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揉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6268发布日期:2023-03-22 05:5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极耳揉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极耳揉平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能源产业中,电池技术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3.能量密度是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电池的电极组件上的极耳进行揉平,能够有效地降低极耳的空间占比率,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揉平极耳可能会导致极耳的外翻不收拢而发生短路,或者,揉平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金属颗粒影响电池的性能甚至引发安全问题等。因此,揉平极耳的工艺和揉平后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电极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极耳揉平装置,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揉平极耳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性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揉平装置,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揉平极耳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保障电池的安全。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揉平装置,包括:夹具,所述夹具用于沿径向夹持圆柱形电极组件;套筒组件,包括:收拢部,所述收拢部用于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电极组件的极耳向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收拢,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极组件的轴线且朝向所述夹具;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收拢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夹具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收拢部的朝向所述夹具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收拢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包围所述电极组件并在所述极耳收拢后抵接至所述夹具;推进部,所述推进部设置于所述收拢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夹具推进部设置于所述收拢部的远离所述夹具的一端,所述推进部用于在所述极耳收拢后沿所述第一方向挤压所述极耳,以将所述极耳揉平至预设耳高,所述耳高是指极耳沿所述电极组件轴向突出于电极组件的非极耳区的端面的高度。
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夹具用于夹持电极组件,套筒组件用于揉平极耳。通过收拢部将极耳收拢至预设位置,之后再通过限位部包围电极组件并且与夹具抵接,这样将电极组件在轴向方向上固定,从而有利于推进部挤压极耳至预设耳高。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在挤压极耳的过程中电极组件沿其轴向移动,以防止极耳的轴向偏移而导致的极耳的实际耳高与预设耳高的偏差,进而提高极耳的揉平精度。同时,由于采用挤压的方式进行极耳揉平,可以减少揉平过程中极耳产生的金属颗粒,避免这些金属颗粒刺破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而导致的短路,同时也可以避免金属颗粒造成的电池的自放电异常进而导致的电池容量下降、电压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揉平极耳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并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拢部和所述限位部为筒状,所述收拢部的直径
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限位部的直径与所述收拢部在所述第一端处的直径相同。这样,收拢后的极耳会逐渐向中心收聚,即向电极组件的轴线靠拢。在挤压极耳前收拢极耳可以避免挤压过程中出现极耳外翻的情况,避免了因极耳外翻导致的短路风险。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拢部为曲面筒状。这样,在极耳收拢过程更加平滑,极耳逐渐向中心收聚,进一步减小了极耳外翻的可能;此外,收拢后的极耳更加均匀,有利于后续挤压过程的进行。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组件的直径小于所述收拢部在所述第一端处的直径大于所述收拢部在所述第二端处的直径。这样,电极组件可以容纳在限位部中,同时能够实现极耳的收拢。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的直径比所述收拢部在所述第二端处的直径大3mm-5mm。这样,极耳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收拢。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的直径比揉平前的所述电极组件的直径大10mm-14mm。这样,可以将电极组件以合适的范围包围在限位部中,同时避免限位部的直径过大导致电极组件在径向上的偏移,即,限位部实现对电极组件在径向上的限位。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推进部包括推进面,推进杆和推进筒;其中,所述推进筒与所述收拢部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推进筒的直径与所述收拢部在所述第二端处的直径相同;所述推进杆连接所述推进面并用于推动所述推进面在所述推进筒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挤压所述极耳。这样,在推进杆的作用下,推进面在推进筒中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收拢后的位于推进筒中的极耳挤压至预设耳高。此外,还可以控制推进面的推进距离,灵活控制揉平后极耳的耳高。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夹具的长度为揉平前的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的30%至50%。这样,夹具与电极组件的接触面积减小,有利于改善电极组件的圆度,减小电极组件沿径向方向的变形。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具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用于增大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夹具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摩擦力,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夹具与所述电极组件接触的表面。