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片以及配备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1910发布日期:2022-08-16 21:5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切削刀片以及配备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切削刀片以及配备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2.一直以来,提出了用于提高方肩铣削工具的切削性能的各种技术。其中有:使切削刃的底面形状呈v字形从而提高夹紧性能(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以及使切削刃的切削阻力降低的同时不易产生裂纹(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等。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999586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66243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8.然而,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切削刃的形状,但并没有提到对切削过程中排屑性的改进。此外,专利文献2中,由于朝向该内切削刃所在侧观察时,右肩下降的内切削刃低于凸台面,因此排屑性较差。如上所述,在提高切削性能的同时提高排屑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切削刀片与配备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9.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排屑性的切削刀片以及配备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
10.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11.本发明一方面的切削刀片,具备:
12.作为第一端面的上表面,其具有平坦部;
13.作为第二端面的下表面,其为上表面相反侧的表面并具有用于安装到切削工具主体上的安装面;
14.螺孔,其具有从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轴线;
15.周侧面,其形成为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
16.主切削刃、修边刃和内刃,形成于上表面与周侧面的交叉区域,
17.其中,在从垂直于轴线的方向观察形成有内刃的周侧面的侧视图中,内刃包括向下表面凹陷的凹部,
18.在该侧视图中,位于凹部的一侧且位于远离修边刃侧的内刃的长度d
l
长于该凹部的另一侧的内刃的长度dr,
19.内刃的最低点位于低于上表面的平坦部的位置,一侧的内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高于上表面的平坦部的位置,
20.凹部的一侧的内刃的切削刃角大于凹部的另一侧的内刃的切削刃角的一半。
21.如上所述,根据切削刀片,其具备包括凹部,且该凹部的一侧的内刃的长度长于另一侧的内刃的长度的内刃,通过使从该内刃排出的切屑朝向工具外周侧,实现提高排屑性,进而抑制切屑咬入。此外,通过使内刃的结构为最低点位于低于该切削刀片的上表面的平坦部的位置,而且,一侧的内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高于该上表面的平坦部的位置,使得从最低点部排出的切屑与上表面接触,从而通过改善切屑分离,实现进一步提高排屑性,进一步抑制切屑咬入。此外,若凹部的一侧的内刃的切削刃角过小,则在切削过程中可切入切削对象(工件)的量会减少,对于这一点,如上所述,通过使切削刃角的大小大于预定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切削时的切入量。
22.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凹部的另一侧的内刃的切削刃角可以小于侧视图中表示该另一侧的内刃的倾斜角度的倾角θ
23r

23.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凹部的一侧的内刃的切削刃角可以大于侧视图中表示该侧内刃的倾斜角度的倾角θ
23l

24.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在侧视图中,凹部的另一侧的内刃的长度dr可以小于该凹部的一侧的内刃的长度d
l
的一半。
25.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在侧视图中,与凹部的一侧的内刃的倾角θ
23l
相比,该凹部的另一侧的内刃的倾角θ
23r
可以较大。
