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架金属管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97217发布日期:2022-06-22 06:0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篮球架金属管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篮球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篮球架金属管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篮球架是一种篮球运动器材,包括篮板和篮板支柱,篮板支柱通常是由若干金属管拼接而成。因此,在生产金属管时,需要对金属管的两端分别进行扩口和缩口,以便将一根金属管的缩口端插入另一根金属管的扩口端,实现两根金属管之间的拼接。
3.现有一种用于对金属管端部成型的装置,主要包括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其中缩口管套的内直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通过将金属管从缩口管套直径较大的一端插入,金属管的直径在管套内侧壁的挤压下逐渐变小,进而实现对金属管的缩口;扩口模具的外直径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大,通过将扩口模具直径较小的一端插入金属管,则金属管的直径在扩口模具侧表面的挤压下逐渐变大,进而实现对金属管的扩口。
4.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对金属管进行扩口和缩口时,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均会与金属管之间产生摩擦,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容易受到磨损,进而容易影响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助于延长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篮球架金属管成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篮球架金属管成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篮球架金属管成型装置,包括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承载金属管,所述缩口管套和所述扩口模具均位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且位于所述金属管的两端,所述缩口管套和所述扩口模具均能向靠近所述金属管的方向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缩口管套靠近所述金属管的一端之间以及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金属管与所述扩口模具之间均设置有漏液组件,所述漏液组件上设有润滑剂,所述漏液组件用于向外排出所述润滑剂。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缩口管套向靠近金属管的方向运动,使金属管插入缩口管套时,会带动漏液组件一起向靠近金属管的方向移动,使得漏液组件排出的润滑剂能够落在金属管上,以便减小缩口管套与金属管之间的摩擦;当扩口模具向靠近金属管的方向运动时会经过漏液组件,使得漏液组件排出的润滑剂能够落在扩口模具上,以便减小扩口模具与金属管之间的摩擦,进而有助于减小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的磨损,延长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使用寿命。
8.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漏液组件包括第一漏液环和第二漏液环,所述第一漏液环用于供所述金属管穿过,所述第二漏液环用于供所述扩口模具穿过;所述第一漏液环和所述第二漏液环内均设有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存储润滑剂,所述第一漏液环的内侧壁上以及所述第二漏液环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与对应所述储液腔连
通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漏液环储液腔内的润滑剂通过漏液孔从第一漏液环的内侧壁上流出,以便金属管从第一漏液环内穿过时润滑剂能够涂在金属管上;第二漏液环储液腔内的润滑剂通过对应的漏液孔从第一漏液环的内侧壁上流出,以便扩口模具从第二漏液环内穿过时润滑剂能够落在扩口模具上。
10.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漏液环的内侧壁上以及所述第二漏液环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毛刷,所述第一漏液环上的毛刷用于与所述金属管接触;所述第二漏液环上的毛刷用于与所述扩口模具接触。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漏液孔内流出的润滑剂能够顺着的毛刷涂在金属管或者扩口模具上,毛刷有助于将润滑剂涂抹均匀。
12.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所述第一漏液环和所述第二漏液环均通过一根软管连有一个出液组件,所述出液组件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储液腔与对应所述软管连通设置,所述出液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漏液环或所述第二漏液环提供润滑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液组件能够通过软管向第一漏液环上的储液腔和第二漏液环上的储液腔内输送润滑剂,以便避免储液腔内的润滑剂流完后无法继续再向金属管或者扩口模具上涂抹润滑剂。