这样,可以增大夹具与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的摩擦力,增强了极耳挤压过程中的电极组件沿轴向的稳定性。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滑结构为橡胶颗粒。例如,橡胶颗粒均匀的分布在夹具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电极组件与夹具之间的摩擦力更加均匀,有利于在第一方向上对电极组件进行限位。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具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用于抵接所述限位部。这样,限位部与夹具为面接触,增大了抵接部与夹具之间的抵接力,有利于维持套筒组件的稳定性。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收拢部的长度之和小于揉平前的所述电极组件的长度与所述夹具的长度之差的二分之一。这样,可以将极耳从初始状态挤压至预设耳高。
1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夹具用于夹持电极组件,套筒组件用于揉平极耳。通过收拢部将极耳收拢至预设位置,之后再通过限位部包围电极组件并且与夹具抵接,这样将电极
组件在轴向方向上固定,从而有利于推进部挤压极耳至预设耳高。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在挤压极耳的过程中电极组件沿其轴向移动,以防止极耳的轴向偏移而导致的极耳的实际耳高与预设耳高的偏差,进而提高极耳的揉平精度。同时,由于采用挤压的方式进行极耳揉平,可以减少揉平过程中极耳产生的金属颗粒,避免这些金属颗粒刺破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而导致的短路,同时也可以避免金属颗粒造成的电池的自放电异常进而导致的电池容量下降、电压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揉平极耳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并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的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极耳揉平装置的示意图;
2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极耳收拢后的极耳揉平装置的示意图;
24.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揉平前和揉平后的极耳的示意图;
25.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套筒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7.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29.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0.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1.本技术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技术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2.本技术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电能的物理模块。例如,本技术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33.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组成。电池单体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隔离膜的材质可以为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等。
34.为了满足不同的电力需求,电池中的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以串联、并联或混联,其中混联是指串联和并联的混合。可选地,多个电池单体可以先串联、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也就是说,多个电池单体可以直接组成电池,也可以先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再组成电池。电池再进一步设置于用电设备中,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35.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其中,圆柱形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6.在圆柱形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序就是制备极耳。对于全极耳结构的圆柱形电池,在对正、负集流体涂布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时,正、负集流体的边缘处留有一片空箔区,该空箔区作为极耳。涂布完成后,将正、负集流体卷绕,并将空箔区,即极耳,揉平。在极耳的揉平过程中,会出现极耳外翻、极耳表面出现金属颗粒、极耳预设高度与实际高度不同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均会影响极耳的质量,进而影响电池性能。
37.基于以上考虑,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揉平装置,包括夹具和套筒组件,夹具与套筒组件中的限位部相互配合可以将电极组件在其轴向方向上限位,在极耳的揉平过程中,限制电极组件的移动,提高了揉平后的极耳高度的精度;套筒组件中的收拢部可以将极耳收拢,以便套筒组件中的推进部挤压收拢后的极耳,从而避免了揉平过程中极耳外翻导致的短路,同时,极耳的揉平是通过挤压实现的,减少了揉平过程中金属颗粒的产生,避免了
自放电异常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极耳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
38.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均适用于圆柱形电池单体,该圆柱形电池单体适用于各种使用电池的装置,例如,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动车辆、船舶和航天器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