26.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在侧视图中,相对于表示修边刃的倾斜角度的倾角θ
24
,凹部的一侧的内刃的倾角θ
23l
可以较小,该凹部的另一侧的内刃的倾角θ
23r
可以较大。
27.在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中,在沿轴线观察的俯视图中,表示凹部的一侧的内刃的倾斜的切削刃角和表示该凹部的另一侧的内刃的倾斜的切削刃角可以大于修边刃的倾斜角度。
28.此外,本发明一方面的切削工具为一种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具备:工具主体,其绕旋转轴线旋转,并具有用于保持切削刀片的刀片安装座;以及如上所述的切削刀片,其以安装面抵接刀片安装座的方式安装在工具主体上。
附图说明
29.图1是切削刀片的立体图。
30.图2是从面向第二周侧面部的方向d2观察切削刀片的侧视图。
31.图3是从面向上表面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片的图(俯视图)。
32.图4a是沿第一方向d1从面向第一周侧面部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片的侧视图。
33.图4b是沿第一方向d1从面向第一周侧面部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片的侧视图,示出了内刃的长度等。
34.图5是从面向下表面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片的图(底视图)。
35.图6是从前端部一侧观察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立体图。
36.图7是从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图(侧视图)。
37.图8是从前端侧沿旋转轴线观察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图。
38.图9是示出了切削过程中从切削刀片排出的被切削物的切屑的排出方向的图,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39.图10是从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的,同时示出安装在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
具上的切削刀片与从该切削刀片排出的切屑的排出方向的图。
40.附图标记
41.10 切削刀片
42.11 第一周侧面部
43.11r 用作后刀面的部分
44.12 第二周侧面部
45.13 角周侧面部
46.14 角周侧面部
47.15 周侧面
48.17 上表面
49.17a 凸台面(平坦部)
50.17b 前刀面
51.19 下表面
52.19b 倾斜面
53.19c 平坦部
54.20 切削刃
55.21 主切削刃
56.22 副切削刃
57.23 内刃
58.23c 内刃的凹部
59.23l 左侧内刃(凹部的一侧的内刃)
60.23r 右侧内刃(凹部的另一侧的内刃)
61.24 修边刃
62.25 角切削刃
63.36(36a、36b) 角部
64.37 边部
65.37a长边部
66.37b 短边部
67.100 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
68.110 工具主体
69.120 刀片安装座
70.150 固定螺丝
71.170 容屑槽
72.ax1 中心轴线
73.ax3 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旋转轴线
74.b 轴线
75.c 轴线(穿过形成有主切削刃和内切削刃的边的中心的轴线)
76.d1 第一方向
77.d2 第二方向
78.d3 第三方向
79.d4 第四方向
80.d
l 左侧内刃23l的长度
81.d
r 右侧内刃23r的长度
82.h 贯通孔(螺孔)
83.k 旋转方向
84.l1 虚拟面
85.l2 虚拟面
86.m 中间面
87.θ
23l 侧视图中左侧内刃23l的倾角(倾斜角度)
88.θ
23r 侧视图中右侧内刃23r的倾角(倾斜角度)
89.θ
24 侧视图中前刀片24的倾斜角度
[0090] 俯视图中表示相对于轴线b的右侧内刃23l的倾斜的切削刃角
[0091] 俯视图中表示相对于轴线b的右侧内刃23r的倾斜的切削刃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切削刀片以及配备该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等)。
[0093]
<切削刀片的概要>
[0094]
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为大致呈四边形(更详细一点说为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的板状。切削刀片10基本上由具有大致呈四边形形状的上表面(第一端面)17、与上表面17对向设置的下表面(第二端面)19、以及连接上表面17和下表面19的周侧面15构成。以贯通上表面17大致中央部和下表面19大致中央部的方式设有规定了中心轴线ax1的贯通孔h。该中心轴线ax1原本为切削刀片10的中心轴,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削刀片10的中心轴线与贯通孔h的中心轴线一致,但不限于此。即,即使在不存在贯通孔h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规定中心轴线ax1。切削刀片10被配置为绕中心轴线ax1呈180
