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体焊接桶耳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8424发布日期:2023-12-15 23:5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桶体焊接桶耳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桶体焊接桶耳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1、在制造马口桶或油漆桶等金属桶时,往往需要对桶体两侧焊接两个连接耳用于进一步安装提手,而桶体的输入、输出一般采用人工或输送带,采用人工实现桶体的输入和输出存在动作不连贯、每次只能实现一个桶体的输送、长时间工作体力消耗大容易分神,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安全性低、生产成本高的缺点。采用输送带对桶体输送时需要在输送带上设置限位装置用于固定桶体,自动化生产线具有工作距离较长、速度快的特性,若用输送带对桶体输送在运行速度上难以与焊接设备匹配达成快速化生产,输送带长度的较长需要增加更多的限位装置,导致提高生产线的制造成本、运行成本。

2、焊接时,连接耳贴紧在桶体的外壁,再在对应位置的桶体内壁用电焊头焊接,使连接耳固接在桶体侧壁上。

3、现有的桶体在制作焊耳部分时,需要先将桶体放入到对应的工位,内顶头在进入桶体内部进行内顶动作时需要先竖向移动至桶体内部,现有设备通过竖直气缸驱动内顶头移动至桶体内,接着通过两个横向气缸分别驱动两侧的内顶头的内芯向两侧扩张进而带动压住方便桶的两内侧,再完成焊耳焊接后,再通过两个横向气缸分别带动两侧的内顶头缩回,由于需要通过两个横向气缸协同动作,使得操作需要比较精确,且两个气缸的存在长久使用后难免会出现精度上的误差,使得内顶头需要经常校准,耽误生产效率。

4、现有设备焊接连接耳时,位于桶体两侧的两组焊接头由两组横向气缸独立驱动横向移动,将连接耳焊接于桶体的两侧上,两组横向气缸的动作为独立控制,且两个横向气缸的存在长久使用后难免会出现精度上的误差,导致动作连贯性差

5、综上现有技术中内顶头的工作动作、焊头的工作动作均采用多个气缸独立控制,存在成本高、需逐个启动连贯性差,效率低、速度慢对连线生产造成很大的困扰耽误工作效率的问题,每条生产线需配两台设备才能满足产线产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桶体焊接桶耳的自动化生产线。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桶体焊接桶耳的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中转输送装置(1)、一对桶耳推送装置(2)、一对焊头模块(3)、内顶模块(4)、驱动模块(5)、一对焊头水平移动机构(6)、内顶张开机构(7)和内顶升降机构(8)。

3、所述中转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抱桶活动板(12)、第二抱桶活动板(13)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抱桶活动板(12)、所述第二抱桶活动板(13)上的若干对抱板(15),所述第一抱桶活动板(12)、所述第二抱桶活动板(13)之间形成用于暂存桶体的容置通道(1a)。

4、所述内顶模块(4)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1a)的上方,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对抱板(15)抱取所述容置通道(1a)上的桶体依次沿所述容置通道(1a)移送,所述一对焊头模块(3)分别设置于所述内顶模块(4)的两侧,所述桶耳推送机构(2)用于将所述桶耳推送至所述焊头模块(3)的焊接位置上。

5、所述内顶模块(4)包括第一内顶臂(41)、第二内顶臂(42)、第一内顶头(43)和第二内顶头(44),所述第一内顶头(43)、所述第二内顶头(44)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内顶臂(41)、第二内顶臂(42)的侧面,所述第一内顶臂(41)、所述第二内顶臂(42)通过所述内顶升降机构(8)联动间歇的进入/远离桶体内。

6、所述内顶张开机构(7)包括引导框架(71)和内顶头张开力臂(74),所述驱动模块(5)驱动所述内顶头张开力臂(74)间歇的上下摆动,并带动所述引导框架(71)竖直运动使所述引导框架(71)引导所述第一内顶臂(41)、所述第二内顶臂(42)向外翻转,所述第一内顶头(43)、所述第二内顶头(44)分别抵接桶体的内周。

