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校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9654发布日期:2022-11-23 07:5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校直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弹簧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簧校直机。


背景技术:

2.螺旋弹簧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弹簧钢棒进行绕制—对螺旋弹簧的端部磨平精加工—对半成品弹簧热处理—对成品弹簧进行工艺检测后出厂。
3.弹簧卷绕完毕后,为了消除弹簧内部的应力,需要把弹簧强压至压并状态,使得弹簧发生部分塑性形变以抵消内部的应力,然后将压并过后的弹簧进行热处理形成成品弹簧。
4.由于弹簧内部的应力分布并不平均,因此压并后的弹簧的各圈之间的节距可能会出现不相等的现象,导致弹簧热处理后的性能降低,以及相邻两圈的各部分之间的节距也可能会出现不相等现象,导致弹簧出现弯曲现象,因此通常会在压并后对弹簧进行校准,常规的校准手段是通过对弹簧相邻两个圈之间通过锤子敲入斜契块对弹簧进行扩张,然而由于弹簧本身的弹性使得斜契块较难敲入,弹簧的校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通过人工将斜契块敲入到弹簧的两个圈之间对弹簧进行校准的校准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校直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簧校直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弹簧校直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滑移安装有压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板滑移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停的控制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压板相互配合对弹簧节距进行调节的展开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簧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展开机构处,然后通过控制机构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压板滑移推动弹簧朝向展开机构处运动,展开机构对弹簧的两圈进行展开以调节弹簧的节距,相较于人工敲入契块的方式,展开时较为稳定,对弹簧的矫正效率更高。
8.可选的,所述展开机构包括安装座和两块扩展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扩展板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两块所述扩展板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相互连接形成尖角,两块所述扩展板形成的尖角朝向所述压板,所述扩展板沿弹簧的径向的宽度大于弹簧的直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扩展板相互连接形成尖角对弹簧进行扩展,使得弹簧与扩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弹簧与扩展板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弹簧在扩展时不易发生转动,且由于弹簧卡设在宽度大于其直径的扩展板上,使得工作人员在放置弹簧时较为方便,无需额外观察弹簧的放置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弹簧的扩展效率,且通过转动弹簧即可实现弹簧沿其轴线方向的逐段进料,进料较为方便。
10.可选的,所述安装座沿所述压板的滑移方向滑移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安装座上沿同一直线滑移安装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滑移方向与所述压板的滑移方向垂直,两块所述扩展板相互转动连接且两块所述扩展板的一侧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块上,所述扩展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用于带动所述安装座滑移,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以用于带动两块所述滑块滑移。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滑块进而调节两块扩展板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对弹簧的两圈的扩展距离,同时通过调节安装座的高度使得两块扩展板的尖端高度保持不变以适配压板的下压深度。
12.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齿轮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座的滑移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根第二齿条,两根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且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移方向平行,所述安装座上还转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机架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以用于对所述安装座进行固定,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第二固定件以拥有对所述滑块进行固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簧具有弹性且压板挤压弹簧时扩展板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较大,使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安装座及滑块进行驱动,齿轮齿条之间的配合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以及冲击力的同时,齿轮齿条的配合进行定量滑移时的定位较为方便。