39.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设备,还可以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池的设备,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电动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40.例如,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辆1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的内部可以设置马达40,控制器30以及电池10,控制器30用来控制电池10为马达40的供电。例如,在车辆1的底部或车头或车尾可以设置电池10。电池10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10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的电路系统,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池1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41.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电力需求,电池1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例如,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池10的结构示意图,电池1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20。电池10还可以包括箱体11,箱体11内部为中空结构,多个电池单体20容纳于箱体11内。例如,多个电池单体20相互并联或串联或混联组合后置于箱体11内。箱体11可以包括第一箱体部111和第二箱体部112,只要能够容纳电池单体即可,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42.可选地,电池1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例如,该电池1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并联或串联或混联。具体地,汇流部件可通过连接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实现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汇流部件可通过焊接固定于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多个电池单体20的电能可进一步通过导电机构穿过箱体而引出。可选地,导电机构也可属于汇流部件。
43.根据不同的电力需求,电池单体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任意数值。多个电池单体20可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连接以实现较大的容量或功率。由于每个电池10中包括的电池单体20的数量可能较多,为了便于安装,可以将电池单体20分组设置,每组电池单体20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中包括的电池单体20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电池可以包括多个电池模块,这些电池模块可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44.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单体20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单体20包括壳体21、端盖22和电极组件23。壳体21和端盖22形成外壳或电池盒,壳体21的壁和端盖22的壁均称为电池单体20的壁。壳体21根据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3组合后的形状而定。例如,壳体21可以为图3所示的中空的圆柱体,或者,若电池单体20为刀片式电池单体,壳体21可以为长度较长的长方体。并且壳体21的至少一个面具有开口以便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3放置于壳体21内。例如,当壳体21为中空的圆柱体时,壳体21的端面为开口面,即该端面不具有壁体而使得壳体21内外相通。从图3可以看出,圆柱形电池单体具有两个圆形端面,该两个圆形端面之间为柱体,柱体部分可以包括电极组件23。端盖22覆盖开口并且与壳体21连接,以形成防止电极组件23的封闭的腔体。壳体21内填充有电解质,例如电解液。
45.端盖22上可以设置有电极端子24,由电极端子24与电池单体20以外的部件进行电连接,可选地,如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示,电池单体20在两端可以分别具有一个电极端子24,电极端子24可以为端盖22形成的突出部222;又或者,也可以将电池单体20的其中一端为上述结构,另一端可以由壳体21或极柱形成的电极端子24实现电连接。
46.在该电池单体20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电极组件23可设置为单个,或多个,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池单体20内设置有一个电极组件23。
47.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极耳揉平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极耳揉平装置400包括夹具30和套筒组件50。夹具30用于沿径向夹持圆柱形电极组件23。套筒组件50包括限位部501,收拢部502和推进部503。收拢部502用于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电极组件23的极耳201向靠近电极组件23的方向收拢,第一方向平行于电极组件23的轴线231且朝向夹具30。限位部501与收拢部50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端朝向夹具30,限位部501用于在收拢部502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包围电极组件23并在极耳201收拢后抵接至夹具30。推进部503设置于收拢部502的第二端,第二端远离夹具30,推进部503用于在极耳201收拢后沿第一方向挤压极耳201,以将极耳201揉平至预设耳高,该耳高是指极耳沿电极组件23轴向突出于电极组件23的非极耳区的端面23a的高度。
48.夹具30沿径向夹持电极组件23,例如,夹具30沿电极组件23的周向包围并夹持电极组件23。夹具30可以为机械抓手,也可以为环状夹爪,只要能够实现对电极组件23的夹持以及限位即可。夹具30可以实现对电极组件23的限位,例如,夹具30可以限制电极组件23在电极组件23的轴线231方向上的移动。
49.第一方向平行于轴线231并且朝向夹具30,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可以为箭头d所示的方向。
50.套筒组件50括限位部501,收拢部502和推进部503,其中,推进部503,收拢部502和限位部501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也即,限位部501与收拢部502朝向夹具30的第一端连接,推进部503与收拢部502远离夹具30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一端与夹具3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与夹具30之间的距离。
51.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极耳收拢后的极耳揉平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推进部503设置于收拢部502的第二端。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极耳201被收拢部502收拢至预设的收拢位置,此时,极耳201的一端与推进部503接触,另一端与收拢部502的第二端对齐;并且极耳201收拢完成后,限位部501与夹具30抵接。极耳201的收拢程度,即预设的收拢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技术对此不不作具体限制。
