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9274发布日期:2023-03-22 06:2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2.参照图1,冰箱门立柱(以下简称立柱)包括外壳1和内芯11,外壳1通常为塑料材质,内芯11为金属材质。外壳1和内芯11均呈u型,外壳1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凸块12,内芯11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3,将内芯11装入外壳1内,使凸块12卡在凹槽13内,实现对外壳1和内芯11的定位。通常情况下在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卡块14,在内芯11上开设卡槽15,通过卡块14与卡槽15卡合,对外壳1和内芯11进行限位,防止外壳1与内芯11在安装时错位。
3.目前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外壳1和内芯11进行安装,操作人员将内芯11放入外壳1内,先使卡槽15与卡块14对准,再将内芯11压入外壳1内,使凸块12与凹槽13对准,最后再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4.通过人工组装外壳1与内芯11,组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通过人工组装冰箱门和立柱,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包括外壳上料组件和内芯上料组件,所述外壳上料组件和所述内芯上料组件之间设有驱动组件和抓取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抓取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抓取件在所述外壳上料组件和所述内芯上料组件之间移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上料组件对外壳进行输送,内芯上料组件对内芯进行输送,将内芯输送至指定位置处后,驱动组件带动抓取件移动,抓取件将内芯移动至外壳处,将内芯压入外壳内,实现对外壳和内芯的自动安装,再通过外壳上料组件对安装好的内芯和外壳进行下料,有助于提高安装效率。
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上料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均设有主动轮,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均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均设有传送链条,所述传送链条绕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每条所述传送链条上安装有传送组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横向贯穿所述安装架,所述传动带用于将外壳输送至传送组件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和主动轮转动,主动轴带动传动链条和从动轴转动,传动链条带动传送组件移动;当外壳输送至传送组件位置处时,两侧的传送组件与外壳接触,带动外壳上升,使外壳与传送带分离,便于对外壳进行输送,有助于提高对外壳的输送效率。
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连接板、支撑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连接板与传送链条相连,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传送链条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壁上,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外壳的第一放置腔,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壁上,且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端朝向远离连接板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外壳的第二放置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外壳放置在第一放置腔内,传送链条带动外壳上升,将内芯装入外壳内后,传送链条继续带动传送组件移动,当传送组件经过最高点时,传送组件翻转,使安装好的立柱到达前一个传送组件的第二放置腔内,便于对立柱进行下料。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板的底壁接触,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转动杆,所述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所述转动杆之间安装有连接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组件翻转并移动至安装架底部后,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轴个转动轮转动,转动轮带动连接件收缩,连接件带动第二限位板转动,当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接触后,连接件收缩,继续带动支撑板转动,使支撑板倾斜,立柱能够沿着支撑板的倾斜方向滑落,便于对立柱进行下料,便于对立柱进行下一步操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外壳和所述传送组件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在将内芯压入外壳内时,支撑组件能够对传送组件和外壳进行支撑,尽量避免外壳产生形变。
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设置在第一承重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承重板用于对外壳进行支撑,所述第二承重板用于对传送组件进行支撑。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承重板对外壳进行支撑,同时第二承重板对传送组件进行支撑,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尽量避免外壳变形,通过设置滑槽,安装板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使安装板的移动更加稳定。
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板的底壁上设有齿条,所述安装架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移动齿轮上同轴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绕装有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移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同步轮上同轴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侧壁上设有联动板,所述传送组件与所述联动板接触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在上升过程中与联动板接触,连接板带动联动板