°
旋转对称。另外,由以下说明可知,因为切削刀片10仅在上表面17一侧具备切削刃,因此,本说明书中将第一端面称为上表面,将第二端面称为下表面。
[0095]
另外,为了易于理解切削刀片10的形状和结构,规定了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第三方向d3、第四方向d4(参照图3等)。第一方向d1垂直于中心轴线ax1,相当于图3中纸面向左方向的方向。第二方向d2垂直于中心轴线ax1,相当于图3中纸面向下方向的方向。第三方向d3垂直于中心轴线ax1,相当于图3中纸面向右方向的方向。第四方向d4垂直于中心轴线ax1,相当于图3中纸面向上方向的方向。还规定了与中心轴线ax1垂直的轴线b,以及与中心轴线ax1和轴线b两条轴线都垂直的轴线c。轴线b是与中心轴线ax1的中心点(与上表面17和下表面19等距的点)垂直相交,并且向第二方向d2及第四方向d2延伸的轴。轴线c是在中心轴线ax1的中心点(与上表面17和下表面19等距的点)与中心轴线ax1和轴线b垂直相交,并且向第一方向d1及第三方向d3延伸的轴(参照图1等)。
[0096]
从面向上表面17的方向观察(也就是俯视时),上表面17大致呈四边形形状,该四边形形状由4个弯曲的角部36和形成在这些角部36之间的4个边部37构成。4个边部37由2个
长边部37a和2个短边部37b构成。配置为一对长边部37a相互对向配置,一对短边部37b也相互对向配置。此外,4个角部36由参与切削的2个角部(切削角)36a和不参与切削的2个角部36b构成。参与切削的角部36a和不参与切削的角部36b以长边部37a或短边部37b介于其间的方式交替配置。因此,在图3中,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的上表面17为相对中心轴线ax1呈180
°
旋转对称的大致四边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三角形、五边形等)。此外,周侧面15由与短边部37b相邻且朝向第一方向d1/第三方向d3的第一周侧面部11、与长边部37a相邻且朝向第二方向d2/第四方向d4的第二周侧面部12、与角部36a相邻的角周侧面部13、以及与角部36b相邻的角周侧面部14构成,其中,这些周侧面部在周向上连续。可以对这些表面的形状和大小进行适当改变。另外,由于切削刀片10被配置为绕中心轴线ax1呈180
°
旋转对称,因此,两个第一周侧面部11相互对向配置,两个第二周侧面部12相互对向配置(参照图3等)。
[0097]
上表面17和周侧面15的交叉棱线部上形成有多个切削刃20。如前所述,由于切削刀片10相对中心轴线ax1呈180
°
旋转对称,因此,更确切来说,上表面17和周侧面15的交叉棱线部上具有2个切削刃20。各切削刃20由主切削刃21、角切削刃25、以及副切削刃22构成。主切削刃21沿(相当于长边部37a的)上表面17和第二周侧面部12的整个交叉棱线部形成。即,主切削刃21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角部36a和36b之间延伸。角切削刃25沿(相当于角部36的)上表面17与周侧面15的交叉棱线部形成。角切削刃25的一端与主切削刃21的一端连接。副切削刃22沿(相当于短边部37b的)上表面17与第一周侧面部11的交叉棱线部的一部分形成。即,副切削刃22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角部36a和36b之间,从角部36a开始在角部36b方向上延伸至一定距离位置处。副切削刃22的一端部连接到角切削刃25的与主切削刃21连接端不同的端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切削刃21、角切削刃25和副切削刃22以该顺序连续连接。此外,在上表面17与第一周侧面部11的交叉棱线部,也可以将副切削刃22的角部36b侧的部分形成为内刃。内刃是斜铣加工等切入加工时使用的切削刃。
[0098]
此处,参照从面向第一周侧面部11的方向d1(或d3)观察的侧视图(图4a),和从面向与副切削刃22相连的第二周侧面部12的方向d2(或d4)观察的侧视图(图2)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4a所示,在上表面17和下表面19之间,设定了贯穿周侧面15并与中心轴线ax1成直角相交的表面,将该表面定义为中间面m。主切削刃21形成为在两个角部36a、36b之间与中间面m的距离是变化的。具体地,主切削刃21随着从角部36a向角部36b方向推进,以从上表面17一侧向下表面19一侧逐渐靠近(即,逐渐靠近中间面m)的方式大致呈直线状延伸。
[0099]
