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线板冷铆及侧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0330发布日期:2022-07-20 01:4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线板冷铆及侧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线板冷铆及侧压装置。


背景技术:

2.雨刮器中汽车中必不可少的配件,其安装在前、后挡风玻璃处,以便清楚沾染在玻璃上的雨水或者污垢。专利文献公开了用于雨刮器的枢转组合件以及雨刮器,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3.专利号为cn109823309a的,用于雨刮器的枢转组合件包括雨刮器轴和曲柄,所述曲柄对应雨刮器轴设置通孔,雨刮器轴一端插入曲柄的通孔中,所述雨刮器轴插入通孔的一端设置沿其轴向延伸的凸棱,通孔为与雨刮器轴一端相适配的棱孔;雨刮器,设有用于雨刮器的枢转组合件,雨刮器轴与雨刮器中的雨刮臂连接,曲柄由驱动装置带动。
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档位背光支架组件在组装过程中全部采用人工组装,由于软排线形态不一,人工组装时经常出现误操作导致软排线损坏掰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定位机构配合冷加工处理机构,从而实现组装后的软排线与背光支架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从而避免背光支架内置的电橡胶以及导光体掉落,降低运输以及打包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导致的整个档位背光支架组件的二次组装,从而解决了档位背光支架组件在组装过程中全部采用人工组装,由于软排线形态不一,人工组装时经常出现误操作导致软排线损坏掰断的技术问题。
6.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排线板冷铆及侧压装置,包括导向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上的定位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外侧且位于所述导向机构输出端的冷加工处理机构;
7.待冷铆工作的产品通过定位机构转移至冷加工处理机构下方,完成软排线与背光支架之间的多处冷铆工作;待档位背光支架组件成型后,档位背光支架组件通过定位机构沿着所述导向机构复位输出并收集。
8.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座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且用于放置待冷铆工作产品的置物组件。
9.作为优选,所述置物组件包括定位工装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工装一侧的压紧件。
10.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工装与所述档位背光支架组件外形匹配设置且其接触部分为台阶结构。
11.作为优选,所述压紧件包括支撑块、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的压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板进行90
°
翻转工作的驱动单元。
12.作为优选,所述冷加工处理机构包括用于对软排线和背光支架侧端部的铆接点进行铆接的横向按压机构以及用于对软排线圆孔部铆接至背光支架上端部的铆接点的纵向
按压组件。
13.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按压机构包括在第一推送单元驱动下进行冷铆工作的第一按压机,所述第一按压机带有三个冷铆头a。
14.作为优选,所述纵向按压组件包括在第二推送单元驱动下进行冷铆工作的第二按压机,所述第一按压机带有一个冷铆头b。
15.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传输轨道;
16.所述传输轨道首位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座且其输入端设置有无杆驱动件。
17.作为又优选,所述传输轨道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信号检测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定位机构配合冷加工处理机构,从而实现组装后的软排线与背光支架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从而避免背光支架内置的电橡胶以及导光体掉落,降低运输以及打包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导致的整个档位背光支架组件的二次组装;
2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压紧件配合定位工装,由于软排线的状态不一,将其活动端进行压紧,进而使得整个待冷铆的产品就位完全,无偏差,从而达到成型时的高精准度的效果,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对其产品传送时同样进行限位,不偏移,其结构简单,稳定且固定性好。
21.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定位精准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3.图1为软排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背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定位机构和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置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29.图7为纵向按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所示,一种排线板冷铆及侧压装置,包括导向机构1、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1上的定位机构2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1外侧且位于所述导向机构1输出端的冷加工处理机构3;
33.待冷铆工作的产品通过定位机构2转移至冷加工处理机构3下方,完成软排线100
与背光支架200之间的多处冷铆工作;待档位背光支架组件成型后,档位背光支架组件通过定位机构2沿着所述导向机构1复位输出并收集。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机构2配合冷加工处理机构3,从而实现组装后的软排线100与背光支架200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从而避免背光支架内置的电橡胶以及导光体掉落,降低运输以及打包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导致的整个档位背光支架组件的二次组装。
35.详细的说,对软排线圆环部分301与背光支架端部302的连接,另外利用软排线圆板部分的圆孔部401,将其与背光支架上端部的铆接点402进行冷铆,使其上端连接卡合,进行达到软排线100与背光支架200之间的连接工作。
36.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滑动座21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滑动座21上且用于放置待冷铆工作产品的置物组件22。
37.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置物组件22包括定位工装221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工装221一侧的压紧件222。
3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紧件222配合定位工装221,由于软排线的状态不一,将其活动端进行压紧,进而使得整个待冷铆的产品就位完全,无偏差,从而达到成型时的高精准度的效果,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对其产品传送时同样进行限位,不偏移,其结构简单,稳定且固定性好。
39.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工装221与所述档位背光支架组件外形匹配设置且其接触部分为台阶结构。
4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定位工装221与档位背光支架组件外形匹配设置且其接触部分为台阶结构,进而达到对背光支架外部的牢固箍紧。
41.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压紧件222包括支撑块2221、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块2221上的压板222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板2222进行90
°
翻转工作的驱动单元2223。
42.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冷加工处理机构3包括用于对软排线100和背光支架200侧端部的铆接点进行铆接的横向按压机构31以及用于对软排线100圆孔部铆接至背光支架200上端部的铆接点的纵向按压组件32。
43.进一步,如图6、图7所示,所述横向按压机构31包括在第一推送单元311驱动下进行冷铆工作的第一按压机312,所述第一按压机312带有三个冷铆头a313。
44.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横向按压机构31包括在第一推送单元311驱动下进行冷铆工作的第一按压机312,所述第一按压机312带有三个冷铆头a313。
45.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纵向按压组件32包括在第二推送单元321驱动下进行冷铆工作的第二按压机322,所述第一按压机312带有一个冷铆头b323。
46.需要说明的是,利用三点侧面的冷铆连接结合上端的纵向冷铆连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连接性。
47.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机构1包括传输轨道11;
48.所述传输轨道11首位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座12且其输入端设置有无杆驱动件13。
4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挡座12,对滑动座21的往复工作进行限位,就位精准,不会因为转移的偏差导致冷铆工位错位,进而避免次品率。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传输轨道11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信号检测器。
50.实施例二
51.如图6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52.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传输轨道11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信号检测器。
53.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信号检测器用来导向机构1检测输入端的定位机构2上的待冷铆工作的档位背光支架组件的全部零件是否就位完全。
54.工作过程:
55.首先,人工将初成型后的产品转移至定位机构2上;再后,定位机构2上初成型后的产品转移至冷加工处理机构3下方完成软排线100与背光支架200之间的多处冷铆工作;最后,档位背光支架组件成型,再由定位机构2输出并收集。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57.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