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8325发布日期:2022-08-19 22:5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产品折弯(比如将2d结构的小件弯折成3d结构)后再进行装配。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折弯产品,会导致折弯角度不稳定的问题,影响后工序装配质量,增加了人工劳动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折弯装置,能提高折弯的稳定性。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弯装置,用于折弯产品,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导滑块、第一弹性件、折弯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导滑块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导滑块和所述承载机构之间,并弹性抵顶所述导滑块。所述折弯块沿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折弯块和所述承载机构之间,并朝向所述导滑块弹性抵顶所述折弯块。其中,所述导滑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所述导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折弯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用于固定所述产品的部分,所述第一侧面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面滑动时,对所述产品超出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进行折弯。
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弯块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凸块,所述凸块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持于所述第一表面。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包括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位于所述凸块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表面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连续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表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段设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所述产品的待折弯角度,所述第一段和所述折弯段平行设置并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的间距大于所述产品待折弯部分的厚度。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弯块具有倒角面,所述倒角面设于所述折弯段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通孔,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导滑块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折弯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且朝向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止挡件,另一端连接所述导滑块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滑块周侧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导滑块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持所述基座。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止挡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折弯块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凹设有滑道,所述滑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折弯块周侧凸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伸入所述滑道中。
14.上述折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产品的部分固定于第二表面,通过外力驱动导滑块使第一表面相对第一侧面滑动,第二弹性件弹性抵顶折弯块,使第一侧面对产品超出第二表面的部分施加沿第二方向的力,使产品超出第二表面的部分弯折并紧贴于第一侧面。上述折弯装置通过第一侧面限定产品的折弯角度,与现有的过人工折弯的方式相比,提高折弯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弯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沿a-a剖面线的折弯装置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沿a-a剖面线的折弯装置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19.图5为图1中沿a-a剖面线的折弯装置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1.折弯装置
ꢀꢀꢀꢀꢀꢀꢀꢀꢀꢀꢀꢀꢀꢀꢀꢀꢀꢀꢀꢀꢀꢀꢀꢀꢀꢀꢀꢀꢀꢀ
100
22.承载机构
ꢀꢀꢀꢀꢀꢀꢀꢀꢀꢀꢀꢀꢀꢀꢀꢀꢀꢀꢀꢀꢀꢀꢀꢀꢀꢀꢀꢀꢀꢀ
10
23.基座
ꢀꢀꢀꢀꢀꢀꢀꢀꢀꢀꢀꢀꢀꢀꢀꢀꢀꢀꢀꢀꢀꢀꢀꢀꢀꢀꢀꢀꢀꢀꢀꢀꢀꢀ
11
24.第一通孔
ꢀꢀꢀꢀꢀꢀꢀꢀꢀꢀꢀꢀꢀꢀꢀꢀꢀꢀꢀꢀꢀꢀꢀꢀꢀꢀꢀꢀꢀꢀ
111
25.第一滑槽
ꢀꢀꢀꢀꢀꢀꢀꢀꢀꢀꢀꢀꢀꢀꢀꢀꢀꢀꢀꢀꢀꢀꢀꢀꢀꢀꢀꢀꢀꢀ
112
26.滑道
ꢀꢀꢀꢀꢀꢀꢀꢀꢀꢀꢀꢀꢀꢀꢀꢀꢀꢀꢀꢀꢀꢀꢀꢀꢀꢀꢀꢀꢀꢀꢀꢀꢀꢀ
112a
27.第一止挡件
ꢀꢀꢀꢀꢀꢀꢀꢀꢀꢀꢀꢀꢀꢀꢀꢀꢀꢀꢀꢀꢀꢀꢀꢀꢀꢀꢀꢀ
12
28.第二止挡件
ꢀꢀꢀꢀꢀꢀꢀꢀꢀꢀꢀꢀꢀꢀꢀꢀꢀꢀꢀꢀꢀꢀꢀꢀꢀꢀꢀꢀ
13
29.导滑块
ꢀꢀꢀꢀꢀꢀꢀꢀꢀꢀꢀꢀꢀꢀꢀꢀꢀꢀꢀꢀꢀꢀꢀꢀꢀꢀꢀꢀꢀꢀꢀꢀ
20
30.第一表面
ꢀꢀꢀꢀꢀꢀꢀꢀꢀꢀꢀꢀꢀꢀꢀꢀꢀꢀꢀꢀꢀꢀꢀꢀꢀꢀꢀꢀꢀꢀ
21
31.第一段
ꢀꢀꢀꢀꢀꢀꢀꢀꢀꢀꢀꢀꢀꢀꢀꢀꢀꢀꢀꢀꢀꢀꢀꢀꢀꢀꢀꢀꢀꢀꢀꢀ
211
32.第二段
ꢀꢀꢀꢀꢀꢀꢀꢀꢀꢀꢀꢀꢀꢀꢀꢀꢀꢀꢀꢀꢀꢀꢀꢀꢀꢀꢀꢀꢀꢀꢀꢀ
212
33.第二表面
ꢀꢀꢀꢀꢀꢀꢀꢀꢀꢀꢀꢀꢀꢀꢀꢀꢀꢀꢀꢀꢀꢀꢀꢀꢀꢀꢀꢀꢀꢀ
22
34.限位部
ꢀꢀꢀꢀꢀꢀꢀꢀꢀꢀꢀꢀꢀꢀꢀꢀꢀꢀꢀꢀꢀꢀꢀꢀꢀꢀꢀꢀꢀꢀꢀꢀ
23
35.连接部
ꢀꢀꢀꢀꢀꢀꢀꢀꢀꢀꢀꢀꢀꢀꢀꢀꢀꢀꢀꢀꢀꢀꢀꢀꢀꢀꢀꢀꢀꢀꢀꢀ
24
36.第一弹性件
ꢀꢀꢀꢀꢀꢀꢀꢀꢀꢀꢀꢀꢀꢀꢀꢀꢀꢀꢀꢀꢀꢀꢀꢀꢀꢀꢀꢀ
30
37.折弯块
ꢀꢀꢀꢀꢀꢀꢀꢀꢀꢀꢀꢀꢀꢀꢀꢀꢀꢀꢀꢀꢀꢀꢀꢀꢀꢀꢀꢀꢀꢀꢀꢀ
40
38.间隙
ꢀꢀꢀꢀꢀꢀꢀꢀꢀꢀꢀꢀꢀꢀꢀꢀꢀꢀꢀꢀꢀꢀꢀꢀꢀꢀꢀꢀꢀꢀꢀꢀꢀꢀ
40a
39.第一侧面
ꢀꢀꢀꢀꢀꢀꢀꢀꢀꢀꢀꢀꢀꢀꢀꢀꢀꢀꢀꢀꢀꢀꢀꢀꢀꢀꢀꢀꢀꢀ
41
40.折弯段
ꢀꢀꢀꢀꢀꢀꢀꢀꢀꢀꢀꢀꢀꢀꢀꢀꢀꢀꢀꢀꢀꢀꢀꢀꢀꢀꢀꢀꢀꢀꢀꢀ
411
41.凸块
ꢀꢀꢀꢀꢀꢀꢀꢀꢀꢀꢀꢀꢀꢀꢀꢀꢀꢀꢀꢀꢀꢀꢀꢀꢀꢀꢀꢀꢀꢀꢀꢀꢀꢀ
42
42.倒角面
ꢀꢀꢀꢀꢀꢀꢀꢀꢀꢀꢀꢀꢀꢀꢀꢀꢀꢀꢀꢀꢀꢀꢀꢀꢀꢀꢀꢀꢀꢀꢀꢀ
43
43.滑动部
ꢀꢀꢀꢀꢀꢀꢀꢀꢀꢀꢀꢀꢀꢀꢀꢀꢀꢀꢀꢀꢀꢀꢀꢀꢀꢀꢀꢀꢀꢀꢀꢀ
44
44.第二弹性件
ꢀꢀꢀꢀꢀꢀꢀꢀꢀꢀꢀꢀꢀꢀꢀꢀꢀꢀꢀꢀꢀꢀꢀꢀꢀꢀꢀꢀ
50
45.产品
ꢀꢀꢀꢀꢀꢀꢀꢀꢀꢀꢀꢀꢀꢀꢀꢀꢀꢀꢀꢀꢀꢀꢀꢀꢀꢀꢀꢀꢀꢀꢀꢀꢀꢀ
90
46.折弯部
ꢀꢀꢀꢀꢀꢀꢀꢀꢀꢀꢀꢀꢀꢀꢀꢀꢀꢀꢀꢀꢀꢀꢀꢀꢀꢀꢀꢀꢀꢀꢀꢀ
91
47.非折弯部
ꢀꢀꢀꢀꢀꢀꢀꢀꢀꢀꢀꢀꢀꢀꢀꢀꢀꢀꢀꢀꢀꢀꢀꢀꢀꢀꢀꢀꢀꢀ
92
48.第一方向
ꢀꢀꢀꢀꢀꢀꢀꢀꢀꢀꢀꢀꢀꢀꢀꢀꢀꢀꢀꢀꢀꢀꢀꢀꢀꢀꢀꢀꢀꢀ
x
49.第二方向
ꢀꢀꢀꢀꢀꢀꢀꢀꢀꢀꢀꢀꢀꢀꢀꢀꢀꢀꢀꢀꢀꢀꢀꢀꢀꢀꢀꢀꢀꢀy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5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底”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54.可以理解,当描述两组件平行/垂直设置时,两组件之间的夹角相对于标准的平行/垂直允许存在
±
10%的公差。
5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弯装置,用于折弯产品,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导滑块、第一弹性件、折弯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导滑块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导滑块和所述承载机构之间,并弹性抵顶所述导滑块。所述折弯块沿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承载机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折弯块和所述承载机构之间,并朝向所述导滑块弹性抵顶所述折弯块。其中,所述导滑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表面,所述导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折弯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用于固定所述产品的部分,所述第一侧面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面滑动时,对所述产品超出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进行折弯。
56.上述折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产品的部分固定于第二表面,通过外力驱动导滑块使第一表面相对第一侧面滑动,第二弹性件弹性抵顶折弯块,使第一侧面对产品超出第二表面的部分施加沿第二方向的力,使产品超出第二表面的部分弯折并紧贴于第一侧面。上述折弯装置通过第一侧面限定产品的折弯角度,与现有的过人工折弯的方式相比,提
