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卷边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9335发布日期:2023-03-08 10: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卷边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饭锅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卷边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电饭锅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电饭锅一般由锅体、电热元件、控温和定时装置组成,锅体有内、外两层或内、中、外三层,内锅体用来盛装欲烹制的食物,常以铝合金和搪瓷或不锈钢制作,其内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以防止食物粘锅;外锅体起安全防护和保温作用,一般均用薄钢板制作,表面喷漆或涂搪,外锅体通常需要经过卷边加工的步骤,因此会使用到相应的自动卷边装置。
3.现有的自动卷边装置大多数都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并且在对外锅体加工结束后,也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外锅体从夹具中拆卸,送入下一个加工装置中;卷边装置中的夹持装置大多数只能实现单一的夹持功能,因此无法根据实际的加工需求来对外锅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会耽误正常的加工进度,并且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4.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卷边生产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卷边装置能够自动上料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卷边生产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组件,能够达到对外锅体进行夹持的目的,并且能够根据实际的加工需求来调整夹持组件的相应高度,防滑垫能够提高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对外锅体的夹持效果,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输送组件,因此可以对输送板本体的角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使得输送板本体能够辅助升降式放置台进行下料工作,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式放置台结构,当外锅体加工完成后,通过台体的倾斜,并配合传送辊,可以使得外锅体下滑,并且通过输送板本体传送至下一加工装置中,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便捷性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动卷边生产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卷边组件,所述机座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机座的正面活动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机座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定位输送组件和升降式放置台,所述机座的侧面活动安装有上料组件。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固定安
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活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升降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杆,所述升降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夹持板。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板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二安装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三螺纹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面活动安装有输送板。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板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输送板本体。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式放置台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弧角板,所述螺纹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四螺纹杆,所述第四螺纹杆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台体,所述台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传送辊。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与机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表面与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侧面与固定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顶板的侧面与固定柱的表面活动连接。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与固定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侧面,所述防滑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滑垫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内壁,两个所述防滑垫的表面均为糙面结构。
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柱的表面与机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面与第二连接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块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三螺纹杆和第二限位杆的表面。
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弧角板的侧面与机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台体的侧面与机座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底面与机座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
1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组件,第三驱动装置带动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一传动杆一端所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能够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因此第一从动齿轮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其顶面所安装的第一螺纹杆同步转动,因此使得第一螺纹杆表面所安装的升降板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夹持板整体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进行升高或降低,并且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表面所安装的第二固定块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因此通过第二固定块的移动可以使得第二固定块向第一板体的表面贴近,从而通过第二板体靠近第一板体的表面,能够达到对外锅体进行夹持的目的,并且能够根据实际的加工需求来调整夹持组件的相应高度,防滑垫能够提高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对外锅体的夹持效果,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18.2、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输送组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三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三螺纹杆在转动时其表面所安装的活动块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当上料组件输送的物料传送至台体顶面,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输送板整体向上移动,并且通过移动块在连接柱的内部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板能够进行同步的水平移动,并带动推动杆推动定位板,使得台体两侧的两个定位板能够对外锅体进行推动,通过推动可以将其移动至卷边区域,以达到对外锅体定位的目的,从而方便夹持组件对外锅体进行夹持,并且通过转动轴在转动槽内部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板进行同步转动,因此可以对输送板本体的角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使得输送板本体能够辅助升降式放置台进行下料工作,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19.3、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式放置台结构,第三驱动装置带动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二传动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主动齿轮进行同步转动,从而第二主动齿轮表面所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能够带动螺纹管进行转动,当螺纹管转动时,其内部所安装的第四螺纹杆能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因此通过第四螺纹杆的垂直移动,可以使得台体的高度发生改变,并且当两组第四螺纹杆进行不同程度的升降,可以使得台体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当外锅体加工完成后,通过台体的倾斜,并配合传送辊,可以使得外锅体下滑,并且通过输送板本体传送至下一加工装置中,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便捷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的输送板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的升降式放置台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为:1、机座;2、支撑座;3、卷边组件;4、通孔;5、夹持组件;6、定位输送组件;7、升降式放置台;8、上料组件;51、固定板;52、顶板;53、第一螺纹杆;54、升降板;55、第一从动齿轮;56、第一主动齿轮;57、第一传动杆;58、固定柱;59、夹持板;591、第一连接块;592、第一板体;593、第一固定块;594、第一驱动装置;595、第二螺纹杆;596、第二固定块;
597、第二板体;598、防滑垫;599、第三固定块;5910、第一限位杆;61、第一安装柱;62、第二安装柱;63、第三螺纹杆;64、第二限位杆;65、第二驱动装置;66、活动块;67、电动伸缩杆;68、输送板;681、第二连接块;682、转动槽;683、转动轴;684、转动板;685、连接柱;686、移动块;687、移动板;688、推动杆;689、定位板;6810、输送板本体;71、第三驱动装置;72、第二传动杆;73、第二主动齿轮;74、第二从动齿轮;75、支撑杆;76、稳定柱;77、螺纹管;78、弧角板;79、第四螺纹杆;710、转动块;711、台体;712、传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如附图1-7所示的一种新型自动卷边生产装置,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卷边组件3,所述机座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4,所述机座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夹持组件5,所述机座1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定位输送组件6和升降式放置台7,所述机座1的侧面活动安装有上料组件8。
