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模料带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3492发布日期:2022-08-27 03:4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模料带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模料带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2.连续模,指的是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由连续模上不同的工位同时对料带的不同部位进行冲压,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传统的连续模的长度超过2m时,料带容易左右抖动,送料会出现不稳定,送料角度发生偏移,导致生产的物料偏差较大,影响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模料带限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模料带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冲压模具之间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相对两内壁分别设有第一阻尼板和第二阻尼板,所述第一阻尼板与第二阻尼板之间夹设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滑动设置于通槽内,每一所述横梁中部均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水平设置于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转轴轴线与横梁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转轴中部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表面均设有限位杆,所述第一支撑座靠近第二支撑座的侧面水平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支撑座靠近第一支撑座的侧面水平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设置于第一齿条正下方,所述第一齿条与驱动齿轮上端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驱动齿轮下端啮合,所述横梁一侧设有用于驱动转轴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各个横梁内的转轴,转轴旋转带动驱动齿轮同步旋转,通过驱动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改变两根限位杆的间距,通过两根限位杆对料带进行限位。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主动轮和第一链轮,所述横梁一侧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轴线与转轴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上间隔设有若干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横梁一一对应,所述主动轮链传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设有第一链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通过转动轴带动主动轮,通过主动轮带动第一链轮和转轴。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链轮,所述转轴远离第一链轮的一端设有第二链轮,所述主动轮链传动连接第一链轮或第二链轮,所述主动轮通过滑键联接设置于转动轴上。每一主动轮均滑动设置于主动轴上,主动轮能够改变安装位置。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链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链轮的直径,第二链轮的直径与主动轮的直径相等。通过主动轮带动第一链轮或第二链轮,便于更换传动比改变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相对移动的速率。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中部水平设有第一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内通过第一螺丝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贯穿槽相对两侧壁均匀间隔设有与第一螺丝相对应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固定座下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第一凹槽内。通过第一螺丝固定第一固定座,便于调节第一固定座的安装高度,通过第一固定座支撑第二齿条。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座中部水平设有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二贯穿槽内通过第二螺丝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贯穿槽相对两侧壁均匀间隔设有与第二螺丝相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齿条一端设置于第二凹槽内。通过第二螺丝固定第二固定座,便于调节第二固定座的安装高度,通过第二固定座支撑第二齿条。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均贯穿设有连接销,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开设有供连接销贯穿的贯穿孔,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侧壁均开设有供连接销贯穿的销孔。通过连接销固定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便于更换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条下表面设有第一啮合面,所述第一齿条上表面靠近第二支撑座的一端设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通过在第一齿条上安装第一配重块,使第一齿条压在驱动齿轮上,避免第一齿条剧烈晃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条上表面设有第二啮合面,所述第二齿条下表面靠近第一支撑座的一端设有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块和第二固定座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配重块下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通槽槽底。通过滑块支撑第二配重块,通过滑块和第二固定座支撑第二齿条一端,使第二配重块与第二固定座处于同一高度,使第二齿条保持水平。
13.进一步地,所述通槽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贯穿设有安装螺钉。通过安装螺钉固定横梁。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各个驱动齿轮同步旋转,通过驱动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自动调整限位杆的间距,通过两根限位杆对料带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15.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续模料带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横梁半剖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续模料带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19.图中标记:横梁1、第一阻尼板2、第二阻尼板3、第一支撑座4、第二支撑座5、限位杆6、转轴7、驱动齿轮8、第一齿条9、第二齿条10、驱动电机11、转动轴12、主动轮13、第一链轮14、第二链轮15、第一配重块16、第二配重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23.如图1-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模料带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冲压模具之间的横梁1,所述横梁1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相对两内壁分别设有第一阻尼板2和第二阻尼板3,所述第一阻尼板2与第二阻尼板3之间夹设有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所述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滑动设置于通槽内,每一所述横梁1中部均贯穿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7水平设置于第一支撑座4与第二支撑座5之间,所述转轴7轴线与横梁1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转轴7中部设有驱动齿轮8,所述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上表面均设有限位杆6,所述第一支撑座4靠近第二支撑座5的侧面水平连接有第一齿条9,所述第二支撑座5靠近第一支撑座4的侧面水平连接有第二齿条10,所述第二齿条10设置于第一齿条9正下方,所述第一齿条9与驱动齿轮8上端啮合,所述第二齿条10与驱动齿轮8下端啮合,所述横梁1一侧设有用于驱动转轴7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各个横梁1内的转轴7,转轴7旋转带动驱动齿轮8同步旋转,通过驱动齿轮8带动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改变两根限位杆6的间距,通过两根限位杆6对料带进行限位。
2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1、转动轴12、主动轮13和第一链轮14,所述横梁1一侧可转动的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轴线与转轴7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1,所述转动轴上间隔设有若干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与横梁1一一对应,所述主动轮13链传动连接转轴7,所述转轴7一端设有第一链轮14。通过驱动电机11带动转动轴,通过转动轴带动主动轮13,通过主动轮13带动第一链轮14和转轴7。
25.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链轮15,所述转轴7远离第一链轮14的一端设有第二链轮15,所述主动轮13链传动连接第一链轮14或第二链轮15,所述主动轮13通过滑键联接设置于转动轴上。每一主动轮13均滑动设置于主动轴上,主动轮13能够改变安装位置。
26.所述第二链轮15的直径小于第一链轮14的直径,第二链轮15的直径与主动轮13的直径相等。通过主动轮13带动第一链轮14或第二链轮15,便于更换传动比改变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相对移动的速率。
27.所述第一支撑座4中部水平设有第一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内通过第一螺丝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贯穿槽相对两侧壁均匀间隔设有与第一螺丝相对应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固定座下表面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齿条9设置于第一凹槽内。通过第一螺丝固定第一固定座,便于调节第一固定座的安装高度,通过第一固定座支撑第二齿条10。
28.所述第二支撑座5中部水平设有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二贯穿槽内通过第二螺丝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贯穿槽相对两侧壁均匀间隔设有与第二螺丝相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表面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齿条10一端设置于第二凹槽内。通过第二螺丝固定第二固定座,便于调节第二固定座的安装高度,通过第二固定座支撑第二齿条10。
29.所述第一齿条9与第二齿条10均贯穿设有连接销,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开设有供连接销贯穿的贯穿孔,所述第一支撑座4和第二支撑座5侧壁均开设有供连接销贯穿的销孔。通过连接销固定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0,便于更换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0。
30.所述第一齿条9下表面设有第一啮合面,所述第一齿条9上表面靠近第二支撑座5的一端设有第一配重块16,所述第一配重块16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通过在第一齿条9上安装第一配重块16,使第一齿条9压在驱动齿轮8上,避免第一齿条9剧烈晃动。
31.所述第二齿条10上表面设有第二啮合面,所述第二齿条10下表面靠近第一支撑座4的一端设有第二配重块17,所述第二配重块17和第二固定座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配重块17下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通槽槽底。通过滑块支撑第二配重块17,通过滑块和第二固定座支撑第二齿条10一端,使第二配重块17与第二固定座处于同一高度,使第二齿条10保持水平。
32.所述通槽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贯穿设有安装螺钉。通过安装螺钉固定横梁1。
3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