高折弯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作业强度。
5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58.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为了方便呈现,图2仅示出了分解后的部分元件),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折弯装置100,用于折弯产品90(参图3)。为具体说明折弯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先对产品90进行简单说明,产品90设有折弯部91和非折弯部92,在产品90未经折弯装置100折弯处理时,折弯部91和非折弯部92大致处于同一平面,经过折弯装置100折弯处理后,折弯部91相对非折弯部92弯折,折弯部91和非折弯部92之间呈预设的折弯角度。
59.折弯装置100包括承载机构10、导滑块20、第一弹性件30、折弯块40和第二弹性件50。承载机构10用于承载导滑块20、第一弹性件30、折弯块40和第二弹性件50。导滑块20沿第一方向x可滑动地连接承载机构10。第一弹性件30设于导滑块20和承载机构10之间,并弹性抵顶导滑块20。折弯块40沿第二方向y可滑动地连接承载机构10。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设置。第二弹性件50设于折弯块40和承载机构10之间,并朝向导滑块20弹性抵顶折弯块40。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设置。
61.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其中,导滑块20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一表面21,导滑块20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与第一表面21相邻设置的第二表面22。折弯块40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一侧面41。第一表面21和第一侧面41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第二表面22用于固定产品90的一部分(即非折弯部92),第一侧面41用于在第一表面21相对第一侧面41滑动时,对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即折弯部91)进行折弯。
62.上述折弯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产品90的部分固定于第二表面22,通过外力驱动导滑块20使第一表面21相对第一侧面41滑动,第二弹性件50弹性抵顶折弯块40,使第一侧面41对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施加沿第二方向y的力,使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弯折并紧贴于第一侧面41(参图5)。待产品90折弯完成后,撤销对导滑块20的外力,导滑块20在第一弹性件3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导出折弯完成的产品90。
63.上述折弯装置100中,通过第一侧面41限定产品90的折弯角度,与现有的过人工折弯的方式相比,提高折弯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作业强度。
64.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弯块40设有位于第一侧面41上的凸块42,凸块42在第二弹性件50的作用下抵持于第一表面21。凸块42用于使第一侧面41和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间隙40a,间隙40a用于预留产品90在其厚度方向上占用的体积,降低由于产品90的厚度与折弯块40干涉的风险,或产品90被折弯块40卡变形的风险,提高产品90折弯成功率及保护产品90完整性。
65.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隙40a的间距大于产品90待折弯部分(即折弯部91)的厚度。
6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面41包括折弯段411,折弯段411位于凸块42朝向第二表面22的一侧。第一表面21包括沿第一方向x连续设置的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第一段211与第二表面22相邻设置,第二段212设于第一段211远离第二表面22的一侧。
67.折弯段411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α为产品的待折弯角度,第一段211和折弯段411平行设置并形成间隙40a。通过外力驱动导滑块20使第一段211相对折弯段411滑动,折弯段411用于使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沿夹角α弯折并紧贴于折弯段411。第一段211用于与折弯段411配合形成间隙40a,用以预留产品90在其厚度方向上占用的体积。第二段
212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用于在凸块42抵持于第二段212时,使导滑块20沿第一方向滑动。