30.其中,如附图3和附图4,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顶板52,所述顶板52的底面活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53,所述第一螺纹杆53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升降板54,所述第一螺纹杆5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55,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5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56,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杆57,所述升降板5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柱58,所述固定柱58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夹持板59,所述夹持板59包括第一连接块591,所述第一连接块59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板体592,所述第一板体59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593,所述第一固定块59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594,所述第一固定块59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595,所述第二螺纹杆595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596,所述第二固定块596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板体597,所述第二板体59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滑垫598,所述防滑垫59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599,所述第三固定块59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限位杆5910,所述固定板51的侧面与机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57的表面与通孔4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板54的侧面与固定板5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顶板52的侧面与固定柱5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591的表面与固定柱5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59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599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体592和第二板体597的侧面,所述防滑垫59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滑垫598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板体592和第二板体597的内壁,两个所述防滑垫598的表面均为糙面结构,通过所设置的第一螺纹杆53结构,使得第一螺纹杆53在转动时,其表面所安装的升降板54能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实现改变夹持板59高度的功能,并且通过防滑垫598的糙面结构,能够提高夹具对外锅体的夹持效果,防止在加工过程中锅体发生打滑现象。
31.其中,如附图5和附图6,所述定位输送组件6包括第一安装柱61和第二安装柱62,所述第一安装柱6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三螺纹杆63,所述第二安装柱6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杆64,所述第一安装柱6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65,所述第三螺纹杆63
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块66,所述活动块6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67,所述电动伸缩杆67的顶面活动安装有输送板68,所述输送板68包括第二连接块681,所述第二连接块681的表面开设有转动槽682,所述转动槽68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轴683,所述转动轴68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板684,所述转动板68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685,所述连接柱68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块686,所述移动块68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板687,所述移动板68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推动杆688,所述推动杆68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689,所述转动板68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输送板本体6810,所述第二安装柱62的表面与机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67的顶面与第二连接块68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6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块66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三螺纹杆63和第二限位杆64的表面,通过所设置的输送板本体6810,能够对上料组件8所运送的物料进行辅助传送的作用,使得加工原料能够送至台体711的表面,并且通过定位板689结构,使得通过定位板689对物料的推动,能够对物料进行定位,使得夹持组件5能够对其进行夹持,节省人工定位的时间。
32.其中,如附图7,所述升降式放置台7包括第三驱动装置71,所述第三驱动装置71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杆72,所述第二传动杆7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主动齿轮73,所述第二主动齿轮73的表面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74,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5,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稳定柱76,所述稳定柱7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螺纹管77,所述螺纹管77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弧角板78,所述螺纹管7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四螺纹杆79,所述第四螺纹杆79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块710,所述转动块710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台体711,所述台体7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传送辊712,所述弧角板78的侧面与机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台体711的侧面与机座1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71的底面与机座1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所设置的螺纹管77,使得螺纹管77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其内部所安装的第四螺纹杆79进行同步转动,并带动转动块710进行垂直移动,从而能够使台体711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便于加工完成后的物料运送至下一加工装置。
33.本发明工作原理:通过第三驱动装置71带动第一传动杆57进行转动,使得第一传动杆57一端所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56能够带动第一从动齿轮55进行同步转动,因此第一从动齿轮55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其顶面所安装的第一螺纹杆53同步转动,因此使得第一螺纹杆53表面所安装的升降板54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夹持板59整体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进行升高或降低,并且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94带动第二螺纹杆595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595表面所安装的第二固定块596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因此通过第二固定块596的移动可以使得第二固定块596向第一板体592的表面贴近,从而通过第二板体597靠近第一板体592的表面,能够达到对外锅体进行夹持的目的,并且能够根据实际的加工需求来调整夹持组件5的相应高度,防滑垫598能够提高第一板体592和第二板体597对外锅体的夹持效果;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5带动第三螺纹杆63进行转动,使得第三螺纹杆63在转动时其表面所安装的活动块66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当上料组件8输送的物料传送至台体711顶面,通过电动伸缩杆67带动输送板68整体向上移动,并且通过移动块686在连接柱685的内部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板687能够进行同步的水平移动,并带动推动杆688推动定位板689,使得台体711两侧的两个定位板689能够对外锅体进行推动,通过推动可以将其移动至卷边区域,以达到对外锅体定位的目的,从而方便夹持组件5对外锅体进行夹持,并且通过转动轴683在转动槽682内部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轴683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板684进行同
步转动,因此可以对输送板本体6810的角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使得输送板本体6810能够辅助升降式放置台7进行下料工作;通过第三驱动装置71带动第二传动杆72进行转动,使得第二传动杆72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主动齿轮73进行同步转动,从而第二主动齿轮73表面所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74能够带动螺纹管77进行转动,当螺纹管77转动时,其内部所安装的第四螺纹杆79能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因此通过第四螺纹杆79的垂直移动,可以使得台体711的高度发生改变,并且当两组第四螺纹杆79进行不同程度的升降,可以使得台体711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当外锅体加工完成后,通过台体711的倾斜,并配合传送辊712,可以使得外锅体下滑,并且通过输送板本体6810传送至下一加工装置中。
34.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5.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6.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