和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第二同步轮转动,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轮和移动齿轮转动,移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从而在传送组件上升至一定高度后,能够使支撑组件移出,对外壳和传送组件进行支撑,便于将内芯安装在外壳内,同时能够使安装过程保持平稳。
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联动板设有多块,且沿着所述驱动轮的侧壁圆周间隔排布。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块联动板,当传送组件翻转后,传送组件在下降过程中,能够与联动板接触,使驱动轮另一侧的联动板转出,便于下一组传送组件与联动板接触。
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内芯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架,所述上料架上设有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上料架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主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主动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从动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齿轮,所述主动杆的两端均设有输送链条,所述传输送链条绕装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每条所述输送链条上安装有输送板;所述上料架的底部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横向贯穿所述上料架,所述输送带用于将外壳输送至输送板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输送链条移动,通过输送链条带动输送板上升,输送板带动输送带上的内芯上升,上升至高处后,便于抓取件对内芯进行抓取,再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内芯移动至外壳处,操作方便,便于对内芯进行上料,从而便于对外壳和内芯进行安装。
2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第一驱动板,所述上料架上设有第二驱动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导向杆和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安装在第一驱动板上,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之间,所述移动电机与丝杆相连,所述导向杆安装在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之间,所述丝杆上螺纹配合有移动板,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移动板且与移动板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升降气缸,所述抓取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在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带动移动板移动,从而在抓取件抓取内芯后,能够带动内芯移动,便于对内芯进行输送上料,有助于提高冰箱立柱的安装效率。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外壳上料组件对外壳进行输送,内芯上料组件对内芯进行输送,将内芯输送至指定位置处后,驱动组件带动抓取件移动,抓取件将内芯移动至外壳处,将内芯压入外壳内,实现对外壳和内芯的自动安装,再通过外壳上料组件对安装好的内芯和外壳进行下料,有助于提高安装效率;2.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在将内芯压入外壳内时,支撑组件能够对传送组件和外壳进行支撑,尽量避免外壳产生形变;3.通过设置多块联动板,当传送组件翻转后,传送组件在下降过程中,能够与联动板接触,使驱动轮另一侧的联动板转出,便于下一组传送组件与联动板接触。
附图说明
27.图1是背景技术中冰箱门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中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中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内芯;12、凸块;13、凹槽;14、卡块;15、卡槽;2、内芯上料组件;21、上料架;22、第一电机;23、主动杆;24、从动杆;25、第一齿轮;27、输送链条;28、输送板;29、输送带;3、外壳上料组件;31、安装架;32、主动轴;33、从动轴;34、驱动电机;35、主动轮; 37、传送链条;39、传送带;4、驱动组件;41、第一驱动板;42、第二驱动板;43、丝杆;44、导向杆;45、移动电机;46、移动板;47、升降气缸;40、抓取件;5、支撑组件;51、安装板;52、第一承重板;53、第二承重板;54、滑槽;55、齿条;56、移动齿轮;57、第一同步轮;58、第二同步轮;59、同步带;60、驱动轮;61、联动板;7、传送组件;71、连接板;72、支撑板;73、第一限位板;74、第二限位板;75、固定板;76、安装槽;77、第一放置腔;78、第二放置腔;79、转动电机;80、转动轴;81、转动轮;82、转动杆;8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参照图2,冰箱门立柱自动安装设备包括外壳上料组件3和内芯上料组件2,外壳上料组件3和内芯上料组件2之间设有驱动组件4和抓取件40,驱动组件4与抓取件40相连,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抓取件40在外壳上料组件3和内芯上料组件2之间移动。抓取件40抓取内芯11后,驱动组件4带动抓取件40和内芯11移动至外壳上料组件3处,抓取件40将内芯11压入外壳1内,实现外壳1与内芯11的安装,外壳上料组件3继续带动安装好的外壳1和内芯11移动,下料,进入下一道工序。
35.参照图2,内芯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架21,上料架21为顶部开口的u型架,上料架21上固定第一电机22,上料架21上转动连接有主动杆23和从动杆24,第一电机22与主动杆23同轴固定。主动杆23的两端均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25,从动杆24的两端均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图中未展示),从动杆24的两端均设有输送链条27,输送链条27绕装在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上。每条输送链条27上均固定有输送板28,输送板28呈l型。两条输送链条27之间设有输送带29,输送带29水平贯穿上料架21。将内芯11放置在输送带29上,输送带29的宽度小于内芯11的长度,输送带29将内芯11输送至输送板28上。通过第一电机22带动主动杆23转动,主动杆23带动输送链条27转动,输送链条27带动输送带29底部的输送板28上升,两侧的输送板28将内芯11抬升。抬升至指定高度后,第一电机22停止转动,便于抓取件40对内芯11进行抓取。