14.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出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上固定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封闭端与所述软管之间连有从所述注射管到所述软管的第一单向阀;所述注射管的封闭端与所述储液盒连通设置并且设有从所述储液盒到所述注射管之间的第二单向阀;所述注射管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注射管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活塞上连有推杆,所述推杆用于推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注射管内移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远离注射管封闭端拉动推杆时,活塞会向远离第二单向阀的方向移动,使得通过第二单向阀将储液盒内的润滑剂抽入到注射管内;当向靠近软管的方向拉动推杆时,活塞会向靠近注射管封闭端的方向移动,使得通过第一单向阀将注射管内的体推入软管中,以便实现向第一漏液环的空腔或者第二漏液环的空腔内注入润滑剂。
16.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缩口管套和所述扩口模具远离所述金属管的一端均设有位移气缸,所述位移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缩口管套或所述扩口模具向靠近所述金属管的方向运动;所述推杆沿所述金属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位移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推杆之间连有连接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移气缸推动缩口管套或者扩口模具向靠近时,位移气缸能够通过连接板驱动推杆沿水平方向运动,进而能够驱动活塞在注射管内运动,以便将扩口缩口与为第一漏液管和第二漏液管注入润滑剂关联在一起。
18.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推杆侧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贯穿所述滑块并且插在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板侧表面用于与所述限位板或者所述滑块接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板与滑块接触时,能够推动滑块向靠近注射管的
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推杆和活塞向插入连接板的方向运动,以便件注射管内的润滑剂推出;当连接板与限位板接触时,能够推动限位板向远离注射管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推杆和活塞向从注射管抽出的方向运动;同时滑块运动的距离即为推杆和活塞运动的距离,通过调节滑块在推杆上的位置,能够调节滑块的运动距离,进而便于调节从注射管内推出的润滑剂的剂量。
20.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金属管转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金属管与所述缩口管套之间设有擦拭组件,所述擦拭组件上设置有擦拭件,所述擦拭件用于对所述润滑剂进行吸收,所述擦拭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擦拭件与所述金属管接触。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金属管发生转动,并且通过擦拭组件驱动擦拭件与金属管接触,便于擦拭件对金属管上的润滑剂进行擦拭。
22.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擦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管和所述缩口管套之间的夹持气缸和承载板,所述夹持气缸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内,所述夹持气缸输出轴贯穿所述工作台顶端并且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所述承载板为所述擦拭件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金属管完成缩口后,通过夹持气缸驱动承载板向靠近的方向运动,带动擦拭件与金属管侧表面接触,以便擦拭件对金属管上的润滑剂进行擦拭。
24.在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擦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管和所述扩口模具之间旋转夹紧气缸和擦拭杆,所述旋转夹紧气缸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旋转夹紧气缸输出轴与所述擦拭杆连接,所述擦拭件设置在擦拭杆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金属管完成缩口后,通过旋转夹紧气缸驱动擦拭杆伸入金属管内,使得擦拭件能够与金属管的内侧壁接触,进而便于对金属管内侧壁上的润滑剂进行擦拭。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缩口管套向靠近金属管的方向运动,使金属管插入缩口管套时,会带动漏液组件一起向靠近金属管的方向移动,使得漏液组件排出的润滑剂能够落在金属管上,以便减小缩口管套与金属管之间的摩擦;当扩口模具向靠近金属管的方向运动时会经过漏液组件,使得漏液组件排出的润滑剂能够落在扩口模具上,以便减小扩口模具与金属管之间的摩擦,进而有助于减小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的磨损,延长缩口管套和扩口模具使用寿命;2.通过第二单向阀将储液盒内的润滑剂抽到注射管内,并且通过第一单向阀和软管将注射管内的润滑液推入到第一漏液环或第二漏液体环内,以便将润滑剂涂抹在金属管或者扩口模具上,对金属管的扩口和缩口起到润滑的效果;3.在对金属管完成扩口和缩口后,通过夹持组件松开对金属管的连接,接着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金属管转动,同时通过擦拭组件驱动擦拭件与金属管沾有润滑剂的侧表面和内表面接触,有助于对金属管上的润滑剂进行擦拭。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台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漏液环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射管的剖视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3.