此外,副切削刃22也形成为在两个角部36a、36b之间与中间面m的距离是变化的。具体地,副切削刃22由内刃23和修边刃24构成(参照图4a),其中,修边刃24随着从角部36a向角部36b方向前进,以从上表面17一侧向下表面19一侧逐渐靠近(即,逐渐靠近中间面m)的方式大致呈直线状延伸。内刃23具有:与修边刃24相连的右上角的右侧内刃23r、靠近角部36b形成的左上角的左侧内刃23l、以及形成在右侧内刃23r和左侧内刃23l之间的凹部23c(参照图4a等)。
[0100]
另外,副切削刃22可以不形成在整个短边部37b上,而是仅形成在其一部分上。角切削刃25以相互平滑地连接相邻的主切削刃21和相邻的副切削刃22的方式延伸。因此,在切削刃20中,角切削刃25是在与中心轴线ax1平行的方向即刀片厚度方向上,与中间面m相距最远的切削刃部分(参照图4a等)。
[0101]
在后述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例如立铣刀)100中,主切削刃21是具有切削被切削材料的加工侧面的功能的切削刃。副切削刃22是具有切削被切削材料的加工底面的功能的切削刃。角切削刃25是具有切削被切削材料的加工侧面与加工底面之间的边角部的功能的切削刃。
[0102]
上表面17的一部分作为相对于相关联的切削刃(一组切削刃部分)20的前刀面17b而发挥作用。前刀面17b是上表面17中与各个切削刃部分(主切削刃21、副切削刃22、角切削刃25)相邻的部分,随着远离切削刃部分(主切削刃21、副切削刃22、角切削刃25),成为逐渐靠近中间面m的倾斜面。具体地,前刀面17b被赋予正的角度作为前角(未特别图示,例如“前角α”)。其中,前角α是以与中心轴线ax1呈直角且通过主切削刃21上的任一点的方式设定的虚拟面l1(参照图2、图4a)与前刀面17b之间的交角。例如,前角α优选在40
°
至50
°
之间的范围内,本实施方式中被设为约45
°
。然而,自不必说,前角α不限于这一角度,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改变。另外,切削刀片10中,前角在整个切削刃上通常是恒定的,但也是可变的。此外,上表面17的贯通孔h周围形成了由(以与中心轴线ax1正交的方式延伸)平坦的表面(本说明书中该表面也称为“凸台面”)17a构成的平坦部。也就是说,前刀面17b在切削刃20和凸台面17a之间延伸。
[0103]
周侧面15的一部分作为相对于相关联的切削刃20(一组切削刃部分,即主切削刃21、副切削刃22、角切削刃25)的后刀面而发挥作用。具体地,与主切削刃21相邻的第二周侧面部12整体用作后刀面。与副切削刃22相邻的第一周侧面部11不是整个用作后刀面,而是仅与副切削刃22直接连接的部分(图中,用符号11r表示)实质上用作后刀面。与角切削刃25相邻的角周侧面部14整体用作后刀面。
[0104]
从面向第一周侧面部11的第一方向d1(或第三方向d3)观察时(即图4a中),用作主切削刃21的后刀面的第二周侧面部12从上表面17一侧朝向下表面19一侧以相对陡峭的斜率逐渐远离中心轴线ax1,从中途以相对缓和的斜率逐渐远离。即,第二周侧面部12形成为后角β(参照图4a)为负。其中,相对于主切削刃21的后角β是指,以与中心轴线ax1平行且沿主切削刃21的方式设定的虚拟面l2与第一周侧面部11之间的交角。特别优选的是,该后角设定在沿图2中与切削刃正交地设定的线的截面中。本实施方式中,后角β为负角。因此,可以表现为第二周侧面部12形成为随着从上表面17一侧朝向下表面19一侧,向切削刀片外侧逐渐远离虚拟面l2一侧。例如,相对于主切削刃21的后角β优选在-5
°
至-20
°
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0
°
至-20
°
的范围内(-20
°
以上-10
°
以下的范围内),比如,本实施方式中被设为约-15
°
。自不必说,相对于主切削刃21的后角β不限于上述,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改变。
[0105]
另一方面,具有用作副切削刃22后刀面的部分11r的第一周侧面部11,随着从上表面17一侧朝向下表面19一侧倾斜,逐渐靠近中心轴线ax1(参照示出了第三方向d3一侧的图2)。即,第一周侧面部11中,用作后刀面的部分11r形成为使得后角(在图2中用符号γ表示)为正。其中,相对于副切削刃22的后角γ是指,以与中心轴线ax1平行且沿副切削刃22的方式设定的虚拟面l4与用作第一周侧面部11的后刀面的部分11r之间的交角,优选设定在沿以正交于切削刃的方式设定的线的截面中(参照图2)。另外,将用作后刀面的部分11r位于虚拟面l4更内侧时的角度设定为正。例如,相对于副切削刃22的后角γ优选为0
°
至10
°
范围内的正角,本实施方式中,大约为5
°
。因此,可以说,第一周侧面部11中,用作后刀面的部分11r形成为随着从上表面17一侧朝向下表面19一侧,向切削刀片内侧逐渐远离虚拟面l4一
侧。但是,自不必说,相对于副切削刃22的后角γ不限于上述,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改变。其中,后角γ优选为正角。
[0106]
此外,用作角切削刃25后刀面的角周侧面部13形成为,位于主切削刃21一侧的部分的后角为负,位于副切削刃22一侧的部分的后角为正。即,角周侧面部13具有后角在周向上逐渐变化的部分,使得角周侧面部13平滑地连接两侧的周侧面部11、12。
[0107]
此外,第一周侧面部11中,除用作后刀面的部分11r之外的部分的一部分,用作与设在工具主体110上的刀片安装座120的侧壁面抵接的限制面。
[0108]