36.参照图2,外壳上料组件3包括安装架31,安装架31为顶部开口的u型架,安装架31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32和从动轴33,安装架31的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与主动轴32同轴固定。主动轴32的两端同轴固定有主动轮35,从动轴33的两端同轴
固定有从动轮(图中未展示),主动轮35的两端均设有传送链条37,传送链条37绕装在一个主动轮35和一个从动轮上。每条传送链条37上均安装有传送组件7,安装架31的底部安装有传送带39,传送带39水平贯穿安装架31。将外壳1放置在传送带39上,传送带39的宽度小于外壳1的长度,传动带将外壳1输送至传送组件7处,通过驱动电机34驱动传送链条37,传送链条37带动传送组件7上升,便于后续将内芯11压入外壳1内。
37.参照图2,上料架21上固定有第一驱动板41,安装架31上固定有第二驱动板42,驱动组件4包括丝杆43、导向杆44和移动电机45,移动电机45固定在第二驱动板42上,丝杆43转动连接在第一驱动板41和第二驱动板42之间,丝杆43同轴固定在移动电机45的输出轴上。导向杆44固定在第一驱动板41和第二驱动板42之间,导向杆44与丝杆43平行设置。丝杆43上螺纹配合有移动板46,导向杆44贯穿移动板46且与移动板46滑动配合。移动板46上固定有升降气缸47,升降气缸47朝向输送板28设置,抓取件40通过抓取板固定在升降气缸47的活塞杆上。抓取件40可以为机械夹爪或者手指气缸等,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吸盘。
38.参照图2,吸盘吸取内芯11后,移动电机45带动丝杆43转动,丝杆43带动移动板46移动,移动板46带动升降气缸47和吸盘移动至安装架31顶部,在内芯11与外壳1对准后,升降气缸47带动吸盘下降,将内芯11压入外壳1内,吸盘松开内芯11,移动电机45再带动吸盘复位。
39.参照图3和图4,安装架31顶部设有用于对外壳1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包括安装板51、固定在安装板51上的第一承重板52和第二承重板53,安装架3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54,安装板51滑动安装在滑槽54内,滑槽54的长度小于输送链条27的间距,使得安装板51在滑槽54内滑动时,不会与输送链条27之间产生碰撞。第二承重板53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承重板52的两侧。第一承重板52和第二承重板53的顶壁与外壳1的底壁接触时,能够对外壳1进行支撑。
40.参照图3和图4,安装板51的底壁上固定有齿条55,安装架3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移动齿轮56,齿条55与移动齿轮56啮合。移动齿轮56上同轴固定有第一同步轮57,安装架3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同步轮58,第一同步轮57与第二同步轮58之间通过同步带59传动连接。第二同步轮58上同轴固定有驱动轮60,驱动轮60的侧壁上固定有联动板61,联动板61设有多块且沿着驱动轮60的侧壁圆周间隔排布,联动板61远离驱动轮60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第一同步轮57和第二同步轮58的直径大于移动齿轮56的直径,传送组件7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够与联动板61接触,带动驱动轮60转动,驱动轮60带动第二同步轮58转动,第二同步轮58通过同步带59带动第一同步轮57转动,从而带动移动齿轮56转动,移动齿轮56带动齿条55和安装板51移动,结合图2,使第一承重板52和第二承重板53的顶壁与外壳1的底壁接触,对外壳1进行支撑,传送组件7下降,使外壳1放置在第一承重板52和第二承重板53上,使内芯11压入外壳1内时保持平稳。
41.参照图5,传送组件7包括连接板71、支撑板72、第一限位板73和第二限位板74,连接板71固定在传送链条37上,支撑板72铰接在连接板71背离传送链条37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板71背离支撑板7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75,固定板75设置在支撑板72的铰接轴的底部,对支撑板72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板72无法向下转动。支撑板72远离连接板7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76,第二限位板74铰接在安装槽76的内壁上,第二限位板74远离支撑板72的一端朝远离连接板71一侧倾斜设置,第二限位板74与连接板71之间形成第二放置腔78。第一
限位板73固定在支撑板72的顶壁上,且第一限位板73设置在支撑板72远离连接板71的一侧,第一限位板73与连接板71之间形成第一放置腔77。连接板71上固定有转动电机79,连接板7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0,转动电机79的输出轴与转动轴80同轴固定。转动轴80远离转动电机79的一端固定有转动轮81,第二限位板74远离支撑板72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82,转动杆82与转动轴80平行设置。转动杆82与转动轮81之间设有连接件83,连接件83可以是钢丝或者尼龙绳等线材,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尼龙绳。
42.参照图2,将内芯11压入外壳1内后,传送链条37继续带动传送组件7移动,在传送组件7经过最高点时,传送组件7倾斜,结合图5,将第一放置腔77上的立柱输送至另一个传送组件7的第二放置腔78内。当传送组件7移动至安装架31的底部后,转动电机79带动转动轴80和转动轮81转动,转动轮81带动尼龙绳收缩,尼龙绳带动第二限位板74绕铰接轴转动,当第二限位板74与第一限位板73接触后,第二限位板74带动支撑板72倾斜,从而使支撑板72的立柱能够滑落至传送带39上,便于对安装好的立柱进行下料。
43.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内芯11放置在输送带29上,输送带29将内芯11输送至输送板28处,输送板28带动内芯11上升。升降气缸47带动吸盘下降,吸盘吸取内芯11,升降气缸47再带动内芯11上升,并带动内芯11移动至外壳1上方。同时传送带39将外壳1传送至传送至传送组件7处,传送组件7带动外壳1上升。当传送组件7触碰联动板61后,驱动轮60转动,驱动轮60带动第一同步轮57转动,第一同步轮57通过同步带59带动第二同步轮58转动,第二同步轮58带动移动齿轮56转动,移动齿轮56带动齿条55移动,使第一承重板52和第二承重板53从安装架31内移出。传送组件7再带动外壳1下降,使外壳1的底壁与第一承重板52和第二承重板53接触,对外壳1进行支撑,便于升降气缸47带动吸盘将内芯11压入外壳1内,内芯11与外壳1卡合后,立柱完成安装。吸盘松开内芯11,传送组件7继续带动立柱上升,上升至最高处后,传送组件7翻转,将立柱输送至前一组传送组件7上的第二放置腔78内,带动立柱下料。
44.当立柱移动至安装架31底部后,转动电机79带动转动杆82和转动轮81转动,转动轮81带动连接件83收缩,连接件83带动第二限位板74转动,第二限位板74转动至极限位置处后,带动支撑板72偏转,使支撑板72倾斜,便于立柱从支撑板72上滑落,便于对立柱进行下料。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