图7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擦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11、支架;12、缩口管套;13、扩口模具;14、位移气缸;15、让位孔;2、夹持组件;21、夹持气缸;22、第一夹持块;23、第二夹持块;3、漏液组件;31、第一漏液环;311、储液腔;312、漏液孔;313、毛刷;314、注液孔;32、第二漏液环;4、出液组件;41、软管;42、储液盒;43、注射管;431、活塞;44、第一单向阀;45、第二单向阀;46、推杆;461、通孔;47、连接板;48、限位板;49、滑块;491、固定销;5、驱动组件;51、摩擦圆板;52、转辊;53、轴承;54、电机;55、第一齿轮;56、第二齿轮;6、擦拭组件;61、第三气缸;62、承载板;63、支撑杆;64、旋转夹紧气缸;65、擦拭杆;7、擦拭布;8、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篮球架金属管成型装置,参照图1,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支架11,支架11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2,夹持组件2用于对金属管8进行夹持;结合图2,金属管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缩口管套12和扩口模具13,缩口管套12和扩口模具13均能够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运动,以便能够对金属管8进行缩口和扩口。支架11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位于缩口管套12上方的第一支架和位于扩口模具13上方的第二支架;缩口管套12靠近金属管8的一端上以及第二支架上且位于金属管8与扩口模具13之间均设有漏液组件3,漏液组件3内存有润滑剂,漏液组件3用于向金属管8侧表面或者扩口模具13上涂润滑剂。
38.当缩口管套12带动漏液组件3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移动,便于漏液组件3将其排出的润滑剂滴在金属管8上;当扩口模具13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运动时,便于漏液组件3将其排出的润滑剂滴在扩口模具13上,进而便于减小金属管8与缩口管套12和扩口模具13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对缩口管套12和扩口模具13的磨损,有助于延长缩口管套12和扩口模具13的使用寿命。
39.参照图2,夹持组件2包括两个夹持气缸21,其中一个夹持气缸21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另一个夹持气缸21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每个夹持气缸21的输出轴均连接有一个第一夹持块22,工作台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夹持块23,第一夹持块22和第二夹持块23一一对应,并且第一夹持块22位于对应第二夹持块23的上方,夹持气缸21用于驱动第一夹持块22沿竖直方向运动。金属管8位于第一夹持块22和第二夹持块23之间,金属管8与第一夹持块22的底面和第二夹持块23的顶面均贴合,并且第一夹持块22将金属管8抵在第二夹持块23的顶端,实现对金属管8的夹持,进而将金属管8固定在工作台1上。
40.参照图1,漏液组件3包括固定在缩口管套12上的第一漏液环31和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且位于扩口模具13和金属管8之间的第二漏液环32,其中第一漏液环31用于供金属管8穿过,第二漏液环32用于供扩口模具13穿过。缩口管套12远离金属管8的一端和扩口模具13远
离金属管8的一端均连接有一个位移气缸14,靠近缩口管套12的位移气缸14能够驱动缩口管套12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移动,并且带动第一漏液环31一起运动,使得金属管8的端部能够穿过第一漏液环31插入到缩口管套12内;靠近扩口模具13的位移气缸14能够扩口模具13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移动,使得扩口模具13能够穿过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漏液环32插入到缩口管套12内。
41.第一漏液环31的第二漏液环32内部结构均相等,以下以第一漏液环31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3,第一漏液环31内设置有储液腔311,储液腔311用于存储润滑剂,储液腔311呈环状,第一漏液环31内的储液腔311的圆心与第一漏液环31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漏液环3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漏液孔312,若干漏液孔312呈环状分布在第一漏液环31上,每个漏液孔312均与储液腔311连通设置,使得储液腔311内的润滑剂能够通过漏液孔312流出。第一漏液环31的内侧壁上连接有若干毛刷313,毛刷313呈环状分布在第一漏液环31上,结合图2,当金属管8从第一漏液环31内经过时,毛刷313便于将润滑剂涂抹均匀。第一漏液环31的顶端设置有注液孔314,注液孔314与储液腔311连通设置,以便通过注液孔314向储液腔311内注入润滑剂。
42.参照图2,第一漏液环31上的注液孔314和第二漏液环32上的注液孔314上均连接一根软管41,并且第一漏液环31和第二漏液环32均通过对应软管41连接有一个出液组件4,其中一个出液组件4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并用于向第一漏液环31内注入润滑剂,另一个出液组件4固定在第二支架上并用于向第二漏液环32内注入润滑剂。
43.参照图2,出液组件4包括储液盒42和注射管43,注射管43的一端呈敞口设置,注射管43的另一端呈封闭设置,储液盒42用于存储润滑剂,注射管43固定在储液盒42的底端,注射管43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注射管43的封闭端朝向金属管8,结合图4,软管41与注射管43的封闭端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4,第一单向阀44流通方向为从注射管43到软管41。储液盒42与注射管43的封闭端也通过一根软管41连通,并且与储液盒42连接的软管41与注射管43之间连通有从储液盒42到注射管43之间的第二单向阀45。注射管43内设置有活塞431,活塞431靠近注射管43敞口的一端连接有推杆46,推杆46沿活塞431杆长度方向设置,活塞431的侧表面与注射管43的内表面过盈配合,使得在将推杆46从注射管43内抽出时,通过第二单向阀45能够将储液盒42内的润滑剂抽入到注射管43内,向插入注射管43的方向推动推杆46时,通过第一单向阀44能够将注射管43内的润滑剂推入到第一漏液环31或者第二漏液环32内。