68.请一并参阅图3、图4和图5,具体地,上述折弯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可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状态为准备状态(参图3),第二表面22凸出于第一段211的一端,以便于将产品90的部分固定于第二表面22,此时凸块42抵持于第二段212。
69.第二状态为平齐状态(参图4),通过外力驱动导滑块20使第二段212相对凸块42滑动,直至第二表面22与第一段211的一端平齐,此时凸块42位于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的交界处。
70.第三状态为折弯状态(参图5),通过外力继续驱动导滑块20使第一段211相对凸块42滑动,在第一段211的导向作用下,第二弹性件50驱动折弯块40沿第二方向y滑动,使折弯段411对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施加沿第二方向y的力,进而使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沿夹角α弯折并紧贴于折弯段411。
71.待产品90折弯完成后,撤销对导滑块20的外力,导滑块20在第一弹性件3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导出折弯完成的产品90,进而折弯装置100恢复第一状态,以便于折弯下一个产品90。
72.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滑块20还设有连接部24,连接部24位于第二表面22上,用于连接产品90的部分(即非折弯部92)。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24为吸附槽,用于吸附固定产品90的部分。
73.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24还可以为粘接胶层或磁性件等。其中,当连接部24为磁性件时,适用于产品90为金属材料制成的情况下。
74.请再次参阅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弯块40具有倒角面43,倒角面43设于折弯段411远离凸块42的一侧。倒角面43用于与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接触,以在产品90与折弯段411之间起到过渡的作用。
75.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机构10包括基座11。基座11设有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通孔111,以及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一滑槽112。导滑块20穿过第一通孔111,以使导滑块20沿第一方向x可滑动地连接基座11。折弯块40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槽112中,以使沿第二方向y可滑动地连接基座11。第一滑槽112连通第一通孔111,以使折弯块40抵顶导滑块20。
76.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机构10还包括第一止挡件12。第一止挡件12固定连接基座11且朝向第一通孔111的开口。第一弹性件30一端连接第一止挡件12,另一端连接导滑块20背离第二表面22的一侧,以弹性抵顶折弯块40,便于导滑块20在第一弹性件3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77.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滑块20周侧凸设有限位部23。限位部23位于第一止挡件12和基座11之间,导滑块20在第一弹性件30的作用下抵持基座11,以限制导滑块20的滑动行程。具体地,沿第一方向x,导滑块20在基座11上的投影与第一通孔111相离。
78.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机构10还包括第二止挡件13。第二止挡件13固定连接基座11且位于第一滑槽112远离第一通孔111的一侧。第二弹性件50一端连接第二止挡件13,另一端连接折弯块40背离第一侧面41的一侧,以朝向导滑块20弹性抵顶折弯块40,便于第一侧面41对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施加沿第二方向y的力。
7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12的内壁凹设有滑道112a。滑道112a沿第二方向y延伸。折弯块40周侧凸设有滑动部44,滑动部44伸入滑道112a中,以提高折弯块40沿第二方向y滑动的稳定性。
80.上述折弯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产品90的部分固定于第二表面22,通过外力驱动导滑块20使第一表面21相对第一侧面41滑动,第二弹性件50弹性抵顶折弯块40,使第一侧面41对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施加沿第二方向y的力,使产品90超出第二表面22的部分弯折并紧贴于第一侧面41。待产品90折弯完成后,撤销对导滑块20的外力,导滑块20在第一弹性件3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导出折弯完成的产品90。上述折弯装置100中,通过第一侧面41限定产品90的折弯角度,与现有的过人工折弯的方式相比,提高折弯的稳定性,可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作业强度。
81.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