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5065发布日期:2022-11-29 19:0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主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

2.电主轴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振动小、噪音低、响应快等优点,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高速电主轴的定转子都是内藏式,全部处在密闭的空间中,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发热量很大,热量很难进行扩散,使得电机壳体内部空气热量很高,容易引起电主轴的热伸长变形,进而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此外由于电轴本体在工作过程会容易出现抖动,也会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能够对电主轴有效降温的同时,还稳定电轴本体,减缓电轴本体的晃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包括电主轴本体、电轴本体以及第一外壳,所述电主轴本体与所述电轴本体卡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贯通所述第一外壳的两端,所述电主轴本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腔,所述冷却液腔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外周,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所述电轴本体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活动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电轴本体抵接。
6.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挠性波纹管以及弹簧,所述挠性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与所述挠性波纹管的外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一固定块抵接。
7.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均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多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均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所述挠性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连接。
8.其中,所述容置腔呈圆柱状,所述冷却液腔呈圆环状,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冷却液腔共用一个圆心。
9.其中,所述弹性组件设置有六个,每两个相邻的弹性组件之间的间距一致。
10.其中,所述第一外壳内设置有隔音腔,所述隔音腔内填充有隔音材料。
11.其中,所述隔音腔设置在所述冷却液腔的外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将冷却液输入到冷却液腔内,工作时能够对电主轴本体进行降温,提高其加工精度,由于电
轴本体外周设置有第二壳体,使得电轴本体工作更加稳定,电轴正常旋转未出现偏差或者晃动时,能够正常工作,当电阻出现偏差或者晃动时,第一固定块对电轴主体限位,能够减小偏差或减小晃动的幅度,而弹性组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分别为:1、电主轴本体,2、电轴本体,3、第一外壳, 4、容置腔,5、冷却液腔,6、进液口,7、出液口,8、第二外壳,9、弹性组件,10、第一固定块,11、滚珠,12、挠性波纹管,13、弹簧, 14、第一凹槽,15、第二固定块,16、第二凹槽,17、隔音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18.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电主轴本体1、电轴本体2以及第一外壳3,所述电主轴本体1与所述电轴本体2卡接,所述第一外壳3的内壁设置有容置腔4,所述容置腔 4贯通所述第一外壳3的两端,所述电主轴本体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 4内,所述第一外壳3上设置有冷却液腔5,所述冷却液腔5位于所述容置腔4的外周,所述第一外壳3上设置有进液口6以及出液口7,所述进液口6以及所述出液口7均与所述冷却液腔5连通,所述电轴本体2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外壳8,所述第一外壳3与所述第二外壳8 连接,所述第二外壳8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弹性组件9,所述弹性组件 9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10上活动设置有多个滚珠11,所述滚珠11与所述电轴本体2抵接。具体地,通过进液口6以及出液口7将冷却液输入到冷却液腔5内,工作时能够对电主轴本体1进行降温,提高其加工精度,由于电轴本体2外周设置有第二壳体,使得电轴本体2工作更加稳定,电轴正常旋转未出现偏差或者晃动时,能够正常工作,当电阻出现偏差或者晃动时,第一固定块 10对电轴主体限位,能够减小偏差或减小晃动的幅度,而弹性组件9 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滚珠11与电轴本体2抵接,电轴本体2旋转不会与滚珠11产生太大的摩擦力时。
19.本实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所述弹性组件 9包括挠性波纹管12以及弹簧13,所述挠性波纹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外壳8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一固定块10连接,所述弹簧13套设与所述挠性波纹管12的外周,所述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外壳8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一固定块10抵接。具体地,由于普通的弹簧13的弹性力不足,而挠性波纹管12的弹性力极强,使得滚珠11 紧密地与电轴本体2贴合,提高了电轴本体2工作时的稳定性,弹簧 13则可辅助挠性波纹管12回正。
20.本实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块10均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4,所述第二外壳8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多个第二固定块15,所述第二固定块15均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4与所述第二凹槽16相对设置,所述挠性波纹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14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凹槽16的内壁连接。具体地,第一
凹槽14以及第二凹槽16能够对挠性波纹管 12限位,减少挠性波纹管12伸缩时出现偏位的现象。
21.本实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所述容置腔4 呈圆柱状,所述冷却液腔5呈圆环状,所述容置腔4与所述冷却液腔 5共用一个圆心。具体地,上述设置的散热效果更加稳定。
22.本实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所述弹性组件 9设置有六个,每两个相邻的弹性组件9之间的间距一致。
23.本实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所述第一外壳内设置有隔音腔,所述隔音腔内填充有隔音材料17。具体地,上述设置能够降低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优化工作环境。
24.本实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工作稳定性的电主轴结构,所述隔音腔设置在所述冷却液腔5的外周。具体地,上述设置使得冷却液腔5更贴近电主轴本体1,冷却散热效果好。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