44.参照图2和图5,一个位移气缸14对应一个推杆46,位移气缸14与对应的推杆46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7,连接板47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板47的底端固定在对应位移气缸14的输出轴上,推杆46贯穿连接板47的顶端,并且推杆46与连接板47滑动配合,使得连接板47能够在推杆46上滑动。推杆46远离活塞43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48,当位移气缸14驱动连接板47滑动至与限位板48相抵时,能够拉动推杆46和活塞431向从注射管43抽出的方向运动,以便将储液盒42内的润滑剂抽入到注射管43内。
45.参照图6,推杆46上且位于连接板47远离限位板48的一侧设置有滑块49,推杆46贯穿滑块49,滑块49能够在推杆46上滑动;推杆46上开设有若干通孔461,滑块49上贯穿设有固定销491,固定销491远离滑块49的一端插在其中一个通孔461内,进而对滑块49在推杆46
上的位置进行固定;结合图5,当位移气缸14驱动连接板47滑动至与滑块49相抵时,能够拉动推杆46和活塞431向插入注射管43方向运动,以便将注射管43内的润滑剂推出,同时滑块49运动的距离即为推杆46和活塞431运动的距离,通过调节滑块49在推杆46上的位置,能够调节滑块49运动的距离,进而便于调节从注射管43内推出的润滑剂的剂量。
46.考虑到在完成金属管8的扩口和缩口后,若直接将沾有润滑剂的金属管8进行拼接,则两个金属管8的连接处容易打滑,使得两个金属管8的连接不紧固,因此,参照图2,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两个第二夹持块23之间设置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金属管8以其轴线为中心线转动;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金属管8的端部设置有擦拭组件6,擦拭组件6上设置有擦拭件,擦拭件用于对润滑剂进行吸收,擦拭组件6用于驱动擦拭件运动至与金属管8接触。在完成对金属管8扩口、缩口后,通过夹持气缸21驱动第一夹持块22松开对金属管8的夹持,接着通过驱动组件5驱动金属管8以其轴线为中心线转动,同时通过组件驱动擦拭件移动至与金属管8端部侧表面接触即可对金属管8上的润滑剂进行擦拭。
47.参照图7,驱动组件5包括摩擦圆板51和转辊52,工作台1的顶端开设有让位孔15,转辊52通过轴承53转动连接在让位孔15的内表面上,并且转辊52沿金属管8长度方向设置,转辊52贯穿摩擦圆板51并且与摩擦圆板51的圆心固定连接。工作台1顶端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电机54,电机54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55,第一齿轮55上啮合有第二齿轮56,转辊52贯穿第二齿轮56的圆心并且与第二齿轮56固定连接,使得第一电机54驱动第一齿轮5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6发生转动,则转辊52会一起转动。摩擦圆板51位于金属管8的下方,当转辊52转动时,带动摩擦圆板51转动,金属管8受到摩擦圆板51的摩擦发生转动。进而便于驱动金属管8发生转动。
48.参照图8,擦拭件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在本实例中为一块擦拭布7,擦拭组件6包括第三气缸61和承载板62,第三气缸61固定在工作台1顶端的内表面上,第三气缸61的输出轴贯穿工作台1的顶端与承载板62连接,结合图2,第三气缸61位于金属管8靠近缩口管套12一端的下方,擦拭布7的四个角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一个支撑杆63,每根支撑杆63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杆63的底端固定在承载板62上。当金属管8转动时,通过第三气缸61驱动承载板62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运动,带动擦拭布7一起运动,使得擦拭布7与金属管8靠近缩口管套12一端的外侧表面接触,由于擦拭布7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助于对金属管8的变形侧表面进行擦拭。
49.参照图2,擦拭组件6还包括旋转夹紧气缸64和擦拭杆65,旋转夹紧气缸64固定在工作台1顶端的内表面上,并且旋转夹紧气缸64位于金属管8靠近扩口模具13的一端,旋转夹紧气缸64的输出轴贯穿工作台1的顶端并且与擦拭杆65的一端连接,擦拭杆65沿水平方向设置,擦拭杆65位于金属管8的一侧,当擦拭杆65以旋转夹紧气缸64输出轴的轴线为中心线时,擦拭杆65远离旋转夹紧气缸64的一端能够伸入金属管8内。擦拭布7缠绕在擦拭杆65上,当金属管8转动时,通过旋转夹紧气缸64驱动擦拭杆65转动至擦拭杆65远离旋转夹紧气缸64的一端伸入金属管8内,接着向下移动擦拭杆65,使擦拭杆65移动至擦拭杆65上的擦拭布7与金属管8靠近扩口模具13一端的内侧表面接触,以便对金属管8内侧壁上的润滑剂进行擦拭。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篮球架金属管成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工件进行扩口和缩口时,通过与缩口管套12连接的位移气缸14驱动缩口管套12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运动,则
连接板47会抵住滑块49向插入注射管43的方向运动,以便注射管43内的润滑剂通过第一单向阀44进入到第一漏液环31内,同时,缩口管套12会带动第一漏液环31一起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运动,金属管8能够经过第一漏液环31插在缩口管套12内,当金属管8经过第一漏液环31时,第一漏液环31内的润滑剂能够通过漏液孔312以及毛刷313涂在金属管8的侧表面上,以便在金属管8插入缩口管套12时能够减小与缩口管套12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与扩口模具13连接的夹持气缸21驱动扩口模具13向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运动时,扩口模具13在经过第二漏液环32时,第二漏液环32内的润滑剂会通过对应的漏液孔312和毛刷313涂在扩口模具13上,以便扩口模具13在插入金属管8内时能够减小与金属管8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便于减小对扩口模具13和缩口管套12的磨损。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