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同轴安装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的阻尼辊以及滑移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稳定齿条,所述阻尼辊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稳定齿条可滑移至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机架螺纹安装有一个固定螺栓,当所述稳定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时,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抵紧所述稳定齿条背离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壁;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滑移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两个固定齿条,两个所述固定齿条可分别滑移至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安装座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固定螺栓,两个所述固定螺栓的旋进方向与所述固定齿条的滑移方向平行,当两根所述固定齿条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时,两根所述固定螺栓的二端分别抵紧两根所述固定齿条的侧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辊用于对安装座进行预定位,然后通过转动固定螺栓带动稳定齿条滑移至与第一齿条抵紧啮合后,对第一齿条及安装座进行固定,滑块以相同方式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稳定齿条和第一齿条之间的啮合及固定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的啮合分别对安装座及滑块进行定位,使得扩展板在扩展完毕后便于将两块扩展板的尖角的高度调节至原高度。
16.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板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压板滑移,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用于对所述液压缸供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的推动力较大,且液体不易被压缩,使得压板在对弹簧进行扩展时更加稳定。
18.可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控制杆,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一个控制块,所述控制块内转动安装有圆柱形的换向块,所述控制块侧壁上设置有四个连接口,两个所述连接口通过管道与液压缸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供油油泵
和抽油油泵连接,所述换向块侧壁开设有四个换向孔,四个所述换向孔两两连通,所述换向孔用于连接供油油泵与液压缸以及抽油油泵与液压缸,所述控制块上水平转动安装有换向杆,所述换向杆的转动端与所述换向块同轴连接以用于带动所述换向块转动,所述换向杆上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向杆和所述控制块连接,初始状态所述卷簧推动所述换向杆及换向块转动至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呈收缩,所述控制杆的转动轨迹和所述换向杆的转动轨迹相互干涉,所述控制杆用于带动所述换向杆转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校正弹簧时,通过控制杆带动换向杆转动,通过换向块的换向孔与控制块连接口之间的配对的改变以实现液压缸的油液的流向,进而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而带动压板进行往复滑移对弹簧进行压紧,同时同步配合在扩展板上转动弹簧,即可实现对整根弹簧的校正,且通过控制手动换向阀的打开时间可调节压板的下压深度,以针对弹簧不同位置的两圈所需要扩展的不同宽度进行适应性地调节压板的下压深度,以使得整根弹簧能够被校正至所有节距呈均匀的状态,校正时更加灵活且适配性高。
20.可选的,所述机架上水平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壁上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控制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控制杆的转动平面平行。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用于对控制杆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使得控制杆不易过渡转动导致手动换向阀出现损坏。
22.可选的,所述换向杆的中部设置有凸起,当所述换向杆转动至所述换向块的四个换向孔均闭合时,所述控制杆抵紧所述凸起。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停止液压缸及压板对弹簧进行观察时,将控制杆转动至与凸起抵紧即可确定换向块已经转动至换向孔与连接口相互交错使得油路封闭的位置,方便定位。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弹簧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展开机构处,然后通过控制机构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压板滑移推动弹簧朝向展开机构处运动,展开机构对弹簧的两圈进行展开以调节弹簧的节距,相较于人工敲入契块的方式,展开时较为稳定,对弹簧的矫正效率更高;2.两块扩展板相互连接形成尖角对弹簧进行扩展,使得弹簧与扩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弹簧与扩展板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弹簧在扩展时不易发生转动,且由于弹簧卡设在宽度大于其直径的扩展板上,使得工作人员在放置弹簧时较为方便,无需额外观察弹簧的放置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弹簧的扩展效率,且通过转动弹簧即可实现弹簧沿其轴线方向的逐段进料,进料较为方便;3.操作人员在校正弹簧时,通过控制杆带动换向杆转动,通过换向块的换向孔与控制块连接口之间的配对的改变以实现液压缸的油液的流向,进而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而带动压板进行往复滑移对弹簧进行压紧,同时同步配合在扩展板上转动弹簧,即可实现对整根弹簧的校正,且通过控制手动换向阀的打开时间可调节压板的下压深度,以针对弹簧不同位置的两圈所需要扩展的不同宽度进行适应性地调节压板的下压深度,以使得整根弹簧能够被校正至所有节距呈均匀的状态,校正时更加灵活且适配性高。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侧方向且正在进行运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液压缸的油管未示出,图中卷簧未示出。
26.图2是本技术的背离工作侧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液压缸的油管未示出,图中卷簧未示出。
27.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台上第一固定件处的剖面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的控制块孤立后的剖面示意图。