52.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揉平前和揉平后的极耳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电极组件23包括端面23a和端面23b,其中,端面23a为电极组件23的非极耳区的一端的端面,端面23b为电极组件23整体的一端的端面。在对极耳201进行揉平前,极耳201具有一个初始耳高,该耳高的大小等于端面23a和端面23b之间的垂直距离。当极耳201揉平后,即,极耳被揉平至预设耳高,此时预设耳高小于初始耳高。其中,预设耳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53.在极耳201的揉平过程中,收拢部50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极耳201向靠近轴线231的方向收拢;同时,限位部501沿第一方向移动,当极耳201完成收拢后,限位部501与夹具30抵接,此时限位部501包围电极组件23,套筒组件50与夹具30相互配合以限制电极组件
23沿轴线231移动。之后,推进部503沿第一方向移动,将收拢后的极耳201沿第一方向挤压至预设耳高。
5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极耳揉平装置400可以在极耳201的挤压过程中,限制电极组件23在轴线231方向上的移动,避免因电极组件23的移动而导致极耳201在轴线231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避免极耳201在挤压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的预设耳高与揉平后的实际耳高的偏差,进而提高了极耳201的揉平精度。此外,由于采用挤压的方式进行极耳揉平,可以减少揉平过程中极耳产生的金属颗粒,避免这些金属颗粒刺破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而导致的短路,同时也可以避免金属颗粒造成的电池的自放电异常进而导致的电池容量下降、电压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揉平极耳201的质量,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并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55.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套筒组件的示意图。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收拢部502和限位部501为筒状,收拢部502的直径从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减小,限位部501的直径与收拢部502在第一端处的直径相同。
56.收拢部502为筒状并且直径从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减小,这样,在收拢极耳201的过程中,极耳201逐渐向中心收聚,即向电极组件的轴线靠拢。在挤压极耳201前收拢极耳201可以避免挤压过程中出现极耳外翻的情况,避免了因极耳外翻导致的短路风险。
57.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收拢部502为曲面筒状。收拢部502的直径从第一端到第二端均匀平缓的减小,收拢部502的表面呈光滑曲面状,因此,极耳201收拢过程更加平滑,极耳201逐渐向中心收聚,进一步减小了极耳外翻的可能;此外,收拢后的极耳201更加均匀,有利于后续挤压过程的进行。
58.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3的直径小于收拢部502在第一端处的直径,大于收拢部502在第二端处的直径。这样,电极组件23可以容纳在限位部501中,同时可以实现极耳201的收拢。
59.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501的直径比收拢部502在第二端处的直径大3mm-5mm。这样,极耳201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收拢。限位部501的直径与收拢部502在第二端处的直径之间的差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例如,极耳的耳高设置,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60.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501的直径比电极组件23的直径大10mm-14mm。这样,可以将电极组件23以合适的范围包围在限位部501中,同时避免限位部501的直径过大导致电极组件23在径向上的偏移,即,限位部501实现对电极组件23在径向上的限位。
61.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推进部503包括推进面5031,推进杆5032和推进筒5033;其中,推进筒5033与收拢部502的第二端连接,推进筒5033的直径与收拢部502在第二端处的直径相同;推进杆5032连接推进面5031并用于推动推进面5031在推进筒5033中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挤压极耳201。
62.推进面5031为可滑移面,可以在推进筒5033中移动。推进杆5032可以为连接电动气缸与推进面5031的杆,即,通过电动气缸带动推进面5031将极耳201压实。这样,在推进杆5032的作用下,推进面5031在推进筒5033中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收拢后的位于推进筒5033中的极耳201挤压至预设耳高。此外,还可以控制推进面5031的推进距离,灵活控制揉
平后极耳201的耳高。
63.推进筒503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根据极耳的耳高设置。对于不同的电极组件23,可能需要不同的耳高的极耳201,通过设置推进面5031可在推进筒5033内移动,当极耳201的预设耳高发生改变时,可以不用更换极耳揉平装置400,只需改变推进面5031在推进筒5033中的位置即可实现。
64.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夹具30的长度为电极组件23的长度的30%至50%。这样,夹具30与电极组件23的接触面积减小,有利于改善电极组件23的圆度,减小电极组件23沿径向方向的变形。
65.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夹具30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301,防滑结构301用于增大电极组件23与夹具30之间沿第一方向的摩擦力,其中,第一表面为夹具30与电极组件23接触的表面。这样,可以增大夹具30与电极组件23沿第一方向的摩擦力,增强了极耳201挤压过程中的电极组件23沿轴向的稳定性。
66.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防滑结构301为橡胶颗粒。例如,橡胶颗粒均匀的分布在夹具30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电极组件23与夹具30之间的摩擦力更加均匀,有利于在第一方向上对电极组件23进行限位。
67.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夹具30具有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抵接面,该抵接面用于抵接限位部501。这样,限位部501与夹具30为面接触,增大了抵接部501与夹具30之间的抵接力,有利于维持套筒组件50的稳定性。
68.可选的,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限位部501与收拢部502的长度之和小于揉平前的电极组件23的长度与夹具30的长度之差的二分之一。这样,可以实现将极耳从初始耳高挤压至预设耳高。
69.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