7、所述焊头水平移动机构(6)包括翻转力臂(62),所述驱动模块(5)驱动翻转力臂(62)间歇的做翻转运动使所述焊头模块(3)与桶体的外周接触/远离。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桶活动板(12)和所述第二抱桶活动板(13)之间设置有抱桶中转驱动装置(14)。

9、所述抱桶中转驱动装置(14)包括伺服电机(141)、活动座(142)、抱桶气缸(143)、第一活动轴(144)和第二活动轴(145),所述第一活动轴(144)、所述第二活动轴(145)与所述第一抱桶活动板(12)、所述第二抱桶活动板(13)之间通过若干抱桶转臂(18)相互连接,所述活动座(142)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活动轴(144)、第二活动轴(145)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抱桶气缸(14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轴(144)、第二活动轴(145)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41)驱动所述活动座(142)沿通体的传送方向往复运动。

10、所述容置通道(1a)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桶体传送装置(16)和第二桶体传送装置(17)。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5)包括驱动支撑架(51)、动力装置(52)、转轴(53)、第一凸轮(54)、凸轮盘(55)、第二凸轮(56)和第三凸轮(57),所述动力装置(52)和所述转轴(53)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支撑架(51)上,所述第一凸轮(54)、所述凸轮盘(55)、所述第二凸轮(56)、所述第三凸轮(57)分别沿分别依次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53)的外周,所述动力装置(52)驱动所述转轴(53)旋转。

12、所述驱动支撑架(51)上还设置有第一支撑轴(511)、第二支撑轴(512),所述第一支撑轴(511)、所述第二支撑轴(512)以所述转轴(53)为中心上下相对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内顶升降机构(8)包括升降活动板(81)和内顶头升降力臂(83),所述第一内顶臂(41)、第二内顶臂(42)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活动板(81)上,所述驱动模块(5)驱动所述内顶头升降力臂(83)间歇的上下摆动,并带动所述升降活动板(81)竖直运动。

14、所述内顶头升降力臂(83)设置于所述凸轮盘(55)的侧面,所述内顶头升降力臂(8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84),所述第一滚动轴承(84)滚动设置于所述凸轮盘(55)的凹槽内,所述内顶头升降力臂(8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轴(512)的外周转动连接,所述内顶头升降力臂(83)的另一端与升降活动板(81)之间通过内顶升降连杆(82)相互连接。

15、所述内顶头张开力臂(74)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轮(56)的上方,所述内顶头张开力臂(74)一端所述与第一支撑轴(511)的外周转动连接,所述内顶头张开力臂(74)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73),所述第二滚动轴承(73)的外周与所述第二凸轮(56)的外周相切,所述内顶头张开力臂(74)与所述引导框架(71)之间通过内顶头张开连杆(72)相互连接。

16、所述焊头水平移动机构(6)还包括焊头力臂(61),所述焊头力臂(61)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轮(54)的上方,所述焊头力臂(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511)的外周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焊头力臂(61)的侧面设置有第三滚动轴承(64),所述第三滚动轴承(64)的外周与所述第一凸轮(54)的外周相切。

17、所述焊头力臂(61)与所述翻转力臂(62)之间通过焊头联动杆(65)相互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框架(71)包括第一引导滑板(711)、第二引导滑板(712)、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引导滑板、所述第二引导滑板(711、712)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顶臂(41)、所述第二内顶臂(42)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下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滑板、所述第二引导滑板(711、712)上。

19、所述第一引导滑板(711)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引导滑板(711)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引导台阶面(711-1),所述第一引导台阶面(711-1)与所述第一引导滑板(711)的内侧面之间倾斜过渡。

20、所述第二引导滑板(712)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引导滑板(712)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引导台阶面(712-1)。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导滑板(711)和所述第二引导滑板(712)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引导通道(713),所述第一内顶臂(41)、所述第二内顶臂(42)沿所述引导通道(713)竖直运动。