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中,周侧面15中与主切削刃21相邻配置的部分仅由第二周侧面部12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上表面17与第二周侧面部12之间,或第二周侧面部12与下表面19之间还可以设有另一周侧面部。即,周侧面15中,与主切削刃21相连的周侧面部分可以形成为,从上表面17一侧朝向下表面19一侧,多个表面部分相连接。
[0109]
下表面19随着从第二周侧面部12一侧朝向中心轴线ax1一侧,具有逐渐远离虚拟面l1(或中间面m)的两个倾斜部(或倾斜面)19b(参照图2、图4a)。两个倾斜部19b与两个第二周侧面部12分别连接。各倾斜部19b沿其主切削刃21延伸,以使其位于相关的主切削刃21的背面。在两个倾斜部19b之间形成有平坦部19c,使得各倾斜部19b相连接。即,从面向第一周侧面部11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观察,下表面19具有大致呈v字形状的部分,该部分具有平坦部19c被夹在两个倾斜部19b之间的结构。下表面19用作与设在工具主体110上的刀片安装座120的底壁面抵接的装设面。
[0110]
切削刀片10可以由硬质合金、金属陶瓷、陶瓷或含有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的超高压烧结体等硬质材料或涂覆有这些硬质材料的材料制成。
[0111]
<切削刀片的内刃等>
[0112]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图1等所示的切削刀片10主要用于铣削工具,特别是作为适于使用立铣刀进行直角方肩铣削或斜铣加工的刀片被设计。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通过改良内刃23的形状,进一步提高了斜铣加工等时的排屑性。
[0113]
在这里,为方便对切削刀片10的形状结构进行说明,规定了与中心轴线ax1垂直的轴线b,以及与中心轴线ax1和轴线b两条轴线垂直的轴线c。轴线b是与中心轴线ax1的中心点(与上表面17和下表面19等距的点)垂直相交,并且向第二方向d2及第四方向d2延伸的轴。轴线c是在中心轴线ax1的中心点(与上表面17和下表面19等距的点)与中心轴线ax1和轴线b垂直相交,并且向第一方向d1及第三方向d3延伸的轴(参照图3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线b和轴线c在中间面m的平面上。
[0114]
如上所述,在沿第一方向d1(或第三方向d3)从面向第一周侧面部11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的副切削刃22由形成为v字形的内刃23和修边刃24构成。其中,内刃23具有:右上角的右侧内刃23r,左上角的左侧内刃23l,以及朝向下表面19凹陷的形状的凹部23c(参照图4a等)。其中,本实施方式中该内刃23形成为,在沿第一方向d1从面向第一周侧面部11的方向进行观察的侧视图中,配置在凹部23c左右的内刃23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长度d
l
长于另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内刃23r)的长度dr(参照图4b)。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内刃23形成为,沿中心轴线ax1方向的最低点(本实施方式中为凹部23c的位置)位于低于上表面17的凸台面17a的位置(即,比凸台面17a更靠近
下表面19的位置),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高于上表面17的凸台面17a的位置(换句话说,离下表面19更远的位置)(参照图4b等)。如上所述,根据采用了使左侧内刃23l的长度d
l
长于右侧内刃23r的长度dr的内刃23的切削刀片10,与左侧内刃23l相连的前刀面的部分更大地朝向外周侧,从内刃23排出的切屑通过该前刀面部分,流向工具外周侧(参照图9),从而能够实现提高排屑性和抑制切屑咬入。此外,如上所述,根据采用了形成为最低点低于上表面17的凸台面17a的内刃23的切削刀片10,通过使从该最低点(本实施方式中为凹部23c)部分排出的切屑与凸台面17a接触,从而提高切屑分离,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排屑性和抑制切屑咬入。
[0115]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中,在沿第一方向d1(或第三方向d3)侧视图中,内刃23一侧的倾斜角度(本实施方式中,与左侧内刃23l的右下角的倾斜角度(在本说明书中,将该侧视图中的内刃与修边刃的倾斜角度称为“倾角”)θ
23l
)相比,另一侧的倾斜角度(本实施方式中,右侧内刃23r的右上角的倾角θ
23r
)更大,形成陡峭的斜率(参照图4b等)。此外,在沿第一方向d1(或第三方向d3)的侧视图中,若将右上角的修边刃24的倾角θ
24
的大小作为比较基准,则内刃23的一侧的倾斜角度(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右下角的倾角θ
23l
)比该基准(θ
24
