端,当夹爪机构运动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可以改变二极管引脚的朝向,利用直线电机4可以改变二极管的位置,利用第二伺服电机5可以改变二极管的各引脚的相对身位,以便适应不同的装载或焊接位点的需求。
33.第一安装条8与第二安装条10之间相互平行,便于夹爪机构的平稳运行,安装板6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7,气缸7活塞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条8左端中部,用于驱使夹爪机构进行夹取或释放动作,第一安装条8右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导向杆9外径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条10前后两侧孔槽内,用于稳定第一安装条8的移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夹爪13的材质为硅橡胶,第二夹爪16的材质为硅橡胶,硅橡胶质地柔软,可以避免二极管被损伤,第一伺服电机2外壳前端固定连接在支架1右端,用于本夹具装置的支撑。
34.工作原理:气缸7动作使得第一安装条8沿着安装板6底部左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方柱11移动,第一短杆12与第二短杆15在其中部转动相连,当第一方柱11运动时,将使得第一方柱11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一短杆12与第二方柱14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二短杆15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利用杠杆原理使得第一短杆12底部连接的第二夹爪16与第二短杆15底部连接
的第一夹爪13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二极管的夹取或释放,通过在第一安装条8与第二安装条10底部的凹槽内调整第一方柱11与第二方柱14的位置,进而可以改变夹爪端的作用位置,同时根据夹取任务的不同,可以通过螺栓螺母便捷地在第一安装条8与第二安装条10中安装不同数量的夹爪机构,提高了本上料夹具的适用性,当夹爪机构运动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可以改变二极管引脚的朝向,利用直线电机4可以改变二极管的位置,利用第二伺服电机5可以改变二极管的各引脚的相对身位,以便适应不同的装载或焊接位点的需求。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