22、所述第一内顶臂(41)、所述第二内顶臂(42)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引导滑板(711)、所述第二引导滑板(712)相配合的第一导向轮(411)、第二导向轮(421)。

23、进一步的,所述焊头联动杆(65)包括第一焊头联动杆(651)和第二焊头联动杆(652),所述第一焊头联动杆(651)的一端与所述焊头力臂(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焊头联动杆(652)的一端与所述翻转力臂(6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24、所述第一焊头联动杆(651)和所述第二焊头联动杆(652)相邻的一端通过调节块(653)相互连接,所述调节块(653)的中部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一焊头联动杆(651)外周的下部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焊头联动杆(652)外周的上段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25、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上设置有连接支撑座(91),所述焊头模块(3)与连接支撑座(91)之间通过焊头活动板(63)相互连接,所述焊头活动板(63)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撑座(91)上。

26、所述焊头模块(3)包括缓冲装置(31)、金属圆柱(32)、电极头(33)和桶耳限位装置(34),所述电极头(33)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金属圆柱(32)的一端,所述电极头(33)的一端具有置入桶耳的桶耳座(331),所述金属圆柱(32)与所述电极头(33)相邻的一端设置有吸气凹位(321),所述桶耳限位装置(34)活动设置于所述桶耳座(331)和所述吸气凹位(321)之间,所述桶耳座(331)内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吸气凹位(321)相通的若干通孔(331-1),所述金属圆柱(32)固定设置于所述焊头活动板(63)上,所述缓冲装置(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翻转力臂(62)、所述金属圆柱(32)连接。

2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圆柱(32)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插接孔(322),所述第一插接孔(322)内紧固设置有定位销(323),所述电极头(33)的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323)相对应若干第二插接孔(333),所述定位销(323)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插接孔(333)内。

28、所述金属圆柱(32)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32a),所述连接通孔(32a)与所述吸气凹位(321)相通,所述连接通孔(32a)与外部抽风机通过管道连接,使所述电极头(33)端部形成负压。

29、所述若干通孔(331-1)环形阵列设置。

30、所述金属圆柱(32)内设置有冷却通道(32b),所述冷却通道(32b)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圆柱(32)的另一端相通,所述冷却通道(32b)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圆柱(32)长度方向的侧壁相通。

31、所述电极头(33)一端的表面呈一贴合桶体外侧壁的弧形。

32、进一步的,所述桶耳推送机构(2)包括桶耳下料导槽(21)和推料机构(22),所述推料机构(22)包括与所述下料导槽(21)下方出口连接的滑槽(23)、推板(24)和推块(25),所述推块(25)弹性转动设置所述推板(24)上,所述推板(24)由推料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滑槽(23)往复滑动,使所述推块(25)单向作用于所述下料导槽(21)下方出口的桶耳,并推送至所述桶耳座(331)中。

3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桶体连续全自动化的焊接、输送。采用若干间隔设置的对抱板,实现一次动作将暂存通道上的所有桶体向前输送,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机械手,实现连贯的整体输送可适配高速生产线保证生产效率,同时工作效果稳定。

34、焊头水平移动机构、内顶张开机构、内顶升降机构由一组驱动模块统一驱动并同步动作,具有同步性好、连续时间工作时动作稳定、工作效率高。

35、驱动模块整体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同时有利于保养维护。

36、焊头模块中桶耳限位装置巧妙的将电极头可拆卸设置于金属圆柱上,实现电极头的快速更换及桶耳待焊接前的限位,降低生产成本,无需将整个点焊头进行拆卸更换,降低了更换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7、设置水路冷却,克服了焊接时因温度过高导致的烧穿、烧焦、爆皮等缺陷,使焊接工作高质高效节能。

38、设置若干通孔、吸气凹位将焊接时的焊渣向外排出收集,降低生产过程中对车间环境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