)小,另一侧的倾斜角度(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内刃23r的右上角的倾角θ
23r
)比该基准(θ
24
)大(参照图4b)。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则如下面的数学公式(5)所示。上述形状的内刃23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排屑性和抑制切屑咬入。即,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内刃23的形状,即通过使前刀面更朝向外周侧,并加宽左侧内刃23l的前刀面,缩小右侧内刃23r的前刀面并相对增大向外的前刀面,则切屑会朝向工具外周侧(参照图9),这可以提高排屑性和抑制切屑咬入。
[0116]
θ
23l
<θ
24
<θ
23r
……
(5)
[0117]
此外,在沿中心轴线ax1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的俯视图中,对于表示相对于轴线b(或与此平行的线)的内刃23和修边刃24的各自的倾斜的切削刃角可进行如下表述。即,表示内刃23中凹部23c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倾斜的切削刃角以及表示另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内刃23r)的倾斜的切削刃角都大于修边刃24的倾斜角度(图3中没有特别示出符号但从左侧内刃23l的切削刃角以及右侧内刃23r的切削刃角的内容来看,没有符号也很清楚)(参照图3)。此外,若将内刃23中凹部23c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切削刃角和另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内刃23r)的切削刃角进行对比,则另一侧的内刃(右侧内刃23r)的切削刃角更大(参照图3)。根据具备上述形状的内刃23的切削刀片10,从该内刃23排出的切屑朝向工具外周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排屑性和抑制切屑咬入(参照图10)。
[0118]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中,凹部23c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切削刃角大于凹部23c另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内刃23r)的切削刃角的一半(参照图3)。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则如下面的数学公式(1)所示。若切削刃角过小,在切削过程中可切入切削目标(工件)的量会减少,但本实施方式中,这样通过使切削刃角的大小大于预定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切削时的切入量。
[0119]
[012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中,凹部23c另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内刃23r)的切削刃角小于侧视图中表示该右侧内刃23r的倾斜角度的倾角θ
23r
(参照图3、图4b)。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则如下面的数学公式(2)所示。这样,通过使右侧内刃23r为倾角θ
23r
大于切削刃角的形状,从而使切屑易于朝向如图10所示的排出方向(参照图10)。
[0121][012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中,凹部23c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切削刃角大于侧视图中表示该左侧内刃23l的倾斜角度的倾角θ
23l
(参照图3、图4b)。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则如下面的数学公式(3)所示。这样,通过使左侧内刃23l为倾角θ
23l
小于切削刃角的形状,从而使切屑易于朝向如图9所示的排出方向(参照图9)。
[0123]
切削刃角φ
23l
>倾角θ
23l
……
(3)
[0124]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中,在侧视图中,凹部23c另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内刃23r)的长度dr小于凹部23c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长度d
l
的一半(参照图4b)。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则如下面的数学公式(4)所示。
[0125]
长度dr<长度d
l
/2
……
(4)
[0126]
<刀刃更换式工具>