30.图6是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机架;11、压板;12、液压缸;13、工作台;131、调节槽;2、展开机构;21、安装座;22、扩展板;23、滑块;3、控制机构;31、控制杆;32、控制块;321、安装腔;322、连接口;33、换向块;331、换向孔;34、换向杆;341、凸起;35、限位板;351、限位槽;4、手轮;5、第一驱动机构;51、第一齿轮;52、第一齿条;6、第二驱动机构;61、第二齿条;62、第二齿轮;7、第一固定件;71、阻尼辊;72、稳定齿条;8、第二固定件;81、固定齿条;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弹簧校直机,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一个机架1,机架1上通过四根呈竖直的金属滑杆滑移安装有一块压板11,压板11呈水平。压板11正下方的机架1上设置有工作台13,工作台13上设置有用于与压板11相互配合对弹簧进行展开的展开机构2。机架1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以驱动压板11滑移。
34.参照图1和图3,驱动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伸缩且与压板11固定连接。工作台13上开设有调节槽131,调节槽131中竖直滑移安装有一个安装座21,安装座21的顶壁上水平滑移安装有两个滑块23。两个滑块23顶壁上均转动安装有一块矩形扩展板22,两块扩展板22背离滑块23的一侧相互转动连接,扩展板22的转动平面与滑块23的滑移方向平行,弹簧的进料方向与滑块23的滑移方向平行,扩展板22沿其转动方向的宽度大于所需调节的弹簧的直径。
35.参照图1和图3,在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安装座21滑移的第一驱动机构5,在安装座21上设置有驱动滑块23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6。
36.参照图3和图4,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竖直滑移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齿条52以及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与第一齿条52啮合的第一齿轮51,第一齿条52与安装座21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第一齿轮51带动第一齿条52滑移,进而带动安装座21竖直滑移。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7,第一固定件7包括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51上的阻尼辊71,阻尼辊71转动安装在工作台13上,通过阻尼辊71的摩擦力对安装座21进行预定位。在机架1上螺纹安装有一个固定螺栓9,在机架1上还水平滑移安装有一个稳定齿条72,稳定齿条72可水平滑移安装至与第一齿条52啮合,此时拧紧固定螺栓9,固定螺栓9的一端抵紧稳定齿条72背离第一齿条52的一侧壁。
37.参照图3和图4,通过转动手轮4带动第一齿轮5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52及安装座21竖直滑移以调整安装座21的高度,然后通过拧紧稳定螺栓推动稳定齿条72抵紧第一齿
条52对第一齿条52进行固定,进而将安装座21固定在机架1上。
38.参照图3和图4,在安装座21设置有第二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8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23上的两根第二齿条61,第二齿条61的长度方向沿滑块23的方向设置,在安装座21上还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齿轮62,两个第二齿轮62相互啮合,且其中一个齿轮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手轮4。通过转动手轮4带动两个第二齿轮62转动,继而带动两个第二齿条61及两个滑块23相向或者相背滑移,通过两个滑块23的滑移调节两块扩展板22的夹角,同时通过调节安装座21的高度使得扩展板22的尖角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
39.参照图3和图4,将两块扩展板22的夹角调节完毕后,将弹簧放置在扩展板22上,使两块扩展板22形成的尖角伸入到弹簧的两圈之间,然后通过液压缸12推动压板11滑移将弹簧向下压,扩展板22对弹簧的节距进行扩展,弹簧一部分扩展完毕后,旋转弹簧使得弹簧逐步朝向机架1内部移动,然后重复上述过程逐渐对整根弹簧的节距进行调节。
40.参照图1和图5,在机架1上设置有控制机构3,控制机构3包括一个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控制块32,控制块32内开设有轴线呈竖直的圆柱形安装腔321,安装腔321内配合转动安装有一个换向块33,换向块33的侧壁与安装腔321的内壁相贴合,换向块33的侧壁上周向间隔开设有四个换向孔331,其中一对相邻的两个换向孔331朝向换向块33轴线方向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对相邻的两个换向孔331朝向换向块33轴线方向的一端相互连接。
41.参照图1和图5,在控制块32侧壁上开设有四个连接口322,四个连接口322分别与供油油泵、抽油油泵、液压缸12的进油口及液压缸12的出油口连接,换向块33可转动至四个换向孔331分别与四个连接口322一一连通,或者四个换向孔331与四个连接口322均错位。在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一块呈水平的限位板35,限位板35顶壁上贯穿开设有一个限位槽351,机架1上还转动安装有一根控制杆31,控制杆31的转动平面呈竖直,控制杆31的上端穿过限位槽351。
42.参照图1和图6,在控制块32顶壁上水平转动安装有一根换向杆34,换向杆34的转动端与换向块33同轴固定连接,换向杆34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板35上方,换向杆34的转动轨迹与控制杆31的转动轨迹相互干涉,且换向杆34的转动端处设置有卷簧,卷簧用于对换向杆34进行复位。初始状态,卷簧推动换向杆34转动至四个换向孔331和四个连接口322一一对应连通,此时液压缸12的活塞杆收回,此时换向杆34推动控制杆31转动至抵紧限位槽351的一端侧壁。
43.参照图1和图6,通过转动控制杆31可带动换向杆34转动,进而带动换向块33转动,换向块33转动以切换抽油油泵和供油油泵与液压缸12的进油口及出油口的连接。当控制杆31转动至抵紧限位槽351的另一端侧壁时,换向杆34带动换向块33转动至供油油泵与液压缸12的进油口连通,抽油油泵与液压缸12的出油口连通,此时液压缸12的活塞杆伸出,反之液压杆的活塞杆收回。
44.参照图1和图6,在换向杆34的中部一体设置有一个凸起341,当控制杆31转动至与凸起341抵接时,四个换向孔331与四个连接口322均错位。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弹簧校直机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转动第二齿轮62调节两块扩展板22的夹角,然后拧紧固定螺栓9推动固定齿条81抵紧第二齿条61且与第二齿条61啮合,然后转动阻尼辊71及第一齿轮51带动第一齿条52及安装座21滑移,安装座21滑移至合适高度后,拧紧固定螺栓9推动稳定齿条72抵紧第一齿条52且与第一齿条52啮合,完成扩展板22的
定位后,将弹簧放置在扩展板22上,然后通过转动控制杆31及换向杆34控制液压缸12的活塞杆伸缩,进而带动压板11滑移对弹簧进行压紧调节弹簧的节距。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