[0127]
对可拆卸地安装有上述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10的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0进行说明(参照图6-图10等)。
[0128]
本实施方式的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0具备工具主体110。工具主体110沿长度方向延伸,在工具主体110中设定有从其前端侧向后端侧(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ax3(参照图10)。其中,前端侧是指,工具主体110中安装有切削刀片10的端部一侧,后端侧是指,位于前端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一侧。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0配置为能够绕旋转轴线ax3向旋转方向k侧旋转(参照图9)。
[0129]
工具主体110整体形状为沿旋转轴线ax3延伸的大致圆筒形。工具主体110的前端侧形成有多个刀片安装座120。本实施方式的工具主体110中,形成有8个刀片安装座120(参照图8等),刀片安装座120的数量可以更少,也可以是1个。各刀片安装座120形成为在绕旋转轴线ax3的旋转方向k的前方开口,并向前端侧和外周侧开口(参照图6等)。刀片安装座120具备:能够分别与切削刀片10的下表面19的两个倾斜部19b抵接的底壁面(省略图示),以及能够与切削刀片10的第一周侧面部11中的除角周侧面部14以外的部分抵接的侧壁面(省略图示)。进一步地,各个刀片安装座120的工具旋转方向k的前方侧设有用于排出切削产生的切屑的容屑槽170(参照图6、图7等)。固定螺丝150穿过贯通孔h旋入螺孔(省略图示)使得切削刀片10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刀片安装座120上。
[0130]
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0中,在刀片安装座120上,切削刀片10配置为主切削刃21实质上在工具长度方向上,也就是旋转轴线ax3的方向上延伸。此时,副切削刃22在与旋转轴线ax3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角切削刃25位于工具前端侧和工具外周侧。
[0131]
如上所述,根据具备内刃23的切削刀片10,该内刃23包括凹部23c,且该凹部23c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长度长于另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
内刃23r)的长度,则从该内刃23排出的切屑朝向工具外周侧(参照图9),能够提高排屑性,进而抑制切屑咬入。此外,通过使内刃23的结构为,最低点(凹部23c)位于低于该切削刀片10的上表面17(的凸台面17a)的位置,且一侧的内刃(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内刃23l)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高于凸台面17a的位置,使得从最低点部排出的切屑与上表面17,特别是凸台面17a接触,从而提高切屑分离,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排屑性,进一步抑制切屑咬入。
[0132]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0133]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内刃23中凹部23c一侧为左侧内刃23l,另一侧为右侧内刃23r的切削刀片10进行了说明(参照图4a等),但其仅仅是代表性示例。假设,如果给定一种旋转方向k完全相反的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100,则切削刀片10结构应该会完全相反,左右颠倒,但自不必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也依然适用。
[0134]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左侧内刃23l的长度d
l
和右侧内刃23r的长度dr分别表示了与中间面m平行的长度(沿第二方向d2和/或第四方向d4的长度),但这只是为了方便理解两者的长度比较而示出的一个示例,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将分别沿左侧内刃23l和右侧内刃23r的长度(即所谓刀刃长度)作为各刀刃的长度。
[0135]
工业实用性
[0136]
本发明优选适用于刀刃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尤其是使用立铣刀进行直角方肩铣削或斜铣加工的铣削工具和所谓可转位式切削工具、以及在这些工具中使用的切削刀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